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皇后是朕小青梅 [强推] (瞬息)


  “……但蘸着些儿麻上来, 鱼水得和谐,嫩蕊娇香蝶恣采……”
  薛玉润看着这首小词旁边相配的避火图——男俯女仰, 半倚床榻。工笔精细, 就连一些她自己从不敢仔细观瞻的地方, 也描绘得一清二楚。
  薛玉润浑身像着了火似的,僵直地坐在椅子上。
  天啊,她从前给楚正则写信,一本正经地问“‘鱼水得和谐,嫩蕊娇香蝶恣采。’为什么听到这话的人会脸红?”
  原来她在问的,是这种事吗!?
  难怪楚正则非要把二哥哥拎到演武场去揍。
  薛玉润呜咽一声,将头埋在避火图里。额头才触到避火图,她又火烧火燎地把避火图往外推了推,确保自己不要碰到它。
  只是,额头虽然触着桌案,不肯抬头,但她的手犹豫半晌,还是悄没声地往前伸了伸,用一根手指头,把避火图往自己身边挪了挪。
  毕竟、毕竟大嫂嫂说了,得看完呢。
  薛玉润的心跳得飞快,她轻轻地咬了一下嘴唇,缓缓地抬起头来,靠着椅背,坐得笔直,远远地瞧着避火图,飞快地翻到下一页。
  许是夜色昏昏,最壮人胆。翻着翻着,避火图越挪越近,在同一页停留的时间越来越久……直到芝麻见她一直坐在书桌前,没有回床上,终于忍不住慢悠悠地站起身,“啪叽”一下靠着她的腿躺了下来。
  薛玉润一惊,下意识地一缩手,不小心将悬在桌案边缘的避火图带到了地上。
  “姑娘?”珑缠的声音在外间响起。
  薛玉润想都没想,抄起避火图和惹祸的芝麻,飞快地回到了拔步床内。
  把芝麻放到西瓜的身边,把避火图塞进箱笼里,薛玉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上床,拽着被子盖住了自己的脑袋,做贼心虚地道:“我睡着了!”
  睡得好好的西瓜被从天而降的芝麻砸中,茫然地蹬起小短腿,翻身站了起来,委屈地:“嗷呜”了一声。
  珑缠:“……”
  *
  不过,薛玉润倒到床上之后,也不知过了多久,终于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只是,她觉得自己还没睡多久呢,就被钱宜淑叫醒了。
  “嫂嫂……”薛玉润揉着惺忪的睡眼,迷迷糊糊地唤道。
  钱宜淑应了一声,轻咳道:“昨儿的避火图,你看了吗?”
  薛玉润倏地就精神了。
  她正襟危坐,严肃地点了点头,活像自己完成了什么大事似的。
  钱宜淑红着脸,胡乱地道:“那就好。”说完,赶紧转移话题:“快起来吃点东西,除了早膳,你今儿一整日都没法吃别的,可有得忙了。”
  薛玉润看了眼外头的天色。
  天还没亮,依旧昏昏沉沉,只不过,没过多久,檐下便依次燃起了灯火。
  渐渐的,天际浮光,人来人往,热闹不绝。
  *
  薛玉润用过早膳,梳洗完毕,坐在玲珑苑里,任凭钱大夫人“折腾”。
  钱大夫人是全福人,先替薛玉润净面。
  薛玉润万万没想到,净面还有点儿疼,她面上云淡风轻,心里呲牙咧嘴。
  钱宜淑也是经历过这一遭的,站在一旁心疼地安慰道:“一会儿就不疼了。”
  钱大夫人瞪了她一眼:“童言无忌,大吉大利。”
  钱宜淑一噎,知道她母亲介意到连“疼”这个词儿都不许说,赶紧跺了三下脚:“大吉大利。”
  钱大夫人这才满意地对薛玉润道:“你是新嫁娘,都要经历这一遭的。净了面,才更好上妆。”
  薛玉润总算能端坐在铜镜前,闻言看了眼长长的几案上排开的各色胭脂水粉,感慨万千地道:“……难怪嫂嫂天不亮就要把我从被窝里提溜出来呢。要用上这么多胭脂水粉,还不知道得装扮到何时去。”
  钱宜淑抿唇一笑:“看过你的凤袍和凤冠,就知道为何要用上这么多胭脂水粉了。”
  行大征礼,也即民间的纳征时,宫中就送来了凤袍与凤冠,一直敬供薛家堂前。
  说话间,薛玉润的叔母、从边关赶回都城参加大婚的薛二夫人,就领人端着凤袍与凤冠走了进来。
  绾圆髻,着盛妆。
  先施膏泽,珠粉覆面。胭脂淡抹桃花色,螺黛浓勾远山眉。
  朱唇点绛,额贴花黄。颈垂八宝连珠链,耳坠红玉由金镶。
  待她披凤袍,撩开换凤袍时垂下的帷幔,俏生生立在众人的面前,房中倏尔一静。
  此时,房中聚集着替她添妆的亲眷长辈。除了钱大夫人、钱筱和钱宜淑外,薛二夫人和她的大姨母、大舅母和二舅母,也都从定北赶了过来。小一辈的小娘子们,都聚集在外间,要等薛玉润成妆之后,才能相见。
  一时间,房中人谁也没有说话,直到薛二夫人轻轻地慨叹道:“我们汤圆儿,已经长这般大了。”
  薛玉润的大姨母,死死地咬着牙关,终于忍不住红着眼眶,转过身去。过了会儿,才转过身来,笑道:“是啊,我们汤圆儿出落得跟她阿娘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薛玉润听罢大姨母的话,眨了眨眼,道:“那嫂嫂哄我呢,她一直说我是挑阿娘和阿爹最好看的地方长的。”
  她这话一出,众人都笑了起来。
  大姨母笑嗔道:“可不是么?要真细论,得说是集二人所长。”
  “可见我没说错。”钱宜淑也笑接道:“幸好一会儿接金册金宝,无需盖上红盖头,定可以让你的兄弟姐妹们,好生骄傲一会儿。”
  虽然按民间的规矩,当由新郎官亲迎新娘子。但皇上贵为天子,大婚并不“亲迎”,而是派遣朝臣为使节来迎皇后,称为“奉迎”。
  因此,在册立礼时,薛玉润接皇后的金册金宝,并不需要搭上红盖头。
  然而,钱宜淑话音方落,德诚就恭恭敬敬地在外禀告道:“陛下亲迎,请姑娘簪冠后搭红盖。”
  众人大震。
  过了好半晌,外间的小娘子们没忍住,传出窃窃私语声:“陛下居然亲自来迎,不是该派使臣吗……”
  “这合规矩吗?”薛玉润的大姨母和两位舅母久居定北,面面相觑,最为茫然。
  而钱家人和薛家人对视一眼,皆露出了心领神会的笑容。
  这自然不合祖宗规矩。
  薛玉润垂眸,双颊露出了小小的梨涡。
  可是,合楚正则待她的规矩。
  *
  跪在自家的府门后恭迎圣驾的众位大臣,心里也在嘀咕同样的话。
  如此圣宠,这合规矩吗?
  可他们无人敢吱声。
  只能在太监高声唱喝的:“跪圣安——”中,叩首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接连而起的万岁声,也是街道上除了中和韶乐外,唯一高扬的声音。
  帝后大婚的当日,薛府热闹,但街道上却十分肃静。
  与寻常人家的小娘子出嫁时求百家热闹不同,皇后出嫁的一路,街道肃清。沿街商贩、人家均大门紧闭,不得出入。就算朝臣,也只能跪在大门后。只在高台设六十六座老叟席,请德高望重的成对白首老人观礼。
  天不亮时,街道上每隔三步,就有一名南衙府卫,或持戟或佩刀。他们胸口亦披红花,戟柄和刀柄上缠红带,以冲淡刀戟的杀伐之气。
  不过,在前两日皇后嫁妆入皇宫时,街巷上已经大大地热闹过一番。百姓不能出府,但可以开窗。前两天,熙春楼临街的雅间乌泱泱的挤了一堆人,盯着楼下长街送嫁妆的队伍。
  二百零八抬沉甸甸的红木箱,足足分了两日才送完。礼乐一路相随,跟着送嫁妆的队伍缓缓地朝皇宫行进。
  据说,前头的嫁妆抬进皇后的长秋宫时,后头的嫁妆还在薛家没抬出来呢。
  是故,大婚当日,虽然不能开窗、开门,但众人还是早早地起身,竖着耳朵听街上的热闹。
  跪在高台上的老叟们,不敢直视圣颜,但在跪下时匆匆的一瞥,也足够惊鸿——
  今日,从薛府起,连通皇宫正中的太和门,以及东南西北四大门的街道,都铺上了红色织锦的绒毯。不论商户还是住家,门口都挂上了成对的写着“福”字的红灯笼,一眼望去,宛若替青砖白瓦披上一条朱红的披帛。
  数百人的仪仗,有条不紊地沿着这条朱红的披帛,从太和门走来。
  凤辇由十六人抬护,重翟羽盖,帷幔红锦,八鸾在衡。其后八人抬着盛放金册金宝的龙亭,红盖黄帷,四角悬珠佩。凤辇龙亭之外,金甲卫煌煌赫赫,亦步亦趋地相护。礼官执器乐,随行随奏端庄雍和的中和韶乐。
  但这一切,都不如骑着骏马的为首之人耀眼。
  ——他端方挺拔,容为天工巧琢,气度远阔,仪为松风所育。望而可知,天下唯他堪着这件明黄色的龙袍。
  这一件龙袍又与其他龙袍不同。除前胸、后背、两肩的正龙,以金线绣成,并辅以银线和缉线外,余下的龙纹,皆是以朱线勾勒的龙凤同合团纹,与七色绣成的各色吉祥纹样和十二章纹相辉映,显露出独属大婚的喜色。
  待楚正则入薛府,走到薛玉润面前,众人才恍然意识到,他所着的龙袍,与薛玉润的凤袍,恰是天生的一对。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