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檀郎 (海青拿天鹅)


  “这便要看你的了。”秦王道。
  我的心不由吊起。
  我和曹叔曹麟在一起的时候,并未刻意避讳,好些人都知道曹叔和曹麟之间似亲人一般,秦王若埋伏了细作,打探不难。而更往深的,则是我和曹麟的身世秘密……
  想到这一层,我忽而看向秦王。
  他也盯着我,目光深邃。
  心倏而安下。此事,只有我、曹叔、黄遨以及公子知道,曹麟都未必明白。秦王就算打听得再细,也无从知道。他引起这话头,乃是为了试探。
  “殿下莫误会了,”我面不改色,“我虽与明光道有些交情,但不过是因为联手铲除临淮王之故。若要我三言两语将明光道劝降,殿下莫不是想得太多。”
  果然,秦王道:“是么?据孤所知,那明光道的头领曹贤,以及他们奉为教尊的曹麟,你一个称曹叔,一个称阿麟。寻常交道,只怕不至于如此。”
  我笑了笑,道:“殿下,我是什么人,殿下又不是不知,天生亲善四邻,讨人喜欢。当时元初在临淮王手上,我要救他,只能求助明光道,不与这二人相处得热络些,我如何救人?那曹贤见到了我,说我长得与他失散多年的侄女一般,非要让我叫他一声叔;那曹麟也是,说我着实亲切,绝不肯让我叫他公子,只让我称他小名。这般盛情,我如何拒绝?殿下切不可听风就是雨,混淆了是非。”
  秦王不知是听进去了还是没听进去,看着我,唇角始终微微翘着。
  “既如此,对于这明光道之事,你以为当如何处置?”他问。
  我说:“殿下方才说的其实也甚是在理,我既与明光道打过交道,自认在那边还有几分薄面。殿下既然想招安,我便去兖州一趟,向曹氏二人明以道理晓以大义,劝他们归服。”
  秦王笑了起来。
  声音低低的,似牵扯到了内里,片刻,转头咳了两声。
  旁边的侍从正要给他拍背,他抬手止住。
  “此事日后再说。”他转向我,淡淡道,“你现下便去收拾行囊,随孤回居庸。”
  秦王做事说一不二,用过些膳食之后,一众人马已经收拾齐备,在宫前等候。
  我瞅着后面也有马车,正要过去坐,秦王将我叫住。
  “你与孤同乘。”他说。
  我说:“那如何使得,殿下若路上要吃喝如厕,我又不会伺候人……”
  “要孤动手绑你么?”他冷冷打断道。
  我知道他真的干得出来,撇撇嘴角,不情愿地跟着他坐到马车上去。
  马车辚辚走起,离开了离宫,往居庸而去。
  为防秦王着凉,这马车的窗都被封了起来,我想看外面的风景也不得门路。
  百无聊赖地四下打量了一会,没多久,我只得看向秦王。
  他也看着我。
  他坐得比我舒服多了,身后靠着硕大的隐枕,身上披着厚裘袍,裘皮捂手里,还有一个铜暖炉。
  “殿下就这般离开,不必知会燕王?”我说。
  秦王道:“燕王将这离宫交与孤,便是随孤去留,知会做甚?”
  我说:“燕王可知晓殿下得病之事?”
  “不知。”
  我点头。也对,宗室最不缺花花肠子,我若是燕王,要知道秦王快不行了,没有些小算盘是不可能的。
  “为何问起燕王?”秦王道。
  “不为何,”我说,“不过住了这么些日子,觉得燕王甚是大方。”
  “怎讲?”
  “我住那偏殿里,什么都有,光是崭新衣物便占了一排衣柜。”我感叹,“燕王连殿下的姬妾用物都想好了,还不大方?”
  “云霓生,”秦王忽而似有些不耐烦,“你无事可做么?整天想这些。”
  我坦然承认:“正是。”
  他不理我,却转头从旁边拿起一本书。
  “既然无事可做,便念书好了。”他将书丢到我手上,继续靠在隐枕上闭目养神,“从第一页起,念吧。”


第294章 佯败(下)
  众人未曾带许多行囊, 车马皆轻快。五日后, 居庸城已经在望。
  看到那远方的城池, 我心底有些不是滋味。当初离开的时候,我以为自己大功告成再也不会回来,不料就过了半年,自己又看到它了。
  车马停下的时候, 我随着秦王出去, 却见这里并非王府,而是秦王的兵营。大帐前, 迎接的人并不多,只有谢浚和几个幕僚,见秦王下来,神色皆如释重负,纷纷上前行礼。
  我也看到了玉鸢和云琦。
  玉鸢望着秦王,那关切之态,仿佛老母亲在打量亲生儿子。当然, 面对着我,她仍然没什么好脸色,尤其是看到我跟着秦王一起从马车上下来的时候。
  云琦则一副持重的名士之态,看我一眼,而后款款走到秦王面前,端正一礼。
  秦王大病新愈,谢浚没有让他在外面久留,简单见礼之后, 即让人送秦王到帐中。
  炭炉已经烧得暖烘烘,秦王才走到里面,就将外袍宽下,让冯旦召谢浚等几个要人进来议事。
  “你也留下。”秦王对我道,“日后商议机要,你可参与。”
  我应下。
  未几,众人走了进来,拜见了秦王之后,各自落座。
  除了谢浚之外,也有几个熟人,如裴焕、参军姚洙、帐下都督孔茹等。
  还有云琦,座次仍如上回所见,坐在我的对面。
  秦王召众人商议的,主要是进攻中原之事。在秦王治病的日子里,众人显然不曾闲着,纷纷禀报自己辖下事宜的进展。
  “有一件急事。”谢浚禀道,“昨日臣等接到奏报,高阳国、河间国、章武国正集结兵马三万余人,屯兵易城。”
  “哦?”秦王道,“可知其目的?”
  “尚不知晓。”谢浚道,“不过易城临近幽州边界,不远就是范阳。除了进攻范阳,我等想不出别的缘由。”
  秦王令人将地图拿来,看了看,道:“孤病重之事,中原那边可知晓了?”
  “知晓了。”谢浚道,“殿下那夜去养病之后,我等按殿下吩咐,在王府和营中戒严,每日往王府中送药材,雒阳来的太医也禁足于王府之内,不得出去。”
  我听得这话,了然。如此说来,秦王当初为了掩人耳目,乃是深夜离开。这偷鸡摸狗的觉悟也不赖,命能不能救回来还两说,却已经算计到了欺敌。
  “这不过我等佯动之计,如何知晓那边想法?”秦王问。
  谢浚笑了笑,道:“数日前,赵王和济北王的说客便先后到了居庸,劝不才归降。”
  姚洙嚷道:“赵王济北王那些说客只去找谢长史,不来找我等几个,着实欺人太甚!待将来我等将这两人拿了,定要当面问一问,何以厚此薄彼!”
  众人皆笑。
  云琦脸上笑意寡淡,颇是不屑。
  秦王亦笑,问谢浚:“而后呢?你如何应对?”
  谢浚道:“如殿下吩咐,作色呵斥,将他们赶出了城去。不过临行之时,都暗地里派人给他们塞了百金。”
  云琦道:“高阳国、河间国、章武国,皆与济北王结盟,此番集结,当是要试探幽州,不日便会进攻。”
  秦王颔首,看着地图,思索片刻。
  “众卿有何想法?”他问。
  云琦抢先道:“臣以为,三国一旦来犯,当弃城后撤。”
  众人皆讶。
  秦王神色不改:“而后呢?”
  “此为佯败,乃诱其入口袋之阵。而后,以两万兵马攻占易城,断其后路,围歼之后,攻占三国。”
  谢浚皱眉,道:“如此,岂非打草惊蛇?”
  “要的就是打草惊蛇。”云琦冷笑,“殿下孤蛰伏太久,不教他们知晓辽东厉害,便愈发有恃无恐。当下圣上已在扬州临朝,乃声威最盛之时。我等既备战已毕,正好南下,一鼓作气拿下中原。”
  众人议论纷纷,有的赞成,有的不以为然,意见不一。
  “范阳乃重镇,一旦陷落,不但幽州门户大开,我等亦失去一处粮仓。”姚洙道,“此计甚险。”
  秦王神色平静,颔首:“众卿之意,孤已知晓。今日议事至此,众卿且回。”
  众人纷纷应下,向秦王行了礼,起身离去。
  谢浚却没有走,对秦王道:“还有一事,颇为紧要。”
  “何事?”秦王道。
  “便是粮草。”谢浚道,“当下正当青黄不接,各府库军粮只够维持三个月,算上路途损耗以及将来军政壮大,恐怕更为紧张。”
  “此事无妨。”秦王道,“扬州二十万石粮草已在路上,不日可抵港。”
  谢浚露出讶色,未几看了看我。
  “粮草转运之事,长史须费心。”秦王道。
  谢浚道:“殿下放心便是。”
  秦王身体本未大好,加上一路奔波,甚为疲惫。谢浚颇是体恤,也不多言,说完了以后便告退而去。
  侍从进来,伺候秦王去榻上歇息。
  秦王宽去外袍,却不躺下,只靠在隐枕上。
  “方才所议之事,你可有想法?”他问。
  我说:“殿下既设下了佯装之计,还让谢长史应对说客。费了这般周折,弃之着实可惜。”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