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郎今天来下聘[重生] 金推完结+番外 (青云上)


  那边厢,郑颂德一路紧赶慢赶,花了近二十天的功夫,终于到了青州府。
  郑颂德骑着马慢悠悠到了家里,门房见到他,立刻高兴地迎接了过来,“二爷回来了。”
  郑颂德把马丢给门房,“爹娘在不在?”
  门房道,“老爷去衙门了,太太在呢。二爷快进去,家里有喜事等着二爷呢。”
  郑颂德回了半边身子看着他,“什么喜事?”
  门房笑眯眯的,“恭喜二爷,二爷头先前脚才走,后脚二奶奶就被诊出有身子了,这会子都快四个月了。”
  郑颂德立刻扭身就进去了,大步流星直奔正院,“娘,娘,儿子回来了。”
  郑太太眼睛都盼大了,都没等到郑颂德回来,这几日正在跟唐氏嘀咕,难道这小子被京城的花花世界迷了眼?会不会被人带到什么不好的地方去?她还不敢跟何氏说,怕何氏心里多想。
  唐氏不停地安慰婆母,自己的儿子还能不知道,虽然嘴上没个正经,做事情却是再稳妥不过的。
  这会子听见郑颂德的喊声,郑太太急忙带着媳妇们一起出来了。
  郑颂德打眼就看到撑着腰的何氏,看身姿,似乎是有孕。
  他先给老娘行礼,“娘,儿子回来了。”
  郑太太扶起儿子,“快起来,一路上顺利不顺利?”
  郑颂德起身,“都好的很,叔叔婶子和弟弟弟妹给爹娘捎了许多东西回来呢。”
  郑太太笑着点头,“王爷王妃有心了,快,来看看你媳妇。”
  郑颂德平日里大大咧咧,这会子居然有些不好意思了,“娘子,你身体怎么样了?”
  众人一听就明白他这是晓得了。
  何氏笑眯眯的,“我还好,官人总算回来了,卉姐儿天天要爹呢。”
  郑颂德扶着她的手,“那快进去坐着说吧。”
  他这几个月天天见他弟弟这样搀扶郡主,不知不觉就学到了,郑太太和唐氏瞟了他一眼,笑着没说话。
  等到屋里坐下后,郑太太问,“你叔叔婶子身体怎么样?”
  郑颂德回道,“叔叔婶子身体都好,说是十分惦记家里人,让爹娘保重身体。”
  郑太太叹了口气,“我两年没见到你婶子了。”
  郑颂德见她神色不快,连忙道,“娘,我这里还有个好消息呢。三弟妹二月十七亥时,生了个六斤一两的大胖小子。”
  果然,郑太太神色顿时欢喜起来,“果真?那可真是太好了。她们娘儿两个怎么样?”
  郑颂德仔细回道,“儿子走的时候,弟妹和孩子都好。郡主府里人多,弟妹陪嫁的婆子和宫里的嬷嬷把她们母子两个照顾的很好,娘只管放心。三弟给孩子取了个小名,叫沛哥儿。”
  郑太太有些遗憾,“旺哥儿出生我不在身边,如今沛哥儿落地,我又没看到。”
  唐氏在一边道,“娘,骨肉至亲,就算您没看到,您永远也是孩子的亲祖母。”
  郑太太又问,“你弟弟家里日子可还过的去?”
  郑颂德道,“娘放心,弟妹很会过日子,家里又体面又不铺张浪费,现在她又把金缕阁开起来了,摊子铺的还不小呢,以前只是做丝线,现在连布匹一起做,我听说汪掌柜和京城里的大师傅一起研究出了一款新式布料,现在虽然金缕阁还没回本,但儿子觉得早晚能挣够一家子的吃喝。”
  唐氏插了一句嘴,“二弟,汪家妹妹现在如何了?”
  郑颂德回道,“去年生了个儿子,现在也大半岁了。这汪掌柜真是能干,整天带着个孩子,还能把金缕阁折腾的有声有色。汪家两口子要是知道了,怕不会把肠子悔青。”
  郑太太蹙了蹙眉,“这是个苦命丫头,以前既然被爹娘卖了,如今她过好了,以后就桥归桥路归路,各过各的吧。你们也别出去说,不然她那个臭不要脸的后娘知道了,万一摸到了京城去闹,最后丢脸的还是老三媳妇。”
  大伙儿都点头,让郑太太放心。
  郑太太又看了看儿子,“京城里过的怎么样?”
  郑颂德笑道,“哎哟,京城真大呀,我这一回来看青州的街面,感觉跟乡下似的。”
  何氏笑骂他,“才出去几天,眼睛就长到头顶上去了。”
  正说着呢,郑晗珺带着卉姐儿来了。
  看到妹妹,郑颂德又想起了妹妹的亲事。
  卉姐儿看到她爹,飞奔而来,“爹,爹,你回来了。”
  郑颂德抱起了女儿,在她脸上亲了几口,“卉姐儿乖,想不想爹?”
  卉姐儿点头,也在他爹脸上亲一口,“想,想爹。”
  郑晗珺问过了好,就坐到一边去了。
  郑颂德看了妹妹一眼,郑太太看懂了儿子的意思,“珺丫头,你二哥远道回来,你二嫂不方便,你去让厨房烧热水,晌午做一顿好饭,再督促你二哥院子里的人把他的东西都收拾好,还有他带回来的东西,里头肯定有单子,你带人先清点一遍。”
  郑晗珺应声而去。
  等她走了,郑太太笑看儿子,“说吧。”
  郑颂德笑道,“娘,儿子和三弟擅自做主,给妹妹定了亲事。说的不是别人家,正是三弟妹四伯父家里,章郡王府家的庶出第七子,赵宏俊。”
  郑太太吓了一跳,“那是郡王府,咱们家门第太低了些。”
  郑颂德在京城混了两个多月,多少也知道一些,“娘,章郡王虽是郡王爵,但他儿子多,一个最小的庶子,以后只能封个低等的爵位,连家产都分不到太多。好在这孩子人还不错,如今在学武。我听三弟妹跟我说过,皇家子弟要是走武科,以后先做个侍卫。这种陛下的亲侄子,至少也能捞个宫廷里的侍卫做做,要是以后能立功,就能做武官呢。”
  郑太太点头,“孩子人品怎么样?”
  郑颂德道,“是个肯上进的,听说习武十分肯下力气。”
  何氏在一边插嘴,“官人,这习武之人,会不会长得五大三粗的?”
  郑颂德笑了,“娘子你糊涂了,你想一想,皇家子弟娶老婆,不管正房偏方,哪个不是顶顶好的大美人,生出来的孩子还能丑了?”
  何氏忍不住笑了,“说的也对,我就怕长得难看,妹妹害怕。”
  郑颂德摆手,“快别胡说了,俊哥儿长得好得很,天天习武,身上自有一股英武之气,又是皇家子弟,到哪里都不丢人的。”
  郑太太又问,“皇家的子弟,年龄也不小了,身边没人吧?”
  郑颂德咳嗽了一声,“娘放心,婶子和三弟妹看着呢。他一个庶子,在府里也说不上特别得宠。此次定亲,叔叔说了,他要是敢欺负妹妹,叔叔就当娘家人把他腿打折。”
  郑太太顿时放心了,“咱们家真是欠你叔叔家良多,也不知道这辈子能不能还得清。”
  几人都不说话了,郑太太自己先回过神,又和儿子说了一些话,然后打发他们两口子回去了。
  等夜里郑老爷回来后听说女儿的亲事定了,仔细问了问后,点头道,“有你们叔叔作保,咱们就放心了。”
  郑晗珺也知道了,一直红着脸坐在那里。
  郑颂德让人拿出个匣子来,递给郑太太,“娘,郡王妃说,妹妹不在京城,该有的礼数也不能少了。这是给妹妹的见面礼,里面那根最好看的簪子,是给妹妹插戴用的。婶子还问过我,以后妹妹要怎么发嫁,要不要提前送去京城?还有,过一阵子郡王府下聘,我让三弟和三弟妹收了。”
  郑老爷想了想,“此事先不议,容后再说。”
  郑太太问儿子,“可把郡王爷和王妃的尺寸带回来了?”
  郑颂德点头,“都写好了,俊哥儿还有个亲姐姐汉阳县主,和三弟妹关系很不错。姐弟两个自小没有亲娘,妹妹既然准备做针线,给这个姐姐也做一些。”
  郑太太点头,“是这个理,珺丫头,往后你就莫要再闲着了。”
  郑晗珺红着脸点头。
  郑太太笑道,“好了,吃饭吧。”
  一家子一起热热闹闹地吃起了饭。
  第二天,郑颂德先去了魏家,送了厚厚的礼物,转达了刘文谦夫妇的问候。
  刘文远听说郑颂德回来了,眼睛睁的老大。上一次郑颂贤回来,并没有去他家里,刘文远有些失望,但他也不敢乱说什么。当日刘文谦被围,他们都躲的远远的,如今他发达了,谁还敢往上凑呢。刘文谦上一次故意不让女婿去看汪氏,就是给刘氏宗族的人提个醒,不要以为他是个不记仇的人。
  郑颂贤当日不去刘家,九老太爷虽然有些遗憾,仍旧压着族人不许闹事,谁敢出去说一句闲话,立刻逐出宗族!
  刘文远得了刘文谦的布庄,老老实实做起了小买卖,换了个二进的大宅子。九老太爷见徐氏每天在他家门口疯疯癫癫,又见花氏在家里当家做主起来,立刻勒令刘文远把徐氏弄进家门养着,又让他给二郎娶了媳妇,并让二郎媳妇当家。
  徐氏虽然有些疯癫,能回来也十分高兴,她可太恶心姓张的了。徐氏回来后,每天喜欢找花寡妇的麻烦,徐氏说自己是正房,花寡妇敢不听话,自己就能打她。花寡妇说徐氏已经被休了,没资格管自己。两个人动不动就打了起来,家里成日家鸡飞狗跳的,刘文远经常被气的火冒三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