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以前对她的态度,算不上很尊敬就是了。
改变也是在这几年,他不再随便让她靠近了,她进他退,一次次地强调君臣有别,男女有别,整天以臣臣臣来自称,让她有些感到危机,不得不加紧攻势。
姚盼算是琢磨明白了,这一世,宗长殊的轨迹便是完完全全照着忠臣的模板,一步一个脚印来的。
宗府的人都说,他们宗大人就是个冷心冷情,没有欲望的人,可是,亲爱的先生,你这般渴求着君王的器重与垂爱,
难道不是另一种,
欲壑难填?
第21章 攻心为上
宗愿其人,生于越州永兴,在那鱼翻藻鉴,鹭点烟汀的江南水乡,幼时便有神童之名传遍越州,钟灵毓秀。
宗愿本家,乃是京中没落士族,他的祖父,乃是汴梁的京官,为人严厉刻板,正直清廉。
生母是京中贵女,与宗愿的父亲无媒私奔,生下宗愿后,染疾去世。
因家境贫寒,父亲在越州续了弦,宗愿自幼起便要服侍后母及弟弟,后来,还要抚育襁褓中的妹妹。
他行为检点,作风严谨,颇为人称道。
宗长殊十三岁那年,父亲撒手人寰,后母也改嫁他人。
只留宗长殊与弟妹相依为命,小小年纪便挑起了生活的大梁。
后受祖父所召入京,到京之后,独守清净,生活简朴,为人谦恭;勤劳好学,师事裴汲学习《仪礼》。
殿试时“昂对称旨,擢第一”。
他为人肖似其祖,清正刚直,洁身自好,不参与党争,不与人交恶,不好交游应酬,是士族之中的另类,世人眼中的道德楷模,很快受到了定安帝的重视。
宗长殊二十四岁那年,忽赫十六部屡犯边境,拒不朝贺,占领太行数座城池,残杀百姓将士,共计千余人。
定安帝一怒之下,御驾亲征,宗长殊作为军师随行。
无人知晓那场战役具体发生了什么,总之,从那以后,定安帝重用宗长殊,册封他为七珠异姓王,赐他尚方宝剑的荣耀,宗家自此跻身一等世家。
后来更是以摄政王之尊,任太女太傅,辅佐其至登基。
姚盼曾无数次揣摩,宗长殊要的到底是什么,若是滔天权势,他当年加封为七珠异姓王时,地位仅次于定安帝。
摄政多年,满朝文武有近一半是他门生,而她年幼无知,羽翼未丰,他本来就有无数机会,却没有动手。
这一世,根本不会有那些事情的发生。
有人通敌叛国,安插探子潜伏于军中,出卖定安帝的行军路线,导致定安帝在一次追击战中涉险被俘,彼时宗长殊也在其中。
江寒练千里走单骑,营救君主,却没想到竟是腹背受敌。
幕后黑手,是他的父亲。
丞相江崇明。
此人野心勃勃,企图改朝换代,在定安帝陷入危难之时,他第一时间不是召集群臣商量对策,而是封.锁皇城,囚太女于春和殿。
好在那场战役,有惊无险,定安帝活着回来了,而宗长殊救驾有功,自此官运亨通,一路扶摇直上。
江家迎来灭顶之灾。
先皇后虽非江氏亲女,却是受江家抚育长大,生前,曾向定安帝求过一道旨意。
在如此滔天大罪之下,仍是保全了江氏满门,只斩那罪魁祸首
江崇明。
定安帝却因那一场战役,元气大伤,回天乏术。
叛国之罪,足以动摇江家满门,无奈证据不足,又兼时局动荡,牵一发而动全身。
定安帝将姚盼召到榻前。
双鬓灰白的老人,抚摸着姚盼的长发,一遍又一遍地叮嘱,让她隐忍。
□□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外戚世家,先后九人封侯,五人担任丞相,是太行历代历朝中,最显贵的家族。
族中之人多为将军、列侯,生活侈靡,声色犬马。
天下人并不知晓,曾经在皇宫之中发生的罪恶,姚盼也无数次催眠自己,告诉自己,那只是一场噩梦。
即使仇敌近在眼前,姚盼也不能动手。
陛下病重,太女监国,宗长殊辅政。
第二年冬,定安帝匆匆病逝于紫宸殿。
登基甫满三个月,女帝便下了一道圣旨,诛杀江家满门。
哪怕被世人按上不孝不仁的罪名,也执意要让江家血流成河。
远在边关的江寒练听闻此事,自刎谢罪。
他死前写就了一封血书,托人寄给他的师兄,时任摄政王的宗长殊。
彼时宗长殊还政于女帝不久,正隐居在东华书院之中,编撰经典,收到信,他方才知晓,陛下要对江家动手了。
宗长殊连夜赶往紫宸殿,他跪在刺骨凛冽的风雪之中,声音嘶哑,请求女帝宽恕江家稚童的性命。
灯火通明,女帝在殿中寻欢作乐,丝竹靡靡之声传出,宗长殊的骨骼和心脏,一寸一寸地冰冷。
他的头顶、睫毛、嘴唇都沾了碎雪,眼睛一眨不眨,清透如同琉璃,又坚韧如同这铁笼般的宫城。
三更时分,殿门缓缓开启。
女帝红裙款摆,狐裘紧贴着玲珑的身段。
看着几乎成为一座冰雕的雪人,女帝丰润的红唇之上,漂浮着慵懒的笑意。
“先生这般刚正不阿之人,也是来劝朕收回旨意,放过乱臣贼子的么。”
他抬起头,说,“江家满门,今日若是尽皆死于陛下之手,妇孺不留,今后士族门阀人人自危,必成合围之势,人心不稳,朝野震荡。陛下,你可担得起这后果。”
他跪着,口吻却是一如既往的不赞成,仿佛她做的什么都是错的。
“朕有何惧?”
九五至尊,又有何惧?
女帝放声大笑,雪花一片一片地落下,打湿了她的眼睫。
笑罢,她亲昵地扶起他,体贴道:“先生旧伤未愈,就不要跪了。”
宗长殊却避开她的手,如避蛇蝎。
皱起的眉,好似厌恶不已。
女帝但笑不语,负着手,欣赏了他这副冷冰冰的表情片刻,方才说:“先生来晚了。”
“什么意思。”
他霍然盯紧她,语气紧绷。
大牢之中,年幼的孩子们统统断绝了生息,他们伏在母亲的怀里,脸颊尚有红晕凝固,仿佛只是在酣睡一般。
他眉头紧蹙,指尖颤抖。
年轻的女帝只是轻笑,冷冷凝视着这场人间炼狱。
她的袖角,拂过他腰上的玉佩,食指抵在唇边,慢条斯理地,“嘘”了一声。
“卿若再求情,便与这些逆贼同罪。”
她沉吟着,“江家在京中横行霸道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今日的后果。听说,江崇明在扬州养了一个外室,肚子里已有了一个孽种。”
宗长殊脸色一变,就要往外走。
姚盼笑得轻巧:
“我派去的,都是密卫营的人,不会留下活口。”
宗长殊回身,眸中阴沉,极为复杂。
她忽然向他张开双臂,脸上有一种童稚般的喜悦,仿佛在讨要夸奖:“先生快瞧瞧,朕如今,可算有个帝王的样子了?”
“陛下,”
宗长殊冷冷地说,“你不该这么做。”
“先生不知晓宫中曾经都发生过什么,自然不能理解朕。先生也不是朕,无法体会朕心中的恨。如今这样的局面,亦不是先生的过错。先生救驾有功,父皇让朕感念先生的恩德,朕记得呢。”
“朕不想迁怒先生。”
女帝转过身去,无奈地说,发上的明珠摇曳相击。
“先生顾念同窗之谊,为故人一封信笺,而千里奔赴宫中,冒着触怒朕的风险,直言劝诫,已是仁至义尽。””先生不知,尽人事听天命?这一次,便当是我任性妄为了一些,以后,先生就不要再提此事了,可好?”
她微笑着回过身来,妩媚的桃花眼里,是千里冰封的冷漠。
还有初露端倪的,杀意。
宗长殊齿关发冷。
他知晓自己习性疏冷,又严肃刻板,不讨人喜欢。
姚盼天性不羁、不喜管教,他这个太傅,更是定安帝硬塞给她的,他们原本从一开始就不对付。
宗长殊做她太傅那会儿,姚盼已年满十四,性格大致成形,故而二人,并不亲近。
哪怕宗长殊真心将她当作学生,这位女帝,也从未真正地将他当成老师过。
真的有人愿意一直屈居人下么,就算他现在抱着这样的心情,想要效忠皇室,实现自己的价值。
因为他是寒门出身,从小就被灌输侍君以忠的思想,可,谁又能保证将来如何?
人心是会变的。
人的本性自私,不可能完全不为了自己考虑,他是庶民出身毫无根基,只有攀附皇族才能让宗家延续下去,说到底,他们也是各取所需。
姚盼根本不相信这个世上会有那么纯粹的人,她也不相信宗长殊是什么圣人。
她不敢拿整个太行来赌。
他到底忠于的是什么?
不是太行,不是那些条条框框,更不是姚盼。
也许,只是他在心中构想出来的东西。
哪一天那个东西坍塌了,背叛就会不期而至。
神的对立面是恶鬼,若是明堂君子做腻烦了,又有谁知,他那光风霁月的皮囊下隐藏的,不是恶鬼?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和仇敌私奔了 (璀璨呀) 2021-04-04完结96 634青云城主米加,虽然家财万贯,长相颠倒众生,但已经单身了几十年。没等来桃花运,先等来了一场...
-
再嫁 (云深处见月) 2022-08-25完结1660 12003破镜可以重圆?她不愿意!世人皆说,宁国候世子魏云台光风霁月,朗朗君子,明华听了,总是想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