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县丞承认这些话都很有道理,可是:“这事想要办成谈何容易。”
“要是容易百姓自己就办成了,要你我何用。”沈怀信走到图纸面前:“难办就慢慢来,一年不成两年,两年不成三年,若三年都不成……”
沈怀信回头看向许县丞:“不还有你吗?”
许县丞一颗心猛的一跳,大人的意思是,是他想的那样吗?
沈怀信却不再继续往下说:“于乡民有益之事,有我们在前边走着,后面自会有人跟上来。乡民再愚昧,也知为子孙后代着想。”
众人纷纷应是。
“这条路是本官和小里长商议定下,但并非最终定案。”眼角余光瞥见雅南抬头看他,沈怀信满意的收回视线,总听别人这么叫她,他早就想喊一喊了:“你们沿着这条路多走走看有没有什么问题,尤其是工房的人,你们更擅长这些事,若有更好的路线可再画出来,等本官回来再一并商议。”
许县丞一愣:“大人要出门?”
“去府城。”
许县城不再多问,沈大人短短几月离开辖地的次数已经比上任知县一年都多了。
“本官不在这几天,许大人多费心。”
许县丞应下,心里还在想大人之前说的那话是不是有其他意思,县丞升任县令并非没有,只要知县推举,他是有机会的,若这个推举他的是沈大人,那他的机会就更大了。
沈大人那话到底是不是那个意思?
————
乔雅南自从学会了骑马就很少乘马车出行了,她喜欢被风吹在脸上的感觉,肆意,自由。尤其是和怀信追追赶赶的时候,她觉得自己仿佛是个武林侠女,并想到了一句歌词:让我们红尘做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
那种感觉,无与伦比的美妙,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不好说悄悄话了。
两人策马走远了些,乔雅南控着马走近低笑:“越来越坏了你,我看许县丞看你的眼光都冒绿光了,就盼着你再多说一句,你偏就什么都不说。”
“你教得好,我学得快。”
乔雅南给他竖了个大拇指,一夸夸俩,本事。
沈怀信趁她不注意,坏笑着一马鞭甩在雅南那匹马的屁股上,马跑了出去。看她喳喳呼呼,骑得却稳稳当当,满意的追了上去。
骑马这事倒可以反过来说:他教得好,雅南学得快。
闻家。
闻承廉将信放下,嘴角微扬,黄家无事了。
虽然掏空了家底,但只要能起复就一切都是值得的,总算没有白忙活。
做京官就是如此,升迁快,掉下来也快,但还是人人想留在京中。
“老爷,乔小里长来了。”
闻承廉挑眉,这是个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沈大人今日一早就出城了,她又来了这里,这两人,又在琢磨什么?
“请到书房来。”
“是。”
乔雅南见人三分笑,见了礼后道:“打扰老爷子了。”
闻承廉示意她坐,下人上了茶退至一边。
“我这有个好消息,听不听?”
“哪有好消息不听的道理,您快说说。我这几天焦头烂额的,快让我高兴高兴。”
还真是带着事儿来的,闻承廉不接这话头,道:“黄家那位出来了。”
乔雅南脑子多转了两圈才想起来是哪个黄家,很替老大夫高兴:“能出来说明他事儿不大,能官复原职吗?”
“应该问题不大,你帮大忙了。”
“就那个买卖?”乔雅南笑:“您别欺负我不懂官场,他能出来不知道是多少人使了力,比起来我算什么。”
闻承廉摇摇头:“官场上互相帮忙,也是互为倚仗,以后那家遭了难,黄家也是要出力的。你不一样,你和他们没有任何利害关系,却能在关键时刻帮上一把,更显得难能可贵。”
“您这么一说,我都想去黄家大门口坐着要好处了。”
“别光说,你倒是去。”闻其廉眼里带笑:“我也看看他现在能拿出什么来给你。”
“……”乔雅南轻咳一声,大意了,黄家现在还指着她给的那买卖撑着呢,能拿出什么好东西。
乔雅南立刻转移话题:“我今天来,是想请您帮个忙。”
“猜着了,无事你哪会登我家的门,说说看我老头子能帮你什么。”闻承廉端起茶盏喝了一口,看向在包里掏东西的人。
一个纳征之礼都让太后去给她撑腰了,这是多大的靠山,这么聪明一个人怎会不懂。可她却好像真的不懂,以前什么样现在还什么样,不但她没提过,乔家去了府城的人回来也是半句不提,就好像完全没这回事,更不用说借势做点什么,这心性,哪是这个年纪的姑娘该有的。
“您看看这个。”乔雅南起身将全县道路整改规划书放到书桌上,重又坐回去等着。
闻承廉有些好奇,这丫头总能让他有些意外之喜。
可没想到,今天是惊大于喜。
“沈大人也同意?”
乔雅南笑着点头:“这么大的事岂是我能做主的,我们商讨了数日才有了这份详细的规划书。”
规划书……
闻承廉咀嚼着这个词,再仔细把这份规划书看了一遍。
第646章 化缘去了
“我一直看不明白。”
正琢磨着怎么把话说得漂亮的乔雅南回神,有求于人她把姿态放得很低:“什么不明白?”
闻承廉把纸放下,看着好似很是恭顺的人:“沈大人做什么我都不会觉得奇怪,许多才入官场的新人都和他一样,满腔抱负,满腹热情,想造一片人间乐土,被现实搓磨过后他们才成了后来的模样。可是你呢?若说是为了嫁进沈家后更得看重,可你做这些事时根本不知沈家背景。不为名,不为权,不为利,你为的是什么?”
乔雅南实话实说:“为自己能过得好一些。”
“哦?”
乔雅南想了想,打了个好懂的比方:“您满腹诗书,计谋策略无一不通,可因为一些原因,您去了一个新的地方生活。那里的人不识字,不识数,每一个脚印都踩在前人走过的地方,半步不敢走偏,每天忍饥挨饿,衣不蔽体。您有精米细面不敢拿出来吃,有锦衣华锻不敢拿出来穿,有钱不敢拿出来用。此种情况下,您是愿意去改变他们,就要被他们改变?”
乔雅南笑问:“您如何选?”
闻承廉代入自己想了想,笑了。是啊,若不去改变,被改变的就是她。再往深里想一层,让一个读书人放下笔,和那些大字不识的人过一样的生活,那实在太过痛苦。有的人收拾收拾就走了,乔雅南选择留下,带着身边的人一起奔着精米细面、锦衣华缎努力。
低头看着这份策划书,他道:“很美好的愿景。若真能如策划书中所言这般,对常信县所有百姓都将大有好处。”
乔雅南点点头,在京城曾经混得风声水起之人该有这个眼界,不过后面恐怕得跟个但是。
“但是,太过理想化了。”闻承廉身体往后靠:“没猜错的话,你当是来向我化缘的,不止我,常信县这几家你都会登门。”
“您一猜就准。”
“看策划书上所说,你们不止是修路这么简单,还为了缩短路程开山挖路甚至铺桥。”闻承廉问她:“你们可算过,要做成这么大一件事需得多少钱?多少人?即便明年的春夫役沈大人全用来放到这事上也远远不够。”
“是很难,可就像怀信所说,若是容易,百姓自己就做了,哪里用得着他们。”乔雅南脑子无比冷静:“我们算过很多遍,商讨过许多回,最后仍然觉得应该去做。没有一条能让马车骡车货车平稳出入的路,各乡的茶、杨梅、辣子、药材、纸等等将来可能还会增加的东西就运不出来,那前面的一切努力都白费了。”
不等人问,乔雅南继续道:“您可能会说到时怀信都不在此地了,便宜了下一任。可只要他做下了这些事,接任的人为了能摘这个熟桃子,也会老老实实的按着他划下的这条道往下走,那他的目的就达成了。人过留名,燕过留声,百姓会记得他,京城中有那位沈大人在,他的功劳也抹不去。”
这是实话,沈家的便宜谁敢占,最后怕是要被剥下一层皮。
“至于人手……”乔雅南稍一停顿:“此事还不知能不能成,要是别人我就不说了,和您说一说倒是无妨,就算事情最后没成也不怕您笑话。怀信今日一早就出远门了,去白马营借人手。”
要不是小里长声音清清脆脆,他虽老,却也称得上耳聪目明,闻承廉都要怀疑自己听错了,靠着椅背的身体往前倾:“去白马营借人手?你们想让守备军来给你们修路?你的主意还是沈大人的主意?”
乔雅南有种做坏事的快乐,并且她还可以不认:“沈大人的主意。”
闻承廉知道了,是这丫头的主意。
指了指她,闻承廉想吓唬她几句,却没忍住笑了。真是胆大妄为得很,谁的主意都敢打。
看他不说话,乔雅南继续施展她三寸不烂之舌:“修路并非一蹴而就之事,我们可以缓着来。百姓识好歹,知道这修路于他们有益,偷懒耍滑的人就少,舍得下力气,路就修得快。之前桂花里修路让我有了点经验,石头泥沙不用钱,也没给工钱,就工具需得增加一些,还有就是每天两顿饭花了钱,如今路差不多修好了,花销远比我预料的少,所以修路最重要的还是人手。”
从大哥那知晓修路只花了百余两,乔雅南才把自己的观念调转过来,这里不是修一公里路就得花几十万的时代,毕竟这里不用买水泥,沙石也不用钱,工钱都省了。可省了钱问题也来了,靠人工实在是太慢,并且也没那么多人,不然她也不会把主意打到军营去。
相似小说推荐
-
京兆异闻录 (书渡) 晋江2023-02-15完结9 48“我有一件事……”林知默犹疑地看着面前几位同僚。“...
-
嫁娶不须啼 完结+番外 (怀愫) 2023.2.10完结168947 57302新帝登位,旧太 子 党被绞革清算裴家替裴观迎娶林昭人人都笑探花郎娶了个马夫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