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威武不能娶 完结+番外 (玖拾陆)


  她们都不是十三四岁天天长个子的时候了,不过半年光景,按说身量与五官都不会有什么大变化,可两人一见,都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
  段保珊吸了吸鼻尖,请安的话语堵在了嗓子眼里,再出口时,她道:“我回来了,活着回来了。”
  乐成的眼泪霎时间簌簌往下落。
  段保珊亦红了眼,陪她去东异、又跟着回来的嬷嬷侍女们都背着身抹泪。
  半年有多短,又有多漫长,她们是有亲身体会的,也知道“活着回来”的背后,有多少苦难和鲜血。
  一如她们之中,也还是有人没能回来。
  乐成牵着段保珊去见皇太后。
  皇太后那么喜欢听故事的一个人,近来操心事情太多,也听不进那些为了活命勾心斗角的算计了,她只让段保珊与她说脱身时的状况。
  大火肆虐、险象环生,说得再是简单,彻夜出逃的险状也能预想得到。
  听完了,皇太后握着段保珊的手,道:“哀家只敢听一遍了。”
  段保珊抿着唇笑。


第1048章 没有少做
  从慈心宫出来,段保珊遇上了蒋慕渊。
  圣上还有公务,干脆先让蒋慕渊来给皇太后请安,也免得之后说不了多久,小曾公公就要在御书房外候着叫人了。
  段保珊福身给蒋慕渊道了一声谢,她在镇海关时谢过,今日见着熟悉的京城模样,心中感慨,自是又要道谢。
  去东异是她主动请缨的,但能活着回来,是乐成和顾云锦她们给了她信念。
  她时时刻刻都记得顾云锦与她说的那些话,为了父兄,她便是爬也要活着爬回来。
  而她能够全须全尾地从东异脱身,少不了蒋慕渊在安排和帮助。
  那夜带她们离开东异王城的年轻男子,手上拿着的是宁国公府的腰牌。
  也是他,想方设法给她们送了地图,让她们能在王城中躲藏多日,最后寻机会逃出来。
  嬷嬷们猜到他是叶城周家人,但段保珊没有问过对方身份。
  她隐隐觉得,说不得。
  不止军中无人提及,就连请功的折子上,都没有周家人的名字。
  段保珊见此,更加确定对方是大战时重要的一环,轻易不能走漏消息。
  她只告诉了父亲兄长,一家人记下这份恩情,就足够了。
  而那位看出端倪来的嬷嬷,机敏又谨慎,入京前与她说过,决计不会吐露一个字。
  段保珊出宫回府,成国公夫人站在府外相应,抱着女儿哭得撕心裂肺。
  段保珍站在一旁,瞪着眼睛,看起来凶狠极了。
  她当然不是针对姐姐,而是防着有人不开眼。
  自打东异平定的消息传回京城,登门贺喜的人很多,也有不少言语之中提及段保珊的。
  话里话外,关心这位郡主的前程。
  更有国公夫人娘家那儿的亲戚,仗着辈分高、关系也不算远,老娘们讲话一点儿不讲究,说段保珊以后不好嫁了,这几个月怕是夜夜抱着匕首入睡的,往后指不定就“不小心”把新招的仪宾当东异仇人给刺了。
  成国公夫人言语上修炼了这么多年,都有章法,没成想最后遇上个这样乱套的,气得脸都红了。
  刚巧叫段保珍听见了,提着扫帚就冲了出来,劈头盖脑一顿打,把人赶出门。
  反正他们成国公府,老段家的亲都不认了,外祖家又有什么割不了的。
  成国公夫人又是难过又是欣慰,劝道:“由着她们说去。”
  “姐姐高义,轮得到她们说三道四?”段保珍不答应,“什么不好嫁,嫁什么呀?我担恶名,姐姐担美名,只要哥哥不赶我们出门,我们就守在家里一辈子。”
  在她看来,段保珊已经吃了很多苦了,做什么再去旁人家受那些闲言闲语的罪。
  至于她段保珍,那是出了名的刺头没规矩,别说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就是反过来“杀敌八百自损一千”都干的,一时间吓得登门的客人只敢说段保珊好话,没有一个再胡言乱语的。
  今儿也是如此,段保珍就往府门前一站,那些好好来迎接的人,她都不理,但凡有一个当段保珊的面信口开河的,她照打。
  大抵是凶名在外,还真的吓退一些存心看热闹的人,越发显得这场母女团聚感人。
  相比起成国公府,程家门外更是人声鼎沸。
  内侍捧着圣旨而来,御赐的匾额由人抬着、跟在后头,程家从伯府晋侯府,从开朝时一直悬着的“肃宁伯府”匾额被郑重取下,新的悬上,鞭炮撒了一地红。
  程晋之没有跟着去打东异,回京已经有一段时日了,此刻抬头看着簇新的门匾,眼眶极热。
  将门子弟披挂生死相搏,为的自然是朝廷百姓,也是为了自家门楣。
  哪怕不能添砖加瓦,起码不能让先祖蒙羞。
  他们一代又一代的浴血,换来今日荣光,对得起朝廷恩赐,也对得住祖先教导。
  肃宁侯带着儿子们进宫谢恩,听圣上激励之语,三呼万岁。
  可在圣上没有留意的时候,肃宁侯却把目光落在了圣上身后的书架子上——其中到底哪几卷是圣上心中养心宫的图纸?
  这些时日,肃宁侯与蒋慕渊交流颇多,他们还未回京,就先后收到了陶昭仪、孙禛母子的死讯。
  饶是肃宁侯这辈子手上沾血无数、大波大浪里走过来了,也被如此讯息震得回不过神来。
  明眼人都知道,此番动荡全是太子之位引起的,有些事情能交底,有些事情原是不该胡乱置喙,但他心里发沉。
  “除非翻案,否则三殿下无望,”肃宁侯彼时悄悄与蒋慕渊道,“如今局面,大殿下一片光明,只是他、他不是个好人选……”
  蒋慕渊也知道孙祈能力与野心不相称,可他更不能让孙睿翻盘。
  孙祈哪怕出昏招、再胡来,心里还是念着天下太平的,左右近臣们好好劝劝,十之八九拉得住他。
  孙睿不同,那就是一个疯子,天下都不顾,还指着他听百姓心声?
  原想着浑水摸鱼,把圣上的伪装撕开、露出他对孙禛的偏宠来,却没想到,孙睿釜底抽薪了。
  退一步说,蒋慕渊“嫌弃”孙祈,孙祈却还不一定能顺顺当当上位。
  孙宣是不是真的不争了?
  孙睿难道就束手就擒了?
  若眼下是个真正的太平盛世,蒋慕渊无论支持孙祈,还是支持孙宣,都是一步可走的棋,但事实并非如此。
  京中还不明显,但其他地方,尤其是经历了战事、或是为了支持战事而不得不加重赋税的地方,百姓怨声不小,全靠地方官员支撑着。
  蒋慕渊前世看过如此情景,那都是一把把拉满了、要绷不住的弓,一旦再有状况,弦就要断了。
  等一处乱了,很快,处处都会乱。
  前世天海南北的起义、绿林、占山为王,不都是这么来的嘛。
  这片土地,已经经不起折腾了,这也就是蒋慕渊宁可背负欺君罪名,也要和肃宁侯一块瞒下蜀地真实清算状况的原因。
  不给圣上折腾的机会。
  反正,这几年,他东拉西扯、忽悠圣上的时候,欺君的事情就没有少做。


第1049章 铺路
  下午时,蒋慕渊入御书房。
  圣上靠着椅背,在他行礼之后,抬了抬眼皮子,道:“前后一年,阿渊辛苦了。”
  蒋慕渊嘴上自是谦虚一般。
  圣上叫他坐下,让韩公公把先前确定封赏的折子拿给他看。
  蒋慕渊看了,猜到圣上的意思,便道:“户部又在为银子发愁了。”
  “是啊,”圣上就喜欢他这般上道,笑着哼了声,“朕也是不知道赏你什么才好了,金子银子的,你不缺,朕却还给不起了,这叫什么事儿!朕就先欠着吧,就当你借舅舅了。”
  “舅舅,”蒋慕渊叹了声,“这事儿吧,怪就怪至今没有把董之望找出来。”
  当初,他拿董之望和南陵所谓的金山银山当说辞,让圣上放弃半路杀孙璧的念头,又下旨调兵江南防备东异,如今仗打完了,这事儿必然要给个交代。
  蒋慕渊自己不提,圣上也必定要提,那干脆他自己说。
  圣上听董之望名字就冒火。
  皇太后训他,说他突然毒杀陶昭仪是失衡的原因,但在圣上看来,远在那之前,孙睿和孙禛就已经生了大矛盾了。
  京城是他的眼皮子底下,两个儿子但凡有什么冲突,早就让其他人发现了。
  可见,真正的矛盾发生在他们所有人都顾及不到的南陵之行上。
  孙璧说过,孙禛的胳膊是他算计残的,但其中亦有孙睿的手笔,孙睿丝毫没有顾忌过孙禛的伤势,做事顾前不顾后。
  当时圣上就疑心上了,如今反过头去看,更加坐实了这一点。
  他从不认为孙睿看穿了他心中真正属意的是孙禛,起码当时没有,后来立太子之事作废,是因赵方史的缘故,这也不是他设计的,孙睿不至于把这一笔记到他头上。
  当然,现在孙睿极有可能是猜到了,但孙禛死了,孙睿知道与否又有什么干系。
  没有南陵反叛,没有董之望和孙璧从中作梗,弄得两兄弟之间出了不可调和的矛盾,陶昭仪和虞氏死了就死了,孙睿却不会对孙禛下死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