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国舅送完客回来,看到的就是脸色惨白的董夫人。
他吓了一跳:「怎么,累到了?瞧你的脸青白青白的,快去歇歇。」
董夫人一把揪住他,问:「我问你,太子出生的时候,家中可送过贺礼?」
董国舅愣了下:「你问这个干什么?」
董夫人不答:「我有用,你回答我便是。」
董国舅想了想,答道:「那会儿挺乱的,姐姐的信送到的时候,已经下半年了。我们后来补了贺礼,百日肯定没赶上,但周岁应该有的。」
这事发生的时候,董夫人还没进门,是以并不清楚。
「这是姐姐婚后送回来的第一封信吗?」
「当然不是,姐姐先前送过两三封信吧。」
「之前的信,没提过怀孕的事?」
「没有。」董国舅怀疑地看着她,「你是不是又想东想西了?我跟你说,皇后是我们的姐姐没错,但那毕竟是天家,你可不要僭越。」
「知道了。」董夫人心不在焉地敷衍他。
董国舅无奈地点了点她,转身往外走:「你好好歇着,我叫人去收拾。」
歇了几日,董夫人仍然放不下此事,左思右想,最后想到了一个人,便下了一张帖子。
隔日,金城长公主带着女儿依约赴会。
一番寒暄过后,董夫人笑问:「说来郡主和离一年多了,不知可有相中的郎君?」
金城长公主正头疼着呢,她自然希望女儿能够再嫁个好郎君,可自家经过这一番动荡,找来找去都没有合适的。
闻听此言,她眼睛一亮:「还没呢,若是夫人肯伸一伸手,我们感激不尽。」
董夫人就道:「我这儿倒有几个人选,只是不知道公主看不看得上。」
于是将几个人选细细说来,金城长公主一边听一边点头。董夫人说的人选她很满意,首先岁数都不大,佳仪郡主虽是再嫁,可毕竟只有十八岁,嫁个能当父亲的鳏夫,金城长公主委实不愿意。其次,这些人要么是燕氏嫡系的新贵,要么与皇后沾亲带故,可以带着自家融入新朝。
她真心实意地表示感谢:「夫人厚恩,日后定当回报。」
董夫人笑得云澹风轻:「些许小事,长公主不必放在心上。」
停顿了一下,又说:「也不用日后了,我这儿正有一件事,想请长公主帮个忙。」
金城长公主恍然大悟,回道:「夫人请说。」
董夫人道:「长公主知道的,我们家离开京城很久了,如今回来,许多旧事知之不详……」
金城长公主懂了:「夫人想知道什么?旁的不敢说,这几十年我一步没离开过京城,事情大概都知道一些。」
董夫人左右一瞥,侍婢知趣地退下,她轻声问:「我想问长公主一件旧事,当年德宗皇帝当太子时选妃,为何会选中柳氏?」
金城长公主愣了一下:「夫人……」
董夫人微微笑,并不与她解释。
金城长公主在心里一琢磨,很快联系到有关太元宫的小道消息。莫非,是柳太妃做了什么事,皇后令董夫人来问吧?
她精神一振,仔细回答:「真是巧了,这事我恰巧知道一些……」
金城长公主低声说来,董夫人凑过去细听,越听脸色越是凝重。
「所以,当时宫里选的只有一妃二妾,柳氏是后来添的。」
金城长公主点头:「我记得,皇后娘娘原本也在人选之列,只是我皇祖母听说娘娘有心仪之人,便打消了这个主意,最后选定杨氏为太子妃,叶氏、孟氏为良娣。」
董夫人暗暗吃惊,她听丈夫说过这事,但不知道最终落选的原因。这怎么可能呢?皇后出阁前并无意中人,哪里打听到的消息?
心里这么想,董夫人面上平静无波,说道:「我听说,柳氏在赐婚前的马球会上,有过不适合的举动,长公主可有听闻?」
这事金城长公主恰是亲眼所见,当下回道:「……有。当时我还很吃惊,因为我听闻柳氏正与昭国公世子议亲,可她在我皇兄面前,却说没有这回事。」
「……」董夫人闭了闭眼。
好了,有金城长公主这个目击者的证词,证明程夫人所言不虚。什么不得已入宫,全是那位大贤妃处心积虑。皇后当时落选东宫,说不准也是她的手笔。
那么,现在就剩下一件事了。那个孩子是怎么回事?柳氏真的怀过孩子吗?这跟燕家有没有关系?
第512章 吃酒
程夫人所言,只有一件事董夫人还存疑,那便是柳氏与当时的太子珠胎暗结,却躲起来处理了孩子才进东宫。
这是不合情理的,倘若真发生了这样的事,不管这胎保不保得住,赶紧把名分定下来要紧。只有定下名分,事情才能遮盖过去,天家血脉也不容如此轻忽。
当她暗示柳氏可曾做出丑事的时候,金城长公主却露出茫然之色。
“这我却不知,应该没有吧?不然,皇兄早接她进东宫了。又不是娶正妃,不用那么讲究。”
董夫人心中一跳,紧接着又听金城长公主思索道:“不过,她是病了一阵子,许久不见人,还把婚期拖后了。原本皇兄娶了太子妃,马上就要纳她们三人进东宫,但因为柳氏的病,一直拖到来年。”
细节一一验证,董夫人五味杂陈,半晌问道:“都说柳氏与陛下青梅竹马,是不是感情极好?”
金城长公主回忆:“他们确实青梅竹马,不过平常看着也没什么特别的。”
停顿了一下,她想起来:“对了,他们是忽然亲密起来的,就在传闻要议亲的那段时间里,持续的时间不长,可能也就一个月?我还以为两家已经议定,所以培养感情呢!”
“也就是说,柳氏忽然与陛下亲密起来,但在极短的时间里,她又向德宗皇帝献媚,得了赐婚圣旨,逼得陛下与娘娘匆忙定亲,远离京城。”
“是。”
董夫人默默坐了一会儿,抬头对上金城长公主同情的目光。
她低声道:“夫人,这位大贤妃确实会装,一直到死都名声良好。皇后娘娘远在潼阳,事情又过了这么久了,不知内情也不奇怪。京城这么多人,还不是被她骗得团团转。”她要不是恰巧撞到柳氏勾引皇兄,也是其中之一。
董夫人露出惨笑。何止是骗得团团转啊,如果真相如她所想,那皇后简直就是个冤大头!
她深吸一口气,强撑着回应:“多谢长公主告知,今日之事,还望缄口。”
金城长公主了解:“夫人放心,我就是为佳仪的婚事来的,旁的没说过。”
董夫人勉强露出笑容,起身相送:“长公主且回去选一选,定下来了,咱们慢慢相看。”
“好。”
金城长公主走后,董夫人愣愣地坐在屋子里,连天黑了都没动。
董国舅回来,被她吓了一跳:“你这是做什么?天黑了也不点灯,吓死我了。”
董夫人抬起头,木木呆呆对上他的视线。
她这样子,看得董国舅心一沉:“怎么了?你是不是真的病了?那赶紧拿帖子去请太医啊!真是的,平日总嫌我毛毛躁躁,怎么轮到自己也……”
董夫人忽然拉住他的衣袖:“相公。”
“嗯?”
“我问你一件事。”
“你说。”
“太子……是不是长得一点也不像皇后?”
董国舅不解其意,但还是答了:“嗯,太子肖父,像陛下。”
“你还记得柳家人吗?”
“柳家?”
“就是柳太妃他们家,你少时跟他家熟的,对吧?”
董国舅点点头。
接下来董夫人的话把他吓得差点魂飞魄散:“那你想一想,太子是不是像柳家人?”
???!!!
董国舅不可思议地看着妻子,压低声音:“你在说什么?疯了吗?”
董夫人笑得很难看,她也觉得自己疯了,但……脑子有了这个念头,就挥不走了!
“相公,你听我说……”
……
董国舅游魂一样,坐在长乐楼二楼窗前。
前方不远就是六部衙门,恰巧燕承过来视察,众星捧月般被恭送出来,坐上乘舆远去了。
这时,有人停在董国舅面前,惊讶地唤了声:“国舅爷?”
董国舅抬起呆滞的眼神,看到一个温文儒雅的中年男子。他愣了愣,没认出来:“阁下是……”
此人拱手行礼,态度恭敬:“下官是楚国公府中总管,姓季名经,奉命给您送过东西。”
董国舅哦了一声。他知道这个人,听说是徐焕年轻起就带在身边的心腹,名为总管,但并非下仆,身上还有勋官衔,不能随意视之。
咦,楚国公不是晋王妃的父亲吗?也就是阿凌的岳父……
董国舅心念一动,露出笑来:“原来是季总管,来这儿喝酒还是喝茶?不若一起?”
季经含笑回道:“多谢国舅爷抬爱。天气炎热,下官出来给国公爷买些解暑的汤羹,一会儿还要送回去。”
董国舅摆摆手:“送个汤羹而已,哪里用得着季总管亲自出马?我家仆从就在外头,招呼一声便是。我正觉得一人饮酒孤单得很,既然巧遇季总管,不如摆上一桌,到厢房里慢慢喝。”
相似小说推荐
-
夫君像个河豚怎么办 (路几层) 2022-11-4完结书评数:72 569京城里的人都说裴家文觉芝兰玉树,智谋过人。可在穆雨淅看来,这分明是一只气鼓鼓的...
-
摄政王他后悔了 (璃原风笙) 2022-10-21完结41 871天下皆知,摄政王凤剑青向来信守承诺,大公无私。先帝托孤那年,他于辇前立下重诺,终生不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