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富民强国才是王道 上部完结+番外 (文理风)


  有平章事,才可进入政事堂,才是宰相。
  不过也因这个原因,大唐官制虽然是从九品到一品,可哪怕熬到宰相,也才是三品侍郎,而其上的一品二品,中书令、侍中、太师什么的,都是虚封,一般给年纪大,资历老的老臣用来加封。
  而三省一这样,其下的六部就尴尬了,尤其六部尚书,六部尚书是正三品,光比官阶,和宰相同级,如何做宰相手下,所以从此以后,六部尚书也不再轻易任命,一般各部工作由侍郎主持。而尚书也渐渐变成虚封,有时也给一些从侍郎提宰相没提上的当补偿。
  唐朝有一个升官的潜规则,当爬到四品时,如果升到六部侍郎,例如户部,那他就是主政户部,下一步如果转中书省,成为中书侍郎,那就可能问鼎宰相,若加了平章事,那就是宰相了,可他若从户部侍郎升为户部尚书,那就说明升宰相无望,可以等着致仕了。
  所以冯道看到“户部侍郎”,就明白郭崇韬给他安的职位是主政户部。
  冯道眨眨眼,他擅内政,主政户部也算合意。
  “怎么,还算满意?”李存勖笑道。
  冯道微微点头,“臣对打理钱粮还算有些心得,在户部也算合适。”
  李存勖却摇摇头,“户部那点小庙,你之才,却是大材小用了。”
  说着,李存勖提起笔,在后面加了几个。
  冯道看了一惊,“殿下,这……”
  李存勖放下笔,笑着看冯道,“这个怎么样?”
  冯道看着卷上,后添的那五个字,“充翰林学士”,一时没了言语。
  以河东掌书记冯道为户部侍郎,充翰林学士。
  户部侍郎正四品下,翰林学士无品阶,冯道可以对户部侍郎受之坦然,可对翰林学士,却是受宠若惊,盖因这翰林学士,在大唐,实在意义非凡。
  翰林学士在大唐有个别称,内相。
  唐玄宗时,李隆基为了分宰相权,在禁宫内设翰林院,选才子张说、陆坚、张九龄等为翰林学士,掌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参赞政务。因翰林学士身在宫中,久在帝侧,所以深受信赖,而翰林学士又掌制诰,凡拜免将相,号令征伐,皇帝往往直接命翰林学士拟旨,所以自翰林学士出现起,便打破了原来诏书出三省的规矩。(以前都是中书省拟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而翰林学士一出,皇帝直接越过三省,让翰林学士拟旨下诏。)
  自此之后,朝廷的诏书便分成两种,一种是三省宰相出的外诏,一种是翰林学士出的内诏书,所以翰林学士也成为内相。
  而且翰林学士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当初玄宗皇帝设得时候不曾设品级,也就是说,无论之前官职大小,都可以直接授翰林学士,而一旦成为翰林学士,加制诰,就等于中书舍人,这就由内转外,再熬些资历,升为中书侍郎,加平章事就是宰相。
  大唐历史上,凡翰林学士,八成都能成为宰相,剩下二成没成为宰相的,要么是自己死了,要么是封他做翰林学士的皇帝死了。
  翰林学士在大唐是公认的宰相跳板,无论你出身多低,只好经过翰林学士这一跳,三年之内轻松够到宰相。
  所以哪怕素来稳重的冯道,看到这几个字,也心神震荡。
  冯道心中一片温热,感慨良久,终究化为一声叹息,“殿下厚爱,道实在是受之有愧……”
  李存勖笑着拍拍冯道,“这样才配得上我给可道这身紫袍嘛!”
  作者有话要说:  注:参考唐三省六部制


第93章 幽怨的李绍宏
  天佑二十年, 夏, 四月己巳。
  晋王李存勖于魏州城郊祭天,登基称帝, 建国号为唐, 改天佑二十年为同光元年,大赦天下。
  宣赦之日,澍雨溥降。
  次日,李存勖下诏, 升魏州为东京兴唐府(首都), 以太原为西京,以镇州为北都,开三省六部。
  以行台左丞相豆卢革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清宫使;以行台右丞相卢程为中书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
  以河东节度判官卢质为兵部尚书,充翰林学士承旨;以河东掌书记冯道为户部侍郎, 充翰林学士;以魏博掌书记张宪为工部侍郎, 充租庸使;以中门使郭崇韬、昭义监军使张居翰并为枢密使;以权知幽州军府事李绍宏为宣徽使;以河东军城都虞候孟知祥为太原尹,充西京副留守;以泽潞节度判官任圜为工部尚书兼真定尹,充北京副留守……
  旨意下达河北五十州, 新朝乃成。
  *
  冯道一身紫袍, 腰佩金鱼袋, 带着两个内侍往宫里走。
  刚一进宫门, 就看到豆卢革卢程两个宰相正往外走,看样子是要出宫。
  “豆相、卢相。”冯道拱手。
  卢程看着冯道身上的官袍,只觉得整个官袍都在嘲笑他,紫得扎眼, 直接一扭头,冷哼一声。
  冯道嘴角微抽,这都当宰相了,这家伙的招牌动作怎么还没改。
  旁边豆卢革倒是对冯道很是热情,拱手回完礼,笑着说:“冯学士这是要进宫见陛下?”
  冯道微微颔首,“陛下相召,正要进宫。”
  “那革就不耽搁学士了。”豆卢程让开路。
  冯道忙拱手,“岂敢有劳相公让路。”
  豆卢革笑得真诚,“冯学士事急,不妨事。”
  冯道却没当真,再三客气,让豆卢革和卢程两人先走。
  两人走后,冯道才接着往前走。
  “先生,陛下急召,您还何必和宰相相互谦让。”身后一个内侍不解道。
  冯道听了,笑了笑,却没回答。
  今日他让了,不过耽搁点时辰,可他若不让,一旦传出去,麻烦就大了。
  礼让上官,可是官场上约定成俗的规矩。
  这位豆相看着不显山水,却深谙官场之道。
  冯道因为刚才耽搁一下,后面的路就走的快些,等到了殿前,郭崇韬正好从殿内出来。
  冯道刚要和郭崇韬打招呼,却发现郭崇韬满脸尴尬,甚至有一丝羞愤,只好停下。
  郭崇韬尴尬下也没注意到旁边的冯道,匆匆朝宫外走去。
  “郭崇韬这是怎么了?”冯道不解地嘀咕一句。
  后面内侍笑着说:“肯定是李爷爷来了。”
  冯道恍然大悟,原来是宣徽使李绍宏从幽州来了。
  李存勖对自己手下的亲信素来宽厚,从这次登基后的封赏就看得出来,卢质不想做宰相,李存勖就封他为翰林承旨做了内相,张宪早年跟着他,虽然性子古板无趣不讨喜,可也被封了租庸使这样的肥差,而他自己更不用说,所以此次封赏一出,凡是跟着李存勖早年起家的,可谓皆大欢喜,只是有一人除外,那就是宣徽使李绍宏。
  李绍宏是内侍出身,开始时和孟知祥一起任中门使,为人甚是能干,深得李克用信赖,后来李存勖继承王位,打下不少地盘,李绍宏擅处理政务,李存勖就把打下的地盘让李绍宏代为管理,李绍宏一直战战兢兢,打理的十分妥贴,可以说,在河东一帮宦官中,要数治理才能,张承业第一,李绍宏第二。而张承业当年回晋阳不久就病逝了,李绍宏就成了当之无愧的宦官第一。
  按照唐时旧例,宦官最德高望重者,可掌枢密院,任枢密使,军政大权握于一己之手以便宜从事,李绍宏在来魏州之前,一直以为自己能任这个的,结果等来了,才发现自己居然成了宣徽使,自然觉得心里委屈。
  可这要是李存勖的意思,李绍宏哪怕再委屈,也只能憋着,偏偏这李绍宏没当成枢密使,是被郭崇韬坑了。
  郭崇韬自从在镇州一战中献策后,就得了李存勖青眼,但凡军事上的出谋划策,李存勖都喜欢听听郭崇韬意见,而郭崇韬在策略上常常和李存勖不谋而合,李存勖自然更喜欢郭崇韬,就把郭崇韬视为心腹,经常带在身边。
  这次任官,更是让郭崇韬和两位宰相一起参谋。
  郭崇韬虽是武将,可也是中门使出身,自然也看上了军政大权握于一己之手以便宜从事的枢密使一职,虽然唐时旧例是枢密使是宦官做,可从朱温起,朱温用了自己的掌书记敬翔做枢密使,算是破了枢密院的规矩。
  如今冯道虽也为掌书记,却素来不喜兵事,自然不会和他争,所以郭崇韬就打上枢密使的主意,而李存勖正是喜欢郭崇韬的时候,也不介意再为他破一次规矩,所以郭崇韬就成了枢密使。(枢密使相当于现在国家/军/委/主/席)
  郭崇韬成了枢密使,枢密院枢密使按规矩有两个,李存勖就想把另一个给李绍宏,让李绍宏和郭崇韬一起任枢密使的,可郭崇韬却觉得李绍宏是他老上司,资历又老,要是李绍宏也当了枢密使,他岂不是事事得听李绍宏的,所以郭崇韬就耍了心眼,推了资历名望比李绍宏弱的张居翰上位。
  于是等李绍宏兴冲冲从幽州赶来时,才发现自己的枢密使没了,变成了宣徽使。
  而李绍宏身为宦官,在内侍中素有人脉,得知是郭崇韬使得坏,怎么可能善罢甘休。
  现在李绍宏到了,自然要给郭崇韬点颜色看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