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古代科举奋斗史 (尾桃花鱼)


第144章
  “赵大人!”
  “李大人”
  赵青昭拱了拱手“冒昧来访,还请见谅,”
  “赵大人客气了,你来是……”
  李大人看向赵青昭身后的几个大箱子。
  “这?”
  赵大人莫非想贿赂于他?
  赵青昭拍了拍手,箱子上的锁链应声而落,露出了里面齐齐整整的文书。
  李大人见状,吸了一口气,一时间有点庆幸,也有一点失望。
  “赵大人这……”
  赵青昭笑了笑“听说陛下派李大人来主管银矿之事。李大人的美名,在下可是如雷贯耳,自李大人出发之日起,在下就日盼夜盼,盼着李大人能早点到来。这不一听闻李大人到了,我就在急急急忙忙赶来拜访了,这些就是银矿之事的案卷文书。还请李大人一一清点,咱们交接一下看有无错了。”
  李大人虽然有些错愕。但随即就点了点头“赵大人过誉了,为陛下分忧是我等臣子的本分,来人,去对一下。”
  赵青昭在一旁和李大人喝着茶:“我知道这样子实属有一些冒昧。按理来说,李大人应该在城中多休息几天,毕竟旅途奔劳。但我明日就要出城去贸易区前常住,近两三天可能不会回城主府,所以就想着在离开之前先交接给你大人。免的到时候……”
  “理解理解,边境贸易事务繁忙。赵大人还是以边境贸易为重。我等来了那这些杂事就不用劳烦赵大人,这也是陛下的意思。”
  赵青昭向京城方向拱了拱手:“陛下体恤,在下感激不尽。”
  “那就麻烦李大人了。”
  “赵大人太客气了,这是在下分内之事。”
  正好这时文书也交接完了,赵青昭就打算起身告辞。
  “赵大人留步,在下还有一次不明。”
  “李大人有何事不明,但说无妨。”
  李大人收了收笑容:“城中守备李树李大人涉及卷入了银矿一事。是否还需要多观察观察”
  赵青昭笑了笑:“自古军政两家分家,我是文臣,不太好管军营之事,更何况你李树将军不仅自证了清白,后来孙明也承认这是胡乱攀咬,证据确凿,就便宜行事了。”
  他说完再次向京城方向拱了拱手:“我想这就是陛下赐我尚方宝剑的用意吧。”
  李大人干笑了两声:“陛下圣明,赵大人说的有理,在下只是有一点好奇,毕竟这个事情有点不太符合流程。不过既然是陛下的意思,那咱们就照办。”
  “那这些……就麻烦李大人了。”
  “赵大人客气了,慢走。”
  出了门之后,赵青昭的笑意慢慢淡了,这个李大人,真是个老狐狸。初一见面就用办事流程来压他。
  赵青昭平生最讨厌的便是这些张口闭口规矩流程之人。
  他们本身端正也就罢了,虽然讨厌,赵青昭也能理解。
  但他们本身立身就不那么正,偏偏爱拿着鸡毛当令箭,这就很令人反感了。
  李大人也在想他,他觉得此人说话真是滴水不漏,做事也不留把柄,这太滑不留手了,在辽东城办事两人共事期间,还是和平相处为要。
  赵青昭交接了银矿事务之后,就去边境贸易区驻守了。
  边境贸易区里面来往贸易的都是两个国家的商人。
  挑选商品时,虽然会看商家的信誉,但是对商家的品性把握还是不精准。
  刚开始,可能因为不熟悉这个规则,所以双方都比较小心翼翼,各种规章制度也会遵守。
  但等他们渐渐熟悉这些流程之后,就有一些人不□□分了,不把这些人的乱伸的手狠狠的打掉,他们是不会知道疼的。
  边境贸易区这个东西还会一直存在。所以这个风气一开始就得遏制。
  边境贸易是大魏官府组织的,关乎两国邦交。
  若是一个不好闹大了,不管是损了谁的颜面,那都与两国邦交无益。
  大魏组织边境贸易区的初衷就是为了双方共赢,而不是两败俱伤。
  边境贸易区有士兵驻守。当初建设这个地区的时候,就预留了各位官兵以及驻守官员,休息的屋子。
  赵青昭把自己随身用品一收拾,就住进了边境贸易区市集的屋子。
  赵青昭的到来确实让贸易区某些人蠢蠢欲动的小心思熄灭了。
  但是利益动人心,还是有人被眼前的花团锦簇迷了眼。
  不顾这眼前可能存在的威胁,打算试试看。
  对于这些小心思,赵青昭都不置可否,熄灭了最好,没熄灭它也能把弄灭。反正在坐镇贸易区的这段时间。是不允许有人鱼目混珠浑水摸鱼的。
  赵青昭坐镇第一天,贸易区相安无事并没有出现之前士兵所说的有商家以次充好被人发现,然后互相争执的场面。
  也没有出现赵青昭想象中的有人瞒天过海,私自交易不该交易的商品的现象。
  不过赵青朝他不是来巡查几天的,他会在这里做呆一段时间。
  这个消息没有放出去,所以大家暂时都以为他只会在这里呆几天。所以现在还稳得住。
  不过赵青昭有的是时间,可以和他们慢慢耗,就看谁熬得过谁吧。
  除去这些不和谐的因素,其实贸易区还是很繁荣和谐的。
  有可能因为赵青朝在这里巡查,所以很多商家都士气大涨,使出了百分之两百的力气。
  对待突厥人更是毫不客气。
  “这个东西,一两银子不行。你要不信,可以去打听打听,一两银子真的没人会卖的,我们总要赚一点吧,不可能亏本卖给你啊,那还做什么生意?”
  对面的突厥人苦着一张脸,“可是一两银子是真的太贵了呀,你……你这个茶不过是最普通的菊花茶。”
  “这位兄台真是说笑了,普通的菊花茶怎么会出现在贸易区呢?我们这个是贡菊来的。贡菊,兄台你知道贡菊是什么吗?在我们大魏贡菊那可是呈给皇上的。和你们突厥大王喝的一样。”
  这位商家看了一眼对面目瞪口呆的突厥人继续说道:“给皇上的东西,那可是要经过几百道工序一一筛查的。怎么可能不好。再说它不单单是个的花茶那么简单,它还是味药材。不仅可以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对于风寒感冒头晕。对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还有特别好的疗效,这正适合兄台你呀,你们终日在牧场上放牧。就需要这个贡菊,有病治病,没病预防嘛,太阳底下这么热,有备无患呀。
  更何况口感还不错呢,比药丸子好多了。”
  这位商家语速又快,用的词还是四个四个的比较深奥。这个突厥人虽然会大魏语言,要不然也不会到贸易区,但是懂得也比较少。
  毕竟大魏文化博大精深。除非天赋异禀,否则不学个七八年是很难了解透彻的。突厥人目瞪口呆的听着那商家滔滔不绝的讲话,虽然不太明白这茶究竟好在哪里,但莫名的还是觉得很厉害。
  最后被他忽悠的,用二两银子买了原本只值20文的菊花茶。
  一两银子可以换1000多文的铜钱。
  这个菊花茶也就翻了200多倍吧。
  看着突厥人一副我长知识了,然后兴高采烈离开的样子。
  赵青昭给那个商家递了个做得好的眼神。
  这个商家得到鼓舞后越发的振奋了。今天的发挥出奇的好呢,他要继续保持。
  这样的场景,在贸易区并不少见,甚至是络绎不绝。
  不管是卖粮食的,卖衣服的,卖药材的。但凡是他们所有突厥没有的,他们就能把他吹得天花乱坠。
  毕竟垄断嘛,就是神气,谁叫他们没有呢?
  这是抬价,另一方面他们也很会压价。
  突厥带来的皮草宝石之类的东西,大魏商人不是不心动,但是做生意嘛,如果先把底牌亮出来,让别人知道了,那这生意就不好做了。
  所以再感兴趣,也不会表现出来。
  所以突厥人就很矛盾。虽然他们心知肚明这个东西到大魏没有,他们肯定也很需要这个东西。
  但是也说不准呢,毕竟大魏地大物博,他们之前占领辽东城的时候,还抢了很多在突厥常见的好东西呢。
  谁知道他们有没有其他的门路呢。
  第一天他们把价抬得高高的,就仗着突厥有大魏没有的这个优势,但谁知人家过来问问价,知道价格之后理都没有理他们。
  他们本来卖的就是高端的商品,一次交易就是几十上百两的银子。若是开张,这赚的多很快就能回本,但是若不开张的话,那真的是一个子都没有,反而来回奔波的人力,马力,还要耗费许多银钱。
  反观大魏就不一样了,他们卖的东西都很日常,就算有高端的丝绸、瓷器之类的物价。
  那也不愁卖。
  突厥人就想不通了,同样是高价位的商品。怎么人家……人家就能够日进斗金,财源滚滚。他们怎么就卖不动呢?
  其实这个情况很好理解,从一开始这个主动权就在大魏一方,而不是在突厥一方。
  在突厥大王像大魏皇帝周锦钦寻求合作的那一刻他就已经丧失主动权。
  后来贸易区的建立也是大魏牵的头。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