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传之红楼篇 完结+番外 (紫莜dxm)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紫莜dxm
- 入库:04.09
第二日,林如海一早出门了,贾敏处理了府务,问了管家昨儿向阳街那边的情况,管家说一切准备妥当,再有两日就完全规整了,贾敏想了想,还是不放心,就带着几个闲在家里的儿子女儿一起去见见马博马郁两兄妹,认认人。
出了府,并未叫马车,直接过了这条街拐个弯就到了,而且这边本来就是达官贵人的住宿区,不像闹市那样喧嚣。
进了大门,贾敏就看到丫鬟嬷嬷小厮们一起在打扫卫生,马郁在自己的卧房整理自己的东西,马博在书房整理自己带来的书册,听到下人们的请安声,两兄妹就纷纷出来了。
两兄妹行了礼,“敏姨,好。”马博则是目不斜视眼观鼻鼻观心,马郁姑娘则是偷偷的看了几眼跟在贾敏身后的四兄妹,看到有男子,就把目光放在了林清两姐妹身上。
林清四人在两兄妹出来的时候,就看见了,哥哥马博看起来很稳重,不过从表情细微处还是能够看出稚嫩,妹妹马郁长的倒是水灵,一身素色衣裳头上插了根银簪子,两鬓留了少许头发,头上梳着双丫髻,脑后梳着小辫,看起来干净灵透。
贾敏小心的扶过马郁,目光则是看着马博,“博儿和郁儿可有不适应?”
马郁眼睛笑弯弯,挽着贾敏的胳膊说道:“敏姨,没有不适应,很好,而且我看了前后的园子,挺大的,乏了还可以逛逛园子。”这是马郁最高兴的地方,园子够大,以后就算是不能出去,也不会无聊,赏赏花看看风景也不错,要知道在舅舅家,整天都关在屋子里,虽说是娘亲不让出门,她也怕碰到那个色/咪/咪的表哥。
马博扯了一抹笑,表情还是比较稳重,“敏姨,很好,而且书房内还有许多书,以后我可以好好的研读一番。”
贾敏拍拍胳膊上的手,“那就好,差什么不要不好意思,你们娘亲可是把你们交托给敏姨的,敏姨可不能对不起她。”
“诶,敏姨给你们介绍敏姨家的几个孩子,跟你们一般大,以后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找他们,年轻人总是比我们这老年人说得上话。”贾敏自比为老人不知道亏不亏心?倒是让对面的马博一阵脸红。
“说起来,博儿比敏姨家的孩子大,你们就比照着年龄喊弟弟妹妹哥哥姐姐就成。”贾敏心里想了一下两兄妹的年龄,皓玉和林清要大马郁几个月,马博则是最大的。
马博不知道四兄妹的名字,懵在那了。
还是皓玉先开始自我介绍,一番介绍下来,因着不愿关系太疏远,让贾敏不好做,都是跟着皓玉喊的博哥或者郁姐姐郁妹妹,马博还没有马郁适应的快,马郁一会就跟林清两姐妹熟悉起来了。
贾敏让孩子们自己在这说话,她自个进去挨着看了一圈,都挺好的,下人们也齐心,这不一个漂漂亮亮的院落就出来了,充满了生气。
那边厢,年轻人,共识很多,不一会就可以有一句没一句的说上话了。
午膳还是在这里解决的,陪着吃了一顿丰盛的素餐,午时过了才又回了林府。
至于这两兄妹以后的生活物品,暂时由管家派人送过去,贾敏的打算还是找一个单独的管家,以后两兄妹要独立出去,林家的家产走之前肯定会分一份给两兄妹,有个能干的管家是分外重要的。
夜晚,林如海回来之后,就给贾敏说了先生的事情有眉目了,大概五天之后就上任,管吃管住一个月十两银子。
如此五日过后,找的先生就住在了向阳街的院落里,马博的课程开始走上正轨了,这个两兄妹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了。
*****
一连五天,天朗气清,天高云淡,因着已经快八月了,天气似乎没那么热了。
雨水已经停止了,宣和帝在接到折子的第二日就开始挑选钦差了。
这日早朝,宣和帝在朝上说选派官员到各地赈灾巡查,顿时朝堂上一片寂静了。
上首的宣和帝眯了眯眼,心里老大不痛快,刚才使劲吵个没完,一听要吃苦的事来了就歇菜了。
“大家各抒己见,派出去的官员,朕可是有重赏!”宣和帝抛下诱饵。
朝堂上的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顿时安静下来了,宣和帝不满意了,“怎么都不说了?嗯?”最后是重重的鼻音。
不知是一盏茶的时间还是一刻钟的时间,反正朝堂里安静了好一会,才有人主动站出来。
“父皇,儿臣愿往。”大皇子首先站了出来,正经的说道。
秦霄和林如海两人看见了宣和帝一刹那的吃惊,上首的宣和帝稳稳的问道:“还有没有人?”
这样几个官员相互看了看,都纷纷站了出来,“回禀皇上,微臣愿往。”
二皇子三皇子可能是看见大皇子出场了,不知是不是甘愿也站了出来,“父皇,儿臣愿往。”
宣和帝眯了眯眼,算是满意,把站出来的官员和皇子都派出去了,鉴于皇子没有出京办过差,都是搭配好了,让皇子出去历练的,当然这几个人还远远不够,于是宣和帝又挑了好几个心里准备大用的官员出来,这样洪灾过后的官员巡查队伍就组成了。
第一百四十九章 临近
洪水过去了,宣和帝就想着除了沿海一带的飓风海浪,没有自然灾难了,于是他把心放了大半回去了。
钦差大部队走的时候,一行官兵押送了许多粮食和药材,还有太医随行。
那个上午,许多人包括官员都送到了城门口,看着那一长溜的队伍看不见影子了才各回各家,当然京城的百姓又有八卦可言了。
似乎是雨过天晴,接二连三的喜报传到了宣和帝的手上,当然暗卫们比明面上的官员们快一步,于是朝堂的官员总能够看到头天宣和帝神情轻松,第二日或者后几日好消息就到了。
各有消息来源心中明亮的官员们则是反应不尽相同,似乎宣和帝越来越高深莫测了,朝堂上的掌控力越来越强了,墙头草们则是越来越心虚了,中间派们最多是靠近皇帝多一点了,至于那些太上皇的死忠们,有的去拜访过太上皇之后,年龄大的纷纷告老了,年龄小点的如林如海这种年龄却又摸不透宣和帝心思的则是开始打擦边球像皇帝靠拢了,有的更离谱的是想着反正现任皇帝不信任他,他就找个下任皇帝,于是开始投靠皇子们了。
当然这些是在暗中进行的,不过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接二连三的好消息传入京城,让上至皇帝下至达官贵人甚至平民百姓都欢欣鼓舞,大家都觉得灾难就应该过去了,人们的生活精神状态又恢复正常了。
据说,京城郊外无论哪个寺庙在某一天之后又是烟雾缭绕,香火鼎盛。
如此日子临近中秋,往年的中秋可是欢歌之夜,今年的特殊日子,让后宫皇后一筹莫展,这中秋晚宴到底还办不办?
想了一下,皇后还是在宣和帝在后宫转悠的时候问了宣和帝的意思。
“皇上,臣妾这还有一桩事情拿不定,还得皇上决断。”皇后端庄又不失温和的问道。
宣和帝挑眉,一般后宫的事情,皇后管理的很好,就算是不好处理的事情,皇后也会就她自己的决定让皇帝评判一下。
“皇后有什么难以下决定的?朕听着。”听着不一定会给你意见,有时候皇帝自己下决定就行了。
皇后微微一笑,“臣妾想让皇上决断一下,今年的中秋晚宴还办不办?”要知道今年的特殊,让三月份的选秀都停止了,何时再选秀,估计得明年三月份了。
“因为这段日子,好消息不断,臣妾不敢擅自做主。”皇后很会说话,皇后倒是想不办,不过因为这十来天的好消息,说不定皇帝会拿中秋晚宴庆祝一下呢?
宣和帝摇摇手中的折扇,折扇并未打开,而是全闭合的。宣和帝皱眉思索了一番,权衡了一番,才说道:“不办,都不办,年底的除夕宴才算是庆祝。”宣和帝会不知道皇后的意思,庆祝也要等这年过了才算是。
宣和帝又叹口气说道:“皇后辛苦了,算了算,还有几个月时间忍忍就过去了。朕不能在这当口让天下百姓寒心。”
有的百姓还在饥寒交迫吃不饱饭,皇宫却还在庆祝团圆日,不知道这日子会有多少家庭伤心逝去的亲人么?
说到底还是要顾忌天下百姓,本来皇宫的宴会就是百姓们八卦的来源,这样也能树立起皇室的正面形象,显示皇帝的爱民如子。
这样第二日皇后就隐隐透露出去消息,今年的中秋晚宴不举办了,皇上要为在今年逝去的百姓祈福。
而接到皇后消息的贵夫人们,则全部都在揣测皇帝和皇后的意思,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皇帝满意?
要知道皇帝满意了,高兴了,说不定自家老爷的官位又可以更高一级了,那她这诰命的级别就比平时亲密来往的人高一等了。
虽然皇宫不举办宴会了,各家却还要准备中秋的各项事宜,就算是皇宫也会举办个小的团圆宴,让后宫妃嫔们都乐上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