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又逢君 (寻找失落的爱情)


  夫妻两个对视一笑,情意绵绵。
  旭哥儿不乐意了,像个小炮仗一样冲过来。
  沈佑迅速上前两步,将儿子抱了起来:“你别跑得这么快,万一撞到你娘怎么办?”
  旭哥儿被亲爹数落,有些委屈,扁扁嘴:“爹坏,我要娘。”
  沈佑没有松手:“你这么重,娘抱不动你,爹抱着你。”
  旭哥儿扭头,眼巴巴地看着冯少君。冯少君失笑,走过来,伸手接过儿子:“哪里就这么娇贵了。”
  以前怀旭哥儿的时候,她一直瞒着没说,在宫里当差,还经历了一场宫变。直到怀孕三个月了才出宫安胎。
  旭哥儿到了熟悉的怀抱里,顿时高兴起来,伸手搂住娘亲,用力亲了一口。
  沈佑还是有些紧张,一整天都跟在冯少君身边。
  可惜,也就这一天。隔日他就得回军营。
  冯少君耐心地继续等了十日,才请大夫来看诊。
  边城里最有名气的名医被请了过来,郑妈妈和吉祥不错眼地盯着大夫。大夫见惯这等阵仗,不慌不忙不疾不徐地诊脉,然后拱手道喜:“恭喜夫人,是喜脉。”
  郑妈妈和吉祥喜笑颜开。忙奉上丰厚的红封。这位名医捋着稀疏的胡须,笑纳之后,嘱咐了诸多安胎要避讳注意的事。
  这些就不必冯少君操心了,郑妈妈竖着耳朵,一一记下。
  送走了大夫,郑妈妈立刻去厨房,亲自炖了一碗银耳羹端来。
  冯少君如今闻不得荤腥,孕吐也厉害,一天少说吐个五六回,着实吃了不少苦头。
  ……
  按着时下习俗,女子有孕,不宜张扬。等满了三个月坐稳了胎,再和身边人报喜。
  不过,这等喜事,哪里掩得住。雷小雪和李氏经常来走动,很快就看出来了。纷纷向冯少君道喜。
  雷小雪笑道:“这等喜事,可得写信告诉婆婆。她一定十分欢喜。”
  既然是要写信给大冯氏,索性再给外祖母报个喜。
  写完两封信后,冯少君略一犹豫,又提笔写了第三封信。
  最后这一封信,是写给义父杨公公的。
  当日她一怒离宫,和杨公公闹得不欢而散。现在想来,这件事怪不了任何人。她不该迁怒于义父。
  她主动写信,算是主动认错示好。希望义父心胸宽广,别和她计较。
  ……
  五日后,这三封信被送到了京城。
  大冯氏接了喜信,乐得嘴都合不拢,立刻令人备马车,去了崔宅。
  许氏刚看完信,也十分高兴,见了大冯氏,连连笑道:“少君刚到边城不久,就有喜了,可见边城于她是风水宝地。”
  “可不是么?”大冯氏喜道:“旭哥儿快两岁了,现在再怀一胎正好。我算了日子,明年正好夏日出生。”
  说着,又叹口气:“这路途实在太远了。我真该去一趟。都是小辈的年轻媳妇,哪里懂安胎养胎。就是日后临盆生产,也得有个长辈在才好。”
  许氏也叹了一声:“这话说进我心坎里了。眼看着就快过年,天气又冷,来不及赶过去。等明年春暖花开了,我得想法子去一趟。小住几个月,等少君平平安安地生了孩子,我再回来。”
  大冯氏立刻道:“路途千里,来回奔波不是易事,还是我去吧!我是少君的姑母,也是四郎的婶娘,我去最合适。”
  许氏拿定主意,也不和大冯氏争抢,笑着应了几句。
  反正,过了来年正月,她就启程动身。


第五百四十一章 喜事(二)
  送进宫里的信,比到沈府崔宅稍慢一步。
  杨公公拿到信的时候,还没拆开信细看,就已喜上眉梢。
  冯少君去了边关后,定期地传信回京城。不过,那都是正经的差事回禀。以私人身份来信还是第一回 哪!
  可见这口闷气,终于还是消了。比他想象中的还要早。
  杨公公看人极准,自然清楚自家义女是什么脾气,小心眼又爱记仇。现在怎么忽然宽宏大度起来了?定然是有要事或喜事了。
  此时庆安帝正召集众臣议事,杨公公忙里偷闲,去了平日休息之处,匆匆拆了信。
  义父,见信如晤。
  我们在边城里安顿下来,日子悠闲顺心。义父不必挂念。每过半个月,别忘了私下请太医诊脉……
  看到这儿,杨公公哑然失笑。
  去年冯少君还在宫中当差的时候,时常催促他定期让太医诊脉。身为天子内侍总管,这点事不值一提。这也是冯少君的一片孝心,杨公公也就顺了她的意。如今隔了这么远,冯少君都没忘了在信中催一催。
  可见心里还是有义父的。
  杨公公心情极好地看了下去。在看到冯少君轻描淡写地说自己有喜的时候,杨公公喜形于色,哈哈一笑。
  响亮的笑声传出来,倒让在门外伺候的几个小内侍吓了一跳,彼此面面相觑。
  自打冯公公领了差事出宫,几个月没曾露面。杨公公的脾气愈发阴晴不定。已经很久没这般开怀了。
  杨公公将信反复看了几遍,然后将信仔细收好,满面笑容地继续去当差。
  庆安帝忙里偷闲,瞥了喜气洋洋的杨公公一眼。
  待正事结束,得了闲空,庆安帝随口笑问:“朕瞧你今日格外高兴,莫非是有什么喜事不成?”
  自沈佑走后,庆安帝也很久没展颜了。
  冯少君写这封信来,主动向他这个义父示好,其中自然也有和天子稍稍缓和一二的意思。
  杨公公凑上前几步,低声笑道:“奴才的义子三儿写了信来,说在外当差顺遂,让奴才不要牵挂。还说,到明年就要添丁进口了。”
  庆安帝眉头一动,看了喜笑颜开的杨公公一眼。
  原来是冯少君有喜了。
  沈佑膝下只有一个儿子,确实有些单薄。趁着此时,再添个一子半女,确实是喜事。
  庆安帝的眉头,很快舒展开来,语气中也多了一丝喜意:“这确实是一桩喜事。你给三儿写一封回信,代朕厚赏。”
  杨公公笑着应是。
  庆安帝略一思忖,又道:“你去一趟内务府,传朕口谕。边军要建新军营,让崔元翰去新军做一个军需官,负责材料采买和后勤。让他立刻交接手中差事,五日之内启程动身。”
  从内务府拨人去边军,当然又是一桩不合规矩的事。不过,天子就是大齐朝的天,随时可以改一改规矩。
  就是这天气寒冷,让崔元翰一家几口在这等时候动身是不是不太合适?
  杨公公略一斟酌,委婉地进言:“皇上,现在已经是冬日,天寒地冻。是不是等春暖花开了,再让崔大人动身?”
  庆安帝淡淡道:“坐马车里,能冷到哪儿去。让他早点动身,正好到边城过年。”
  杨公公不再多言,领命退了出去。
  ……
  半个时辰后,崔元翰一脸惊愕地领了天子口谕。
  庆安帝没有薄待他,让他官职又升了一级,且去边军负责建新军营,也是一桩美差。最重要的是,他们一家几口能名正言顺地去边城,和少君表妹相聚了。
  这当然是喜事。
  不过,来得实在有些突然。
  杨公公笑着看向崔元翰:“崔大人,年纪轻轻就做了四品军需官,日后前程不可限量啊!咱家先恭喜崔大人。”
  冯少君对冯家人冷淡疏远,崔家才是她真正的娘家。这个崔元翰,和冯少君的亲生兄长没什么两样。
  这些年,冯少君立的赫赫功劳,有大半倒是都归到了崔元翰的身上。
  当然,崔元翰对冯少君也是情谊深厚。听闻要去边城,虽然惊讶,更多的是由衷的喜悦。
  崔元翰舒展眉头,拱手笑道:“多谢杨公公照拂。”
  杨公公又笑道:“皇上令崔大人早日启程,等到了边城,也能兄妹团聚,一同过年。这桩喜事,可别透了口风,让沈将军沈夫人有个惊喜。”
  ……
  崔元瀚动作干脆利落,当天就交了差事,离开内务府。
  回崔宅后,崔元瀚先和妻子宋氏说了此事。
  宋氏笑道:“这几个月,表妹他们走了,别说祖母,就是我也觉得少了什么似的。现在这样也好,我们也去边城,一家人又能相聚了。”
  听到这等暖人心窝的话,崔元瀚感动又感激,伸手搂住妻子:“你随我四处奔波,辛苦你了。”
  宋氏轻笑一声,将头靠在崔元瀚的肩膀,柔声低语道:“你是我夫婿良人,你去哪儿,我当然就在哪儿。再说了,我们在京城几年,日子过得平安富贵。哪里就是四处奔波了?”
  她嫁给崔元瀚的时候,崔元瀚只是一个普通商户公子。经商之人,一年四季在外奔波,扔下妻儿在外安个外宅纳妾生子的,比比皆是。
  崔元瀚带着他们母子来京城,夫妻长相厮守,她已经心满意足了。别说再去边城,就是没了官职回平江府,她也愿意。
  崔元瀚用力亲了媳妇一口,惹得宋氏脸孔红了一片。崔元瀚咧嘴一笑,这才去见祖母许氏。
  祖孙两个一见面,各自都有好消息。
  “祖母,皇上下口谕,令我去边军……”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