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就算是公主回来,与她也不会有什么交集,梦中她可是肖霆的未婚妻。
“皇姐,姐夫,元令不才,但是只要我能帮上忙的,一定会尽力而为。”傅元令神色郑重的开口。
晋安公主笑着说道:“东陵府闹蝗灾的事情你知道了?”
傅元令点点头,陛下说过了啊。
“东陵府靠海,水匪常年作乱,再有水寇裹挟,东陵府的日子并不太平,所以杨家世代镇守东陵,镇的就是这些东西。”晋安公主开口说道。
傅元令自然知道水寇的厉害,云州海港的事情也曾让朝廷头疼不已,肖九岐还差点阴沟翻船,虽说是诱敌为主,但是也十分危险。
听到这里,傅元令的脸色就更凝重了。
“东陵府多渔民,但是被水匪水寇一搅和,百姓们不敢轻易出海,即便是出海也有可能船毁人亡。杨家多次出海剿匪,然而海面甚广,匪患据点甚多,想要一网打尽实属妄想。”
杨霁英看着妻子愁眉不展,就看着瑾王妃无奈一笑,“百姓不能出海打渔,就只能靠着地里的收成,结果还遇上蝗灾,简直是……”
傅元令没想到东陵府形势这么严峻,但是在去岁却没给皇帝添乱,毕竟那时大干正在打仗。
傅元令的眼睛落在晋安公主的身上,只怕公主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又看这两夫妻感情甚笃的样子,能够夫妻同心,必然能其利断金。
“难怪父皇说要姐夫来西郊,看来去岁东陵府的情况父皇无暇分顾,心中委实是觉得对不住东陵府的百姓。”傅元令真心实意的开口,陛下不管有什么过错,但是像他这种心胸开阔又能破除陈旧思维,能大力倡导商赋为百姓谋利的做派,就让傅元令十分的钦佩。
不要说一国之主,便是一县一府之主,也不敢说人人都能有这样的胸襟跟气魄,查漏补缺,自我纠错。
陛下可是万民之主,因去年战事无暇顾及东陵府,今年召了公主驸马回京,居然能豁出面子让女婿研商,傅元令心里对陛下的观感更复杂了。
杨霁英没想到九弟妹会为陛下分说一句,心中大感意外,笑着说道:“战事当前,当然是全民一心,东陵府的百姓心里清明,并无怨恨朝廷之意。”
“那也是杨家镇守教导有方,姐姐姐夫以及杨家诸位长辈功不可没。”
晋安公主顿时乐了,“行了,自家人别说这些客套话了,九弟妹,我就想问问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能让百姓们的日子好过起来?看着父皇的意思,是想让我们在东陵府建工坊?可这工坊建起来倒是好办,后续的事情就不好弄了。”
如同养蚕坊,首先你得种桑树,种桑树又得看土地适不适宜。蚕无桑叶不成活,这是天性。
要是办冶炼工坊,他们得有矿山矿石,东陵少矿山,建不起来。
任何一个地方的商事兴盛,都跟当地先天有利条件不可分割,天时地利人和才能成大事。
傅元令仔细听完也觉得头疼,不好办。
看着傅元令眉头紧皱的样子,晋安公主笑着说道:“我们只是找你问问,若是没有办法也不怪你,别多想。”
傅元令抬头看着晋安公主,明明比肖九岐也没大几岁,但是眉眼间却带着忧民的愁绪,她想了想说道:“皇姐,也不是全无办法,我们可以效仿云州海港。”
“云州海港?”杨霁英狐疑的开口。
云州海港的事情谁都知道,这跟东陵府的情况完全不同啊。
云州海港本就是繁华富庶之地,开海港占尽天时地利,但是东陵府就不同了,穷。
“九弟妹,你说。”晋安公主听小九说过,自己这个九弟妹别看年纪不大,但是走过的地方很多,眼界宽阔,常有闺阁女子少有的睿智见识。
“云州水患兴盛,是因为当地百姓好逸恶劳,恶习成性,祖辈留下来的强盗作风,认为抢的更容易些。但是听皇姐跟姐夫所言,东陵百姓淳朴勤劳,做水匪只怕多是因为生活所迫。”傅元令轻声说道。
杨霁英点头,“是这样,不过也有些人跟云州差不多,但是只是少数。”
“只要人心绝大数向善,咱们就有可为之利。”傅元令看着二人,“只要能让百姓吃饱肚子,谁还愿意刀头上舔血过日子。”
晋安公主跟丈夫对视一眼,这一点他们知道啊,但是这不是做不到吗?
要是家有余粮,谁还愁成这样。
“九弟妹,我跟你姐夫不懂这些,你就直说吧。”晋安公主痛快的说道。
傅元令失笑,“皇姐,我只是有个隐约的想法,现在还没想好,但是我想既然父皇让你们来这里,必然是想要西郊跟东陵建立关系,我们可以在这里想一想。”
杨霁英脑海中忽然灵光一闪,兴奋地看着傅元令,“西郊缺工匠,但是东陵有人啊!”
晋安公主愣了一下,紧跟着也想到了,是啊,他们别的不多,就人多!
第1164章:给你当靠山啊
东陵府无先天优势发展工坊,水匪成灾驱之不尽,百姓无饱腹之粮,为了生计也会铤而走险。
但是要是有人能给他们提供一份安稳的差事,能让家小安稳度日,不再整日提心吊胆,只要是想好好过日子的人,就不会再去做那种事情。
这就等于是分化了水匪的百姓基础,将这一部分人弄走,水匪的人员越来越少,这东陵府杨家收拾起水匪来就容易多了啊。
如果能让东陵府的青壮劳力去做工匠,学会一门谋生的手艺,而西郊这边也能缓解缺少工匠的压力。
水匪嘛就是靠海逞凶,一群人上了岸脱离了海域,那还能翻起什么浪花来。
杨霁英兴奋的不成,站起身在屋子里直转圈,越想越觉得这个办法可以,看着晋安公主说道:“等这些人将手艺学成之后过个几年回东陵,慢慢的咱们东陵就能富裕起来了。”
晋安公主看着丈夫这么高兴,自己也跟着开心,看着傅元令就道:“果然九弟妹有办法。”
傅元令失笑,“长姐千万别取笑我了,这哪是我想的办法,不过是瞧着云州照样子做而已。”
“那也是你的本事,反正我们夫妻是没想到。”晋安公主笑,“只是,这样的话,会不会给你添麻烦?”
毕竟东陵府来的人学了手艺过个几年就要回东陵,这就等于九弟妹白忙活一场,心中怪不好意思的。
“工匠们来做工,我又不是白管饭。不过,要学什么本领,还得长姐跟姐夫好好想想,不好工匠从这边学了手艺,回去后却无用武之地。”傅元令正色的说道。
“那是自然,我们好好想想,这个倒是不急,要不怎么来西郊。”
心头大患有了办法,两夫妻心情都轻松起来。
谈完正事,心情轻松了,晋安公主这才有时间跟傅元令闲话家常,索性把丈夫打发出去逛逛,“我们说些女儿家的话,你还是出去看看吧。”
杨霁英拱手讨饶,笑着告辞出门。
“长姐跟姐夫感情真好。”傅元令笑着说道。
晋安公主的丈夫虽然仪容不是很出色,但是人品端正厚道,能为了百姓奔波,可见是心有大义之人。
晋安公主戏谑的看着傅元令,“倒不用说我,就我们家小九那是整天把你挂在嘴边上,这一点你姐夫可差远了。”
傅元令:……
晋安公主难得看着傅元令不好意思的样子,毕竟这个弟妹太强悍了,真的是很难从她身上见到这样小女儿的姿态。
“小九当初成亲时我是想回来的,但是那时正值水匪猖獗,实在是无法离开,弟妹莫要怪我。”
“长姐不要这样说,王爷知道了只怕也会难受的。”
“小九看着凶巴巴的,其实是个很好的人。小的时候是我护着他,等他大一些就是护着我了。”晋安公主笑眯眯的开口,“我一直怕他性子轴,这辈子要孤独终老了,哪知道老天疼憨人,让他遇到了弟妹,也是他的福气。”
傅元令:……
饶是她脸皮厚,这会儿也有些不好意思了。
“遇上王爷才是我的幸事。”傅元令真心说道,遇到肖九岐她才能毫无顾忌的继续做她想做的事情,不管做什么,他都会站在身后支持她。
不像是在梦中,自己就像是被折断翅膀的金丝雀,硬生生的困在笼子中被灭杀。
纵然是因为她蠢,但是肖霆也远不及肖九岐心胸开阔容人。
晋安公主略犹豫一下,看着傅元令还是说道:“长乐那边,你还是避着些,她可比谭贵妃母子都聪明,最会审时度势。”
傅元令一怔,毫无预兆的,没想到晋安公主会跟她说这些。
晋安公主看着傅元令惊愕的样子,轻轻一笑,“怎么,很意外?没什么可意外的,身为皇家女,这些事情都是避不开的。皇家公主联姻在外,虽说远离故土,但是你跟小九放心,长姐会时时刻刻站在你们身后,不用怕。”
她在东陵府用心经营,笼络杨家上下,跟丈夫能有今日的感情,怎么会是凭空而来?
在上京,她是杨家的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