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哥儿,字写完了吗?该用晚膳了”
赵青昭应道:“父亲,我已经写完了,就来。”
赵青昭搁下笔,揉了揉手腕,去了大堂。
桌子上摆满了各色菜,有八宝鸭、香茅焗乳鸽、姜蓉蒜油半煎焗黄花鱼、蜜汁黑椒大虾、百合腰豆炒脆骨。……
天南地北的菜都被赵长松凑齐了。
赵家家财颇丰,这些菜在赵家人眼里其实也很是寻常。
但今时不同往日,如今风声鹤唳,那些个乖觉的人家,哪个不是把努力的把自己缩成一团,意图减少存在感,免的招了他人眼,惹上一身腥。
在这个时候就算是春节余味再浓也没有用,该低调还是得低调。
上致王孙贵族下到黎明百姓都是如此。
想来赵长松这几日为了让他吃好喝足也很费了一番功夫。
也真是难为赵长松了,本来胆子也不大,也不知道有多提心吊《胆了。
“可有什么不合口味”
“并无不妥”赵青昭笑着说完,才发现自己刚刚愣神了。
赵青昭收敛了精神,认真的享用起饭菜。
赵长松看了眼老实持中,端如墨玉的长子,想了想到底没有说什么。
科举这一路走来,昭哥儿从未让他操心过分毫,可就是因为他走的太顺利,所以让他心里总是存着一些隐隐的不安。
慧极必伤。
“父亲”
“啊!”
赵长松回过神后,连忙接过了赵青昭盛的汤,“昭哥儿你顾着自己就好了,没得烫伤了自己。”
赵青昭笑了笑“父亲,何至于此!”
“我说至于就至于,昭哥儿你明天就殿试了,这时候可得千万小心,要是烫伤了……”
“那我听父亲的便是”赵青昭失声笑了笑。也没有过多的争论。
每逢这个时候,赵长松就会比较敏感,甚至比他这个当事人还要紧张。
说实话,可能有些人会觉得家长这样做,会加大他们的心里压力。但那个人觉得不是赵青昭。
来到大魏这个朝代,赵青昭有了疼他护他的家人,而他也在心里慢慢的把他们划在了自己的羽翼下,愿意为他们遮风挡雨。
是以这一路科考,他还是有些压力,这些压力是他自己施加给自己的,不足为外人道矣。
可每当他紧张时,赵长松就会比他更紧张,甚至有些时候为了不让他看出来,而转移话题,做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
这个时候,看着这样的赵长松,他突然就不紧张了,甚至因为家人的拳拳爱护,而升起莫大勇气。
这次也是一样。
“昭哥儿,你今天晚上好好歇息,不必忧心,也不必害怕。放心,你父亲还是有些家财,至少养你一辈子不成问题。”
“父亲,不必担心,孩儿省的。”
“好好休息吧!”赵长松拍了拍赵青昭的肩头,欣慰的转身离去了。
第二天卯时
赵青昭坐着马车,慢悠悠的朝宫门出发,此时天未亮。
寒风凄凄,呼啦呼啦的
,显的有几分鬼魅。
赵青昭充耳不闻继续养神。
达到宫门之后,会试的学子们皆需要在外等候,等时辰到了之后,才会有宫人把他们带进金銮殿。
而在这之前他们需要进行严格的搜身。
半个时辰之后便是辰时,这个时间大朝会已经散朝了。
那些监考的大人们甚至还有时间用个早膳,沐浴更衣。
辰时一刻,殿试学子陆续入殿。
这个顺序是按照会试的成绩来的。
赵青昭自然在第一排第一列。
这个排位也很讲究运道,运道好的,纵使排位不高,也能在一个避风的地方答题。运道不好的,纵使名次再好,那该受冻,也得受冻。
赵青昭刚坐定,就感受到身侧一到灼热的目光,赵青昭心神一转。
看来这就是那位运气不怎么好的仁兄,裴霖裴小公爷了。
赵青昭垂眉敛神,并不打算在这个会试关头和旁人交流,徒增麻烦。
裴霖也不想在这个时候找赵青昭麻烦,可他就是忍不住。
只要一想到他第一名的名次,是被他旁边这个人夺走了之后,他就不太能控制住自己的火气。
若赵青昭是凭真才实学他也就忍了,可他偏偏靠的是运气。
啊……!!!
裴霖每每想到此,就控制不住的暴躁,这叫什么事!
“咚咚咚!”更声响起。
“殿试开始”
第106章
赵青昭展开试卷,开始审题。
这次殿试的题目倒是令人有些意外。
这么说吧,这次殿试试题相对于会试而言,那难度可不只下降了一点点,。
然而考场上去赵青昭这般想法的,却是屈指可数。
简单?什么简单?
敢不敢摸着自己的良心再说一遍?
天知道当他们看到殿试上的题目的时候有多激动?
这次殿试的试题终于和他们平时测试的难度相持平了。
终于,终于可以有一次正常的考试了。
他们内心的澎湃简直不足与外人道已。
这一天天他们容易吗?
参加个科举简直比打仗还累。
以前人家参加科举的考生,除非是人事不醒,否则没有人愿意放弃考试。
可是他们这次就不一样了,他们是拿起试题,浏览考题后的第一眼,就决定弃考了。
事实上这次科举放弃会试的人还真不少。
不过大多数人还是按捺了自己这个蠢蠢欲动的念头。
这和战场上不战而逃的士兵有什么两样。
弃考=丢人,简直是太丢人了。
这不相当于直接告诉其他人,他们就是个畏惧权势不敢说真话的小人吗?。
这样的人,哪个正正经经的读书人愿意与他为伍的。
他们能坚持到现在,都是因为“头铁”,呸,口误。是因为他们心中不畏强权敢上青天揽月的浩然正气。
他们以为他们的会点背到此次殿试结束,万万没想到,竟然否极泰来了。
这也太振奋人心了!
果然,陛下不愧为陛下,和以前那些乱出考题的妖艳贱货果然完全不一样。
考场考生们这幅不敢置信--欣喜若狂
--感动至极的画面,落在考场周围的侍卫,太监眼里,就是莫名其妙了。
都开考了,这群考生不好好做题,手拿着试题,不停地在那里抖啊抖的。是不是有什么毛病?
难道读书人考试都是这个调调?
此番心思暂且不提。
再说这边,赵青昭拿到试题之后,略一思索,便着手开始答题。
这次考试策论考的是农事耕耘、律令法理。
出的题是中规中矩。
这样的文章,从赵青昭学四书五经开始,写过的没有五十也有三十了。
这些文章通过他自己的精雕细琢
再加上名师们的倾心指点。
修改之后就形成了几篇上上之作。
索性赵青昭记性还算不错,这些文章的内容他都记得。
结合此次考试,选出一篇最合适的文章,再略做修改,也就成了。
心中有数,下笔自然如有神助,一气呵成。
一旁的裴霖,原本还在仔细思考,耐心斟酌。
看到赵青昭一动笔,他也就忍不住了。
他心里憋着气,想让赵青昭好看。
今天他就要让这个家伙知道,一时的运气是靠不住的,最终的成败靠的只能是实力。
一时之间,考场之前静若寒蝉,两眼所过之处,学习们皆在奋书疾笔。
不知何时,安正帝也出现在了考场。
有那些眼尖的大臣,便打算行礼,安正帝挥了挥手,表示免礼,一切如常就好。
大臣们会意,
随及神色自若。
安正帝是从殿门口开始进行观望的。
入目所即,有的学习在沉思,有的在挥墨。
安正帝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不管这幅画面看了多少遍,当他再一次看的时候仍然觉得心中舒朗,心情愉悦。
考生们此时欣欣向荣,生机盎然,未来也能成为魏朝的中流砥柱。
随着时间的流逝,安正帝渐渐地发现了一些不同。
今年的学子质量好像比上一届要高一些。
这个学子言之有物,这个学子言语恳切,那个学子观点新颖。
都很不错。
安正帝想着,慢慢的踱步到了第一排。
这次科举的前几名应该更不俗吧,且看看。
赵青昭提笔的手顿了顿,原来是有人来到了他旁边。
他心思一动,转而专注的开始提诗。
这次的考试题目都还好,除了这道诗赋。
这道诗可不简单。
名字叫《终南望余雪》☆
是一篇写景的全命题诗词。
从题目来看,就是描写终南山的雪景之意。
看到这道题目,赵青昭难得的叹了口气。
这道题令他有一丢丢的伤脑筋。
他这辈子还没有去过终南山,自然也没有看见过这雪景。
划重点,这辈子。
对,他上辈子是看过的。
他上辈子孑然一身,平日里除了工作就是工作,也没有什么爱好。
相似小说推荐
-
摄政王逼我披好马甲 (诗瓷) 2021-04-03完结248 740江洛儿与当朝皇帝灵魂互穿了。每日战战兢兢活在皇宫里,唯恐被那权倾朝野,狠戾至极的摄...
-
皇家儿媳 (女王不在家) 2021-04-10完结9398 24829顾玉磬,婚事泡汤,性子骄纵,燕京城人人等着看她笑话,嫁不出去了。萧湛初,天家第九子,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