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檀郎 (海青拿天鹅)


  我说:“可那并非真心,殿下莫非不怕我谋害?”
  秦王眉梢微扬:“你若单纯只为谋害,早就下手了;若除谋害之外还有他图,正好还可与孤一道做事,事成之后孤再收拾不迟。”
  我:“……”
  “先收了我再除了我么?”我问。
  秦王弯着唇角:“正是。”
  爷爷个狗刨的妖怪。
  我翻个白眼,不理他,拿起书念了起来。
  此后,秦王每日夜里仍召我给他念书,我因得之前许诺,也只得老老实实地过去。
  不过这人除了让我念书之外,并没有别的举动,先前的那般谈话也再没有提起过。他每日大约都十分劳累,听了大概半个时辰,便会睡着,我可自回府去。
  不过这事仍然被有心人看在了眼里。
  “这些日子,秦王身体还好么?”一天,谢浚问我。
  “甚好。”我说,“已全然康复。”
  他看着我,意味深长:“大王仍然每日让你给他念书?”
  我神色如常:“正是,你知道他秉性,就爱看些闲书。”
  谢浚笑了笑,没说话。
  比起谢浚,桓瓖直接多了。
  “秦王,莫非对你有甚打算?”一天夜里,我回到宅子里的时候,他等在堂上,开口便问。
  “甚打算。”我说,“公子怎问些无头无脑的话。”
  “便是想占你便宜。”桓瓖哼一声,道,“白日里有甚事说不得,非要晚上还召去?”
  我说:“秦王勤政,公子又不是不知,将我夜里也召去议事有甚稀奇?”
  桓瓖狐疑地看着我:“当真?”
  “公子若不信,去问秦王好了。”我说。
  桓瓖瘪瘪嘴角,这才作罢。
  数日之后,雒阳得到消息,公子已经在东海郡上了岸。
  我自是高兴不已,天天期盼着。桓瓖则日渐消沉,常常拿着一壶酒,边喝边长吁短叹。
  此时,济北王那边给大长公主的回信也已经送到。如我所料,此人只道是朝廷求他,在信中虽然应允了和谈之事,架子却颇大,提了不少归降的条件,除了保留王位、封国、兵马和承袭之制,还要朝廷封他为大将军。
  秦王看了信之后,并无表示,桓肃再去提和谈之事,他也只说等。
  就在公子到达雒阳的前一日,北边忽而传来消息。留守在上谷郡的辽东兵马突然向南出击,将河间王麾下兵马击溃,不但在短短数日之内收复了范阳郡,反而共入了高阳国,直逼济北国。
  此事,就连我也不曾得过风声,传到雒阳之后,包括大长公主和桓氏之内,朝野都吃了一惊。
  “姊姊可知那领兵的是何人?”冯旦得消息最快,来找我八卦此事时,兴冲冲地说。
  我想了想,道:“可是裴将军?”
  “不是。”冯旦得意地说,“领兵的乃是玉鸢姊姊,不愧出身将门,果真是了不起!”
  作者有话要说:  我没有食言,另补了三千字哦!


第329章 迎候(上)
  我明白了秦王迟迟不让大长公主去与济北王和谈。
  玉鸢此战, 一下扭转了形势, 乃是告知济北王等人, 朝廷并非求着他们。他们与赵王一样, 要和便和,不和便死。
  “子启果然足智多谋,如此一来, 妾去济北国便好说话了。”大长公主来议事时, 称赞叹服, 又嗔道, “这又不是坏事, 怎不先告知妾一声。妾接了济北王的信之后, 总在想启程之时, 子启迟迟不说话,教妾疑心你忘了。”
  秦王道:“这般大事, 弟怎会望。先前此战如何尚无定论, 弟不敢让皇姊操心,故不曾相告。”
  大长公主微笑颔首。
  又寒暄了一会, 她拿起面前的茶,不紧不慢抿一口, 道:“妾今日来,还有一事,请子启应许。”
  秦王道:“皇姊请讲。”
  大长公主道:“元初明日便到了,妾想着一家人,到底还是要聚一聚才是。还请子启给霓生许两日假, 让她过桓府来,见见家人才是。”
  我在一旁听着,愣了愣。
  “哦?”秦王说罢,瞥我一眼。
  我心底明白,她自然不是真的想让我过去见什么家人,而是我过去了,公子定然也会过去,不过是借我来套公子罢了。
  “此事,只怕不妥。”我还未开口,秦王道,“云霓生是圣上派来的使臣,孤但凡议事,她必在场,以示圣恩。”他看着大长公主,一副公事公办之态,道,“非孤不近人情,实乃政务不可废,还请皇姊见谅。将来圣上还都,云霓生卸下重任,她可来去自如,孤必无二话。”
  大长公主大约以为这般小事,秦王必不会拒绝,可借着他的面子压我答应。不料秦王竟说出这般话来,露出讶色。
  谁要他替我来推。我心中颇是不屑。
  当然,他既然这么说,其实是帮了我,我自不会推拒。见大长公主又看向我,我顺水推舟,露出勉为其难之色,道:“大司马所言极是,我身负圣上重托,不敢轻怠。大长公主美意,我不胜感激,然唯有日后再报答,望大长公主切莫怪罪。”
  大长公主看着我,少顷,淡笑:“既如此,自当以朝政为重。”
  在我的朝思暮想和桓瓖因桓鉴一意孤行而日益灰败的脸色中,第二日,公子一行终于回到了雒阳。
  公子是侍中,也是正经奉诏而来的重臣,自非等闲。秦王虽然并不真把皇帝放在眼里,但面子上的功夫,他从不落人后,一大早,就带着一众幕僚,浩浩荡荡地在雒阳城外摆开架势,隆重迎接。
  我也在其中,和谢浚一道跟在秦王身后。
  他这般给脸面,大长公主、桓氏众人以及近来得势的一干世家和诸侯自然也不会缺席,就侯在不远。近来天气转暖,阳光明媚,这些贵人们虽然此前经历了一番波折,但全然不会影响他们对排场的讲究,一个个穿戴讲究,尤其女眷们,一眼望去,花团锦簇。
  这般场面,还吸引了不少无事可做的民人,在路边簇拥观望。
  我知道这些男男女女,有不少是冲着公子来的。
  自先帝去世以来,雒阳数度动荡,贵人们纷纷躲到乡下自家的邬堡里,城中的宴乐雅会也失了风雅,能撑场面的名士都寥寥无几,遑论公子这般风靡天下的人。公子回雒阳的消息,如同春日里的暖风,一下传遍城中各处。雒阳人无论贵贱,被各种困顿和人心惶惶的消息纠缠了许久,自是怀念从前安宁时的靡靡之风,公子的风姿和声望,无疑是一剂能让人暂时忘却烦恼的**汤,让人心生向往。
  天边扬起一阵尘头,只见旗帜猎猎,车马齐整。
  公子此番回雒阳,阵仗也不小,出乎了我的意料。数十辆各式车马排作长龙,仪仗不输秦王。
  待得近前,我一眼就认出来当前一辆马车上的身影。
  公子褒衣博带,坐在车上,遗世独立。甫一露面,我便听得周围一阵赞叹骚动。
  我望着他,心情又是得意又是复杂。
  得意的是,公子不愧是我喜欢的人,什么时候都这么好看。
  复杂的是,这在场的人也不知多少正对着他垂涎,我希望他还是不要被那么多人喜欢为好。
  那车队和仪仗在近前停下,公子和后面马车上的人纷纷下来。
  我按捺着心头的高兴,跟着秦王迎上前,正当要将公子再看清楚些,蓦地,我看到他身后的人,愣了愣。
  南阳公主和广陵王姊弟也来了,跟着公子。除了他们以外,还有沈延夫妇,以及豫章王和宁寿县主父女。
  “南阳公主、广陵郡王和安国公夫妇怎也回来了?”我听到身后有人小声议论,“先前可不曾听说……”
  “侍中桓皙,拜见大司马大将军。”正当我分神之时,公子已经上前,向秦王一礼。
  秦王看着他,微笑道:“元初与诸位王侯远道而来,孤有失远迎。”
  这时,沈延夫妇、豫章王父女和南阳公主姊弟等人亦上前见礼,跟在秦王身后的一众人等也早已迫不及待地围上前去,颇是热闹。
  这会面,最让人意外的就是沈延夫妇和南阳公主姊弟,而最微妙的,当数广陵王。
  先前,沈延因为与东平王争斗,带着沈太后和广陵王去了长安,硬要扶立广陵王为皇帝。此举仿若闹剧,动静虽大,但其实并没有人当一回事。后来皇帝在扬州临朝,沈延随即改弦更张,与大长公主和桓氏一道归顺了皇帝,广陵王自然便废黜了。虽然皇帝早已经赦免了他,但他如今乍地出现在人前,自有一番心照不宣的意味。
  我想,沈延果真大胆。秦王对皇位的图谋,有心人早不怀疑。广陵王作为一个也争过皇位的人,文皇帝的亲儿子,排资论辈比秦王还靠前,就算之前争位失败,他对于秦王来说无疑是个隐患。
  若秦王是想显得大度,自不会为难广陵。但如果他不想放过,沈延把广陵王带回来,便无疑是要将他推到火堆上烤。
  秦王显然打算做前者。
  他向广陵王端正地行了礼:“殿下一路辛劳,未知无恙否?”
  广陵王与皇帝的年纪不相上下,大约是经历许多变故,寡言少语,眉眼比从前所见多了些阴沉。不过应对之道,倒是与皇帝一样娴熟。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