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鹤堂里,闵老太太听着底下人的讲述,神色复杂:“大郎媳妇把那娘子弄去客栈了?这怎么可以呢?既然是我们徐家的孩子,该生在府里才是。”
戴嬷嬷见状,赶忙劝道:“老太太,大老爷说了不认识那娘子。”
闵老太太哼了声。
能说认得吗?认得也肯定说不认得。
徐砚不认,闵老太太却是想认的。
倒不是真的稀罕香火,徐家还有徐令峥与徐令澜,老太太只是想打压杨氏的气焰罢了。
别人家都是婆婆给儿媳立规矩,可徐家不是,徐砚最初靠杨家走仕途,娶回来的这个媳妇,在徐家说一句顶别人十句,闵老太太再是憋屈也不敢得罪儿媳。
也就是这几年,徐砚越来越争气,而杨家走下坡,闵老太太年纪又长了,脾气也就大了,时不时要在言语之中刺一刺杨氏。
若徐砚真有了个庶子,拿来膈应杨氏也是极好的。
水琼一听闵老太太哼鼻子就晓得她又想到岔路上去了,当即给戴嬷嬷递眼色。
戴嬷嬷刚想说几句,徐砚和杨氏就一前一后进来了。
闵老太太坐直了身子,看向徐砚,道:“大郎,你跟母亲说实话,那孩子是不是你的?”
徐砚敛眉,沉声道:“不是。我不认得她,与她没有半点瓜葛。”
闵老太太斜斜扫了杨氏一眼,又问:“你是不是不敢认?不要怕你媳妇,我只听实话。”
徐砚的眉头皱了皱,一股子寒意从后背升起,叫他的心冰冷一片。
突然被陌生女子指控,哪怕徐砚在官场上见多识广,落在自己身上,一时半会儿还是有些回不过神来的。
这种污蔑,想要自证清白,不是易事,只能靠信任。
他已经说了实话,他的妻子信他,一个不算熟悉的医婆都信任他,而他的母亲,却不信。
猛得,徐砚又想到了去年时,一屋子的人,只有顾云锦关心他在衙门里是不是遇上了麻烦,是不是左右为难……
彼时从毫无血缘关系的外甥女身上感受到了温暖,此刻,血浓于水的母亲让他体会到了心寒。
徐砚深吸了一口气,再一次否认:“真的不是。”
徐老太爷急匆匆回来,张口问道:“这事儿要如何解决?她一口咬定是你,你能说明白吗?”
那厢徐砚、杨氏与徐老太爷说话去了,这厢戴嬷嬷瞅了机会,附耳劝解老太太。
闵老太太这个脾气,与她说此时影响徐砚前程官名,她是听不进去的。
老太太当然在乎徐砚前程,可用她的话说,圣上怎么会盯着臣子们睡觉的事儿?曲娘子不是有夫之妇,两人又是你情我愿,怎么就碍着官途了?
戴嬷嬷深知这一点,干脆不提,只挑老太太能听进去的:“就算不能说明孩子与老爷无关,但也无法证明那就是老爷的孩子。
老太太把孩子认回来,家里是不缺这么一双筷子,可认了不是我们徐家的孩子,以后他亲爹寻上门来了,那才是糟心事儿呢!
到时候,不是满京城要笑话老爷睡了个破鞋,还替别人养儿子了吗?”
第421章 鬼话连篇
闵老太太眼珠子一转。
若真如戴嬷嬷所言,那可真是太丢人了。
打压杨氏气焰,和满京城丢人一比,那算得了什么呀!
闵老太太当即拍板:“不能让人胡乱给大郎泼脏水!哪儿来的野鸡,寻事寻到我们侍郎府头上来了!”
杨氏被她唬了一跳,虽然不晓得戴嬷嬷怎么说通了老太太,但一家人能同进退,肯定是最好的。
毕竟,不怕敌人厉害,就怕自己人扯后腿添乱。
魏氏也听到消息了,她不想凑过来触霉头,等徐驰回来,夫妻两人才来表态。
两人自是也信任徐砚的,断断不能让那个曲娘子得逞。
小辈们则被拦了,不许他们掺合这些乌七八糟的事儿。
徐令婕急得跳脚,恨不能去客栈里教训那曲娘子一通,想给她生个弟弟,也不看看那肚子配不配。
再着急,也被一院子的丫鬟婆子拖住了。
画竹好言好语地劝:“她眼看着要保不住胎,正愁寻不到人怪罪,姑娘这时候去,她就全赖您头上了。”
徐令婕气急败坏,踹了两下墙角泄气。
仙鹤堂里还在商量办法,趁着城门未关前,使人去巴东打听曲家状况。
这其实不是个好法子,等人从巴东回来,黄花菜都凉了,可又不得不去做。
杨氏只好劝徐砚道:“老爷明日与同去两湖的大人们说一说,让他们给做了证言。”
徐砚颔首。
这一夜,京城在闹哄哄中入眠。
天一亮,弹劾徐砚的折子就从底下递到了黄印眼前。
黄印嗤笑一声,道:“没事儿能弹劾,就写这种无凭无据的事情吗?这叫污蔑朝廷命官!我与徐大人在两湖共事数月,我信他为人!”
写折子的御史不赞同黄印的意见,梗着脖子道:“您与徐大人是白日共事,又不是夜里同眠,他夜里出去寻花,您怎么会知道呢?再说了,他不是与那曲娘子约定过,绝对不能让人知道吗?”
黄印是个急脾气,啪得摔了折子,骂道:“照那女人说的,她是年节里认得的徐大人。
我们都察院是元月初到的荆州,不比她与徐大人熟悉起来晚。
不止我,徐大人也是,天天忙着办贪官、下田地,多蹬下腿都嫌累,还有劲儿去抱女人?
你且问问那一个个跟着我去两湖的同僚,哪个夜里还睡得动女人?我给他排的事儿太少了?”
这话骂得直接,御史脸上青一阵红一阵,又没有证据与黄印据理力争,只能捡起自己的折子,讪讪退出来,却是不甘心如此作罢,便想要绕过黄印,直接把折子往上头递。
工部衙门里,徐砚绷着脸,听刘尚书训话。
刘尚书满面皱纹,苦口婆心道:“我认识你很多年了,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清清楚楚,我信你与那娘子没有瓜葛。
可事情闹上门来了,你说不清楚的,我昨儿苦思冥想了一晚上,我都不知道你要如何自证。
你无法证明,你不认,满京城都要骂你不负责任,不给孩子活路,你认了,也会骂,骂得清些。
毕竟,男人嘛,有个妾室不算什么,去母留子,也勉强说得过去。
你家里信你,就可以了。
事情拖下去,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我们为官,不求清白名声闻达于百姓,只求无愧于心,而这些流言,能让你仕途尽损,没有哪个皇帝会满意整日被流言包围的臣子的。
这个哑巴亏,你自己考量考量。”
徐砚垂着眼睑,深吸了一口气:“自证虽难,但若什么也不证就认输,我无法接受。”
他知刘尚书用心,上峰的考虑的确有道理,但此刻若是退让了,往后还不知道会有多少污水。
刘尚书叹息:“年轻人总是有拼劲,我也盼着你能证明清白。”
徐砚退出来,望着青天沉默良久。
有与他同去两湖的主事过来,冲他笑了笑:“徐大人在荆州时有多辛苦,我们都看在眼里,我们都知道是污蔑。”
徐砚一愣,复又笑了,满满感激道谢。
不管是真的信他为人,还是为了官途示好,在此刻都是雪中送炭。
庑廊另一头,王甫安看着这边状况,冷冷撇了撇嘴,他就不信,这一片污名之下,徐砚还能翻过身来。
如今还拍徐砚马屁的这几个官员,等徐砚真的落魄时,定会换一幅嘴脸。
那可真是一出好戏。
相较于徐砚的自证艰难,曲娘子的泼脏水之路就顺畅许多。
只要有一张嘴,又有什么不能编出来的?
曲娘子就住在东街的客栈里,此处热闹,小贩们晓得她在这儿落脚,也纷纷来打探消息。
一整个上午,婆子旁的没有说,就是翻来覆去地说她们这一路辛苦。
妇道人家,从未离开过两湖,一个大肚婆,一个老婆子,彼此搀扶,偏大肚婆的身体不好,一路折腾着过来。
话里话外的惨状,也算是闻着伤心了。
眼看着要中午了,婆子突然说道:“徐大人的后背上有一块红色胎记,指甲盖大小,就在这个位置。”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下子搅和热了东街的午饭场子。
若不是官威森严,恐怕会有人想冲到徐砚身边,把他的衣服扒下来瞧一瞧。
这个指证一出,徐家里就知道了。
徐砚的后背上的确有一个胎记的,与那婆子说的一模一样。
杨氏有一瞬的心冷,但很快又镇定了,道:“对方是有备而来,连这个都打听了。”
后背位置虽隐蔽,可也并非只有父母妻子知道。
工部有官员出来说话:“重建经历了酷暑,大老爷们的,大夏天一身汗,光着膀子在院子里冲凉,这有什么稀奇的?我去寻大人时就遇见过他擦身子换衣裳呢。”
有一个领头,也就有一群附和,好几个官员都帮徐砚说话。
其中最直白的还是黄印,他在素香楼里明明白白说:“同僚还一道去澡堂呢,屁股上有胎记都不说明什么,何况是背上。”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帝女狠诱人 (佛前茶) 阿里文学VIP2019-01-23完结人气值:2070他森冷喋血,权倾天下,却偏执成狂,爱她入魔。谋反叛国,诛杀她满门。 帝女重...
-
惊玺 完结+番外 (拂晓晚霞) 起点VIP2019-12-31完结渣渣!夺你皇位,坐上帝位!女帝重生,岂容尔等随意蹦跶!拍死一个算一个。可是这大白天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