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请听我一言。”
赵青昭垂眸,来了。
“大家对昭哥儿的关心和爱护我都看在眼里,这些年辛苦大家了。”
“六哥客气了。”
“不敢当,不敢当。”
“应该的,应该的。”
赵汀给赵青昭使了个眼色。
赵青昭收到之后,站出来给大吉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这个礼他行的是心甘情愿。这些年的家族资源往他身上倾斜了大半。族中之人不是没有怨言,但是都被家中长辈压下来了。
他这些年能这么清静的读书,也有他们的一份功劳。
“赵家从来都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家族,你们对昭哥儿的好,昭哥儿都记在心里。”赵汀说完后,赵青昭站了出来接着说道“这些年承蒙各位叔父厚爱,小子都铭记于心,这次小子能得中状元,实乃天幸,此后,小子必当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负叔公们一腔爱惜之情。”
“昭个人懂事了。”
“长大了。”
“……”
“……”
“唉”赵汀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族老们一一看向赵汀。
“六哥,这是怎么了?”
“是有什么难处吗?”
“唉!”赵汀再次叹了口气,摆摆头闭口不言。
族老们急了,这难道是出了什么他们不知道的纰漏吗?
“六哥到底什么事,你说出来,我们一起商量商量。”
“对呀!!”
“对呀!”
“我是在为赵家的未来担忧。”
族老们集体静默“此话怎讲。”
“赵家书香门第,一直隐于雍县。如今厚积薄发,已然是碍了许多人的眼,这次会试和昭哥儿竞争状元的就不下十个,我这是担心啊。”
族长们听完也沉默下来了,对吼,他们还有不少对家呢,也怪他们被“六元及第”这几个字迷住了双眼,忘记分析当今的形势了。
“如今箭在弦上,也容不得我们消极应对,昭哥儿你且放心去做吧,赵家永远是你的后盾。”
三族老话音一落就得到其他族老的一片拥护。
第110章
“这次回去还得细细的告诫族中子弟,需讷言敏行,不得做些跋扈之状,以污赵氏家风。”
三族长说完,捋了捋自己的胡子。
赵家想若要享长久的富贵,就得耐的住心,沉的住气才是。
想到这里三族老坐不住了,族中近日,因赵青昭及第而飘飘然的子弟可有不少,他心里不禁疙瘩了一下。
“现下天色也不早了,我家中还有事,就先告辞了。”清门户这件事必须刻不容缓。
书房中的其他族老看见三族老告辞,也起身打算离开。
今日该说的话已经说了,现在离开也好。顺便可以和三哥搭个伴问问话,他刚刚的脸色可不好看。
赵汀祖父二人挽留无果也没有强求,罢了,来日方长不急于这一时。
送走亲朋好友时间也不早了。
赵青昭想了想,打算回去书房见见祖父。
不出所料,赵汀还没有离开。
“昭哥儿你来了。”赵汀抬手指向下手,示意赵青昭坐下。
赵青昭见状,在下首坐了下来。
“我们赵氏一族,如今的族长是你父亲。以后这个担子也会交给你。族中事务不重却繁琐,这几日你暂且仔细看看。”
赵青昭眼神一转,祖父的意思难道是。
赵汀点了点头给了赵青昭一个肯定的答案。没错就是你想的那样。
施恩与赵家族人。
“你年纪轻,近年来又不长住雍县,相处少了这感情也就淡了。如今你归来,也合该看看好好和族人们熟络熟络。”
赵青昭秒懂,既是施恩也是示威。刚刚赵汀已经敲打过赵家族人,想比他们回去之后也会约束族中子弟。
不过这恐怕也只是一时的。
古代讲究连坐
稍有不慎便是亲族连诛。
这倒是个让赵青昭深入了解赵氏内部组织结构的好机会。知道自家哪里强盛,哪里薄弱之后。才能对症下药,解决后患。
“孙儿谨遵祖父之意。”
“赵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你孤身一人实在有些单薄,不比世家大族根系发达、资源雄厚。近年来族中也出了几个好苗子,好好培养也能成器。”
“孙儿明白了。”
赵汀笑了笑,挥挥手让赵青昭回去了。
第二日,天朗气清。
因着今日要祭祖,是以赵青昭早早的就起来了。
青山村是赵氏族人盘踞的地方,这个村子大半都是赵姓人,赵家的祠堂就建在这个村落里面。
赵青昭坐在马车上随着马车晃晃悠悠的进了村子。
村子和他记忆里没有多大差别。现下是春日,经过一载寒冬之后。山间田野有绿意嫩尖悄悄的探出了脑袋。
赵青昭觉得分外亲切,难怪人都喜欢衣锦还乡,这种滋味确实是很不错。
如果有人要问赵青昭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赵青昭可能形容不出来,不过他清楚的记得自己那刻在想什么。
青山村很好,他现在可以也有能力,让青山村变更好,这是一种让人想起来就热血澎湃酥酥麻麻的感觉。大概中国人骨子里都住着一个基建狂魔吧。
当年他来大青山游玩,玩的也算畅快,但是因为心里有事,记着读书科考,是以心里多多少少有跟弦在绷着,时刻提醒自己不能过度沉溺。
而如今心愿得逞,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了,自然有时间去看过往那不成留意的细微事物。
赵青昭有点高兴又有点感慨,他如今年岁也不算小了,但当年的他和现在的他站在相同的地方,仍然是会有不同的感受。
“哒哒哒”马车进村了,马蹄声在肃静的村落中尤为明显今日是个大日子,不可亲忽。
古代的祭祀一事过程极为繁琐,特别是皇家尤胜。
好在民间祭祖省略了很多步骤,相对而言会简单一些。
辰时,祠堂开始鸣炮。
祭祖正式开始。
鼓声敲打三下之后,赵青昭和族人便已经准备就绪了。
祭祖这个流程赵青昭每年都会走,今日自然也不陌生。
族人就位之后就该由他去门口迎祖了。
赵青昭是今日的主祭祀人,请祖文自然也由他恭读。这篇文章是他回来时在路上写的。
这也算祭祖的中的重要一环。
文章的好坏直接跟人的心意挂钩。祭祖文写的真心实意读的声情并茂,那就是孝心极佳文采俱全的好好儿郎,若是全篇寡淡敷衍,那就是目无尊长的不肖子孙了。
古代以孝道治天下,这个罪名可是很重的。
一个时辰之后,祭祖完成。
赵青昭轻呼了一口气,和族老们一起离开了祠堂。
今日赵家在村中摆了流水宴,不拘是村子里的人家或者是村子外面的人家,只要你能送上一两句真心祝福的话,便都能上席吃酒。
赵氏家底殷实,也不差这点钱。自然是希望人来的越多越好。
赵青昭走出房门之后,便看到村子里一大片都是乌泱泱的人,说一句人山人海也不为过。
他也不是没有参加过宴席,但这次来参加流水宴的人数,还是大大的超出了他的想象。
从流水宴第一家到最后一家,相隔起码有几百米。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流水宴横穿了大半个村落。村里的有些人家甚至不用走多远,在自己家门口,便能入席了。
其实,还是赵青昭低估了这个“六元及第”的名头,也低估了古代宗族集体的荣誉感早在赵青昭回乡日子大致确定的时候,赵氏族人便放出了风声,要在青山村大办流水宴。
这一传十十传百,不管是有心的也好无心的也罢。有机会谁不想蹭一蹭状元郎的喜气。
对于农家来说,能出一个秀才或者举人那就是相当了不得,能中进士的更是寥寥无几,非得祖坟上冒青烟不可。
状元那更是想都不不敢想,更别说六元及第了,那可是活在历史中的字眼,普通人听都没听说过。
赵青昭稍稍吃惊了一下,便放下了。亲切的向大家打招呼问好。
“状元郎来了。”大婶的一声惊呼,彻底把整个酒席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这个时候崩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开始想法设法的和赵青昭搭话。
“状元郎,京城大吗”
“京城的儿郎们是怎样的?”
“状元郎接下来要当什么官?”
“官是干什么的?”
“……”
“……”
诸如此类,林林总总。
虽然问题千奇百怪,五花八门,但赵青昭还是耐心的一一解答了。
是真的很热闹呀。赵青昭心想。
赵青昭走到院庭之中时,已经过去了半个时辰。
院内外各有酒席,不过里面多是些乡绅和富豪,也有读书人。
赵青昭和他们略寒暄了几句之后,就离开了。
赵氏一族中和嫡枝血脉较为亲近的几家坐庭院里,这是赵青昭的目的地。也是今日要见的主要对象。
多是些小辈,大概在7-20岁左右。
“赵氏一脉枝繁叶茂。有欣欣向荣之向,听说族里最近诞生了几个侄儿侄女?”赵青昭笑着看向了赵文微。
相似小说推荐
-
摄政王逼我披好马甲 (诗瓷) 2021-04-03完结248 740江洛儿与当朝皇帝灵魂互穿了。每日战战兢兢活在皇宫里,唯恐被那权倾朝野,狠戾至极的摄...
-
皇家儿媳 (女王不在家) 2021-04-10完结9398 24829顾玉磬,婚事泡汤,性子骄纵,燕京城人人等着看她笑话,嫁不出去了。萧湛初,天家第九子,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