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男配科举纪事 (八月的四方天)


  宋元声音微颤:“时弟,你这是在干什么呢?”
  微愣后的时亦连忙向几位行礼后道:“得蒙恩师看中,刚刚被尊师收入门下。”
  “什么!”一声中气十足的声音在张士宏这个年过花甲的老者口中炸开:“你也被别人收了徒弟!子凌小子!你你你!”
  “好啊你们!”他又回头指着张界茗生气道:“我那么大年龄,好不容易看中两个后生,想收为徒弟,你们可真是好样的!一人一个给我分了是吧!”
  张界茗连忙上前服软:“父亲息怒,界茗怎敢,只是不知父亲打算才先一步收下了宋元。”
  孟子凌也是满脸错愕:“伯父息怒,子凌也绝未如此想过!”
  听到两人如此辩解,张士宏气的左看右看却是有火无处宣泄,只得气愤的哼了一声,然后指着时亦和宋元道:“你,你,你们俩,跟我过来!”
  “是!”对于这个不知为何突然火冒三丈的小老头,时亦宋元两人也不敢违逆,只得在自己师傅的目送下,一步步跟着向张府的后院走去。
  只留下突然大笑不止的范哲宇和面面相觑的孟子凌和张界茗几人,留在原地久久无语。
  作者有话说:
  新文开更,感谢支持!


第9章 书房
  来到一处书房之后,张士宏生着闷气坐在椅子上,而时亦和宋元站在下方,像是两个犯了错的小学生。
  “本想晚年再教出两个徒弟,没想到一转眼,徒弟成了别人的!”张士宏说的心酸,旁边秦管事立马安慰道:“老爷何须忧心,两位小恩人一位跟着界茗少爷,一位跟着子凌少爷,老爷想见他们还不是随时都可以。”
  “话是这样说,可徒弟终究是被别人抢了去了?”张士宏说着,然而转念一想却又灵光一现:“这样,以后你们每隔五天,要来我这一趟,由我来为你们解惑,你们也算我半个徒弟,怎么样?”
  这样的好事,时亦宋元自然不会拒绝,只是道:“可是,师傅那边……”
  张士宏瞪着眼睛:“那俩小子还敢有意见?你们放心,我去给前院门卫留话,以后你俩过来,不必通传。”
  张士宏说着就站起身想要吩咐下去,时亦连忙拦住了他:“大人莫急,未说找我们来是做什么呢?”
  “这个”,张士宏摸了摸胡须又坐了下去,“本来我其实也有意收你俩为徒,只是阴差阳错,弄成了现在这个局面。”
  “但是你们救了我一命,有些东西是我提前为你俩准备的,现在还是要给你们俩才好。”
  时亦宋元将欲推辞,张士宏对着他们摇了摇头,“并非钱财俗物,这些东西对你们以后科举肯定大有裨益,你们看看再决定是否推辞也不晚。”
  他说着,眼里不自觉的带着一些温润的光,年过花甲,难得遇到还能让自己喜爱的后生,为他们的未来稍稍扫掉一些阴霾,铺平一些道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自己也觉得心宜。
  从书房出来,时亦宋元两人跟着张士宏来到了隔壁的一间屋子。
  屋内馨香阵阵,偌大的房屋四壁是一排排摆放整齐的书本,屋内光线明亮,张士宏走到一面书架前轻轻的拂过书本道:“这些书籍有我师傅所藏的一部分,另外也有一些是我所批注积累的,辛苦忙碌数十载,我毕生所学,大部分都在这里面了。”
  时亦两人听后,再看向这些书籍的目光已经变得不同,且不说大儒宋阳明所藏书籍的珍贵,单是张士宏一生所学,大半辈子的书籍批注在读书人眼中就已经是无价之宝了。
  尤其是对于时亦来说,他基础本就打的极牢,在读书上的缺点就是这种对读书的感悟和理解,这些年他虽也有过私塾师傅讲解文意,但一来那些老师的水平有限,二来他们讲解水平不高,因此时亦一直有种难有寸进的无力感。
  此时看到这些藏书,知晓了张士宏的好意,他倒是真实的对眼前的这位老者有了发自内心的感谢。
  他与宋元互相看了一眼,心甘情愿的朝着张士宏拜了下去,“多谢张师授书之恩!”
  “快快请起,快快请起。”张士宏连忙扶起两人,却又有些担心的道:“先说好,这些书可不是送给你们二人,只是借阅,你们可不能打它们的主意!”
  一句话顿时让师徒情深的氛围一扫而空,时亦有些忍俊不禁的说:“自然不会贪图老师的书本,老师勿要担心。”
  宋元也道:“能有幸借阅以是万幸,学生自当感恩。”
  “哦哦。”张士宏放心的点点头,“那你们先自己看看吧,我再去教训家训子凌他们两个小子,有些事真是越想越气!”
  张士宏说完起身踱步离去,时亦与宋元也才稍稍放松一瞬。
  今日之旅对他们来说未免变化太多,两人同时叹了一口气,在屋内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从书本的归置可以看的出来,这些书的归置,与景朝科举的科目“经义”、“论”、“策”三者相合。
  景朝初年,进士科考试多以帖经、墨义和诗赋为主。但弊病颇大,导致考生多注重声韵,而不求诗词内涵,而明经考试又只强记博诵,不考虑其义理,导致所选进士,“才华横溢”却学而无用。
  因此,历代大景皇帝对科举几番整改,取消了科举诗赋、帖经、墨义的考察形式,专以经义、策论取士。
  所谓经义,是以经书文句为题,应试者作文阐明其中义理。策论,应试者议论当前政治问题、向朝廷献策的文章。
  这种考核方式,更强调了科举取仕的实用性,因此在景朝持续多年。经过历届科举之后,考核经义的书籍也已确定。其中,以《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称为大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此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
  两人只简单的翻了一本,时间就到了下午申时。
  门外,有小厮敲门而入。
  时亦从书本的内容中脱身而出:“何事?”
  “时少爷,已经申时了,我家老爷让我来接您去孟府。”
  时亦有些意外:“现在么,师傅不留下来用饭?”
  “对,老爷说想与您单独多聊一些呢。”
  “好。”时亦把书合上。
  宋元朝着时亦看了看:“去吧,等晚上回家再聊。”
  “好”,时亦点点头,就跟着小厮来到了张府门外。
  从张府到孟府,中间只隔了两条大街,因此不过一刻钟功夫,时亦就已经坐在了孟子凌的居所里。
  这居所和他见过的其它房间风格大不相同,单单三四间屋舍座落在一片竹林之中,房内蕴藏着丝丝凉气,四面门窗皆用白色油纸封闭,透光性极好,整个房间明亮又宽敞。
  “不必拘束。”孟子凌跪坐在时亦对面,在他们中间,一个精巧雅致的小炉子,正温煮着茶水。
  “我素来不喜旁人打扰,所以这里离府中其他屋舍相去甚远,平日也不会有人过来,你以后可以安心在此看书。”
  时亦点头:“是,师傅。”
  “你坐,为师先去给你拿点东西。”孟子凌突然又站起了身来。
  “好”,时亦再次点头,在孟子凌走后,他又对着四周仔细打量了起来。
  屋内摆设整洁,除了自己中间的这一处薄毯和靠东墙的一个木桌之外,只有四周墙壁上挂了一些竹笛和木琴,一眼望去,一览无余。
  虽然摆设极简,但却又很奇妙的给人一种幽静自然的感觉,时亦摇头笑笑,可能是物似主人形的原因,这屋子也似孟子凌那般洒脱超然了。
  “哗”,木门被打开的声音,孟子凌拿着三四本书走了过来。
  “你可好奇,我为何能在十六岁考中举人?”孟子凌一进门就开口问到。
  他自顾自的在时亦面前坐下,然后把书本摆放在了两人面前。
  时亦坐的端正:“愿听师傅教诲。”
  “这里只有你我师徒二人,不必拘束,随意一些即可。”孟子凌笑道:“我虽天资聪颖,在识记一道上也颇为擅长,但你要知道,若仅靠一些纸上谈兵的功夫,想通过省试是绝对不够的。”
  时亦并未接话,只是认真的听着,等孟子凌继续讲下去。
  孟子凌略微点了点头道:“你应该知道,我景朝科举共有经义、策论两道。州试时,虽也考些诗赋,但评判优劣,终归还是要靠经义策论二道的。”
  “所以历来,读书人十分看重前人经验,这也是各位大儒名家的书籍为何如此珍贵,而且多不外传的原因。”
  时亦点头,开口道:“这些和师傅年少中举有什么联系么?”
  “这也是我今次想要告诉你的,经义一道,依靠前人经验自然能进步的十分快捷,但策论一途却变化极多,朝堂之事,天下之事,往往牵连繁多,怎能是用前人经验就可以生搬硬套下来?”
  “每一件事都应该具体分析,我能年少中举,也是因我父亲曾为衮州知州,他所经历的政事极多,而又喜欢将这些政事和解决之法记录下来,我自幼诵读,自然耳濡目染,在策论一途上占尽了便宜。”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