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就对了嘛。”姜贵妃不由分说地挽住裴熙的手臂,几乎是将她拖进了屋。
饶是为了应付倪皇后近几日在宫中兴起的“节俭之风”,姜贵妃已经命人将许多金银玉器搁置起来了,可一打眼看去,与庄严古朴、几乎只有鲜花装饰的凤仪宫相比,谨仁宫还是多了几分华贵。
殿内的整套家具都是由黑檀木打造的,上面铺着绣工精良的杭绸锦缎。
多宝阁上摆满的古董玉器暂且不提,光是悬在谨仁宫正殿中央的那一把镶满各色宝石的宝剑,就足以晃花来人的眼。
姜贵妃见裴熙将目光放在那把剑上,笑着解释道:“皇上不记得了吧?这是我入宫时祖父送给我的嫁妆。皇上放心,若无大事,我是不会在宫中舞刀弄剑的。”
姜贵妃的祖父、姜太后的伯父,裴熙略有耳闻。
据说他曾是永宁皇帝的御前侍卫,因救驾有功受到了封赏。
姜家也就是自打那个时候,才逐渐在大齐的权贵圈中冒了头。
不过两朝而已,如今的姜家便已不能同日而语。
就连裴熙这个皇帝,都不能轻易奈何得了他们。
裴熙干笑一声道:“如此便好。”
“皇上看起来没什么精神的样子,是不是饿了?”不等裴熙回答,姜贵妃便大手一挥,“来人,传膳!”
第二十二章 古怪
裴熙目瞪口呆地看着摆在自己面前的一大盆白米饭,终于明白了姜贵妃母子为何生得如此壮实。
不仅主食用的多,桌上几乎没有一个素菜,全是实打实的大鱼大肉。裴熙吃了几口便腻了,姜贵妃与三皇子母子两个却用得很香,姜贵妃还很热情地给裴熙夹菜。
裴熙不想浪费,她夹多少就吃多少。到后来实在吃不下了,裴熙只能先站了起来,说自 * 己吃饱了,让他们慢慢吃。
要是换了别的妃嫔和皇子看到皇帝放下了筷子,不管自己吃没吃饱,都会跟着停筷。可姜贵妃母子却不同,见裴熙不吃了,姜贵妃只劝了一句,见裴熙没有继续的意思,姜贵妃就自顾自地吃了起来,甚至还从裴熙的盆里挖了两大勺白饭。
一顿饭吃下来,裴熙不仅撑,而且叹——像姜贵妃这样的性情中人,拘在后宫里倒是有几分可惜了。
晚膳过后,姜贵妃又拉着裴熙说了一会儿话。除了让裴熙别怪罪她处罚之茗的事情之外,就是“倪皇后是外人,咱们才是一家人”之类的言辞。
裴熙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嗯嗯啊啊”地敷衍着,并没有往心里去。
姜贵妃却像完全没看出来似的,好像把自己心里想说的话说完了,她就痛快了似的。
至于皇帝怎么想的?不重要,她爽了就行。
到了快要休息的时辰,姜贵妃也不留裴熙,反倒主动撵皇帝走:“皇上,时辰不早了,您早些回去歇着吧?”
此话正中裴熙下怀。虽说她之前已经和倪皇后一起睡过了,不过倪皇后香香软软的,一看就是个柔婉的女子。姜贵妃人高马大,武功又深不可测,裴熙才见过她一面,不敢跟她同床共枕。
既然姜贵妃都这么说了,裴熙便顺势起身,告别了姜贵妃母子。
……
接下来的小半个月时间里,裴熙便按照之蓓告诉过她的,将后宫里位份较高的妃嫔召了个遍。
像当初对倪皇后那样,裴熙向她们简单解释了自己失忆之事,还拿出自己的小册子,细心地记录下她们的喜好。
许多妃子久不得宠,对裴熙失忆一事接受良好。
比如四公主的生母瑶嫔就很贤惠地表示:“妾身别无他求,只要皇上平安无事就心满意足了。”
接着露出一个我见犹怜的娇羞笑容。
裴熙现在算是明白自己先前为何会冷落倪皇后了。不是倪皇后不好,而是后宫里的妃嫔实在是太多了,且都各有各的美。
或娇俏,或妩媚,或清丽,或英气……简直让人看花眼。
裴熙打心底里觉得,自己要是个男人的话,能够坐拥这么多美人,她一定把持不住。
……
除了妃嫔们之外,裴熙还打算和几个皇子、公主们一一相处一番。
就算这些孩子不是她亲生的,从血缘关系来看,他们毕竟还是她的子侄。
这日裴熙正准备先去庆宁宫探望一下两个较为年长的皇子,高奇悄悄地来到裴熙身边,向她回禀一件要事。
“先前皇上吩咐奴才寻个信得过的太医去为景王诊脉,奴才经过筛查,发现太医院的方太医身家清白,且在太医院中不受重视,一直是替侍卫和宫人诊脉,与两宫太后都无牵连。于是奴才便安排了一番,让方太医悄悄地下了一回天牢,替景王诊治。”
裴熙迫不及待地追问:“如何?”
高奇神色凝重:“据方太 * 医所说,景王身上虽有些皮肉伤,但都并不致命。”
裴熙挑重点问:“那头部呢?可有损伤?”
高奇颔首道:“有是有,不过有些古怪。”
不等裴熙追问,高奇主动禀报道:“据方太医分析,景王头上的伤不像是外力所致,倒像是……自己撞出来的。”
“自己撞出来的?”裴熙皱眉,“景王这是要自尽?不对啊,朕记得他身上拴着铁链,行动困难,怎会有机会撞墙?莫不是他下狱之前撞的?”
高奇摇头道:“伤虽不新,但亦不旧,应当是皇上见过景王之后才撞的。奇怪的是,就如皇上所说,方太医下狱之时,景王身上仍然拴着铁链,不应有此机会对自己下手才是。”
“这么说来,就是有人在帮助景王了。”裴熙下意识地想到了为景王说好话的那个人,“永寿宫?”
“极有可能。”高奇沉默了一下,声音低沉下来:“皇上可还要奴才继续追查下去?”
“现下天牢里大多是慕水寒的亲兵,想要不惊动慕水寒继续追查,不太现实。”裴熙面露一丝犹豫,“若是不过了慕水寒这一关,恐怕就很难查下去了。”
高奇表示赞同:“奴才这回带方太医下狱,除了想办法调虎离山之外,还收买了几个狱卒。但这些人究竟是真心为财所动,还是在慕将军的默许下行事,实在是难以琢磨。”
“罢了,天牢这边你先替朕留心着,不要妄动,等朕试探试探慕水寒再说。另外安排些人手,盯着永寿宫那边,看看他们和景王是否还有联系。”
和慕水寒相比,姜太后毕竟是裴熙的生母,裴熙对她有敬却无畏。
退一万步讲,就算她做的事情被姜太后发现了,裴熙也不必担心自己会有性命之忧。
毕竟她是姜太后唯一的孩子。
高奇应了声后,裴熙吩咐道:“冯姑姑这几日头又疼了,回头请方太医来给她瞧瞧。”
高奇是个聪明人,裴熙没有明说他便明白了,皇上这是想要亲自问方太医的话,不过是拿冯兰馨当个由头罢了。
高奇答应下来后,见裴熙再无其他吩咐,便如来时一般躬身退了出去。
……
按照大齐惯例,皇子满五周岁之后便要从生母或是养母的寝宫中搬出,在庆宁宫里生活。
据说当年裴熙也在庆宁宫中生活过一段时间,不过只有短短的两年。
天成十七年、也就是裴熙七岁那一年,裴熙便作为先帝唯一的皇子被册封为皇太子,入住重华宫,也就是俗称的东宫。
别说裴熙失了忆,就算是没有,只是五六岁时在这里住过两年而已,按说裴熙对庆宁宫应该没什么印象了才对。
只是神奇的是,裴熙一踏入庆宁宫,就觉得这里很是眼熟,说不出的眼熟,甚至比皇帝寝殿还要让她感到亲切。
这种亲切感似乎触动了裴熙尘封的记忆,使得她才入庆宁宫没多久,便感到一阵眩晕,多亏 * 之荷眼疾手快地扶着,才没叫裴熙摔倒在青石板上。
第二十三章 儿子
见裴熙要晕,之蓓立马回过头中气十足地大喊一声:“传太医!”
裴熙本想强撑一下,刚要摆手说不必,结果“不”字刚刚说出口,就发现自己口干舌燥,根本提不起音量,只得由着他们去了。
于是裴熙第一次见自己的皇长子和皇次子,就是躺在病榻上见的。 JSG
大皇子和二皇子岁数相差的不多,年纪都还小,今年一个六岁,一个五岁多一点儿。
不知是不是二人从小在宫中长大的缘故,脸上的神情已然不似寻常孩童般天真,一个赛一个的早熟。
相比之下,竟是年纪较小的二皇子更为成熟一些。见肖太医为裴熙诊完脉后给裴熙喂了一颗药丸,二皇子裴景澄关切地问道:“肖太医,不知父皇的龙体如何了?”
肖太医闻言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看了裴熙一眼,见皇帝微微点头首肯方道:“回二皇子殿下,皇上这是先前受伤后症结未除,蓦然间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受了些刺激所致,并无大碍。微臣已经给皇上服下了安神丸,回去后再给皇上开副温补的方子,好生调养即可。”
二皇子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如此便好,有劳肖太医了。”
一旁的大皇子裴景渲见二皇子说个没完,生怕自己落在了弟弟的后面,急忙说道:“父皇,虽然肖太医说您已无大碍,不过您刚刚险些晕倒,不宜挪动,不如今日就在庆宁宫歇下吧?”
相似小说推荐
-
芙蓉花娇[重生] (墨容绾) 2021-01-30完结134 1142新皇登基,指定蓝家姑娘入宫为后。蓝渺渺自告奋勇代替上辈子在宫中郁闷而亡的长姐入宫...
-
摄政王的真香火葬场 (皎皎星月) 2021-01-22完结421 1363世人皆知,乡下来的哑女虞鱼是摄政王沈宴的救命恩人,桀骜不驯的摄政王唯独对她百依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