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郎今天来下聘[重生] 金推完结+番外 (青云上)
大皇子不死心,忽然起身跪了下来,“五叔,难道您真的眼睁睁看着我去死吗?”
刘文谦看着他,“大殿下,以陛下的性情,必定会想方设法保住你的性命。你看,陛下为了皇后娘娘,让周贵妃出家了。你是娘娘亲子,不用担心性命问题。”
大皇子惨然一笑,“五叔,留着性命,做阶下囚吗?”
刘文谦哼了一声,“阶下囚怎么了,我不也是做了几个月阶下囚。大殿下,你回去吧,我奉劝你一句,这个时候,你越是动,越危险。”
大皇子起身,哼了一声,“五叔这样片叶不沾身,但愿五叔将来能有个好结局。我看老五总是过来,怎么,难道五叔想烧冷灶不成?”
刘文谦跟着台上的唱了起来,“李文北门带箭丧,伴驾山前又收李广,这都是前朝的忠臣良将,哪个忠良又有下场……”
大皇子在诚亲王这里铩羽而归,又去求了自己的舅父。
承恩侯孙侯爷和刘文谦一样,劝他以静制动。大皇子最后只能去找自己的岳父,石大人。
孙侯爷不一样,只要皇后还在,孙家就有希望。可石大人不一样,大皇子不稳,石家就没有任何希望。
石大人也不傻,他自己自然不能去说了,他找了个小御史写了个折子,请陛下立嫡皇长子为太子,以固国本。
皇帝什么都没说,立刻让康亲王改了玉牒,把二皇子记在了皇后名下,把周贵妃从皇家除名。从此,二皇子就是孙皇后的儿子。以后史书和皇族族谱,再也查不到周贵妃此人。
郑颂贤和刘悦薇一到京城,立刻去诚王府请安,把魏家送的东西和庞家给的一万两银子转交给了魏氏。刘文谦拉着女婿听了一阵子戏,然后嘱咐他去了翰林院莫要多说话。
过了几天,郑颂贤正式去了翰林院。与此同时,二皇子终于能脱离拐杖自己走路了。
自从天暖和了以后,二皇子就很少咳嗽了。他断掉的骨头长好了,身上的伤口颜色淡了许多,人也长胖了些,不再是过年回京时消瘦的模样。
二皇子好了后,进宫给皇帝请安。
皇帝见他大安了,十分高兴,让儿子坐下,“近来还咳嗽吗?”
二皇子实话实说,“多谢父皇关心,天暖和多了,儿臣已经不咳嗽了。太医说,趁着夏天多养一样,等到了秋天注意些,就算到时候仍旧有些咳嗽,也不是时时有 。”
皇帝自己已经问过太医了,见二皇子和太医说的分毫不差,心里很满意。
父子两个说了几句话之后,皇帝对二皇子道,“去见见你母后。”
二皇子说了个好字,然后继续看着皇帝。
皇帝明白二皇子的意思,放下了笔,“皇儿,父皇已经尽力。你也有一群儿女,希望你能体谅父皇的心思。”
二皇子垂下了眼帘,“儿臣多谢父皇为儿臣筹谋,儿臣会好生孝敬母后的。”
皇帝点头,“去吧。”
二皇子去了昭阳宫,正好大皇子也在。
二皇子给孙皇后行了大礼,“儿臣见过母后。”
这是母子定了名分后第一次见面,二皇子行此大礼也不过分。
孙皇后看向大皇子,大皇子扶起了弟弟,“二弟,都是自家人,不用客气。看到二弟好了,母后和我都非常高兴。”
二皇子对着大皇子笑了笑,“多谢大哥关心,都是太医们照顾的好。”
大皇子听到这话后心里直打鼓,他买通了太医,但老二仍旧好好的站在这里。大皇子原意不是让太医把二皇子弄死,而是让他的咳嗽好不了。一个皇子,整天咳嗽,怎么能做太子,有失体统。
可那太医也不知怎么回事,他口口声声说换了二皇子的药,二皇子却一天比一天好。
大皇子当然不知道了,是他亲娘孙皇后及时替他挽回了过错。那太医岂敢不听皇后的,只能一直糊弄大皇子。
孙皇后让二皇子坐,“皇儿,我听说你媳妇这些日子每日贴身伺候你,真是个贤惠人。你以后对她好些,府里那些姬妾,万不可让她们乱了规矩。”
二皇子点头,“多谢母后教导,儿臣不会宠妾灭妻的。”
孙皇后叫了身边的嬷嬷来,让她从库房里挑了许多东西,赏赐给二皇子妃,二皇子又起身道谢。
孙皇后看向大皇子,“老大,你去陪你妹妹玩一会子,我和你弟弟说说话。”
等大皇子走了,孙皇后先叹了口气,“皇儿,你放心,静安居士那里的供奉,母后一样都不会差的。”
二皇子喉头哽咽了一下,“多谢母后,请母后转告静安居士,儿臣会好好的,希望她也好好的。”
孙皇后心里有些不忍,皇帝没发话,她也不敢私自让二皇子去见静安居士。
“皇儿,你明白你父皇的意思吗?”
二皇子看向皇后,“母后,儿臣明白。儿臣想知道,母后愿意吗?”
孙皇后也定定地看着他,半晌后道,“你我有缘,如今做了母子。既然你是我儿子了,我自然要替你筹谋。你大哥是个憨的,他以前做过一些不好的事情,请你看在我的面子上,暂时不要和他计较,我会好生管教他的。”
二皇子点点头,“多谢母后,大哥的事情,儿臣既往不咎。但若是他以后还针对儿臣,请母后也疼一疼儿子。”
孙皇后也点头,“你放心,他若再敢胡作非为,我先请你父皇废了他的爵位。”
二皇子道,“好,儿臣谢过母后。”
孙皇后笑了,“你父皇果然眼光比我好,你是个有心胸的。母后希望,我们以后能好好做母子。你放心,你母妃那里,以后我有什么,她就有什么。”
母子两个说了一通剖心剖肺的话,孙皇后还赏赐了二皇子一个内侍,此人是孙家和她通信的中间人,有了此人,孙家人就知道,孙皇后是认下了二皇子。
二皇子进宫一趟,得到了孙皇后的支持,第二天,孙家人就上门送了许多补品,给二皇子补身子用。
二皇子和孙家好上了,大皇子如坠冰窟。
郑颂贤在家里休息几天后,准备去翰林院当差去了。
一大早,刘悦薇亲自替他穿上了六品官服,还给他行礼,“见过郑大人。”
郑颂贤咳嗽了一声,“免礼。”
旁边的丫头们都捂嘴笑了起来,刘悦薇自己也撑不住笑了。
郑颂贤拉着她的手,“娘子,以后我就要去天天当差了,不过当差总比读书清闲些。翰林院差事轻松,以后我每天晚上总算能回来早些了。”
夫妻两个坐在了餐桌旁边,刘悦薇给他盛了碗饭,“三哥第一天当差,吃饱些。”
等吃过了早饭,刘悦薇把他送到了二门口,郑颂贤自己去了翰林院。
郑颂贤到了翰林院后,先去拜见了翰林学士温大人。
温大人很和煦地和他说了几句话,打发他去看本朝史书,以后负责修史。
郑颂贤又开始了每日读书的生涯,唯一不同的是,现在看的都是史书,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修史。
郑颂贤把本朝的史书看完了,又开始看历朝历代的史书。一般来说,凡是本朝修的史书,看起来都比较花团锦簇,各个皇帝都英明神武。若是后来的朝代写,更中肯一些,能把各个帝王的好坏都写的一清二楚,谁在位干了一些什么坏事,一样都不隐瞒。
看完之后,郑颂贤心里有了谱,开始加入到修史的队伍中去。
修了一阵子史书,温大人偶尔让他学着写写公文,看着翰林供奉们起草诏书。这些东西以前科举考试后都考过,但实际用起来,还是略微有些区别。
郑颂贤对这个比较感兴趣,修本朝的史书实在是没意思,感觉自己整日在溜须拍马一样。但他想到刘文谦说的话,官场上过于耿直也不好,还是耐着性子按照规矩把太上皇生前事迹一一捋顺了,好的事情夸一夸,不好的事情也能找到理由盖过去。
郑颂贤没想到,他参与起草的第一份诏书,就是封二皇子为太子的旨意。
第93章 扩作坊东宫初定
郑颂贤看到旨意时有些心惊肉跳, 圣旨上只把二皇子夸赞了一番,又说他是原配皇后嫡出之子,堪当太子。
郑颂贤的职责就是跟着起草诏书,别的都不关他的事情。
当天夜里回家, 郑颂贤把这事儿告诉了刘悦薇。
刘悦薇小声道, “这早在预料之中, 就是不知道皇伯父怎么安排大皇子。又要怎么跟天下人交代, 废长立幼,总得有个合适的理由。”
郑颂贤道,“谁知道呢, 估计陛下自己心里有数吧。立太子可不是小事情, 陛下一个人说了也不算的。我听说近来孙家开始和周家一起支持二皇子, 连孙家都不看好大皇子了,大皇子还有什么戏。大皇子这门亲事, 还是太上皇定的, 石家在陛下心里又没有什么分量。”
刘悦薇看了郑颂贤一眼,“三哥, 是不是人人做了皇帝, 都会变的面目全非。”
郑颂贤笑道,“家里儿子多了, 个个都只想分家产, 老父亲一边舍不得放权,一边又想控制儿子们。儿子们都长大了, 谁不想自己当家做主呢。这是人的本性, 普通人家尚且如此, 天家也不会有什么不同。陛下要是早些把大皇子立了做太子, 估计也不会有这么多事情。”
相似小说推荐
-
掉马后我成了宠妃 完结+番外 (起跃) 2020.12.18完结9295 20162曾用名:深宫暴君周恒选秀,因残暴的名声,各世家人心惶惶,姜家主母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受苦...
-
金丝囚鸟 (若水未央) 2020-12-14完结218 1465景国郡主阿桃十五岁和亲楚国,嫁了一个特别好的夫君。夫君燕珩英俊潇洒,百依百顺,真真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