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久,他就得了个消息,说杨知府请毕三姑衙门叙话。
不曾想,毕三姑竟也同姚录一样,说自己因病卧床,给拒了。
但天风楼却有另一人去了。
这人身穿旧年素裙,头戴帷帽,面容遮掩的一干二净,从天风楼出来,上了一架朴实无华的马车。
马车向府衙驶去,风吹起门帘,车内有清淡的香风飘出,偶然可见帷帽下面,女子身上的素色衣裙,袖口下,隐隐露出几根葱白玉指。
不是沈如是又是谁?
城中又沸腾了。
“大花魁都开始穿旧衣裳了!官府加税要吃人了!官府这样相逼,还让不让人活了?!”
这些话没先传进沈如是车内,径直灌入杨知府耳朵里。
杨知府急了一脑门的汗出来,没等那马车来到知府衙门,就派人前去拦了她。
他直接就近寻了个茶楼,就地就把沈如是安顿了。
杨知府擦了一把脑门上的汗,亲自去茶楼请花魁吃茶。
“我的小姑奶奶,这是唱哪一出?!”
沈如是老老实实地坐在下首的交椅上,素色褙子衬得她摘掉帷帽的面上红润稍淡,显得颇有些楚楚可怜。
她道不敢,“是三姑着实病倒了,天风楼不敢驳了大人颜面,只好由我来了。”
她说着,抬手指了身旁的一抬箱子。
“大人要天风楼补的税钱,我已经带来了,整整五千两。”
杨知府有些惊喜,又有些云里雾里。
喜来的突然,让人觉得不安。
不仅他不安,连悄悄在隔壁开了个雅间,墙边听壁的姚录也觉得不安。
姚录转头看看上首坐着的章纪堂。
首辅大人也同他一道来了,只是沉静坐着一动未动。
隔壁杨知府还在疑惑。
“姑娘为何亲自带着钱来?”
沈如是回,“上次大人和姚大史去天风楼,是我们招待不周。三姑这两日身子不济,大人不要见怪。我本想着此番大人同姚大史也是一起前来的,所以不想再劳烦两位大人,这就把要交的税钱带过来了。”
她说着,往外看了一眼,“姚大史怎么没来呢?”
她这么问,就在隔壁听壁的姚录莫名心下一紧。
杨知府却没在意这么多,说姚大史病了,“许是刚来开封,水土不服,告假休养了。”
“哦。”沈如是听着,缓缓地点了点头,没多说什么。
杨知府却看着那一箱子银钱,有种别样的感受。
这些年天风楼生意风生水起,整个开封府都跟着繁荣起来。
尤其每年五月,花魁亲自登台开幕,接下来一整月的戏不断,五湖四海的人都来看,这给开封带来多大的收益?
杨知府不是什么上进的官,因着治下开封自己争气,从来没落于人后。
杨知府想到这些,都是这位大花魁带来的好处,不禁软了语气,好声好气道:
“加税这件事,确实突然了些,好在朝廷有分寸,加的不算太多,天风楼这次打头做个好榜样,下面就好施行了。”
沈如是规矩坐着,温声道,“是知府大人抬举天风楼了,本也是应该的。”
这话说得知府心里更加熨贴。
只是隔壁听壁的姚录有些打鼓:这沈如是怎么突然如此好说话,真要交钱?
他不禁转头看了一眼把玩着桌上茶壶的首辅大人。
首辅大人不知听没听见,也是一副不着急的模样。
他正想着,隔壁杨知府又开口,语气比刚才更柔和了,还有些安慰的意思。
“天风楼本就是开封第一大商户,怎么当不得?这些年天风楼带着开封府兴盛,本官也是看在眼里的,你放心,本官都记着,日后有好处,自然少不了天风楼。”
这话从知府嘴里说出来,那是十分给面子了。
若是旁人,早就惶恐不已。
谁想到,沈如是突然重重地叹了口气。
“天风楼恐要对不起知府大人的厚爱了。”
那雅间里,沈如是抬起头来,一双眼眸如水晶亮,她语气透着淡淡的哀伤。
“这天风楼,我不准备再开下去了。”
她声音不大,落在杨知府耳朵里,却好似晴天霹雳。
天风楼不开了,开封府的盛景岂不是要结束了?
“这、这是为何?!”
沈如是面色凄婉更添几分无奈。
“大人莫怪,我年岁大了,就快撑不住花魁的名头了,毕三姑也是身子时好时坏的,我二人商议早些散了也好。”
这话一出,杨知府紧紧皱起了眉。
隔壁姚录奇怪地摸了胡须。
而首辅大人眼帘微掀,眼中露出几分笑意。
杨知府道:“这不对吧,就算是这样,天风楼没有眼前盛况,也不是一般的花楼可比,光是将话本子翻演作戏这一道,就不是旁人做得来的。”
天风楼从沈如是翻演话本起家,如今大江南北流行的新戏,多半出自天风楼。
正因如此,每年五月,天风楼的戏期,才有这么多人慕名前来一观。
这样的天风楼,因着东家年纪大了,就不做了?
杨知府不信,“你何不说实话?”
他看住了沈如是,势必要让沈如是将那实情讲出来。
隔壁的姚录也想知道沈如是怎么说,他瞧见,首辅大人眼帘又微微掀了些许。
可沈如是只摇头,“哪有什么旁的原因。”
杨知府才不信,当下好一番盘问,盘问到了最后,沈如是眼泪都快落下来了。
“大人何必非得问个明白?”
“自然是要问明白的,你们有什么问题,本官给你们解决!”
沈如是见状,面露为难的思虑,半晌,难以启齿般声如蚊讷地开了口。
姚录在隔壁没听清,杨知府却听清了。
“什么?你们竟三年入不敷出?!”
沈如是一脸无助一脸悲伤,“是啊,谁信呢?可事实如此。这桩生意,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罢了。”
这其中的无奈,连隔壁姚录都听住了。
她继续道,“知府大人有所不知,天风楼自从风光之后,被人引做谈资处处比较,我同毕三姑见状,自然不肯服输,总想往更大更胜里做,每年投出的银钱十几万不止。我同毕三姑都以为这般砸钱,总能赚的更多,谁想到年初,要为五月戏期采买锦缎作戏服,却拿不出钱来了,还要去钱庄借钱... ...我二人这才慌了神,再一查账,竟然入不敷出三年了!”
杨知府听得直愣。
他有些不敢信,但看沈如是满脸悲色,全是为难,眼泪更是在眼眶里含着,说掉不掉的,杨知府也是不得不信了。
“哎呀,你们好糊涂!前两年你们大肆采买修楼盖院的时候,本官就觉得不对劲了,总想着你们还能差了进项?没想到还真是入不敷出了!这可怎么办?”
沈如是垂下眼帘,“也没什么旁的办法了,只好关门散伙,总得把最后的工钱都发给大家。”
她说完,指了那一大箱子银钱。
“这些钱,恐也是天风楼最后给官府交的税了。”
最后的税。
这句,一下戳到了杨知府。
天风楼开不下去了,以后每年的税钱都没有了。
杨知府突然做了个重要的决定。
“不成,多少人靠着天风楼活下去,你这天风楼不能散!今日正好那税课司的姚大史不在,我做主,把你这税免了!你拿着这些钱好生盘一盘天风楼的生意,怎么就不能盘活了?!”
隔壁“没来”的姚大史,一口吐沫差点把自己噎死。
这杨知府大包大揽,那税钱怎么办?谁出?
沈如是也问了同样的问题,“首辅新政,税钱必得交上,大人可怎么办呢?”
杨知府让她不用担心,“本官有办法。”
大不了,自割腿肉呗!
可不能让天风楼这个大聚宝盆散了。
杨知府打定了这个主意,沈如是带来的一箱子银子,是怎么都不肯收了。
沈如是看向杨知府的眼神充满了感激和敬佩,杨知府自割腿肉的疼,都在这眼神中消减了不少。
隔壁姚录哭笑不得,杨知府就差没另外掏腰包补贴天风楼了。
姚录刚这么想,隔壁就传来了杨知府的声音。
“你们天风楼今年五月的戏不能停了,你要是缺钱,本官也能帮你想想办法。”
姚录差点一口气呛出来,但他突然问了章纪堂一个问题。
“大人,天风楼在京城借钱,不会是真的因为三年入不敷出吧?”
这话一出,章纪堂低笑了起来。
“怎么?连你都信了?”
一句话让姚录回了神。
天风楼风光无限,毕三姑穿金戴银,岂能穷了?
沈如是这番,根本就是在杨知府面前装穷。
偏偏人家一个“穷”字都不带,他都险些信了。
姚录心里咚咚咚响了几下。
“那花魁沈如是,当真有些作戏的手段!”
他又看了一眼首辅,首辅微微侧头,比方才神情更加专注了,好似再听下面沈如是如何回应。
只听隔壁隐隐传来了沈如是感动的声音。
相似小说推荐
-
国舅千岁的掌上月 (挥墨染蝶) 2020-03-02完结64 962皇后之子意外夭折,太医院右院判无端被牵连。一夜之间,宁济成被权倾朝野的国舅罢官流放,宁...
-
小娇娇 (小庄周) 2021-03-03完结5742 10190京都里人人都说岁杪是个有福气的,自小被抱在太后宫里养着,吃穿用度皆比照着公主的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