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姬氏女 完结+番外 (舍自不甘心)


  姬姝自嘲道:“原先还有不知内情的人家探听我的婚事,贤太妃再三拒绝也挡不住人。淑姨母派人一问,我终于落得一个清静。”
  如果把淑长公主往好的方向看,是在帮姬姝解决麻烦。但没有提前与姬姝明说,心里只怕是真的有打算。
  先帝就得了三个女儿,长女继承大位,小女淑长公主养得千娇百宠,平日里看着是讲理,实则眼高于顶。她太清楚什么能碰,什么不能惹。
  外人道温长公主蓄养男宠、骄奢淫逸,不如其妹淑长公主多矣。
  淑长公主最喜欢的是个戏子,早就养在她的公主府,但她对下人管教严格,从不透露风声在外。驸马居住自宅,不住公主府,就算常年分居也不敢行风流事端。
  王璆是不是驸马的孩子还两说,能有天真单纯的性子,九分天注定,一分是淑长公主的刻意纵容。
  强势性格的女人或许愿意有这样的丈夫,好独揽大权。以姬姝的温吞好书画的性格,说不得要个好诗书山水,不慕富贵的郎君。
  至于不成婚,对姬羲元来说太不切实际,除非姬羲元真想做一辈子女道士。
  而且,权势到了姬羲元的地步,婚姻是不吃亏的事情了。
  姬姝一生不婚也无碍,无非又是一个大长公主罢了。潇潇洒洒一辈子,未尝不好。
  因此,姬羲元不以为意,“你不好开口的话,我替你去回绝。我的妹妹当然要过最舒心的日子。”
  姬姝迟疑片刻,开口道:“阿姊,我不是不敢拒绝,是不喜欢这种他人替我做主的感觉。只一样婚事,贤太妃、淑姨母、阿耶都要插手,我不乐意。”
  “听从陛下的指令,这是在大周为人的第一律令,是无可违背的。但再多,我就不愿意了。”
  姬羲元从中听出不同的意味,看来不在鼎都的一年里,妹妹们也各有长进。
  这是很好很好的事。
  她笑道:“你我姊妹,有话直说就是了。慢慢说,没关系的。”
  姬姝很少直白地表述内心想法,不安地环视四周,慢慢的说:“原先第一次知道我是从阿娘处过继到陛下名下时,曾以为自己无所依靠,两方的示好都不拒绝,也不过分亲近。诚惶诚恐地过了好些年。实际上,我不爱谢氏家传的儒学,也不屑恭王妃崇尚的佛教。为了他们的欢欣,我都强逼着自己去学。”
  “时至今日才慢慢懂得好处。我是太宗后人,昭宗之孙,陛下之女,千金不使我折腰,平生拿过最重的东西是发上的金冠。如果我真的只是一个谢家祭酒的女儿,这门婚事我是毫无拒绝余地的。我与那陈姰的命运不过一线之隔。”
  “阿姊,我的阿娘在死前祝我无拘无束、平安康健。”姬姝以袖遮面,滚滚的泪珠浸透外衫。
  “原先我是不明白的,直到我看见阿娘的满腹文采徒然化成书画,却不能扬名千古,不为史书记录。她的一腔抱负埋没于后院。我想过为阿娘作书立传,但他们都不赞成,千方百计地劝说。即便是被众人夸口义夫的阿耶,也认为不该传颂阿娘留世的诗书。他从未真正去了解过阿娘。”
  她是多么迟钝的人啊,直到母亲去世之后,才首次触及母亲的内心。
  “阿姊,”姬姝擦干泪水,露出通红的双眸,水洗过的闪亮。
  “我不是孩子了,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史书上公主数千,留下姓名的寥寥无几,我想做个宰相。公主不够,我想做相公,再将阿娘的诗词编篡成书。”
  作者有话说:先搞支线。


第57章 陈姰
  “好啊。”
  姬羲元轻易地答应妹妹,与她玩笑道:“表兄也有治国安邦的心呢,阿姝以后可要与兄长一争高下了。”
  姬羲元最爱看到的,就是女人的野心。
  每多一个人清醒的女人,她的胜算就多出一分。
  她绝不会输的。
  “我绝不会输的。”姬姝破涕为笑。
  年纪尚小,还没到涂脂抹粉的年龄,因此姬姝哭了一场只需要擦干眼泪,坐等面上红霞褪去就好。
  又等了一盏茶时间,不见姬娴出来。
  姬姝叹气:“阿娴什么都好,就是太磨蹭了,阿姊有事就先行一步吧。我坐着等她出来。”
  姬羲元就笑:“你又知道我的打算了?”
  “阿姊根本没瞒着我,我哪里能不知道?别让陈家小娘子就等了。”姬姝摆手道,“早去早回啦。”
  姬羲元当真提脚就走。
  三年前,姬羲元夸赞陈姰可人,今时她能被称一句亭亭玉立了。
  相会见礼之后,浅谈半个时辰。内容不新奇,家中人事。
  婚事是陈氏主动谋划的,事先与陈姰通过气。姬羲元只是早半天听到消息,此刻圣旨怕是已经走出三省,发往陈家府邸了。
  病弱的母亲,早死的父亲,母父间的爱恨情仇,长辈的独断专横……姬羲元对陈姰的背景都已了解。
  陈姰也对姬羲元的来意心知肚明。她答应了姬娴的主意,来赴约就是表明态度。
  *
  中秋宴散,返回自宅时,天边红日已隐没部分,霞光照射一片天地,陈姰眼前一片昏黄。
  时候正好,陈姰想。
  无意间走到了祠堂。
  六年前的事情,只是话本子里常出现的小桥段。
  吴氏那年难产,孩子没保住,身子愈发衰败。年节是难得比较有精神头的几天,宫中赐宴,一家三口高兴地回家时也是这样的黄昏。
  马车到了唯一坊口时快到宵禁时分,一老妇携着幼女见是带着陈氏标识的马车立刻拦了上来。
  接下里的事情和所有话本子里写的一样,孤女千辛万苦寻到亲生父亲,四目相对,满堂欢喜。
  一个年龄比陈旬小了两岁的女孩儿,吐字清晰,倒豆子一般讲清楚了生母身份,是吴氏娘家堂妹。
  吴氏刷白了脸。
  吴氏是安国公幼女,安国公夫妇与长子夫妇常年定居锁云城,次子和幼子住在鼎都,两人得了消息就匆匆赶来了。面对吴氏苍白羸弱的面容,两人只能摇头苦笑。显然安国公一家都是知情的,唯独瞒着她。
  这是安国公夫人的决定,吴氏被娇养得过于天真,相信虚无缥缈的男女之情,不如瞒着她,陈二郎君心下愧疚反而待她更好。
  一切都被安排妥当,本风流的陈二郎君从此收了心,外头的风花雪月再没有欣赏的,后院也干干净净。
  可偏偏天不遂人愿,东窗事发。
  因果终有报。
  吴氏的身子彻底垮掉,缠绵病榻险些丧命。
  母亲病了多久,陈姰就在三清像前跪了多久,祈求神佛保佑母亲安然无恙。整整三日将自己关在房内,第四日陈二郎君敲开了房门,陈姰眼中犹带血丝,沙哑地说了三天里唯一一句话,“你让我很失望。”
  直至陈二郎君死前,父女之间唯一的交谈。
  太痛了。
  亲生父亲几乎害了她母亲与姨母两条性命。
  什么酒后乱性,无非就是见色起意罢了。
  可陈姰不是不爱父亲,突然间,就天人两隔了。
  甚至最后的交谈还是指责。
  陈姰没做错任何事,但她承受了最多的痛苦。
  后来,陈姰才在外祖母口中陆陆续续知道了几年来的往事。
  吴二娘本有婚约,发生这样的丑事只能匆匆退婚远嫁,却没想到怀孕了,安国公一家子对女儿养得都宽松,吴二娘单纯不知遮掩,可有经验的人一看就知道,哪里有怀孕不到两个月就显怀的呢?
  她婆家受了吴氏提点无人戳穿,这个女孩就在装聋作哑的环境长大,被取名为刘汝。除了吴二娘没人真的关爱她。
  刘家不算大富大贵,几个长辈却根本不亲近汝娘,却请了几位士族出身的女夫子教养汝娘。加上吴二娘渐渐发现自己的院落被管控了,连一封书信都送不回鼎都,心下明白过来,却只能暗自流泪。
  她无辜至此,无能为力。
  知道自己这辈子是毁了,却不忍心叫汝娘被人利用一生,吴二娘趁着有个老长辈离世在寺庙祭奠,叫奶娘带着金银细软一路往南赶来鼎都,吴二娘则带着小丫鬟假扮的女儿向北去了临州吴氏老家寻父母,接过半路就被一行人围在山道间,吴二娘一狠心抱着丫鬟从林间滚了下去,等到被找到,已经没气了。
  整一件事里,吴氏、吴二娘、汝娘、陈姰哪个都无辜。吴氏痛苦一生,吴二娘因此早逝,汝娘身份尴尬当做亲戚家娘子暂时养在庄子里,陈姰这辈子都要背着无言的愧恨。
  倒是陈二郎君,为救驾死了,落得身后清名。
  不至于让两家伤筋动骨,却恶心的够呛,伤了感情。若不是顾及两个孩子,罪魁祸首陈二郎君又死了,安国公府肯定与陈氏老死不相往来。
  尤氏的牌位在夕阳下泛着红光,四周已经的蜡烛已经点起,祠堂里人少,这时辰更是寂静。
  鼎都陈府的祠堂里牌位不多,零星几个都是近几十年在鼎都去世的长辈,更多的是各种御赐的圣旨、匾额。陈二郎君的牌位孤零零的立着,左右都还是空的,陈姰觉着自己的心里也空落落的。
  陈姰直愣愣的在牌位前跪了半个时辰,盯着牌位边上的长明灯,影影绰绰的灯芯,微风吹过是不停摇摆的影子,眼光一移,却看见了旁边新添的一封圣旨。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