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公主每天都在作死 完结+番外 (黑糖茉莉奶茶)


  一往情深深几许,只因深情偏爱莲。
  时庭瑜闭上眼,良久才开口说话,强压着无数心绪,伪装为平日模样,坚定认真地说道:“自然明白,情深岂易胜。”
  时于归露出笑来,紧接着说道:“第二,乃是我私心,我身为女子不得不为柳姐姐考虑,但也明白太子之难,朝堂艰险。因此,不求你一世一双人,但求两心望如一。”这话说得艰难,若是能求得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谁又希望故人心变,佳期如梦。
  可,时庭瑜终究还是太子,她心疼她哥哥,不愿他这条路走得艰难险阻,无人倚靠。
  “为何不是一世一双人。我求娶的柳家女自然按着柳家规矩来。”时庭瑜笑着反问着。他似乎心中痛极,连笑都带出勉强意味,但他还是开心地笑着,宛若年少。
  时于归一怔,她心中涌现出一阵欢喜,又冒出丝丝心疼。若是太子坚定走上这条路,便是与所有世家高门对立,此事,连他们父皇都做不到。
  “哥。”她轻轻唤了一声。太子殿下一言九鼎,君子凤仪,连安太傅都赞不绝口,有些话说出来便是他当真的意思。
  “所以,你是又有什么鬼主意了吗?”时庭瑜把所有狼狈情绪全都收敛得一干二净,在难以窥探其中。他状似漫不经心,可眼睛却看着时于归,似在期待,又似在嘲弄。
  时于归膝行到时庭瑜身边,伸手抱住他,想小时候一般紧紧依偎着,在深宫相互扶持,一路成长,他们谁能走到这一步都不容易。
  “你说得对,是我刚才对不住柳姐姐。”时于归把脸埋在他脖颈处,闷闷说着。时庭瑜伸手拍着她的脊背,安抚轻柔。
  时于归夹在太子和柳家中间,无论如何开口都会损害其中一方利益。这事,时庭瑜懂,柳文荷也懂。因此,就算太子婚配之事如今传得沸沸扬扬,两人却都默契地避开时于归,不愿意她牵扯进来。
  “前朝之事还需哥哥多加努力,但后宫阴私还得我出面。”时于归把脑袋放在时庭瑜的肩膀上,嘴角扬起笑来,眼尾上扬,显然有一肚子主意。
  时庭瑜轻拍时于归背部的动作一顿。他眨眨眼,生怕自己错过任何一个字。
  “三媒九聘,我定会替哥哥安安稳稳送到柳府的。”时于归眨着眼,抱紧时庭瑜,一字一句地说着。
  “真的?”时庭瑜像是在虚无缥缈中猛地听到一声震耳弦音,心思震荡,但脑子却又出奇冷静,他抓住那根飘来的绳索,只敢轻轻拽着,连稍微用力都不感,生怕是一场幻听。
  “自然,我可不想要谢凤云或者王家女或者崔家女等等这些我不喜欢的人做我嫂嫂。”时于归撒着娇地抱怨着。她和太子殿下两两相对,眼睛一闪一闪,歪着头,一如既往娇俏模样。
  “你当如何处理?柳家……父皇怕是不肯。”时庭瑜谨慎地问着。
  时于归笑着不说话,装模作样地摇了摇头,故作高深地说着:“本山人自有妙计,不可多说,不可多说。”
  时庭瑜笑了起来,一扫脸上阴霾。他素来好看,一笑起来,连窗边盛开的荷花都自愧不如。
  “你给我一个信物,我替你把夫人牵来。”时于归开始毫无礼数地盘腿坐着,摸着下巴调笑着,“别……这是……”时于归突然脸色一变,高声阻止着。
  原来时庭瑜一听她的话,就干净利索摘下腰间的一枚并蒂莲缠枝白玉玉佩,交于时于归手中。
  ——这原来是皇后送给太子最后的礼物。
  太子极为重视,从不轻易拿下。
  “母后当年见我满嘴不离柳家人,便打趣刻了一环并蒂莲,叫我以后交于心上人,这事不论如何,这枚玉佩我本就打算交给她。”时庭瑜端正跪坐着,姿态挺拔,比之窗外荷花也不逊色。
  他是这样一本正经,那般郑重其事,他心中把所有能走的路都想了一遍,最好的,最差的,他奢求却又不敢前进,世家高门会行之事,比他想象的还要阴狠毒辣,柳家不过是孤儿寡母,他不敢托大。
  可今日听着时于归胸有成竹的话,他满心在乎又不敢全心托付,可他终究是喜欢的,那份从年少陪着他走到现在的情愫,随着他的动作,飘悬在半空中的备受摧残的内心突然安定下来。
  时于归眨眨眼,笑起来,笑容明媚灿烂。
  “我出面,这事怎么可能不成功。”她信誓旦旦地保证着。
  时于归动作麻利地站起来,兴致冲冲地向外跑去。
  临出门前,她突然扭头看向时庭瑜,见他依旧保持刚才的姿势,神情笼罩在日光下,虚幻朦胧,宽大尊贵的华服迤逦在地上,精致绣面在日光下闪着耀眼的光泽。
  偌大的宫殿,太子殿下戛然一身,便显得格外寂寞冷清。
  “世家难抵,不如新贵出头。我看顾家就不错,哥哥觉得呢。”
  时庭瑜看着时于归像是快乐的花蝴蝶翩翩飞出东宫,摇了摇头,嘴边泛开笑意。
  ——皇家怎么一出就出了两个情种。
作者有话要说:  我其实稿子存了不少,但是我下一本大纲还没准备好,所以打算省着点用,挤点时间弄大纲,么么哒!

第139章 朝堂争锋

  今日是朔望朝参, 京司文武职事九品以上官员皆需上朝听证。顾明朝走在人流中间,绯色官袍在一众官吏面前毫不显眼。今日天气阴沉,卯时正时,百官入朝, 那轮旭日依旧被层层浓雾遮挡, 看不清一点艳阳高照之色。盛夏时分能有此光景实属异常, 众人心中便都有些异动。
  顾明朝眼尖,看到盛潜后便立马更在他身后, 之后全程目不斜视,盛尚书停下他便停下, 盛尚书与人说话他便耐心听着, 盛尚书往东边走她绝不往西边走。众人虽知其是太子殿下的人,但看着前面的盛潜便不敢上去打扰。
  盛潜此人即使年逾花甲,头花花白, 但如龙潜水, 深不可测, 历经三朝还能屹立不倒自有其过人之处, 虽然众人想和顾侍郎说话,但一想到之前还要与盛潜打交道,那真的是一件难事。
  “你便打算以后日日跟在我身后?”盛潜和顾明朝在待漏院找了个角落站好, 盛潜笼着袖子,眼皮子耷拉着,也不知是生气还是打趣, 说得平淡无趣,面无表情。
  身后顾明朝摸了摸鼻子,恭敬笑道:“盛尚书乃刑部尚书,吾乃刑部侍郎, 跟着尚书走总是没错的。”
  盛潜掀了掀眼皮,那双不轻易暴露在人前的眼睛,难得带了几丝笑意,意味深长地扫了他一眼,不再说话。
  院中来的人越来越多,等到卯时一刻时,太子殿下与荣王殿下同时入了待漏院,原本正在说话的众位大人纷纷行礼。
  “众卿,起吧。”太子抬手笑道。一旁的御史目光如炬地扫过门口两人,见他们佩戴合乎礼制,满意地点点头。
  响鞭三声在耳畔炸开,黄门力士悠长嘹亮的唱和声响起,众人快速找好自己的位置,跟在太子身后向大殿走去。顾明朝站在正中间的位置,垂眸不语。
  既然是朔望朝参,早朝内容必定是有些东西的,果然先是兵部上折子严明高丽句新皇登基后一直边防异动,动静颇大,河南道刺史柳闻道要求增粮增兵,以备不时之需,之后又是南边干旱,谢书华作为钦差递回来的折子,江南道干旱数千里,灾民不断,有北上趋势,紧接着是西南方番邦联盟,大量收购铁骑,西南大将军报急。
  惠安帝这几日头疼欲裂,哪怕如今事情大半都已在太子手中,但这些大事最后都会呈到圣人案桌前,一桩桩一件件,皆是要人要钱的事情。
  大英三面邻国,一面靠海,海上有蛟龙,边境是饿狼,每年军费铁骑支出是一笔巨大的开销。今年举办了圣人五十千秋,又接连碰上千秋公主陪礼大选以及及笄大典,紧接着是贤安皇后十五年冥祭,撞上南方旱灾,一件件都是花钱的事情,军费支出早已捉襟见肘。
  户部尚书听得冷汗淋漓,赶紧跪在地上拿出度支司掌王侍郎准备好的账本,哭得嘶声裂肺,主要围绕着“没钱”二字。户部哭穷是常态,只要是一需要钱的地方,户部尚书钱南风必定得出来哭上一回,因此得了个哭穷尚书的称呼。
  户部尚书是惠安帝的人,在这个位置上做了二十年,是圣人一手提□□的人,因此圣人对他也算耐心十足,等他哭得差不多了,该讲的都讲完了,这才淡淡说道:“将士边境乃是国之大事,如今高丽句和西南番邦已有躁动,不得不谨慎,这日子也是马上就要入秋了,秋衣粮食不可怠慢。”
  钱南风一听只需要准备边境之事,立马定了心神,瞬间明白圣人心思。
  边境大事一向是户部大事,户部专门设立三司,分别是知度支事、盐铁使、判户部,其中知度支事中便有一职专门为军需服务,入秋军需早已准备妥当,这些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圣人提议提出这点说明他只需要户部解决军需问题。
  虽然钱南风想得明明白白,但脸上还是露出为难之色,弱弱辩驳几句后便一咬牙,磕头应下:“微臣定当竭尽全力,保证前线后方安宁。”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