宝钗在一边笑着道:“林妹妹,看在七殿下这么迫切诚恳的份上,你就帮个忙吧。”见有人为自己说话,宁冬笑着看了宝钗一眼:“你是哪宫的,等明儿我和太后说说,赏你个女官做做。”
黛玉听着宁冬随口而出的封官,不由抿嘴一笑,宝钗却没有笑,依然得体的道:“谢七殿下。”宁冬道:“不用谢我,我们是各取所需,公平交易。”
知道宁冬的性子,而且在内心,黛玉依然将宁冬当做扬州那个胖胖的小男孩:“原来不知不觉,我竟然成了你们两人公平交易的价码。”
嘻嘻一笑,宁冬很自然的凑过来,指着其中的一个环道:“我们要先弄哪个?”
虽然比黛玉小三岁,但宁冬却高出黛玉半个头,再加上他自小胖乎乎的身材,乍一看两人似乎分不出大小。
春末的阳光渐渐淡去,给周围平添了几分凉爽,一阵微风拂过,吹起黛玉耳角的几缕秀发,由于聚精会神的解环,黛玉也没有理会,反倒是身边的宁冬大咧咧的拂开。
“不对,这个应该在后面。”宁冬是个急性子,见黛玉解得不合意,忍不住伸出手要帮忙,却听身后有人故意轻咳,接着一个声音淡淡的道:“你们在做什么。”
回过头,黛玉见皇后站在不远处,看过来的目光里带着几分不言而明的严厉和不屑。
黛玉慌忙上前行礼,皇后又恢复了素日的神色:“林姑娘,你们这是在做什么。”还没等黛玉说,宁冬道:“娘娘,我们在解九连环呢。”
“哦”皇后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难为你们两个竟然能在这里静下心解环,大庭广众,人来人往的,也不怕让人碰着。”
黛玉是个心思玲珑的人,又怎会听不出皇后的言外之意,头一抬,轻轻的道:“回娘娘,光天化日之下,又有这么多人在旁候着,相信不会有人碰着的……”
目光静静的看向宝钗,黛玉似水的眸子里含着一丝疏离:“更何况还有娘娘身边的薛女史照应。”宝钗没有作声,只是不漏痕迹的避开黛玉的目光。
刚才看到皇后走过来的时候,宝钗本打算提醒黛玉一句,不过那时偏巧宁冬正给黛玉挽发,宝钗看到皇后眼里一闪而过的愤怒和不屑,想起自己的处境和家族的荣耀,终是没有开口。
第72章 做人
皇后轻轻哼了一声,偏偏宁冬还意犹未尽:“娘娘说的也是,这里人来人往的,静不下心,林姑娘,要不去你那里解。”
“老七,太后刚刚派人找你呢,你还不过去看看。”皇后的声音依然平静,丝毫看不出一丝不快,对黛玉道:“你们也早些回去,虽说这宫里很平静,但也难保有些别有用意的人故意生事,你说是不是,林姑娘。”
“是,娘娘,黛玉这就回去。”虽然清楚皇后话里话外的挪揄,但黛玉也只能忍着,敛身行了个礼,默默的看了看宝钗,唤着紫鹃离开。
宁冬还在身后不甘心的喊道:“等着,我一会儿再过去,今儿怎么也得解开……”
直到走到五公主的宫门前,紫鹃才敢回头看了看:“姑娘,娘娘是不是误会姑娘了。”黛玉没有作声,只是抬头看了看精致的门楣:“回去吧。”
一连两天,不但宁冬没有找黛玉,就连皇后和宫女的事也如石沉大海,无波无澜,黛玉本来忐忑的心终于放下来,就连脸上也多了几分轻松。
用过午膳,春末夏初的阳光让人昏昏欲睡,紫鹃刚要收拾让黛玉歇息,却见一个中年嬷嬷走进来对黛玉道:“林姑娘,娘娘召姑娘过去。”
吐了口气,黛玉转头对那个嬷嬷道:“我换件衣服就过去。”
紫鹃便服饰黛玉更衣便担心的道:“姑娘,娘娘传姑娘过去,是不是为了前日的事。”黛玉站在那里,平静的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紫鹃,该面对的终归要去面对。”
想了想,紫鹃低声道:“都是那个七殿下,非要姑娘拆什么九连环,若不是他……如今倒好,躲到一边去了,连个人影也不见,好像故意陷害姑娘似的,还有……”
抬头看了看黛玉,紫鹃低低的道:“大家姐妹一场,宝姑娘怎么能眼睁睁的看着娘娘过来不提醒一句。”
黛玉没有作声,静静的向外看了一眼:“你不是也在旁边,怎么也没出声,紫鹃,有些事、有些人心里明白就行,不用说出来。”
坤宁宫虽然不大,但是处处却透着雍容和大气,就连迎上来的嬷嬷,也带着高人一等的矜持,黛玉除了刚进宫时来过一次,这是第二次。
缓了缓自己的心境,黛玉暗暗告诫自己,今天的召见恐怕不会是风平浪静。
随着嬷嬷走进去,黛玉面对着端坐在软榻上神色不动的皇后,尽管心里早有准备,但依然有种说不出的压抑。
见过礼后,皇后雍容的脸上带着不远不近的疏离:“林姑娘这些日子在宫里可还习惯。”黛玉平静的道:“谢娘娘惦记,公主们对黛玉很照顾。”
抬起帕子拭拭嘴角,皇后道:“英吉是个随和的孩子,也不喜欢多话,刚进宫的时候,本宫就觉得林姑娘是个伶俐人,所以才放心让你们一起,不过……”
抬眼看着黛玉,皇后俏丽的眸子里多了几分严厉:“人要有自知之明才算聪明,如今皇子们都大了,也到了娶妻纳妾的年纪,由于经常出入后宫,有些不识好歹、妄自菲薄的宫女什么的,仗着有几分姿色,就想……这宫里其实最不缺的就是有姿色的女人。”
倚着靠背,皇后悠闲的抿了口茶:“林姑娘,本宫听说七殿下当年去扬州曾在林府借主过。”黛玉点点头:“回娘娘,是,当时长公主和殿下一起。”
“难怪你们这么熟悉。”皇后微微一笑:“我就知道林姑娘是个聪明人,又有侍郎教导,怎会做糊涂事。”
皇后不愧是统管六宫的人精,一开始明讽暗讥,暗藏锋利,接着话锋一转,给了黛玉台阶,既不得罪人,又教训了人,虽然听林海说过宫里的人都不是简单人,但直到今日见识了皇后的精明,黛玉才真明白了这句话。
上前一步,黛玉只得顺着道:“娘娘教诲的是,黛玉一定记住自己的本分。”
“本宫知道林姑娘不是个笨人,要不也不会选在公主们身边,当初皇上让姑娘进宫的时候,曾经说过,‘有其母必有其女’,姑娘的母亲以前在宫里可是个守规矩的人,要不也不会嫁给林侍郎,念在旧人的情分上,本宫提醒姑娘一句,这宫里要想混下去,光聪明是不够的,不是有句古话说得好,‘聪明反被聪明误’,要明白自己的斤两,有些人不是你能随意一起的,有些事也不是你能应承的。”
挑了挑指甲,皇后接着道:“本宫好像还听人说楚王很欣赏林姑娘的才华,曾当面称赞姑娘是个聪明人。”
暗暗苦笑了一下,黛玉脑里一下涌上一句话“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难怪父亲进宫前要自己远离这几个皇子。
敛了敛衣袖,黛玉淡淡的道:“娘娘放心,黛玉明白自己的本分,至于楚王和七殿下的事,可能是娘娘误会了,这些事可能是巧合,黛玉和两位殿下虽然认识,但在黛玉眼里,殿下们是宫中的主子,未来的栋梁,黛玉并无他想。”
“林姑娘明白就好,看来林姑娘果然是个懂事的人,本宫这就放心了,说实话,殿下们大了,身旁别有用心的人也多了,而本宫要管着这偌大的后宫,若不紧着些,如何对皇上交代,在宫里做人,最重要的就是明白自己的身份,不到黄河不死心的人,根本就是自讨苦吃。”
缓缓地站起来,皇后转头对侍候的人道:“你们真是没有眼色,怎么不给林姑娘上座,林姑娘虽然不是郡主什么的,但如今好歹也是侍郎家的姑娘。”
“黛玉谢娘娘赐座,就像娘娘说的,黛玉不是公主、郡主,娘娘能教训几句就是黛玉的福分,这座黛玉恐怕受不起。”不卑不亢的说完,黛玉故意后退了一步,站的分外挺立。
挑眉打量了一眼黛玉,皇后忽然幽幽的笑着道:“你能明白就好,看来本宫也不用再多说了,说实话,本宫心下还是很欣赏林姑娘的,以后如果没事,过来陪本宫说说话。”
皇后又变回了平日的和气雍容:“以后若是有什么为难的事,自管来告诉本宫,冲着本宫和令堂的交情,本宫一定会为姑娘做主的。”
“黛玉谢娘娘的关爱。”
轻轻一笑,皇后笑着道:“林姑娘不用这么客气,公是公,私是私,本宫管着后宫,自然要分清,既是这样,来人,送林姑娘出宫。”
施了一礼,黛玉不缓不急的道:“黛玉谢过娘娘教诲,这宫里的路黛玉还记得,不敢劳烦嬷嬷。”
皇后脸色微微一沉,随后恢复过来,轻轻抿了口茶:“既是这样,那本宫也不勉强,宫里人多路杂,姑娘当心些,免得走错了路。”
刚离开几步,却听身后有人喊:“林姑娘。”回过身来,黛玉见一个嬷嬷拿着两方帕子走上来道:“林姑娘,这是茜香国进贡的绣品,娘娘说赏给姑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