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里的灯很亮,以至于艾景初一抬眸就将她的脸看得清清楚楚。她显然哭过,眼眶肿了起来,而下嘴唇上有一个伤口,新的,像是嘴唇跟牙齿或者矫治器磕碰破损的。
如此一观察,他便又将视线转回她别的五官上,发现她的脸和鼻子微肿,仔细分辨下还有手指印。
曾鲤见他盯着她看,有些不自在,解释说:“不小心碰的。”
他却问:“你妈妈打你了?”
如此的问题哪怕发生在孩子之间都是难以启齿的,何况还是两个成年人,曾鲤的脸立刻红了,立即答道:“没有。”
她否定之后,本想再辩白一下,却觉得自己词穷,所有的句子在他的注视下都显得如此苍白。
“因为我?”艾景初问。
“不是。”曾鲤摇头。
艾景初盯着她没有说话,不知是信了还是没信。
于是,曾鲤又说:“真的不是因为你,真的。”她顿了顿,才说:“我们吵架了,我说了伤害她的话,所以她才……”
说到一半,不知为何,她的眼泪掉了下来,她用手背去擦,刚擦了左眼,右眼又淌出来。她自小一直爱哭,但也鲜少在家人和于易之外的人面前流泪,可是艾景初却似乎成了例外。
艾景初一言未发,站起身从餐桌上拿了抽纸给她。
曾鲤说:“有时候我想我妈肯定也是为了我好,这世界上也许只有她会对我这么好,她再婚一次又一次,是为了给我最好的家庭条件。她干涉我读书恋爱找工作,也是为了我好,她以前肯定苦日子过怕了,就怕我重蹈她的覆辙。”
“可是,有时候我又觉得,她做这一切的时候有没有问过我需不需要。她只以她喜欢的方式来对我好。有时候我也会想,要是我没有这样的家庭,没有这样性格的父母就好了。”
他并未附和她,也没有安慰,只是任凭她静静地擦眼泪。
过了片刻,她平静了下来。
他提议,“出去走走吧。”
于是,她和他关门,下楼,出小区,开了车。
他没有问她要去哪里,只是开着车。到了河边,他将车停了下来。
对岸河面小船上的灯光闪烁起伏。
车的天窗和侧窗都打开了,夜间的河风一股一股地从车厢内穿过,刮过曾鲤的脸颊,格外凉爽。
艾景初看着远处的黑夜,静默之后说:“这世界上很多事情可以选择可以努力争取,也有很多事情我们无能为力,家庭和父母都属于后者。”说完,他停顿了片刻,转头看着曾鲤,缓缓补充道:“我是个遗腹子。”
作者有话要说: ~~~~(>_<)~~~~ ,谢谢支持~
☆、9——2
曾鲤有点懵,几乎没有立刻反应过来那个词是什么意思,须臾,脑子里回转了一遍才听懂其间的含义。她心中诧异极了,却不敢转脸直视他,而是极力的掩饰着自己的情绪,以免透露出丝毫的异样而刺痛对方。
艾景初面无波澜地将视线投向前方的河岸,似乎在打着腹稿,想着怎么表述自己的经历,眉心微微蹙起来又散去。
他说:“我父亲跟母亲恋爱时,因为家里的反对而带着她离开了这里,没过多久因为意外去世了。之后母亲才发现怀了孩子。我祖母得知后,千方百计让她将孩子生下来。后来……”
他的声音低缓,沉沉的且不带色彩地叙述着,好像在说别人家的事情或者又像在复述着什么听来的故事,概括得那么简洁那么明了,只是到后面,却停住了。
曾鲤终于忍不住去看他。
他们坐在车里,发动机熄了火,也没有打开车厢顶的小灯,在这样暗无月色的夜里,曾鲤看清他侧脸的轮廓,却捕捉不到他的神色。
他接着又说:“后来,孩子终于生了下来,双方各取所需。”
毋庸置疑,他便是那个孩子。可是,他口中的那个各取所需究竟是怎么回事,却没有再仔细解释下去。
一个未婚的女人被厌弃自己的婆婆强迫着生下遗腹子,结局无非是各自拿到各自想要的,然后一拍两散。
曾鲤记得自己成为艾景初的患者后,在图书馆遇见他的那个早晨,他坐在玻璃窗的阳光下看书,当时她脑子里冷不丁地冒出马依依的娘经常夸人的那句话:“做妈的怎么把儿子生养得这么好,真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如此看来,却是一种讽刺。
他将放在身侧的右手抬起来,轻轻地握住身前的方向盘。
曾鲤垂下目光,看着他的手。
手背的皮肤不知道是不是经常消毒和戴手套的原因,居然比他的脸以及手腕以上的肤色显得还要白一些。
随后,那只手又松开,转而垂下去握住排挡杆。
不知怎么的,曾鲤心中升起一种想要覆盖上去,握住它的冲动。如他一而再,再而三地给予她力量,鼓励她,抚慰她时那般。
“曾鲤。”他轻轻地叫她。
她倏的一惊,猛然收回了那几乎被蛊惑的神智,连同自己半空中的手也缩了回去。
他并未察觉她的异样,接着说道:“我告诉你这些,不是要你同情我,也不是在拿自己的经历来安慰你。我觉得,人的一生必定有不同的挫折,痛苦过,难受过,哭过,最后还是要努力向前。也许过了很多年回头再看,会发现原来我们曾经执著的事情,其实大概很微不足道。”
曾鲤默默不语。
艾景初说:“我这人其实不适合当老师,也不适合给人讲道理,所以……”
“我懂。”曾鲤答。
这时,艾景初的电话急促地响了起来。他接通匆匆地说了几句便挂断了。
曾鲤见他面色不佳,不禁问:“怎么了?”
“医院打来的,那孩子跑了。”艾景初答。
他点火,打燃了车,对曾鲤说:“我先送你回去。”
“不用了,”曾鲤急忙阻止,“我自己打车就好了,正事要紧。”A大医院和她家南辕北辙的,太费事了。
艾景初看了下表,果断地否决道:“不行。这里挺偏僻的,你一个人,这么晚了,我不放心。”
“那你载我前面人多的大街上。”曾鲤又说。
他没有再说话,只是抿着嘴开车,正当曾鲤以为他同意默认的时候,却听他说:“先跟我去医院,一会儿我再送你回家。”
“真的不用。”
“不会耽误你太久的,听话。”他说。
他最后的“听话”两个字,激得曾鲤霎时红了脸,不敢再和他争。她想起傍晚他哄那孩子也用了这个语气,是不是正畸科的大夫们,因为所面对的病人大多是未成年的小朋友,都有这种杀手锏。
到了医院,他没来得及将车停在地下车库,直接摆在门诊大厅的外面,叮嘱了曾鲤几句,又将车钥匙留给她后,便急匆匆地上楼去。
口腔医院并未和A大本部的附属医院在一起,而是建在另一条街专门独立出来。口腔科住院的人不多,一共十二层楼,下面七层是口腔各科门诊,往上才是住院部、院办和手术室。
艾景初刚才将孩子临时安置在九楼的颌面外科,当时正好有葛伊的学生在值夜班,就将孩子交给了他们。
艾景初一到,在护士站坐立不安的那名学生就急道:“艾教授,对不起,我就上了个厕所孩子就不见了。”
护士也跟着说,“我当时在坐在这儿,也没注意到他什么时候溜的。”
艾景初问:“几点钟的时候?”
“大概十点半吧,一发现我们就给你电话了。”
艾景初点点头,将手机摸出来查了下通话时间,记在纸上,然后叫学生去保卫科请他们按照这个时间调一下监控。
过十来分钟,那学生打电话报告说监控里看到孩子已经溜出医院了。
艾景初得到这个结果有些沮丧,离开护士站走到走廊尽头的大厅里独自坐了下来。
怪他太大意了。
他本该好好趁着孩子没改主意之前好好问问他的情况,再仔细地将他安置好,而不是这般,哄他的话一项没兑现,还把他随意地仍在医院里。
当时他心里满满地惦念着曾鲤,根本来不及多想。
突然,电梯“咚——”一声在这一层停了下来。空旷的大厅因为已经过了十点,住院楼层也到了休息时间,只剩下最基本的照明设备还亮着。
所以电梯门一打开,里面比这外面亮多了。
艾景初被声音和灯光吸引过去,抬头看了一下,却见曾鲤从里面走了出来。
他孤单地坐在电梯正对面的椅子上,一目了然。
“怎么了?”曾鲤看到艾景初便问,“找到了吗?”
“没有。”
“刚才有几辆车要走,你停得挡着道,我就把车挪到车库去了。”她一直都没带手机,没法联系他,又怕他找不到车,见他久久没下楼,所以就找了上来。
“你怎么了?”她又问。
“今天离我上次看到那孩子又过了好几个月,他已经那么大了,早就过了矫正的最佳时期,他的情况挺严重的,发音进食都困难,说不定还会影响耳朵。”他淡淡地解释,语气里难掩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