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咸鱼夫妻在逃荒 完结+番外 (三十六楼看风景)


  最重要的是:
  1、要求所有人头发要盘起来,戴上帽子,把发丝紧紧的压在里面。
  2、手上指甲每天都要检查,随时都要求要洗手
  用的是东家配置的专用皂块,为了这个卫生问题,翠花逼着黑娃把肥皂给造了出来,目前没有在市面上流通,主要给挂面作坊和家里人使用。
  袁夫人的口头禅:做食物的,首先就是干净,其次再是手艺,一次不讲卫生,马上开除。
  500文一月的工钱,没有一个媳妇子会放弃这样的机会,每天出门前,都要检查自己好几遍,她们才不会给旁人挤下自己的机会。
  一组五人负责一道工序,份量、时辰都有严格的要求,买了很多的沙漏给她们使用。
  媳妇子们从来没想到,做个面条子要求这般高,每个小组有一个小组长,在组员做出来的工序里反复检查,东家说的可是责任连带制,要是组员没干好活儿,要扣她们的工钱的。
  组长的工钱每个月要多一百文,大梨村村长家的大儿媳妇何氏,在经过考核后,成为了挂面坊总管,五个小组长归她直管,总管的工钱一月一两银。
  何氏一跃成为家里收入最高的人,家庭地位嗖嗖上升,把几个妯娌都眼红得不行,这个收入,就是在县城很多当家男人也挣不来啊,况且还在家门口上班。
  看着走路带风的大嫂,无不发酸,怎么就选了这么一人呢?咱也不比她差点啥呀?
  何氏:心里可真没点逼数,你们识字么?你们能管好这一作坊的人么?她可是秀才的女儿,还做了这些年的长媳,族里那年祭祖和宴席不是她在张罗的?


第七十九章 赚钱的妇人腰杆直
  一开始,挂面被拉断的有一小半,这是个力道掌握过程的活儿,不过,这也不会被浪费的,可以用来给员工发福利。
  最开始几组是轮流作业,然后再反复调整,找出最合适程序的人,才能固定下来,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抻面的呢。
  给大伙磨合了半个月,才算是能顺利拉出挂面来,何管事都急得嘴角起泡了,这成天看着损耗的面条子,她都替东家心痛啊。
  还没等第一批最成功的挂面干透,袁大妹就发动了。丁甲因为前妻难产而亡,对生娃心里很是不安,早早就请了大夫和三个稳婆在家候着。
  一发动就让人来请翠花这个弟妹去坐镇,看着在产房外转圈圈的丁甲,翠花也很能理解。
  她能做的就是,给袁大妹煮了一碗空间水熬出的鸡汤挂面,等她吃完后,守在旁边给她打气。
  有了翠花这个生了两对双胞胎的弟妹陪伴,袁大妹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安心了不少。
  可能是袁大妹这两年身体被调理得很好,也很听得进建议,怀孕后也没有憨吃憨长。
  小猴子没有太折腾他娘,三个时辰就生了下来,才四斤多,活泼着呢,拍着人家的屁屁,哭声响亮得很。
  听着母子平安,丁甲这个硬汉都红了眼,他好怕他媳妇儿有个三长两短。
  嗯,能多个儿子,也还不错,家里买了一个婆子和一个小丫头,他已经有能力让大妹过上好日子了。
  得知又多了一个弟弟,二头叹气:“咱家全是小子啊,没有一个妹妹呢,娘,要不等弟弟们长大一点,你再生一个吧,我也想要妹妹了。”
  被他娘一顿胖揍,还生?她才不要当猪呢,都四个儿子了好吗?已经超额完成任务了!
  丁豆豆生下来个头不大,但是人家喝奶很猛,他娘的奶水都不够他一人喝的。
  性子还急,经常把自己喝呛,大舅妈为了这个来之不易的小宝贝,都给庄子里养了几头奶牛,专门给他煮奶喝。
  袁大妹自己不想请奶娘,她觉得自己儿子必须得和自己亲,没听说那些大户人家,奶嬷嬷可容易拿捏小主子了,宁愿让丁豆豆喝牛奶和自己的,也不想假手他人。
  食量很大的豆豆对牛奶也不抗拒,喝得劲劲儿的,几天功夫就胖了起来,跟发面团子似的。
  快三个月的双胞胎,每天都很乐意出去看看这个小表弟,出过一趟门,每天都要哼唧。
  大头和二头现在给弟弟们换尿片都很熟练了,人家还会用温水给弟弟洗屁屁,耐心得很。
  四头表情不多,很喜欢啃自己的手手,五头爱笑,你只要逗他,他就能给你笑眯眼,手脚都是一截一截的,莲藕般。
  这两个双胞胎一开始是因为头上的漩被区分,后来越长越不一样,性格差距又大,反正两个哥哥一人分配一个,让他们相亲相爱去。
  当挂面干透后,翠花给自己亲朋好友送了不少,尤其是她娘家老娘,张氏觉得挂面太省事了,放些白菜肉丝啥的,汤汤水水一锅熟,方便又好吃。
  听说翠花打算在镇上租个铺子卖挂面,她觉得这生意有得做,谁会不喜欢这么方便的面条呢?店铺就租在胡家皮货店的隔壁,胡老爹还能帮衬看顾。
  装面条的包装,都用的是竹筒,竹子这个玩意生长很快,周围的村里家家都不老少,卖给袁家又能赚上一笔。
  之前用来给自家编箩筐,簸箕用的竹子,都跟着涨价了,而且还不用自己加工,在家里就能卖掉,人家袁府自己来砍,自己搬运!
  老袁头带着徒弟帮着翠花做活儿,打磨光滑的竹筒里,被塞满干面条,用油纸封上两端,可以保存一年,运输起来也很方便,塞得满满当当很紧实,轻易不会折断。
  京郊最大的花果镇上,一个商铺前支起来两口大锅,一锅是高汤,一锅是开水。
  一个打扮得很精神的小伙子,站在门口吆喝:“父老乡亲们,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嘞,我家东家免费请大伙吃面条子咯!”
  “这位婶子,要不要来一碗,免费的嘞,大白面做的面条哟,爽滑劲道,不要钱!”
  一听不要钱,铺子前马上围拢了一堆人,还有伙计出来给大伙组织秩序,排队。
  一人一小碗,大骨头清汤面,吃的就是个原味。
  “再来一碗啊,刚才吃得太快了,都没尝出个啥味!”几口下肚后,第一个排队的大婶端着空碗又去排队了,汤得喝得精光。
  “这面条子不错啊,爽滑劲道,我也要再来一碗!”白吃的东西最香。
  这一上午的工夫,煮了两百多斤挂面,骨头汤都加了几轮,第一天,没有挂面卖。
  足足请大伙吃了三天的免费汤面,这家挂面铺才开始上货,不到一上午就被抢光了。
  100文一竹筒的挂面,面条有一斤重,竹筒不大,但是长度够,这价钱真心不算便宜,都可以买几斤肉了,可大伙不就图个新鲜嘛,味道还挺好的。
  二头这个耳报神,有点好吃的就会给他的好友炫耀,还问太子:“方便不方便送您些挂面呀?我给您说哟,可好吃了,但是我娘说,不能轻易给您送吃的,怕不安全!”
  贴心的朋友,让皇后娘娘派来了自己的心腹嬷嬷,拉了一马车的挂面回宫。
  持续了十天,挂面的热潮才减弱了几分,很多人家买来吃了好后,还给自己亲朋好友送礼。细密的竹筐,一筐可以装50只竹筒,大户人家都以筐为单位购买。
  最出风头的还是秋闱前,秋闱的举子们发现了这个便捷的食物,自家奴仆买了回来,大男子们自己试验了一下,这,这做饭不难啊!
  在考场里面拿开水一煮,放点咸肉和菜叶子,比啃干馒头大饼可好吃太多了,买!
  借着秋闱,这种方便携带,保存时间又长的挂面马上被大范围推广开来了,文人们还用了很多诗词给挂面送赞歌。
  一时间,挂面坊的生产跟不上销量,打铁要趁热,翠花只能扩大规模,三个村子的媳妇子都乐开了花,谁家要有两个在挂面坊做工的儿媳妇不被高看一眼?
  村里连最邋遢的人家现在都爱干净了,婆媳关系也缓和了很多,婆婆们乐得在家带娃做饭。
  比儿子赚钱还多的儿媳妇,你能给她脸色看?你怕不是要上天哦!不挣钱的儿子都是棒槌!
  让儿媳妇在家洗衣做饭奶孩子?老婆子又不是七老八十,这活都干一辈子了,还能干不下来?
  又招了四十人,基本把这三个村子的得力媳妇子都招来了,何氏也是个官迷,每天精力旺盛得很,在面坊里面不停的穿梭,老远就能听见她吆喝。
  “我说大桃她娘,你没吃饱饭啊,面要揉透才中,你要没力气,换人来啊!”
  “赵三家的,你悠着点,抻面的力度要拿捏好,抻断了扣你工钱,你可给我悠着点。”
  “王大娘,这地面要每天擦三遍,一遍都不能少啊,进口的东西,要干净!”
  听得翠花连连点头,这个何氏不错,眼睛也利,谁行谁不行,她都能看出来,心眼还正,村长家挑长媳的眼光还是不错的。
  除了基本工钱,每个月工坊里还有奖励,干活干得好的,能得到额外的奖金。
  大梨村的朱家,朱家男人早在五年前就得了急病去了,朱寡妇带着她婆婆和三个孩子过活,日子过得磕磕巴巴。
  朱寡妇有把子力气,灶上的活儿做得很好,以往村里有人家办酒席,她都能去掌勺,不过她男人去世后,大家也不好请个寡妇去做喜酒不是,她家日子就更难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