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玉产于河南南阳市北八公里的独山,所以也称独山玉,属于软玉的一种,这种玉,在中国的石器时代就已经被发现开采。
而更让戴之心中微动的是,她也的确在玉如意的玉身上,发现那只有在真正古董身上才能看见的“灵气”,这么看来,这玉如意,很有可能的确是清代的老东西。
发现这个结果,戴之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难过,高兴的是,这玉很有可能就是几十年前冯哥家里的传家宝,可是,就算被证实的确是,人家不愿意卖,那不是徒增他的伤感么?
想到这里,戴之下意识的去看了一眼冯哥,发现一向沉稳镇定的冯哥,在看到玉如意的一刹那,便顿时瞪大了眼睛……
看到冯哥这个表情,戴之心里更是矛盾,想必对他而言有十分特殊意义的玉如意,他这么多年一定从没忘记,可是,天下玉如意那么多,他有如何肯定,这一只,就是当年他从家里偷出来卖掉的那一只?
而冯哥不动声色的走到戴之身边,在她耳边悄悄说了一句话,
“就是这只,我认得,玉身上有一道浅浅的刮痕!”
戴之连忙看过去,在靠近玉柄的地方,的确有一道不仔细看不会发现的刮痕。
可是即便如此,也没办法肯定这不是有心人知道了冯哥这个大财的故事,故意找了一件高仿的东西,来骗冯哥上当,毕竟这始终是几乎无所不能的冯哥的一个软肋。
防人之心不可无,如今最重要的,是确定这玉如意的真假!
戴之下意识的伸出那只拥有特殊能力的左手,朝着玉如意摸去……
☆、第一百四十章 猜不透的老太
清代玉器无论在品种数量和制造工艺上都是玉器史上的一个发展高峰期,也有不同风格和技术特色的“南玉”,“北玉”制玉中心。
清代玉器在制作上以乾隆时代为分界线,前期治玉重视选料,由于开采条件改善,采集到的优质白玉、羊脂玉数量之多,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不仅材质优良,在工艺加工方面,琢工精巧,光工细腻。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就足以看出一件玉器的好坏和价值高低,雕工占了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乾隆时代的玉器皿的轮廓线都极规则,横平竖直外缘及子口转折严整挺拔,棱角多呈劲挺锋锐状,起凸的浮雕图案边缘,也处理成锋利边线,观之剔透,触之扎手,在抛光工艺上也很讲究,一般细光处看不见琢镞的痕迹,细光能达到玻璃光亮度。
而玉如意更是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种,因为其形状美观又是皇家之物,所以也获得了不少收藏爱好者的青睐。
不过清代中期以后,玉器生产渐入衰落,不但规模减退,工艺制作上取巧偷工造成规格越益粗糙。
“从这件南阳玉材质的玉如意的雕工来看,明显是清代前期的玉器特征。”
戴之装作仔细观察这只玉如意之后,总结道。
她刚刚一拿到玉如意的时候,左手就传来明显的反应,彩色光线也十分蠢蠢欲动,缠绕着在她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准确的数字——
一六七七。
戴之的异能不断提升,若是放在之前,彩色光线虽然有反应,但是却无法清晰的在她脑袋里形成具体的年份数字,可是现在鉴定三百多年前的古董也已经毫无障碍了。
经过她左手鉴定,这就更加能够肯定这玉如意的确是清朝传下来的老东西,不过是民间之物,没见什么传承,可是即使是这样,这件玉如意就已经被炒到了三百万的天价。
且不论这玉如意究竟是不是几十年前冯哥偷偷从家里拿出来卖掉的那一只传家宝,当时被小贩以十万块钱买过去的东西,才几十年光景,已然翻了三十倍!
不过就算是真正的老古董,又或者也不是冯哥要寻回来的传家宝,戴之想必也不会对这玉如意有兴趣,一来价钱太高,尽管她如今完全有这个能力买下来,也不会见到古董就买。虽然这玉如意做工精致,可是戴之如今见多识广了,比这更加精美的极品翡翠都见过了,再加上本身的雕工也自认为丝毫不逊色于这玉如意本身的雕工,所以在她眼里,这玉如意,除了本身是古董之外,没有其他能吸引她非卖不可的原因。
二来,这玉如意是民间之物,没什么传承,她虽说有想要把奇珍异宝和各种名贵的古董都收到自己口袋里来当一个她梦寐以求的大收藏家的最大梦想,可是能被她看中的,一定要是举世无双意义非凡的宝贝!
不过这玉如意对冯哥来说,意义就绝对十分不平凡了……
“呵呵,丫头,没想到你年纪轻轻,倒是挺识货的,我看呐,也不比古玩市场上流传的那个什么‘戴老师’差多少,我就说我没吹牛吧!我这传家宝怎么会假的了……哼!刚刚那两个骗子,还想糊弄我,耍手段想让我以低价卖给他们!”
戴之笑了笑,也不说穿自己就是她口中那位“戴老师”的事实,在古玩市场,大家只是流传关于她的事迹,真正见过她的人也没多少,难怪老婆婆见到她也不认识。
对她口中所说的骗子,戴之也只能说,搞古玩这一行的,这种手段算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了,往低了诋损,才有可能用最低的价钱买到宝贝,利润也才最大,就好像小老百姓去买衣服,总挑剔的说这里有线头那里有脏的,就是希望对方更便宜点,实际上若是不感兴趣,谁管它究竟是怎么样的?
趁老婆婆在炫耀的夸夸奇谈时,戴之对着冯哥使了个眼色,意思是,这玉如意,的确是件真正的老东西。
冯秋山明白过来,也不像最开始情绪明显有些激动了,始终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收敛自己的情绪。
他上前一步,礼貌的对老婆婆问道,“老太太,能给我看看么?”
那老婆婆一见是一直沉默着没说话的男人,眼神中又有精锐的光芒一闪而过,随即回复到那副慈祥的样子,笑呵呵的把玉如意递给他,“好好好,看看吧,看看也没事。”
冯秋山的注意力都在玉如意上,自然也没察觉到老婆婆的眼神,只是小心翼翼的将玉如意给接了过去,拿在手上,仔细的端详着。
戴之再次捕捉到那个眼神,心里下意识的动了一下,立刻警觉起来,如果说第一次也许是看错了,那么在面对冯哥时老婆婆两次偷偷的奸笑,想要瞒过视力比常人要高出许多的戴之,就绝对没那么简单了。
这么想着,戴之也只是按兵不动,静观其变,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
趁着冯哥看玉如意的时候,戴之也不闲着,装作随便聊天的样子对老婆婆问道,
“老太太,我看这青铜剑好像有些年份了,是老东西么?”
那老婆婆连忙回应道,“丫头你眼力真厉害,这青铜剑也是祖上传下来的东西,只不过没有玉如意的年代那么久远,听我家老头子生前说,好像是清朝末年的时候流传下来的,不过也有差不多两百年的历史了!”
“那您出售么?”戴之本能的问道。
“呵呵,如果价钱合适的话,也还是愿意出售的,也有过几个人看玉如意买不到手,就想买我这青铜剑的,不过都没诚意,出的价不合适,也就一直没卖,丫头我看你挺合眼缘的,你要是喜欢,我老婆子就做个主,便宜一点卖给你算了……”
戴之想了想,看起来这青铜剑的确像是真东西,如果价钱真的不贵的话,她倒是不介意买下来,可以先看看价钱合不合适,如果合适的话,就再检测一下是不是真东西好了,她记得马大叔好像还挺喜欢青铜剑这类东西,买下来送给他的话,他应该会开心吧。
这么想着,戴之便问道,“老太太您开个价吧,合适的话我就买回去玩儿。”
老婆婆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沉吟了一会儿,开口道,
“就六十六万吧,图个吉利!别人出八十万我都没卖的,我看你这丫头挺乖巧,我看着喜欢,所以才这么低价格卖给你的。”
戴之表面上没做出什么反应,心里却是倒抽了人一口气……
六十六万!这还叫便宜一点卖给她?
唉,果然没有绝对人性化的商家,这老婆婆看起来慈祥得很,要起价来却一点也不含糊,把话说得那么漂亮,也不过是走亲切路线让她下不了台,不好意思还价太多而已。
现在看来,这老婆婆的确有些古怪。
戴之不动声色的笑了笑,对老婆婆道,“我能不能看看?”
[文、]“没问题!”老婆婆一口答应下来,就步履蹒跚着去取下挂在墙上的青铜剑,趁她去取剑的时候,戴之又四下里看了看。
[人、]老式的院子里,有一间房打开了,看样子似乎是书房,没什么特别的书房,却被戴之看到了一些不寻常的东西……
[书、]桌面上摆了一个细长细长的白色东西,咋一看有些像毛笔,却比毛笔要粗一些长一些,而且有一端还有一个斗状东西,戴之再努力一看,发现那竟然是一个烟斗!
[屋、]那烟斗的形状十分特殊,样式也比一般市面上的烟斗特别许多,从烟杆的材质上来看,似乎是象牙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