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了,恐怕就迟了。
汉王妃 第八十二章 大战在即
“风向要变了。”
“军师?”
“没事,汉王现在何处?”摇曳着羽毛扇,刘基收回看向江面的视线,转过身朝回走。
“汉王招集众位将领在舱内研究对策,命属下来请军师。”
“那便走吧。”回过头最后看了一眼江面上密密麻麻停泊的楼船,刘基面有凝色,一步一步走进了主舰的大厅。
他到时,其他将领都已经到了,最上首主位上的男人面色冷峻,一身黑色戎装彰显他的气质充斥着肃杀。他低下头看着摊开在桌面上的地图,手指轻轻的敲击着桌面,充满威严的眼里闪烁着幽暗的冷芒。
“先生,你来了。”
刘基上前一步,抱拳行礼过后,把刚才的担忧说了出来。
“汉王,我刚观风向,我们的船逆风而行,形势恐怕对我们不利。”
男人目光注视着地图上的一个地方,用手指摸索着那一块不起眼的葫芦形状,没有说话。
“风浪起伏波折,楼船大而沉重,不利于行。”
男人手指一扣,站了起来,站了起来,“那就用铁链把船首尾相连,连成一排推进。”
“不妥,用铁链连接,船的灵活性就大大降低,一旦出现什么异常,无法救急。况且,现在正值汛期,一旦江面退潮,楼船底盘过沉,极易搁置。这个时候朱军攻来,我们只能被动挨打,毫无还手之力。”
“先生未免太过杞人忧天,不说汛期来临,舍弃楼船改用小巧的战舰能不能够在汹涌起伏的江面不受影响,万一风浪,不小心掀翻了小船,我们拿什么去攻打朱元璋?还未开始就出师未捷,岂不是让朱元璋看了笑话?”
陈友谅皱着眉,不怎么认同刘先生的话。
他的顾虑虽是不假,但有气势更加恢弘设备更加精良的楼船不用而改小船,如何能够体现他黑衣军的气势?
看出汉王脸上的不以为然,明白汉王在决定了的事上的不为所动,刘基叹了一口气。
看来,想要说服汉王弃大船不用而改乘小船,他颇得费一番功夫!
“姐夫,姐夫,你看我刚才发现了什么?”
突然被人打断,原本严肃紧张的会议气氛莫名一松,大厅内屏住呼吸的众将领暗暗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侧头看去,发现兴冲冲跑进来的小将军手里喜感的抱着一只比一般雕类雄壮的大雕,不由纷纷露出善意的笑容。
“阿福,这大雕你在哪里猎来的?看这黑亮亮的皮毛和锐利的利爪,不好抓吧。”
“这船上不是深山老林,四周都是水,想打猎都无法。阿福,快说说,你是怎么抓到大雕的。”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倒把冷肃的气氛弄得热闹起来。阿福没注意到之前船内的紧张,抱着大雕脸上不自觉露出一抹骄傲。
“才不是抓的呢,这雕可有灵性了,是……”
“阿福!”
突然被低沉冷冽的声音打断,阿福一抬头,抬头看去,“姐夫?”
比起众人只把它当普通黑雕,陈友谅早已变了脸色,站起来急匆匆接过灵雕。
看这黑雕那机灵劲儿,那滴溜溜转的眼睛,以及被阿福抱在怀里没有凶猛挣扎的温顺,无不说明这是佩瑶妹妹养的那只。
他在黑雕的脚周围摸了摸,果然摸到一张小小的纸条。
“姐夫,上面说了什么,姐姐和几个小侄子和小侄女还好吗?”
看男人看过纸条后脸色一变,手捏着纸条不自觉握紧拳头,阿福的心不由跟着提了起来。
难道姐姐那边出了什么事?
“没事。”把纸条收进衣袖里,男人视线一一看过船内的众人,目光最终停在摇曳着羽毛扇的中年儒士身上。
“先生,你刚才说,楼船大而沉重,不利对战?那就换灵活性相对较强的小战船吧。”
“啊?”刘基眼中闪过一抹惊讶,显然不明白不过顷刻的功夫,刚才还刚愎自用好大喜功的主公突然就听进去了他的意见。
“这件事,就交给先生你督导了。时间紧迫,万不能延误了战机。”
“汉王放心,请给我三天时间。定能办妥。”
-------------
应天
“娘?娘?”坐在自己的书案后,正听得兴起的男孩突然没有听见正教导自己的娘亲的声音,不由抬起头,唤了几声。
徐佩瑶回神来,拿起手里的书,揉了揉额头。
“我们刚才讲到哪里了?”
“讲到曹操欲谋夺江东,结果孙权与刘备结盟,被火烧赤壁逃回北方的故事。”
面对儿子目光的灼灼异常感兴趣的眼睛,女人笑了笑,“对,是讲到这里了。娘刚才讲的,元亨从中呆明白了什么?”
穿着华服的男孩歪了歪头,凝神想了一会儿。
“娘,是告诫我们不可轻敌,妄自尊大吗?”
“这只是最表面的一点。赤壁之战囊括了各个方面的因素,除了曹操的自负轻敌,马超、韩遂的关西军也一直是他的后患。再加上曹军是北方军,舍马鞍仗舟楫本非他所长。而士兵长途跋涉,水土不服,必生疾病。他后又锁战船被敌人火攻,本质上还是因为他的水军不济造成。”
小小的孩童咬着笔杆,有些担忧起来。
“娘,那父亲远下江州,会不会跟曹操一样,士兵水土不服?”
徐佩瑶走过去,轻轻摸了摸儿子的脑袋。
“你父亲现在的情况跟曹操当时虽有相似,但并不相同。”
“有什么不同?”
“最本质的不同,就是我们生于南方,长于水边啊。”
女人幽幽叹了一口气,抬起头,透过窗外,望江州的方向。
赤壁之战啊……
嘴里细细的品味着这几个字,她放下手里的书籍,走到窗边。
也不知道夫君看明白她的暗示没有。
“嘎吱”一声,书房的门被人推开,一个穿着翠衣的少女端着一盘散发着香甜的点心走了进来。
“小姐,都快一上午了,你跟小公子要不要用点点心?”
“我没甚胃口,元亨吃吧。”
“娘!”
孩子还小,禁不住饿,女人停下讲解,看着儿子吃的香甜,她摇头笑了笑,拿手绢轻轻擦了擦儿子的嘴。
“也不知道此刻江州那边情况如何了。”
“小姐,按灵雕的飞行速度,此刻应该已经到了汉王手里,你还在担忧什么呢?”
“我在担忧我二哥,夫君跟朱重八对上,二哥定会过去支援。一旦他们两人碰上……”
“小姐,不是罗衣逾越,实是我不明白,二公子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不帮自己的妹妹反而站在外人那一边,他有没有考虑过小姐你和徐老爷徐夫人他们?”从小跟姐姐相依为命,她一直弄不明白徐达那所谓的义气难道还能胜过血脉相连对你无悔付出的亲人?
徐佩瑶皱了皱眉,不想说这个问题。
“上次江州的来信,你可查到是谁传来的消息?是不是婉儿?”
“小姐你真厉害,只看一眼就知道是婉儿夫人,要不是事后派人去查,只通过区区几具字,奴婢完全看不懂是什么意思。”
要不是她们曾经来自同一个地方,她也不会明白婉儿话里的意思。
现在,到了分胜负的时候,她必须得做点什么,确保夫君不会败于天道的算计之下。
“罗衣,你去通知我灵鹫宫的弟子,让她们整装待发,我们南下!”
“小姐?”
“我要赶在二哥跟朱重八汇合之前,送他一份大礼。”
汉王妃 第八十三章 劝服
“江州那边情况如何?”
“回将军,前几日接到军报,黑衣军已展开攻势猛攻江州城,吴王在坚守三天后不得不暂时撤离,已先率领将士由松门进入了鄱阳湖地带。”
看着桌上摊开的地图,穿着凛凛铠甲的男人手指划过江浙一带水路路线,目光最终落在那芝麻大的小小一点上,皱眉。
“我们此地离鄱阳湖还有多远?”
“连夜赶路的话,尚有一天!”副将算计了一下路途,面有忧色。他们从楚阳马不停蹄的赶往江州城救援,将士们已经很疲累了。如果再不休息,就算他们及时赶到鄱阳湖,也不过疲累之师,又如何会是汉王陈友谅手下装备精良的黑衣军的对手?
只是,即使心里明白,他也无法宣之于口。吴王被围困,形势已岌岌可危,就等他们将军带兵支援了。
时间,时间,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徐达眉头深深皱起,脑子里进行着各种演算。然而无论哪种,形势都对他不利。
叹了一口气,他合上桌上的地图,对着副将摆了摆手,“你去跟下面的战士们说了一下,让他们暂时辛苦一点,半个时辰后,我们拨营出发!”
“半个时辰?将军,时间会不会太仓促了一点?”副将愁眉苦脸。他们已经连续赶了半个月的路,将士们已疲惫不堪,午时这点炊烟饮食的时间本就不长,现在又被缩减了近一半,便是铁打的战士也经受不住,会产生怠倦的负面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