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郎今天来下聘[重生] 金推完结+番外 (青云上)
魏氏不同意,“王爷一个人在京城,我如何能放心。”
刘文谦也不点破这信的问题,只对魏氏道,“我不能走,娘子趁着现在太子还没登基,赶紧走。这是母孝,娘子出身市井,要回去奔丧,谁也不能拦着你。最重要的是,把孩子们都带走。”
魏氏心里一惊,顿时明白了一些,只能点头,“我走了,王爷千万要保重。”
刘文谦抱紧了她,“娘子放心,我会保重自己的。当年南安王造反,我一个小商人都能留下一命。如今我是辅政王,谁还敢杀了我不成。”
魏氏不再犹豫,立刻向皇后请求,要回青州奔丧,皇后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为防止太子那边的人拦截,刘文谦当天就把她们娘儿几个连带鹏哥儿全部送走,京城里只剩下他和郑老爷两口子。
第118章 新皇帝兄弟情深
刘文谦给魏氏等人安排了许多护卫, 其中一名就是刚刚被卸了差事的陆二老爷。
陆二老爷混在侍卫堆里,一点不打眼。
太子二话不说卸了他的差事,他现在就是个白身,留在京城也无用。侄儿身上有爵位走不了, 他索性带着侄孙一起走了。
陆家已经不是第一次面对浩劫, 陆二老爷非常平静。好在这次只是罢官, 他一个小小的副统领, 没了职权,也没多大用处了。
周家倒是建议过太子把陆二老爷看起来,若是后面万不得已要和宣王兵戎相见,以宣王优柔寡断的性子, 他能为陆家人放弃王爵, 未必不会做出别的牺牲。
但太子没同意。
太子心里清楚,父皇肯定还在世, 宣王其实并不能做主,留着陆家也没多大用,父皇不会因为陆家而手软的。今日的陆家, 早就是昨日黄花,除了个陆二郎后劲足,其余人都不在太子眼里。
陆二老爷一路护送着魏氏娘儿几个回了青州,同时悄悄给儿子传信, 告诉他自己平安离京。
但陆二老爷丝毫不敢大意, 青州说白了还在太子治下,太子一句话,就能把他们通通捉回来。陛下虽然手握西北, 也鞭长莫及。
等到了青州。魏老太太还停灵在家里, 就等着女儿回来呢。
魏氏还不知道亲娘装死, 一头趴在棺木上哭得死去活来,刘悦妍夫妻也带着弟弟妹妹们一起跪下磕头哭泣。
魏老太太的丧事规格在青州算是非常体面的了,知府和知府太太都亲自来吊丧。谁也想不到,当初这个市井中平平无奇的老太太,养了个女儿最后飞上了枝头做了凤凰,给太后娘娘做了嫡嫡亲的儿媳妇,还有两个亲生子。
魏氏带着儿女们在青州住了下来,时隔多年,她又回到了原来的旧宅里。
郑家兄弟把宅子打理的很好,当初被刘文谦挖烂了的宅子都已经恢复好了,魏氏心思复杂地住了进来。
她已经知道了亲娘诈死的事情,但她必须把这场戏演下去。
为了表示孝顺,魏氏准备在青州住三个月,为母守丧。刘悦妍多年没回来,也要去闫家公婆跟前尽孝,自然也不会走了。
送走了妻儿,刘文谦在京城彻底清闲了下来。
他已经不去上朝了,太子派人来请过两回,刘文谦婉言谢绝,说是等陛下归来再说。
太子见他执拗,也不再相邀,他还担心刘文谦在朝堂上又做出什么不体面的事情来。
刘文谦怕郑老爷老两口在外头被人欺负,亲自带人去把他们请进了诚王府。
郑老爷也不拒绝,利索地带着老妻搬家。这些日子他明显感觉了出来,自从刘兄弟在朝堂上发威了一次,连他这个小小的主事,都开始明里暗里被那些太子党的人找茬。
好在郑老爷不是个怕事的,他只管办自己的差事,你无故找茬,管你是上级还是平级,二话不说就给你顶回去,郑老耿的外号可不是白叫的。
郑老爷心里清楚,他儿子和女婿都在西北,如今是妥妥的宣王党,跑也跑不了。
无所谓,老子当年被两任知府穿小鞋都没怕过,如今孩子们都送走了,老子怕个屁!
郑老爷光棍的很,大大方方住进了诚王府,我们就是结义兄弟,我们还是亲家,我们就是穿一条裤子的,你想打我,你来啊!
他这样豁出去,那些找茬的人反倒虚了起来。
再说太子,他没有遵从皇帝的诏令去西北,心里知道自己和父皇算是翻脸了。如今西北在父皇和老五手里,他不能再坐以待毙了,只能先给自己正了名分,才好行事,一个太子,说出去总是差了些。
在以周家为首的一群人簇拥下,太子终于登基了。
为了表示自己心系父皇,太子拒绝了三次,第四次终于勉强同意了。
太子登基的前几天,庄大人辞官了。庄大人是朝堂上的中流砥柱,太子始终不同意他告老,但庄大人交了三次辞呈之后,眼见太子要无诏登基,直接就不去上朝了。
太子也不能硬来,庄大人是父皇跟前第一人,若是自己刚登基庄大人就辞官,他脸上也无关。他仍旧保留着庄大人吏部尚书的官位,派了太医进庄家,让庄大人养一养身体,等大安之后,再回来为国效力。
太子登基后,立刻发了第一道圣旨,着宣王奉大行皇帝回京安葬。
皇帝在西北很快就收到了这个消息,他很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现实。他是做皇帝的人,比谁都了解皇权的肮脏。所以他一直努力,想尽了一切办法,想让自己的儿子们少一些肮脏,多一些人性。但他没想到,他做出的努力越多,儿子们之间越是分崩离析。
皇帝在心里叹口气,朕不如母后活得通透。朕以为能保全你们,最后却是朕害了你们。
皇帝一个人沉思了一会儿,然后对着来送消息的韩总督挥了挥手,“你去把老五叫来。”
五皇子一直守在这边,很快就过来了。
皇帝让他看了看太子发来的“圣旨”,“朕已经是个死人了。”
五皇子连忙跪下,“父皇,儿臣心里只认父皇,请父皇吩咐。”
皇帝又摆手,“起来说话。”
五皇子站在了一边。
皇帝问韩总督,“韩爱卿,你说朕该怎么办?”
韩世梁是皇帝心腹,现在手握二十万兵权,控制住了北边三省,自然不会去认太子为主,“陛下可要回京?”
皇帝冷笑,“这个逆子说朕是大行皇帝,朕回去了站在他眼前,他也会说朕是个假的。”
韩世梁道,“陛下,朝中并非全是指鹿为马之人,臣听说庄大人辞官,诚王罢朝,可见人心还在陛下这里。臣愿意护送陛下回京,太子虽然登基,但各方兵权并未全部收拢,臣建议就趁着这个时候回京,再等下去,若是倒戈的人太多,于陛下不利。”
皇帝半晌后叹了口气,“就照你说的做,韩世梁听旨。”
韩世梁立刻跪下,“臣在。”
皇帝言语利索,“命你立刻点十二万人马,随朕回京。”
韩世梁声音洪亮,“臣接旨。”
皇帝又道,“宣王与朕同行。”
五皇子也应诺了。
皇帝心里清楚,此次回京,肯定少不了会流血。他心里仍旧在纠结,不行自己就退位算了?也省得血流成河百姓遭殃,但这个逆子这样的做法,如何能是个明君。
五皇子看出了皇帝的纠结,加了一把火,“父皇,不知道母后和大皇兄现在怎么样了?”
这一句话顿时提醒了皇帝,他想起了太后和他说的话,想让你所有的儿子都活得久一些,那你自己就要活得久一些。
自己不在京城,皇后和大皇子危矣。被废掉的嫡长子,从来没有好下场。
不光是这母子两个,怕是别的儿子早晚也没有什么好日子过。
五皇子一句话,坚定了皇帝的主意,他必须回京。就算和那个逆子打一仗,他也要回去。
五皇子说的一点不假,京城里早就翻了天了。
太子登基后,先忙着抓兵权,然后就是封赏问题。
在周家和他的一群心腹协助下,京城里的兵权已经被他抓了一大半,剩下的也都是墙头草。
至于封赏,太子也丝毫不小气。周大老爷被认命为吏部左侍郎,庄大人不在,他就是吏部第一人了。太子的岳父和他的一堆心腹,全部被安插在了重要的职位上。
然后,他给大行皇帝定了谥号,又封了李太后为太皇太后,并同时封了两个太后。
孙皇后和周贵妃同时被封为太后,然而,孙皇后没有接旨。
孙皇后住在昭阳宫里不出来,让人给太子送了一句话,不见大行皇帝遗体,本宫就是皇后,不是什么太后。
这养母子两个其实早就翻脸了,之前皇帝在的时候,维持着表面的和平,现在皇帝被太子定为死人了,自然不会把孙皇后放在眼里,他让太子妃,哦不,新皇后来劝孙皇后。
新皇后才封了两天,因为孙皇后不肯搬家,她仍旧住在东宫里。
新皇后给孙皇后行礼,“母后。”
孙皇后冷冷地看着她,“恭喜你,飞黄腾达了。”
新皇后赶紧再次行礼道,“母后,儿臣在母后面前,哪里敢说这些话。”
相似小说推荐
-
掉马后我成了宠妃 完结+番外 (起跃) 2020.12.18完结9295 20162曾用名:深宫暴君周恒选秀,因残暴的名声,各世家人心惶惶,姜家主母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受苦...
-
金丝囚鸟 (若水未央) 2020-12-14完结218 1465景国郡主阿桃十五岁和亲楚国,嫁了一个特别好的夫君。夫君燕珩英俊潇洒,百依百顺,真真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