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这官场生活确实磨砺人,要不然华若怎么会把看他不爽,说的这么天花乱坠。
“南和兄比以前更加心直口快,想来是这点卯的日子比功课繁多的日子更有意思吧!”
华若把喉咙里要说的话全部咽了下去,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这刀子扎的真准!
十年寒窗,总以为金榜题名,便能平步青云,事事顺遂。
可事情哪里又有这么简单呢!金榜题名于泱泱学子来说,不过是个开始罢了。
往后路阻且长,各人有各人的运道。
华若端起桌上的茶水一饮而尽“今日这宴是为昭弟散心疏解而设,偏我无病呻吟,说了这么多旧事,失礼了!”
赵青昭眼神微动,也跟着喝了一盏茶。示意自己并未放在心上。
华若是君子,就算是开玩笑也开的很有分寸。
他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好,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莫过如是。
接下来两人就会试聊了起来。
华若虽在翰林,但此次科考跟他委实没有多大关系。
是以并没有什么好避讳的。
这次会试的主考官是李铭李大人,副考官是穆斯朝,小穆大人。
研究考官的喜欢是每个考生都会做的事情。
科考原本就是七分靠实力,三分靠运气。
若是能对了主考官的喜好,那势必能事半功倍。
往往这时,朝中有人的学子,优势就显出来了。
同朝为官,就算没有接触过,至少还可以像别人打听打听。
不过,这些对赵青昭而言倒没有多大妨碍。
白鹭书院这次带着学子们一同上京赶考,不仅仅只是为了学子们的安全…
以往的院试、乡试白鹭书院皆不理睬。不过是遵循优胜劣汰的规则罢了。
但会试不一样。
学院的教学质量,学院的名声,学院来年的招生……
都是和它息息相关的。
这个年代虽然没有升学率这一说法,但是它的重要性,却不言而喻。
白鹭书院也不是没有门路,这点可以从他们这近一个月的功课讲解中看出。
以往不论他们写什么,白鹭书院的夫子们都会不偏不椅的点评。
毕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现在却不一样了,他们换了一套点评的方式。
仿佛突然间,就统一了标准一样。
大家都心知肚明,不过是秘而不宣罢了。
“李大人是个公正廉明的人,他是少有的将廉洁二字做到了至极的人。”
赵青昭点点头,公正廉明,表示此人应当十分务实。
两袖清风做到极致,该是不太合群。
不太合群却做到了二品官,这就有点意思了。
前段时间几位皇子为了此次主考官的位置,争的头破血流。
这个“香饽饽”偏偏落到了李铭手中,其中意思不言而喻。
“小穆大人……”说到这里,华若顿了顿,脸上有些纠结。
背后说人坏话实非君子所为。可这个穆斯朝,确实是难以形容。
此人亦正亦邪,难以估量。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不按常理出牌。
“为人放荡不羁,敏捷多变”华若半晌才吐出这八个字,言语中全是不确定。
赵青昭笑了笑“多谢南和兄好意”真是难为你了。
穆斯朝此人是最好打听,也是最难揣测的。
此人为人高调,仿若万事不随心。
华若刚刚形容也不算错,只不过要去掉一些字眼。
不羁、多变才是京城众人对穆斯朝的印象。还是往好的方向说的。
华若看了赵青昭一眼,无奈的笑了笑,他这是为了谁。
“南和兄费心了,多谢!”赵青昭以茶代酒,回敬了华若一杯。
这份心意,我记下了。
看着着赵青昭突如其来慎重,华若有些微囧。
“昭弟言重了,我……”
赵青昭伸手往下按了按,制止了华若接下来要说的话。
“请!”
华若见状,举杯和赵青昭砰了一下。
轻撮了一下之后,方道“到此为止吧,你我再这样谢来谢去,岂不把这难得的放空时间枉费了。”
赵青昭闻言道“极是!”
两人相视一笑。
随之,便坐下来继续饮宴了。
两人闲聊着,聊着聊着华若就突然笑了起来。
片刻之后,华若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奇怪,掩饰性的咳嗽了几声。
赵青昭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给了他一个眼神——说吧!
“今年的会试卧虎藏龙,不知道昭弟可有听说过这传言。”
华若话音一落,赵青昭就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事情了。
对于京城的这些传闻,他可不止听说过这么简单。
每年会试都有很多英才云杰。
总有一些少年才子名声远拨,颇负胜名。
只是今年才华横溢的学子特别多。于是此次会试的声势也比往届更加浩大。
先不提白鹭书院、岳麓书院、华林书院这三大书院里的魁首。也就是此次会元的有利竞争者。
赵青昭、汪庆云、姜子羡三人。
除此之外还有苏虞大家的弟子——裴霖,裴小公爷近一两年声名鹊起的钧心公子——赵漾
还有出自寒门的杨默、骆辰。
此七人,便是如今使京中沸沸扬扬的“罪魁祸首”。
聚财庄还特意设了赌场,压的就是此次会试的头名。
“昭弟久不露面,大家都好奇不已!”
赵青昭有些无奈“南和兄这是明知故问啊!”
他当然也想露面,名声越响于后面的殿试排名越有利。
但是,
白鹭书院不允许。
对,没有错!就是不允许!
当然,白鹭书院也不是非要人把人藏着噎着。
事实上,能在夫子的许可之下,来京参加春闱的学子。
在自己老家,亦或者是乐陵,那都是有几分才名的人。
再说,书院招到了好苗子,那是会捂住的吗?
必须不是呀!
可不得和其他书院炫耀炫耀,这一炫耀,名声也就有了。
这也是常规操作。
在夫子们看来,考试,考的最终还是真才实学。
名声这种东西,再好听,也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听多了,会乱了人的心智。
会试这后期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稳!
在考场上比的除了文章,还有心态。
十年寒窗,多少个挑灯夜战的日夜,多少滴辛勤的汗水,多少父母亲人的殷殷期盼。
等的就是这个鱼跃龙门的机会。
若是被外物影响了心境,那就真的太可惜了!
纵使还有下一次机会。
可是今三年,又三年,多少风华正茂的学子。
就是在这岁月中磨掉了韧性,蹉跎了时光。
何必呢?
赵青昭能理解夫子们的这种心情。
是以就算这和他的计划相悖,他也没有违背,而是采取了更曲折更复杂的方式去实现他的目的。
“这是白鹭书院的传统,没有什么好指摘的。”
华若眼波微动,轻轻颔首。正是因为知道,所以他才觉得不对劲。
京城这呼声最大的七位才子,其余六位已经纷纷在大众面前露了面。
唯有赵青昭,如今还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白鹭书院的作风一向如此,学子们都见怪不怪了。
偏偏,今年的舆论里夹着了股妖风,指名道姓的肯定,赵青昭是个沽名钓誉之辈。
这话有脑子的都不会信,可还是似模似样的传了出去。
并有不少人,深信不疑。
还天天叫嚣着要和赵青昭文斗。
白鹭书院对这些庸人自扰的言论向来事置之不理的。
交代?什么交代?
会试之后,自见分晓。何必多费口舌?
有这个力气,他们还不如多布置几篇策论,多为学生答答疑解解惑。
可白鹭书院的沉默仿佛助长了这些人的气焰,让他们变的更嚣张了。
也不知道,从哪里听来了他勤练武艺的消息。
便断章取义,一口一个武夫的代指赵青昭。
还扬言:赵武夫必是长的五大三粗,所以羞于见人。
华若每每想到这个传言,都忍不住发笑。
真是太有意思了。
午时末,两人离开了茶楼。
华若今天约赵青昭出来,就是为了让他放松解压。
知道赵青昭喜爱玉石古玩,华若便把他带到了“古玩街。”
这条街的原名已不可考,后因整条街道林立的都是贩卖古董珍宝的铺子。
于是民间便给了它个俗称——古玩街。
后来这个名称也渐渐地被官方认可了。
于是,这个名称便越叫越响亮了。
古玩街上不仅贩卖古董,也贩卖从远洋传来新鲜玩意。
是以古玩街总是能吸引京城的达官贵人前来。
赵青昭还没下马车,就听见街道上人声鼎沸。
“古玩街在京城颇负盛名,昭弟以后有空也可以来好好玩一玩。”
这就是暗指赵青昭会金榜提名,留在京城了。
赵青昭笑着点了点头,算是谢过。
相似小说推荐
-
摄政王逼我披好马甲 (诗瓷) 2021-04-03完结248 740江洛儿与当朝皇帝灵魂互穿了。每日战战兢兢活在皇宫里,唯恐被那权倾朝野,狠戾至极的摄...
-
皇家儿媳 (女王不在家) 2021-04-10完结9398 24829顾玉磬,婚事泡汤,性子骄纵,燕京城人人等着看她笑话,嫁不出去了。萧湛初,天家第九子,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