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晓园也送了吴书记他们一筐子蔬菜,有黄瓜,有青椒,有西红柿,各种蔬菜都有。
等送行的乡亲们回去后,吴书记三人面对着眼前堆成小山的礼物苦笑,东西太多了,他们根本拿不了。
田晓园笑着说:“没事,咱有车。”
当田晓磊开着小卡车来的时候,尽管吴书记他们尽力阻拦,但是田晓园还是和田允正等村干部将乡亲们送来的特产全装到了小卡车上。
田晓园一行人这次直接将吴书记他们送到火车站。
在火车站,吴书记他们面对着那些特产又发愁了,这该怎么带回去啊,他说要把这些特产送给田晓园。
田晓园坚决不说,吴书记说他们拿不了这么多。
田晓园说不用你们拿,有更便捷的方法,她去找来火车站的托运工作人员,将小卡车上的特产全部打包。
这下子吴书记没话说了,列差发车点到了。
田晓园一行人和吴书记他们热情地握手送别,吴书记连说“以后有什么困难,一定要联系他,他来帮忙解决。”
“吴书记人真不错。”田允正看着远去的火车说道。
田晓园嗯了声:“他是个好人。”
“对了,晓园,你是怎么认识他的啊。”
田晓园就将自己认识吴书记的过程说了下,众人恍然,原来是这么回事啊,救过他爹的命啊,怪不得这么好心呢。
“你什么时候会看病啊,还有祖传秘方,我没记得你家有人当过医生啊。”
田允正问起另一个问题。
田晓园尴尬了,刚才说的时候没注意,这里的人都是她的父老乡亲,都知根知底的,她说祖传秘方,自然被揭穿了。
她尴尬地笑笑:“其实那是我朋友给我介绍的一个方子,效果很不错,为了让他们相信,我就说是祖传秘方了。”
他们集体哦了声。
田晓园心中松口气,可算是圆过去了,以后说话不能太快,要不然容易出漏子哦。
“好了,我们回去商量下修路的事吧。”田允正说道,他们村的路被很多人诟病过,这次吴书记也说到了路的艰难
田允正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路修好。
虽然有决心,可是没钱,再大的决心也没用,他准备回去后,开群众大会,商量下修路的钱怎么出。
第一五零章 谁来出钱
是夜,田家庄没有像往日一样安静。
大队支部里亮着千渡的灯泡,炽热的光将黑夜照耀的亮如白昼。
村里的男女老少们齐聚村委大院,大人们的议论声,孩子的吵闹声夹杂在一起,很是热闹。
今夜,田家庄召开群众大会。
晚七点半,新闻联播结束后,群众大会正式开始。
会上,田允正将修路的事通报给乡亲们。
对于修路一事,乡亲们很拥护,这毕竟是大家都得实惠的事。
然而,当田允正说修路资金不够,需要大家筹集资金的时候,乡亲们沉默了。
大家都不富裕,谁也不想往外掏钱。
眼见会场沉默下来,田允正调动大家的情绪,说修路有多大多大的好处,力图让乡亲们出钱修路。
可是大家的反应依旧是沉默。
“大家都来发表下意见,你们说修路的事怎么样?”
田允正将话语权让给大家,让大家发表观点。
乡亲们对修路都持肯定态度,可是当说起出钱修路时,大家都哭着脸说,不是不出钱,是真没钱,拿不出修路的钱啊。
田允正接着讲道理:“咱们很多人都是从三年灾害中过来的,大家都知道那时候过的是啥日子。那时候咱们是怎么办的,大家都是勒进裤腰带走过来的,没有吃的怎么办,咱们吃野菜吃树根吃草皮,那样的日子咱们都挺过来了,如今不就是修个路吗,不就是每家出点钱吗,大家不要说自己没钱,紧一紧裤兜还是有点钱的,上次西华村书记来咱们村考察时。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咱们路的问题,大家知道人家西华村为什么能成为中华第一村吗,第一点就是因为人家村里的交通很方便,所以,咱们村要想有大发展,没有便利的交通是不行的啊。”
田允正努力鼓动大家的积极性,可是这毕竟不是发钱的事,而是让大家出钱的事,乡亲们还是没啥积极性。
田允正着急了,大手一怕桌子:“我说咱们大家的积极性怎么这么差呢?我没有那么多钱。如果我有钱的话,我自己出钱就把路修好了,如果老婆能卖钱也行。把俺老婆子卖了,换钱修路也行。”
田允正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在下面开小会的乡亲们停止了议论,会场一时安静下来。
“我出三万。”突然,田晓园出声道。这让大家纷纷都看向她,乡亲们的眼里闪着赞扬或者看傻帽的目光。
田晓园努力保持镇静,田允正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她当然要支持下了。
“晓园真不错,为了咱们大家伙自愿拿出这么多钱。”
“谁让她有钱呢,要我说。修路的钱都该让她拿出来,她家的货车每天都从路上走一圈,她走的最多。理应出最多的钱。”
……
总有人发出不同的声音,在他们看来,田晓园出三万元还不够,她应当把修路的钱全部拿出来。
讨论到最后,群众大会也没拿出个统一的意见。反而分歧越来越大。
两个小时过去了,一点效果也没有。
田允正只好结束群众大会。修路的事还是由他们村委干部决断吧。
田晓园也被田允正拉着参加干部大会去了,群众大会上田晓园说要出三万元,田允正可把这事当真了。
是以,第二天上午,在村委支部开会时,田允正特别把这件事说给田晓园。
田晓园让田允正放心,她说出多少钱就会出多少钱,不会少一分钱的。
其实田晓园本想出更多钱的,但是想到昨晚开会时有人说的话,她决定不做好人了,这年头好人难做啊。
会上,经过村干部的集体讨论,最后决定路是一定要修的,村民们不同意也要同意,把这当做一项强制性任务执行下去。
田允正作为村支书,把这项任务分配给每位村干部,让他们挨家挨户收钱去了。
而田允正则去了镇里,向镇领导们申请,看看是否能补助一些钱,让他们把道路修好。
晚上,村干部们又在田允正家彭碰头了,他们的情绪都不高,修路的进展不尽如人意。
村干部去收钱去了,然而却没收到多少钱。
大多数乡亲们听说村干部是来收修路钱的,连理都不理他们,当他们问收钱时,乡亲们更是面无表情,也不会拿钱给他们。
田允正去镇里申请钱的结果也不好。
镇领导们依然表示支持田家庄修路,但是他们也表示镇里费用紧张,没钱支持田家庄。
来此旁听的田晓园心里却打了个问号,难道镇里真的连一点钱都拿不出吗,还是他们对田家庄有意见,不愿意支持田家庄的修路。
田晓园决定向上面找找去,探听下上面的口风。
她给张敏打了个电话,让她问问她家公公,看看有关文件是如何规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
张敏听田晓园说要修路了,她很高兴。
她每次来田家庄时,也被那条崎岖的山路折磨的不行,对于修路的事,她举双手赞成,当她听说田晓园说出难题后,她表示这里面肯定有鬼,据他了解,政府的财政费用里有专门的一项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而官桥镇却说没有这一项,这分明是在推诿扯淡。
气呼呼的张敏让田晓园稍等,她马上把这一情况反应给她公公,也就是市委书记。
这次她又要走后门了,但她宁愿走后门挨骂,也要把这事搞清楚。
市委书记的力量果然很强大,张敏打电话两个小时后,田允正就接到了镇里的电话,镇书记表示,为了支持田家庄的发展,镇里特意从其他的方面挪用了一笔资金,用以支持田家庄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这笔费用还很多,足足有三十万,完全够田家庄修路用的了,基本上不用乡亲们出钱了。
当这一消息在田家庄传开时,乡亲们都很惊讶,也很惊喜。
这变化真是太出人意料了。
不过有人出钱终归是好的,田家庄的路终于开始修建了。
为何镇里刚开始说没钱,到最后一下子拨给三十万支援田家庄修路呢,除了田晓园外,其他人已经不去考虑这个问题了。
然而,这让田晓园认识到权势的重要作用。
虽然说在家种菜不需要权势,但是没有权势也是不行的,想要平安地发展,也需要权势的保护伞的。
第一五一章 豪车
这年代,有了钱什么事都好办。
当镇里的拨款下来后,田家庄那条崎岖的山路上变得热闹起来,机器的轰鸣声,喧闹的人声夹杂在一起,这条一直沉积的山路充满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