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敬差点把手里的茶杯朝儿子扔过去,“你是不是觉得搬出皇后娘娘,我就没办法查证?”
陈久安压根就没想到这一茬,差点给他爹跪了,“爹,是真的,皇后娘娘她准备在尚京城建造一处义学,是给京城念不起书的孩子提供的学堂,就是那种免费念书,什么钱都不用花,正好就看中了清荷园那片地方,派了人跟您儿子我,也就是清荷园的前主人,商量地契转让。”
陈敬虽然听儿子说的也算有理有据,但还是一脸狐疑,“皇后娘娘在看中清荷园后,难道就没打听过这清荷园里有古怪?”
“那位被派来买地契的温大人只说皇后娘娘有解决的办法,但什么办法也没说啊,”陈久安摊摊手,“反正就是这么事,爹,您儿子我真的没干那坑蒙拐骗的事,我都这么大了您还信不过我人品,我真伤心了。再说了,地契我也没有卖。”
陈敬喝茶的动作一顿,“没卖?”
陈久安点点头,理直气壮:“我送给皇后娘娘了。”
陈敬一愣,差点脱口而出一声败家子。
不过转念一想,这送比卖要更好,至少能在皇后娘娘跟前卖个好。
不过看他儿子这幅样子,显然是没想这么多,单纯就是想送就送了。
“送就送吧。不过,要是我没看见清荷园动工你就完了知道了?”
陈久安气得鼓了鼓嘴,“清荷园当然会动工,而且虽然那地契是送出去了,但我也给咱们家谈了笔大生意。”
“什么生意?”虽然小儿子惯常不着调,但对他做生意的天赋陈敬还是认可的。
“清荷园要推翻重建,不就得用到大量的木材吗?我就跟温大人,也算是间接跟皇后娘娘,推荐了下咱们家的木料庄子。不出意外,建造义学的木料,应该就是咱们陈家来提供了。爹您想想那个清荷园有多大,到时候需要的木材又得有多少,到时候别说一张清荷园的地契了,两张都能赚出来。”
陈敬一愣,他倒是没想到还有这一茬。
盖因这几年的木料生意一直不怎么景气,他都快放弃那处已经连续亏损好几年的木料庄子了,没想到小儿子居然还记得。
更没想到的是一出手给招揽来这么大的生意。
不过几个呼吸间,他就有了决定。
“我记得那个木料庄子是你二哥在管?”
陈久安迟疑地点点头,“好像是吧,我也不太清楚。”
“那就从现在起,你来接管木料庄子,务必要把这笔生意定下来,就看这一回,能不能让它起死回生了。”
陈久安想想还是接了。
这是难得又有一次跟皇后娘娘合作的机会。
不能嫌累。
陈家二哥陈久生从铺子里回来后就被叫到书房,陈敬看着二儿子,先是跟他说了陈久安上午时候干的事,最后才说了自己的决定。
陈家家大业大,几个儿子之间难免分到的利益和产业不均。
陈敬定的规矩就是谁有多大能耐就拿多大的碗。
这句话被灌输在陈家所有少爷小姐耳朵里。
陈久生听完父亲的决定后就毫不犹豫地点点头,“既然是小弟谈下来的生意,那木料庄子自然是归他掌管,儿子没有意见。”
陈久生点了头,第二天木料庄子的账本就被送到陈久安的院子里。
另外送账册的仆人还带来老爷的一句话:“账册看完才算正式接手。”
翻了一上午全是亏损的账册,就在陈久安要受不了的时候,管家来报,“小少爷,外头来了一位姓李的老人家,说是受温大人所托,前来验看木料质量的。”
陈久安一听,把手上的账册一合,“走走走,去木料庄子。”
总算解脱了!
**
皇宫,御书房。
卫晞正在看林秋元通过大雍快运寄过来的目前产业整合的进度,宗胥捏着一本奏折递过来。
“晞晞,给你的。”
“给我?”卫晞愣愣指了指自己,“还有人跟我上奏折吗?”
说着接了过来。
开头就是:“臣温久铭启。”
末尾则是:“叩请皇后娘娘尽阅之。”
“还真是给我的。”卫晞觉得稀奇地很,“不过应该也就温大人会给我上奏折了。我看看都写了什么。”
等把奏折看完,卫晞一脸意外。
那清荷园居然是陈久安的,想到奏折上写得‘钱多烧得慌’的理由,她还是没能忍不住扑哧笑了声。
宗胥刚给自己手下的奏折下了批语,就听得卫晞这声笑,“奏折写了什么?”
卫晞摇摇头,“等下再给你看,陛下的朱笔用完没?”
宗胥把手里的朱笔蘸了朱砂递过去。
卫晞就在奏折上用朱笔写了,“已阅,批准,就近找个吉日动工便可!”
宗胥:“······”
她家皇后这批语可真是融合了他批阅奏折时的言简意赅,又添上了她自己的说话习惯,有种强烈的个人风格。
卫晞把朱笔塞回宗胥手里,又忍不住看看自己批平生以来的第一道奏折,这才递过去,“看吧。”
奏折上写的除了清荷园的前主人是何人,还特意说了地契是赠送的,以及在验看过陈家的木料庄子后,决定建造义学的木材都由陈家来提供,最后则是工匠已经召齐,只等木料和其他材料运到就可开工。
这就是一份简单的工作汇报,条理明细没有一句废话,宗胥看完后就直觉卫晞应该最喜欢这种格式。
因为她自己列计划时候的习惯也跟这差不多。
看完后宗胥就把奏折给合起来放在自己批阅完的那一叠奏折里,说出了上面提了好几次的一个人名,“陈久安?”直觉这人赠送地契,应该不止是因为要跟他家皇后卖个好。
“是我京都琉璃坊的掌柜,也是我第一个分店掌柜。”卫晞说着扭头去看宗胥,“不过交情是交情,生意是生意。他知道是我想要清荷园,所以地契不要钱,这是交情。但木材生意,该赚的还是要赚的,这是生意。”
宗胥轻嗯一声,心里的那点小别扭顿时没了。
解释清楚后,卫晞又得瑟起来了,拿着林秋元寄给她的信往宗胥面前举了举,“陛下,你看,我有好多好多银子!”
信都递到自己面前了,宗胥只好往上面看过去,哪怕早就知道自己这个皇帝还没有自家皇后有钱,但在看到上面写着的数额后,还是忍不住惊了惊。
然后他就问了一个让自己很后悔的问题,“这是晞晞你全部的产业?”
“不是哦,这只是其中一部分。”
宗胥:“······”
第294章 清荷园动工,舆论的作用【一更】
钦天监测出吉日。
七月十一,宜动工。
动工那天,卫晞还特地出宫了一趟。
看完了义学的动工仪式后,又跟作为合作方前来观礼的陈久安喝了杯茶,这才回宫。
随着义学的动工,清荷园这个地方也重新回到了尚京城百姓们的视野中。
一时间又是一番众说纷纭。
有人猜测清荷园里古怪的东西已经被消灭了。
也有人说清荷园会动工就是为了把那古怪的东西给镇压住。
双方各执一词,都觉得自己说的最是有理有据。
但也只有建造清荷园的工匠才知道,那古怪的东西并没有消失。
他们这些匠人每到入夜之前,都必须要离开清荷园,哪怕是必须留下的守夜人,也绝对不能靠近荷塘的范围。
这个命令间接就告诉了大家,那古怪的东西就在荷塘内。
众人刚开始的时候还很是恐惧,生怕被那古怪的东西给摄了心魄去,但随着一天天过去,眼看着自己跟身边众人依旧安然无恙,这份恐惧才慢慢消散。
只需要死死记着一句话,入夜不靠近荷塘就不会出事。
但匠人们知晓,百姓们并不知。
在温久铭不知道该怎么压住外头愈发激烈的众说纷纭,正考虑要不要跟皇后娘娘再上一份奏折时,被他招揽过来的一位太学学子杜沧突发奇想。
“大人,学生有一个想法。现如今尚京城几乎人人皆知清荷园时隔几十年再次动工,咱们何不利用这个机会,把那是皇后娘娘为念不起书的孩子兴建义学的消息趁机散出去,想来不出几天,这尚京城大街小巷皆能传遍,随后咱们再把谣言想办法辟清,到时候百姓们议论的,就不是清荷园的古怪,而是兴建义学的消息了。”
老实讲,温久铭听完后有些心动。
如此做的效果想来比让巡城司走街串巷去喊话要更好。
但最关键的是如何辟清谣言。
其实要说辟清谣言也不对,因为这清荷园的古怪依旧在。
如此看来,怎么都绕不过皇后娘娘去了。
卫晞在次日又收到一份温久铭呈上来的奏折。
奏折上说的正是尚京百姓对清荷园动工的猜测,和杜沧提到的那个宣传义学的方法。
放下奏折她又忍不住把桃源镇刚送过来不久的信给拿起来看了看,“这可真是巧了。”
信是温久章寄来的。
相似小说推荐
-
古代美食致富攻略 (夭野) 2020-08-12完结1416许闲香穿成了一个小乞丐,家住城南破庙,断壁残垣透风漏雨。穷归穷,可也有三五友伴,亦有一脑子...
-
嫁给失宠世子后 (是团初) 2020-08-13完结389 1943沈谣是个小官家庶女,有天她梦见官家把她赐婚给失宠的平亲王世子,世子喜怒无常,阴鸷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