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这些日子日夜守着薛父,摆出一副后悔不迭,改过自新,替父亲分担的孝子情状,让薛父颇感老怀宽慰,后继有人。既然儿子愿意上进了,薛家的未来眼看着有望了,那么自然可以指望儿子,而不必用那些联姻的手段了。陈默虽然是个电脑宅,但是平日里涉猎范围极广,对经济市场也有自己的见解,故而虽说不是什么天才,但是上手很快,又时不时提出些自己的思维方式、经营手段,让薛父很是欢喜,直呼祖宗保佑。如此一番,薛父和薛母,也就是薛姨妈也抛开了往日依靠女儿的想法,都越发看重其这个儿子,薛父更是不顾病体,一五一十地传授经商秘方。薛宝钗虽有些不自在,但是眼看哥哥上进了,自己也有了依仗,到底还是欢喜更多些。薛父苦苦熬了三个多月,终于撒手去了,心中的大石也放了下来,儿子手段虽有些幼稚,但颇有章法,进益极快,在心腹的帮助下,不出几年便可青出于蓝了,妻女的未来自然也不必再担忧了
父丧须守三年。陈默可打算好好利用这三年为自己谋个出路。一方面,好好打理手上的生意,另一方面她则打算试试科举,好歹也考个秀才才是。士农工商,绝非只是说说而已,单凭秀才见官不必下跪一条,陈默就没有理由拒绝。好在大概是采取明朝的官场制度的缘故,商人是可以参加科举的,虽说会对仕途有些影响,但只为求个保障,改换门楣却是无妨。陈默坚信,只要她拿出当年高考的那份拼命劲,想必还是可以得到些回报的,秀才当时不在话下,举人就得看运气了。薛姨妈见儿子居然打算读书,自然十分支持。当日她嫁入皇商薛家,比起姐姐未来国公夫人的凤冠霞帔,终究难以心平气和。再者,她们姐妹二人时常书信往来,姐姐总是在信上夸赞珠儿上进,宝玉聪慧,念及蟠儿整天儿的胡闹闯祸,薛姨妈自然这心里难免有些不舒服,只看在独子的份上不忍责备罢了。可是见到蟠儿日夜苦读,连个贴心的人儿都没有,又免不了有些心疼,反倒是宝钗开解了薛姨妈,讲起哥哥的志向和带来的好处,劝说母亲只用心照顾哥哥素日起居,再请上一位好的西席便不再深管,免得误了哥哥的学业。
原以为秀才的功名当是手到擒来,陈默深入研究了一番科考制度,才发现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不说熟记四书五经,这策论也让人郁卒,更遑论考试还得作诗,可真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节奏啊。就算是考个童生,也得秀才三轮中的前两轮,县试和府试。此外,参加科举还需要有人担保才是,不过这些无需陈默操心,薛姨妈爱子心切,又望子成龙,早早就替陈默料理妥当,签署好了文书。不说薛姨妈的兄长是实权在握的王子腾,就说在金陵,甄家和薛家也是老姻亲,素有往来,自然不过小事一件罢了。
陈默总算不负所望,跌跌撞撞地把自己的名字挂在了府试孙山的上头,到底得了个童生。这可把薛姨妈和薛宝钗高兴坏了,在家门口放了整整一天的鞭炮,又急急往各处寺庙布施,积攒功德。薛姨妈不顾身份礼节,一个劲儿地搂着儿子,止不住地说瘦了,还掉下了欣喜的眼泪,搞得陈默尴尬不已,薛宝钗站在一旁,也是满心高兴。这么久的日子处下来,陈默虽然依旧不喜欢宝钗,可到底也有些情分,每每出去闲逛,在给薛姨妈带上份东西的时候,也总不忘给宝钗也买上些小玩意。如今,宝钗已经十二岁,也是时候相看人家了。陈默瞧着薛宝钗,心里却打定了主意,横竖薛家在金陵日子很是不错,何必上赶着入京,做个依附权贵的远房亲戚呢?跌了身份不说,更卷入了勾心斗角的无限深渊里,陈默对此可是避之不及,畏如蛇蝎。
“母亲,我瞧着妹妹也到了年纪,咱们是不是也该张罗起来了。”薛宝钗用过晚饭,先行离开了,留下哥哥和母亲说些话。薛姨妈被吓了一跳,忙摇头道:“你说什么呢,你父亲和我原就打算送你妹妹进宫,家里也早就做好了准备,还有两年就是小选了,你妹妹的年纪可不是正好。”陈默在心里又忍不住吐糟了一下,难怪薛宝钗满心青云志,搞了半天就是两老把女儿当儿子养,儿子当祖宗养,这王家的女儿养儿女的套路是哪个学校教的真心诡异,改明个跟薛妈套个话,俺的孩子绝对不给这伙子人教。陈墨突然到贾家那伙子人,这贾母、王夫人是的作为挺像老鸨的,好不容易养了个花魁名声也也打出去了,趁着花魁年轻貌美准备海捞一笔,只是一间妓院两个老鸨各自有打算,倒霉的林家跟薛家就给坑惨了,薛家好歹最后还得到人,林家……只能用家破人亡来形容了。
陈默在心里狠狠地吐槽了个遍,面上却丝毫不露,只温言道:“儿子自是明白父母的苦心。”随即撩袍一跪,狠狠地掐了一下大腿,眼中有些湿润,方才言道:“母亲,当日父亲如此打算,不过是因为儿子不争气,薛家难以为继,方才打算让妹妹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搏个富贵,照应家人。只是此一时彼一时,儿子如今有了些本事,何必让妹妹进宫熬日子。小选可是选宫女,母亲舍得妹妹去伺候别人?”薛姨妈蓦地一怔,愣在了原地,陈默最后一句话让她动摇了,可不是,她虽放不下权势,可女儿毕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她又怎么舍得让女儿去伺候别人。“蟠儿,你让我想想。”薛姨妈只觉得心都乱了。“母亲,别的不说,就是姨母的大女儿,还是顶着国公府的名头进宫了,不还是走得小选,这都呆了多少年,还不过是女史。说得好听,说白了不过就是管事丫头罢了。您也别瞒着儿子,姨母所求,不就是国公的位子吗?可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连个边儿都没碰上,虽说住了主院,可是爵位在大老爷头上稳得很呢,要不舅舅怎的又许了表姐给大房嫡子?还不是看姨母不靠谱。否则,姨母几年前怎会不择手段,送了闺女进宫做丫鬟去。”陈默顿了顿,道,“丫鬟是什么玩意,更何况那地,妹妹若是真进去了,就算真的成了金凤,凭着咱们的家世又如何抬得起头来,只怕得叫舅舅姨母把持住了,日子也是难过得紧。”
“我的儿,多亏了你。”薛母听薛蟠这么一说,只拿着帕子拭泪。“母亲,以前是我不懂事,让您和妹妹那么操心。”陈默笑了笑,安慰道。薛母叹了口气:“只是若是你妹妹不进宫,只怕凭着薛家的门第,你难以说到好亲事。商贾人家我是看不中的,可若是官宦人家,咱们只怕入不了人家的眼。”“母亲,哪有做哥哥得靠妹妹拉扯的。再说了,若是儿子中了秀才,底气足了,再托舅舅帮忙,难道就不能说门好亲事,何必妄自菲薄呢?咱们家到时候可是有钱有权,儿子努力改换门楣,摆脱商家的桎梏,若是您的孙儿争气,还能给您挣裳诰命呢。”
“倒是我糊涂了,蟠儿如今是越发的出息了。”薛母见儿子说得头头是道,哪有不应之理。正巧,薛蟠这次打算带着心腹还有镖师压货进京,瞧瞧京城有什么生意可以赚上一笔,银子永远是不嫌多的,至于自己的亲事和薛宝钗的亲事就一事不烦二主,就全靠亲舅舅王子腾了。至于贾府的那些人,她认识吗?大家看看戏,喝喝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就是了。虽然她现在的妈妈要求他必须往贾府走一遭,不过也好,她可以找大房贾琏交流交流感情,这也是亲戚嘛。她还打算多泡几个软妹子呢,古代的软妹子是多么美好的生物啊,她才不要学那个凤凰蛋,什么菊花残呢。
第46章 薛蟠攻略篇(二)
甫一入京,陈默立马投了名帖,前往王家拜见舅父舅母,呈上了早就备下的厚礼,各色古玩首饰,绫罗绸缎,端的体面无比,一个都没落下。王子腾早听妹妹说自己这个大外甥自惹了知府公子之后开了窍,这几年来更是长进不少,虽说如今不过是个童生,可没走什么荫庇的道路,完全凭的真本事。待见到外甥颇似幼妹的容貌,温和有礼的谈吐,以及用尽心思准备礼物的周道聪慧,不由地越发和颜悦色。“说来惭愧,外甥这次前来,可是有事相求。”陈默和王子腾聊得投机,方缓缓透出了自己的本意,想让王子腾给自己和妹妹寻门好亲事。王子腾早就从薛姨妈的来信中知晓此事,他本就觉得男儿在世,得自己有本事,立得住才行,见到颇有风范的外甥,想起远嫁金陵十多年未见的同胞妹妹,自然愿意帮忙。
陈默的亲事倒是不急于一时,若是明年侥幸中了秀才,说亲才更有底气,档次也水涨船高,凭着家世姻亲的助力,配上五品官员的嫡女并不是什么问题,否则只好退而求次找继室女或是庶女,王子腾素来偏袒自家人,自然不愿意外甥婚事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至于薛宝钗,虽说长幼有序,但是毕竟已经到了说亲的年纪,耽搁不得,若有好人家,可以先定下来,只要出阁在哥哥成亲之后就可以了。王子腾愈发的欢喜起来,又命陈默见过他的儿子王仁。许是如今王子腾并没有外放的缘故,王仁看上去也颇为温和知礼,倒是没什么不堪的模样,瞧行为举止也不像是能做出卖了自己外甥女的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