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亲王府的下人最近清闲得很。
平日里世子殿下总是缠着他们这些下人, 总是拿着个风到处出跑,半大的孩子精力最是旺盛,经常折腾的他们头昏脑涨。
好在最近夫子入府, 每日带着世子爷之乎者也个没完。
活泼好动的知黎被束缚在了名家典籍之中, 先生告诉他不能辜负大好时光。
知黎听着窗外聒噪不停的蝉鸣,一整颗心都飞了出去, 想着晚上去抓蛐蛐, 不知道宋大哥会不会陪着自己。
宋知勉抱着手臂站在屋檐下, 夏日鼎盛的太阳烤着每一个角落,叫人一阵阵燥热。
这种天气读书,换做他早就睡得不分东南西北了。
同时守卫的人和他搭着话:“听说南方初春时便在下雨, 一直下到了夏天,庄稼都没种成。”
宋知勉生出了几分忧心, 看着屋内没精打采读书的知黎, 道:“看来世子殿下的书页读不了几天了。”
“你这话怎么讲?”
“难民入长安, 殿下总要做点什么。”
守卫笑笑,靠着廊柱说还是你想的长远。
一切果真如宋知勉预料的那般,没过多久难民便入了长安, 富饶繁华的长安没有一丝经受过战火摧残的痕迹,且物产丰饶,这里的人似乎活在天堂, 过着那些难民羡慕不来的日子。
他们那些地方本就是前朝与今朝战火纷争的主要受害地, 好不容易等来了和平,可一场涝灾叫他们希望破灭。
只能向着长安来。
元启近些日子忙着处理洪涝事宜, 别说出宫,常常批奏折到半夜,放下笔便想睡觉。
地方报汛不及时, 酿成了此时的祸端。元启派人到洪涝严重之地监督修建,又派了河堤使,还有一众官员,浩浩荡荡向着灾害处去了。
一为重建,二为问责。
且元启有令在先,凡是瞒报汛情者从重处罚,以儆效尤。
“开仓赈灾安抚灾民也是首要的工作。”元启对身边的官员吩咐道。
那人得了命令,便接了元启拟的旨,跑去安排赈灾抚民的工作。
忙完了这些,元启一直紧绷的神经亦不敢松懈片刻。
大量的灾民入长安,治安便也成了问题。
他前一阵新近提拔了一批不良卫,沿袭了前朝的制度,让不良卫保卫长安负责巡逻,想来是对长安有着极大的益处。
“让不良卫加强长安的护卫,对于闹事者一概重重惩处,”元启想了想,又补充道,“切记,不可挑起灾民与长安百姓的争端。”
杨同应声说是,德诚在一边用心疼的目光看着元启,见元启有了歇着的意思,便小心翼翼接过宫女手中的汤。
“陛下,把这人参鸡汤喝了吧——”
元启看着那盈盈鲜美的汤,突然笑了笑:“朕看起来就那么脆弱?需要你隔几天就端着一碗汤给我?”
德诚见元启眼里都是笑意,虽透着一股疲乏,于是开解道:“陛下,想想宋姑娘,若是她在您身边,看到您这样子估计也会心疼的。”
这话显然起了点作用。
元启一怔,看着那碗鸡汤,实在是想象不到她端着鸡汤温柔劝自己喝下去的模样。
她才不会这么劝自己,只会把鸡汤往他面前一放,他若喝便喝。若是不喝,只怕宋乐舒转身就会自己喝干净。
元启的眸中酿开笑意,接过鸡汤慢慢饮着。
“知黎最近还乖吧?”
“世子殿下乖着呢,也没有天天拿着风筝缠着宋家郎君了,府里安静的不像话。”
元启似乎能够想象到知黎坐在先生面前,粉雕玉琢的小脸皱在一起的苦恼模样。
那孩子表面上看着乖,其实是个不安分的性子,这个年纪的孩子都难改淘气,就算是知黎也一样。
“算了,长安最近难民多得很,让他过几天去施粥吧。”
德诚一怔,答应了一声,转身将话传到了恭亲王府。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就算古籍上的大道理讲得再怎么通透,都不如亲眼见识一下民生疾苦。
孩童心思质朴,对万物都有怜悯心,与其将他困在学堂里看着一成不变的大道理,不如将他放到街上,亲身体会。
当元启的意思传到恭亲王府时,宋知勉依旧和那守卫靠着廊柱,一左一右望着天。
“劳烦公公,属下马上告诉殿下。”宋知勉想着这事耽搁不得。
德诚摆摆手:“等殿下下了学再说也是一样的。”
旋即宋知勉同德诚客套了几句,礼数做了个周全。
德诚满心欢喜,没有应下宋知勉说的在此用午膳的好意,转身回去复命了。
另一边的守卫看得目瞪口呆,拍着宋知勉的肩膀小声称赞了一句:“可以啊宋大哥,料事如神,这都被你猜到了?”
宋知勉不以为意,笑了一声没有多说什么。
······看来这个皇帝,倒也不是什么薄情寡义之人。
让知黎去街上施粥面对灾民,表面上是为教导知黎亲自见到民生疾苦,实际上也是为这个十岁的世子殿下积累声望。
虽有陛下做靠山,但毕竟是个半大的孩子,如果积累了百姓的声望,那么知黎的地位便不可同日而语。
若知黎是这陛下的儿子也就罢了——
偏生还是已故兄长的遗孤,同时皇家中人涉及到的利益牵扯弯弯绕绕,可这陛下还能这般对待。
看来倒是个重视血脉亲情的人。
他们在门口守了没多久,恰好知黎下学。教书先生在翰林院有一定的威望,临时被拉来给世子殿下教书的。
现在到了时辰,这位大人还要跑回去翰林院。
看他一把年纪来回折腾,宋知勉不免浮现几分异样的心情。
这位翰林院的大人,也是前朝的官员。
自然和这位昔日的侯府公爷有过几面之缘,那时的宋知勉身佩长剑,虽父亲出入战场保卫乾朝,无比风光。
可今非昔比,到底还是成了今朝皇家的下人。
这位翰林院的大人和宋勤交情不多,也没有什么仇恨。乾朝覆灭之时,继了哀帝之位的太子决意东迁国都,侯府一家上下决心留在长安到最后一刻。
那时满朝文武无不动容,他亦在内。
虽今日侯府一家落魄,但这位翰林院的大人可没有半分瞧不起宋知勉的意思。
二人打了个照面,宋知勉行礼以示恭敬。
他颔首回之恭敬,道:“宋公子。”
宋知勉看了他一眼,两个人就这么肩挨着肩各自走了。
知黎蹦蹦跳跳跑出来,显然是没看到脚下的台阶,宋知勉一把提起他的衣领,才没让这莽撞的孩子摔掉新长的门牙。
“宋大哥,放风筝!”
······这精力旺盛的孩子真是要了人命了。
旁边的守卫噗嗤一笑,知黎仰着脸等着宋知勉的答复。
宋知勉于心不忍,只能摸了摸他的头:“殿下,刚才德诚公公来过,您明天不用上私塾了。”
“真的?”
“明日您需要去街上。”
“去街上做什么?”知黎那股兴奋劲稍稍安定了一些。
“难民入长安,您作为世子殿下需要去施粥,”宋知勉叹了口气,“这是陛下的命令。”
宋知勉说的话,知黎能听懂个大概。
虽然他小时候亲眼见证过乱世,但那个时候的记忆力有限,且元家的人总是将他保护的很好,他的心未曾受过半点的创伤。
宋知勉耐心的和他解释了灾民一事的来龙去脉。
知黎旋即恍然大悟,清澈的眼眸中满是不忍和心疼,他信誓旦旦对宋知勉点头,满是这个年纪的孩子不该有的决绝:“我去施粥!宋大哥,我要让那些和我一样大的孩子能够吃饱饭。”
一向自诩硬心肠的宋知勉,终是忍不住心中的那份爱怜。
“嗯,宋大哥和你一起去,把你的舒姐姐也叫上。”
-------------------------------------
夏日的长街太阳炙热,灾民聚集在街道的角落,用发怯的眼神看着人来人往。
忽然,也不知道谁说了一句。长安主街上恭亲王府的世子殿下免费施粥,所有灾民都可以去喝。
这句话无异于救赎。
他们来长安已有几日。长安虽富饶繁荣,可来了长安之后他们才知道,这所谓的富饶繁荣和他们没有半点关系。
异乡客,受灾人,风餐露宿无处避风雨。
看着凉棚下穿着打扮干净整洁的人,灾民的心中浮现一抹酸涩。
可那些干净整洁的人没有对他们弃如敝履,小小年纪的世子踩着椅子,吃力地给灾民盛粥。
“殿下,还是我来吧。”宋乐舒接过勺子,柔声道。
知黎一张脸满是汗,他侧过头看了宋乐舒一眼,虽心有不甘,但还是从椅子上跳了下来。
宋知勉在一边握着剑柄,侍卫看守着秩序,灾民在他们的看守下心有不满,眼中满是对粥的渴求。
宋乐舒见状,保证道:“各位稍安勿躁,每个人都能喝到粥的,大家乖乖排队。”
夏日燥热的太阳像是让她的面庞染上了一层金色,眉眼中的温柔和耐心,让一边的知黎看愣了眼睛。
如果他的母亲还活着,是不是也会这么温柔呢?
相似小说推荐
-
吃货侍卫宠夫手札 (九死而不悔) 2020-12-09完结606 1886视脸如命的九皇子怀颂对白月光表白被当面惨拒,为保全面子,他瞅着轮值的自家小侍卫,灵光...
-
养的小情人是夫君 (青唐薄荷) 2021-03-08完结166 1180公主府来了个肩宽腰细腿长的翩翩少年。府内人人都知道这是七公主的新宠,赋迟公子。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