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汉贵女 (三春景)


  不认命这种品质, 听起来很简单, 但是放在西汉这个背景下,本身就是个非同一般的特质了。说的深入一些,‘不认命’本身就要在有自己的思想的前提下,觉醒一定的自主, 这才能产生!
  现代人接受过教育,‘不认命’出现频率大大增加。然而即便是那个时候,也有的是人安于现状,安于眼前的苟且呢。
  往前推个几十年,陈胜吴广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说到底也是一种不认命。然而,能够这样不认命的人在此时绝对是极少数的极少数,所以陈胜吴广能够被历史铭记!而纵观整个华夏历史,能够做到这一步的…不多。
  王温舒不认命,他受不了家贫,更受不了家中父母、兄弟姐妹皆是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好似一辈子赚个饱肚都难,这就行了!
  事实上,不只是王温舒家,他们家周围差不多的人家都基本上是这种想法。
  而王温舒不同,大街上他也看过那些关中搬迁来的豪强的排场,烈火烹油、富贵已极!听说长安的贵人更不一般,出入皆是影从无数!
  大丈夫当如是!
  他迫切地想要改变自己以及自己家庭的处境,但当他稍长之后思考该如何改变,他又没有办法了。
  这年头,底层百姓想要走上升通道,实在是太难了!
  经商?没有本钱!学文?这同样需要钱!很多在朝为官的官员,历史上会记载出身极低,私生子、小吏各种各样的都有。但人家就算出身低,那也是相对而言的!相对于贵族之家、学者世家什么的,这固然是低,但相对底层老百姓那又是好的了。
  至少节省一些,孩子读书学文的钱可以省出来。不然的话,就算读书不用花学费、文具费、书费什么的,一个长成的家庭成员脱产就是家庭不能承受之重了!
  还有一条路,从军!汉代本就是一个重军功的朝代,官员也常常是文武双全。上马打天下,下马治天下的例子不要太多。若是军队里混出头来,同样前途光明。
  但普通人家出身,这样的孩子进入军中,有多大的几率脱颖而出?一将功成万骨枯,谁知道自己会不会是中间的牺牲品?
  更重要的是,此时的大汉还没有进入汉武帝时期全面向匈奴用兵时期。底层军士因为军功出头,这种事情有,却不多。这种刮彩票一样的几率…还是省省吧。
  王温舒虽然不认命,但他也只是个没有见过太多世面的孩子。他这个得不到解答的问题同样难倒了很多其他不认命的人——事实上,底层百姓如何走上上升通道,这在历史的任何时期都是大问题。
  不过和那些想不出答案,最终只能浑浑噩噩度过一生,根本没有发挥出自己的‘不认命’的人不同。王温舒说好听一些,叫实践能力超强,说的不好听了,大概就是‘莽’。
  能动手就别吵吵!.jpg
  不管怎么说,先搞些钱来,解决饿肚子的问题。
  周围的人,要么找份卖力气的活计做事。王温舒机缘巧合下曾跟着别人学了几个字,不愿意做纯卖力气的工作——他可没见过卖力气出头的!他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出人头地的想法。
  但以他识得几个字的水平,想要借此找个好一些的活计也很难。也就是这时候,他结交了几个阳陵邑本地的游侠,游侠里有好有坏,老实说,剥掉游侠身上的浪漫主义色彩,可能坏的更多一些。
  王温舒就是通过游侠认识了三教九流,并且知道了种种捞偏门的手段。劫道、椎埋、敲诈、绑架…只不过他年纪小,很多事情做不来,别人也不太愿意带他,所以只能琢磨一些小偷小摸。
  捞偏门这种事情一旦开了头,就很容易收不住。因为相较于规规矩矩、脚踏实地,捞偏门无疑容易又轻松。家里爹娘兄弟都辛辛苦苦,可这也就是换来一个半饱!王温舒则不同,只是小偷小摸而已,已经能喝酒吃肉了!
  不过到底是小偷小摸,不稳定,来钱也不够花销。来钱的时候容易,花钱的时候就快,才吃了两顿好的,钱就没有了。若是之后不能立刻搞到钱,说不定就要饿肚子。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段时间,他就考虑着要干一次‘大的’。
  他当然知道这不容易,其中风险就不一般了!他虽然还是个少年,但在这个环境中混久了也就知道了,不只是有被官府拿住的风险,也有被同伙坑害的风险。若不是固定的伙伴,那就要小心再小心。
  但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不等于真的就能躲过。
  真是走霉运…他自己都只能苦笑着感叹了。第一次做这样的事,就赶上了同伙杀人夺财。这种事虽然在圈子里都会传,但真正出现的次数并不是那么多,只是作为传说一样始终是存在的,让每一个人多多少少保持警惕。
  他本以为自己要死了,但他不愿意死,所以即使受的伤在他人看来必死无疑他也挣扎着。这期间是痛苦的,好几次他都醒不来了,但到底吊着一口气。然而,现在他被放弃了,要被送走自生自灭!
  王温舒感受到了痛苦、愤怒、不甘心!凭什么!?凭什么他王温舒就要出生在阳陵邑穷人家?他为何不能像市坊中那些骑马乘车的豪门公子一般,人生事事顺遂,生来就是人上人?
  为什么那些游侠儿能混的风生水起,处处受人尊敬?说到底,有一个算一个,有几个是正经人?
  狠狠心,豁出命去椎埋(盗墓),却遇上害人性命的事儿!!?
  凭什么!凭什么!?他王温舒不服!他的命就是这般?
  “救、救命!”这样一股不甘心支撑着他,看到任何一点点得救的希望都要去抓住。
  “此人再留救几日罢…”明明是意识模糊的时候,耳朵里传来的话音却清晰无比。
  王温舒直到此时才有余力去看自己抓住的希望到底是什么。
  只是个…小姑娘而已?
  王温舒家中也是有兄弟姐妹的,有一个女弟正是这个年纪。他对这个年纪的稚儿没有太多的想法——这也是民间习俗了,小孩子夭折率高,成年人,或者半成年人都不会在他们身上投注太多目光,因为不知道这个孩子会不会因为什么意外就永远不能长大。
  唯一记得的是,女孩子大多比男童乖巧一些,这个时候也能帮着家里做一些事了。但稚嫩的地方依旧稚嫩,只会跟着家里长辈转…他甚至觉得自己那个女弟有些呆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王温舒的感觉也没错。贫苦老百姓家,光是活着就已经用掉全部的力气了,其他的就算是想去在意也没有精力,小孩子的教育就是其中一样。
  除开个别天资异于常人、能够自我开悟的奇葩,绝大多数孩子若是在小时候没有得到足够多的教育,都会显得呆呆的。这并不是嘲讽,而是事实。
  现代文明社会中,家庭和社会能够给孩子足够多的教育,好多小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就显得很机灵了。而这在教育资源缺乏的社会和家庭,是不能想象的!比方说,即使是陈嫣生活的那个年代,去偏远地方的贫困区看看,多得是人即使已经成年了,说话语言什么的依旧显得没有逻辑,至于小孩子,更是不能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同年龄孩子相比。
  这些人并没有智力上的差距,只是从小有没有接受良好教育而已!很多人觉得基础教育非常鸡肋,难道日后聊天说话会用到理解?难道买菜会用到三角函数?难道做家务会用到力学光学?…
  有些人这样抱怨只是在开玩笑而已,这也确实值得拿来开玩笑。但有些人是真的拿这个当真了,未免太片面。教育的成果很多时候其实是潜移默化的,从小到大学习到的东西,受过的训练,在日常生活中表面上没有应用,实际上呢?
  当一个人能够清晰流利、颇有逻辑地说话的时候,这本身就是教育成果!是从小学习,训练处来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能力、文学功底等等再发挥作用。
  王温舒依旧在看着这个女童,不,已经不能以女童来看待对方了。虽然同样都是稚儿,但对方明显和家中女弟是完全不一样的——不只是因为对方能够决定他有没有活下去的希望。
  王温舒过去十几年都在最底层摸爬滚打,就算见过几个豪强家的子弟,那也是在大街上远远看过…真正的接触?那是没有过的。似乎一直都是两个世界的人。
  松开对方的襦裙衣摆——说实话,衣裳的质地并不能算很好,甚至有些粗糙。但王温舒知道,这种白色麻质地的衣裳还有一种作用,那就是给服丧者穿。前些时候国丧,满大街都能看到。
  除了本身有些粗糙的质地,衣裳的针脚却是细致的。王温舒从小就显得比周围的同龄人聪明,也很早就学会了去观察,所以很快的,他就提取出了一些信息。
  家中有丧的女童,甚至连一丝装饰也没有。但是她脚下穿了一双白色的丝履,是真的雪白…明明是踩在地上的鞋子,却连一星灰尘都没有沾上。
  大概是那种生下来连走路都不需要的贵女……
  这种公子、贵女向来是王温舒所咬牙切齿的…他痛恨自己不能成为他们。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