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笙,”卫晞沉声道,“我不会教给你怎么去赚钱,我只把我理解的商这个字的本质,说给你听。”
······
从小隔间里出来,卫晞就看见了正坐在另一边桌案后头正在教导苏妙和绍眉的秦鸢夫人,跟她打了个招呼后就出了静亭。
医学院是早就已经建好了的,这会温久章正带着自己的弟子们来来回回往里头搬东西。
卫晞途径这边,看里面一片忙碌,在门外站了一会就悄悄走了。
另一边的学堂学子们都还在来的路上,卫晞路过一个小亭子的时候就见几位老先生正悠闲下棋,又走过去观了会棋。
一局结束,陆琴风边往棋篓里捡他的白棋,抬头看向卫晞,“晞儿丫头,要不要跟老夫下一局?”
卫晞有自知之明,然后······她就在齐先生让出来的座位上坐下了。
一局结束,她自然是败得惨不忍睹。
“陆先生,我现在大概知道自己是什么水平了。”
“哦?”
“跟您下了这一局,我就明白,自己没有学棋的天赋。”
陆琴风和几个在一旁品茗观棋的先生一愣,随即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笑完之后,陆琴风指了指棋盘上的黑子,“看棋路便知,晞儿丫头你性子直来直去,半点不顾忌迂回,若是遇上你这样的学生,老师恐怕是要恼了。因为就算劝你,你也不会改。”
“陆先生说的是,”卫晞把棋子一颗颗捡回棋篓里,“所以像是棋艺,谋略,我就是一窍不通。不是不能懂,而是不想懂。”
“你这孩子!”陆琴风不由无奈地虚空点了点卫晞。
这世上有七窍玲珑心,也有心境剔透澄明之人。
相比前者,后者更加弥足珍贵。
“晞儿丫头为何又在学堂新开了一处医学院?”
昨天那场声势不小的马车队伍他们虽然没亲眼见,但也有了耳闻。
这医学院顾名思义就是教导医术的,让他们想不明白的是,为何又突然要培养大夫。
织造院有天衣阁,铸造院有打铁铺,就连机巧院都有家具铺子,这培养大夫,莫非是以后还要开设医馆?
卫晞不用抬头都能察觉到几位先生的疑惑。
想了想,她就把当初跟温久章说的那一番话又简单跟几位先生复述了一遍。
“这个计划里,足够的大夫是最重要的。”
亭子里卫晞的话音落下后,沉默了好一会。
苏维坚手里的茶杯顿在半空,“晞儿为何突然想要做这件事?你该知道这有多难?”
“不是突然,我是从三年前就有了这个念头,直到现在,我觉得这个计划可以开始进行了。”
亭子里又是一阵无言。
三年前,这丫头才十四岁。
是怎么想到这么一个说庞大都一点不夸张的计划的。
陆琴风捻着手里无意识抓到的一颗黑色棋子,“那位温大夫······”
“他会是这个机会的真正施行人,我只不过是一个提供了计划的人。”
卫晞离开后,亭子里依旧静默了好一会。
陆琴风把棋子往棋篓里面扔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方才无意间抓错棋子了,“现在我才发现,我并没有资格做那个孩子的老师。”
文坛泰斗又如何,他只是这一代的文坛泰斗,在他之前每一代都有文坛泰斗,而在他之后,还会涌现出无数的文坛泰斗。
而那个孩子,却是真真正正在做有利于往后千秋万代的事。
商湛轻叹一声,“趁着现在咱们这把老骨头还动弹的起来,那就帮晞儿丫头多培养些学生,也不枉这一生了!”
伴随着外地学子陆陆续续前来报道,及至一月初,学子们全部返回桃源镇。
五位先生的课堂重新开课的同时,又一则消息也传遍大雍各地书院。
“第二轮考核开始。”
听到这个消息后,去年被淘汰了的,没能赶上第一轮考核的的学子,纷纷从大雍各大书院出发。
目的地,尚京城,桃源镇。
不过这一次的考核卫晞没能跟着参加,她被傅玉衡给‘押’回家去了。
太子登基在即,大婚封后大典在即,她这个从没学过啥规矩的,总算该好好学一段时间的规矩了。
不过就算学规矩卫晞也没闲着。
宫里的教养嬷嬷来之前就得了她们太子殿下的吩咐,这规矩学得要多宽松就有多宽松。
趁着空闲,她先去了一趟京都的育婴堂,挑选了将近一百个愿意学医,品行也不错的孩子送到了桃源镇刚刚开设的医学院。
其实最开始她也不是没想过从普通百姓家里寻找愿意学医的孩子,但一来多数孩子的家长不愿,二来孩子们自己也没有那么强烈的意愿,她只好把目光转向了育婴堂。
相比起在父母关怀下长大的孩子,育婴堂里的孩子跟她曾经见过的一眼,懂事的最多。
这个发现让她暗暗下了决定。
等到以后在各地设立医学分院和各地学社的时候,不妨先考虑教导当地育婴堂的孩子们。
纵然少时不幸,他们也有资格跟普通孩子一样,可以靠努力挣得一个光辉的未来。
第238章 新帝登基三把火【三更】
二月初九,新帝登基,改年号为元熙,罪责较轻的得遇大赦,重罪无赦。
这一年又被称为元熙元年。
明德帝在新帝登基后荣升太上皇,迁宫永寿宫,随行还有一众荣升太妃的后宫妃嫔,也都迁到了永寿宫附近的宫殿居住。
而那位本该荣升太后的皇后娘娘,却是只得了永寿宫的一处偏殿。
别说是太后的名头了,就连太妃的身份都不如。
朝臣进言不合规矩,新帝果决断言此事不容商量,君臣一番博弈,此事终究是不了了之。
可怜了皇后汲汲营营一辈子,到头来什么都没捞到。
这一连番打击之下,身体愈发是不好了。
而偌大宫廷,因着宫妃的迁走,也变得一片空荡荡。
没了往来太监宫女的来回穿梭,只余身着威猛甲胄的宫廷侍卫把守皇庭。
可以说,这是大雍历任皇帝登基以来,最为安静的后宫了。
因为一个妃子都没有。
而新帝甫一登基,第一把火就烧到了宗室身上。
宗室守着皇族祖庙,哪怕是并没有人在朝中任职,依旧享有大把供奉。
又因着跟当朝皇帝有着或近或远的血缘关系,一般人哪敢惹得。在这般权势之下,依旧能秉身持正的子弟少得可怜,多是欺行霸市,蛮横无礼之徒,就连京都京兆府都不敢管,就更是助长了这些人的嚣张气焰。
宗胥早就看这么些人不顺眼了。
登基之前他顾忌着太上皇,只能忍着这些扒在皇室身上吸血的臭虫,但现在就没有忍着的必要了。
一连串的诏令下去。
宗室每年大把的供奉被削减到不足原来的一成,曾经犯下几起重罪又被压下去的几个宗室子弟直接被押入天牢,那些罪责较轻的也被勒令在家闭门思过,少则一年,多则五年,若是胆敢在闭门思过的时间里私自外出,那就到宗人府闭门思过。
宗室的一众族老自然是不愿接受这些诏令,直接闹到了太上皇那。
元熙帝被叫到永寿宫规劝一番,回来后依旧一丝不苟地吩咐官员执行。
直到一位被查证罪无可赦的宗室子弟被拉到菜市口问斩,其余宗室众人才真正被吓破了胆。
宗胥居然真的半点不顾忌血缘关系,也半点不怕太上皇的诘难,那他们还有什么可以嚣张的。
眼看着宗室开始夹着尾巴做人,宗胥这才态度微缓。
不过哪怕他心平气和下来,宗室众人也再不敢放肆了。
每当想要肆意妄为的,就先想一想菜市口那颗惊恐掉下的头颅,依旧在牢里吃糠咽菜的族人,还有被关到宗人府里不干活就没饭吃日复一日没有尽头般的思过生涯。
就什么念头都不敢有了。
而这第二把火,直接烧到了元熙帝自己的几位兄长身上。
按理来说,新帝登基,本该为兄弟封王,再派遣到封地镇守。
偏偏元熙帝却是剑走偏锋,一个兄弟都没有封王不说,更是把几个兄弟全都派遣到各部衙门授予官职,想要俸禄,可以,你得为朝廷干活。
不干活,就算是皇帝的兄弟,也没钱吃饭。
经历了之前的宗室告状永寿宫半点用没有,这次的几位幸存皇子学乖了。
反正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些自己早早置办下来的产业,没有皇子的俸禄,有这些产业在,顶多日后生活得拮据一些,也不会到饿肚子的地步。
而且想想他们以前对新皇做过的事,登基后没下手弄死他们就算好了的。
让去衙门就去呗。
跟宗胥作对,他们还不想英年早逝。
新帝这一番先拿自家人开刀半点不留情的手段很是吓懵了一众朝臣,连自家亲兄弟都敢这么安排,他们生怕这最后一把火烧到朝堂上。
宗胥倒也没辜负他们的期望。
这最后一把火,跟朝堂有关联,但关联又不算很大。
相似小说推荐
-
古代美食致富攻略 (夭野) 2020-08-12完结1416许闲香穿成了一个小乞丐,家住城南破庙,断壁残垣透风漏雨。穷归穷,可也有三五友伴,亦有一脑子...
-
嫁给失宠世子后 (是团初) 2020-08-13完结389 1943沈谣是个小官家庶女,有天她梦见官家把她赐婚给失宠的平亲王世子,世子喜怒无常,阴鸷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