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皇后每天逼朕营业 (青云上)


  军中的事情他手下两个四品武将和铁柱都能给他打理好,他只需要知道大概进度就行。
  就在他安心在家度假的时候,京城里发生了一件大事。
  孙太后敲定了幼帝的婚事,未来皇后的人选就是孙侯爷嫡亲弟弟家的嫡幼女。因为孙太后生孩子迟,孙侯爷的女儿们早就成家立业,他没有合适的女儿,就从弟弟家里挑了个最好的,年龄跟幼帝相仿佛,比幼帝大两岁。
  而此前信誓旦旦说自己坚决不娶孙家女的幼帝又妥协了,他妥协的原因十分简单,因为秦孟仁带他出宫逛了一圈。
  幼帝从出生到登基,从来没离开过皇宫,对外面的世界十分向往,也很好奇。
  在经过孙太后同意后,秦孟仁带着幼帝出皇宫逛大街,还把裴谨言也拉上了。裴谨言是正儿八经市井里长大的人,对老百姓的生活十分了解,给幼帝讲了很多老百姓的艰难困苦,听得幼帝差点落泪。
  等回到皇宫,幼帝看着自己的晚膳,忍不住问秦孟仁:“先生,老百姓的日子都这么艰难了,那些人还有心情在搞党争。”
  秦孟仁慢吞吞回道:“陛下,因为那不是他们的子民,那是陛下的子民,所以,只有陛下才会心疼自己的子民。陛下还记得裴大人说的老百姓对您的称呼吗?”
  幼帝点点头:“皇帝老子。”
  秦孟仁笑一声:“陛下记得这个称呼,就要担起老子的职责来,让朝廷少一些党争,多一分安宁。”
  幼帝点点头:“先生说得对。”
  秦孟仁放下碗筷道:“所以陛下,您还要跟太后娘娘闹别扭吗?”
  因为皇后的人选,母子两个才缓和一点的关系又紧张起来。
  幼帝有些闷闷不乐:“每次都是朕服软。”
  秦孟仁笑道:“陛下,您是九五之尊,将来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一个皇后并不能夺走所有的宠爱。相反,做皇后才是最危险的,因为所有的妃子都盯着后位。”
  幼帝毕竟是在皇宫长大的,作为弟子,他自然希望自己的母亲得宠,可作为皇帝,他不希望将来自己的皇后一家独大,这样他的小命不保。
  秦孟仁又劝道;“陛下,您现在力量还不够,为何要跟孙侯爷硬顶,何不顺势而为,等将来您真正掌权,哪个后妃得宠,还不是在您的一念之间。”
  幼帝想了想之后道:“朕知道舅父帮助朕良多,朕也不想让母后夹在中间为难。既然如此,那不能只定一个皇后,朕还要定两个妃子。”
  秦孟仁笑着回道:“陛下英明。”
  幼帝稚嫩的脸庞带上笑容:“多谢先生教我,等将来朕掌了权,一定封先生做帝师。”
  秦孟仁脸上的笑容越发温和:“臣等着陛下真正君临天下的那一天!”
  师徒两个谈了一场心,幼帝第二天就答应了孙太后的要求。孙太后十分高兴,给赵雅兰赐了许多上次,顺带还给了裴谨言一些金银,大大缓解了裴谨言窘迫的生活。
  孙太后当然也不希望儿子的后宫一家独大,在听从各方建议后,定下了孙家女为皇后,孟家嫡长孙女为淑妃,于家嫡幼女为贵嫔,连落魄的谢家也有个庶出的女儿做了贵人。
  孟家虽然没得到皇后之位,但同时得了淑妃和贵嫔两个位置,也不算太吃亏,孙家得了皇后位置,心里更是满意。
  秦孟仁这一手稀泥活得好,各方都对他非常满意。
  朝廷满意了,外头有人不满意了。
  没过多久,远在江南省的晋王写来问安折子,里头犀利地问了一句话,待陛下大婚之日,两位辅政大臣是否还政?
  作者有话说:
  早上好~


第94章 波折起天下大乱
  好家伙, 晋王这一句话等于是把孙侯爷架在火上烤。
  皇后是你妹妹,陛下不光是你外甥, 还是你侄女婿, 等他大婚之后,就算是个大人了,你既然这么关心陛下, 到时候可要把政务还给陛下。
  不还?那你就是图谋不轨。还?谁愿意啊。
  晋王除了问这一句话,折子中还提到, 我朝凡幼年登基帝王, 大婚必不会迟于十六岁。幼帝已经虚十岁了,也就是说, 再有六年,孙侯爷和孟国公就要还政。
  晋王这一道折子仿佛在油锅里泼了一瓢水, 满朝文武都开始私底下讨论起来。
  先帝薨逝、七皇子继位、太后垂帘听政,宗室一直一言不发, 怎么一个皇后人选让宗室第一人晋王发话了?
  晋王虽然不是宗正,但他是先帝一母同胞的亲弟弟,若不是这关系太近,晋王说不定都能捞个辅政大臣当一当。可惜他封地在江南省, 鞭长莫及, 眼睁睁看着孙侯爷和孟国公把持朝政。
  也不怪先帝放着这个弟弟不用,你一个亲叔叔辅政,搞不好辅着辅着你就正了。
  众人以为晋王已经认命, 哪知孙家女定为皇后引起他这么大的反应。
  孙太后气得一天都没吃饭, 当天晚上, 幼帝将秦孟仁留了下来陪母子二人吃饭。
  秦孟仁温声劝孙太后:“娘娘不必动怒, 晋王殿下是陛下的亲叔叔, 他关心陛下的婚事是理所应当的。再说了,娘娘难道不希望陛下早点担当大任?”
  孙太后自然希望自己儿子早点成家掌权,但她总不好说晋王这话是不把她娘家人的脸当回事。
  听见秦孟仁的话之后,孙太后收回思绪:“仁哥儿你说,哀家真的做错了吗。哀家只是希望孙家能尽心尽力帮助皇儿。在民间,孩子丧父了舅父尚且会帮忙,天家难道就真的无一丝亲情?”
  秦孟仁拿起旁边的筷子给孙太后布菜:“姨母,有没有不重要,您的任务是将陛下抚养大,让他早日担当重任。”
  孙太后冷笑一声:“我们孤儿寡母的,多少人惦记皇儿屁股底下的位置呢。我娶儿媳妇,还不能按照我的心意来了?晋王八百年都不管事,怎么忽然又干预起皇后人选来?”
  秦孟仁没有回这个话,而是转移别的话题:“娘娘,臣听闻国库今年非常紧张,各处军费开支尚且不能支应。既然晋王殿下一心为国,臣这里有个好主意,不过需要太后娘娘带头。”
  孙太后将目光投向秦孟仁:“你说。”
  秦孟仁放下碗起身,后退几步跪下,给孙太后行了大礼后道:“臣请太后娘娘裁夺各宫用度,同时裁夺宗室用度。”
  孙太后听到这话后脸上的笑容收了起来:“秦大人,你可知自己在说什么?”
  秦孟仁跪地又磕了三个头:“娘娘,臣说句大不敬的话,娘娘垂帘听政,宗室本就有不满,因着孙侯爷势力大,他们才闭口不言。如今孙侯爷把侄女许给陛下,宗室如何能不忌惮。臣知道娘娘的愿望,希望陛下平安长大,希望孙家永保富贵,也希望天下承平。可是娘娘,这里面任何一样都不容易做到。您想让孙家富贵,只能自己顶在前头。您想让宗室服软,只能自己先做表率。”
  孙太后冷笑一声:“仁哥儿,就算哀家裁夺了自己的用度,你以为那些宗室就能买账吗?”
  秦孟仁抬起头:“臣愿意为娘娘分忧,只要娘娘能从自己开始,臣愿意去求于大人,只要于大人出头,天下读书人必定跟从,悠悠之口是堵不住的,娘娘占了大义,宗室就算心里有意见,也不敢拿到明面上来说。就说此次西北奇袭突袭胡人,损兵折将过半,若非谢将军这样的天降英才,如何能让胡人胆寒。可是娘娘,扩充军要不要钱?军人吃喝要不要钱?政事从来不是纸上谈兵的争夺,落到最后的实处,玩得都是真金白银。”
  孙太后沉默下来,片刻后道:“你说得哀家明白,但此事不容易,一个不好,苛待宗室的帽子就要扣到哀家头上来。”
  秦孟仁盯着孙太后道:“娘娘什么都不愿意做,那只能任由晋王来摆叔叔的谱了。”
  过了好久,孙太后叹了口气:“哀家知道了,你跪安吧。”
  秦孟仁磕了三个头离开了皇宫,连饭都没吃完。
  孙太后一个寡嫂想要裁夺宗室的用度谈何容易,她有些犹豫不决。
  然而就在她犹豫的时候,又有其他几个亲王先后上表,请太后退回后宫,由宗室代为管政。
  孙太后听到这个要求后气得摔了两套茶盏,立即着手裁夺宗室用度,削减诸王封地面积和自卫军数量,理由是国库空虚,各处要扩军,哀家愿意与诸王叔共进退,一起裁夺用度,帮助大雍渡过难关。
  好家伙,这下子捅了马蜂窝了。宗室里老老少少上千人,真正有本事的没几个人,个个都等着朝廷每个月给他们发银子,然后在家里没事儿生孩子,生了孩子再去领银子。
  你不让人家领银子了,人家以后拿什么生活?拿什么养孩子?哦不对,哪里还有钱生孩子!
  宗室闹起来,有些是背地里造势,说孙家要造反。有些是明面上闹,甚至还有人去先帝灵前哭闹,说孙太后刻薄宗室。
  消息传到西北时,谢景元早就返回军营,正在努力操练自己的一万五千人马。他原本想要两万人马,孟将军没有答应,给了他一万五,好歹比他以前的一万人多了五千。
  这一万五千人被谢景元分为五个大营,原来剩下的五千人一个营里放一千人。柳文渊、柳文锦、柳文昌、铁柱和韩一啸分别被他扔进五个大营里操练新人,同时帮他收集消息。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