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同批客人多,两张桌子一拼就是一张方桌。
早上,店里有手擀面,有馒头包子稀饭,还有生煎包。
生煎包就是柜台旁边的平底锅做的,一锅煎出来,锅盖一揭,满屋飘香。
为了定做这口锅,黄豆就差和老叔翻脸了。老叔让她老老实实做点包子馒头就行,黄豆不愿意,非要定制一口平底锅,还要大的。
老叔说:“你知道一口锅要多少钱吗,还要定制的,还要大,锅底还要平。”
黄豆没说话,回家叫黄桃准备面粉,准备包生煎包。
涨好的粉丝,切碎的葱姜,调好的肥多瘦肉少的猪肉馅,一大勺熬好的猪油。
包好包子,一个一个放到锅里用油煎,撒上芝麻,出锅后,香气扑鼻,老叔嘴被生煎包堵住了。黄老汉第二天就去镇上,让黄老四去定制平底大锅。
中午有快餐,店里每日只做三四样当季蔬菜,麻婆豆腐,红烧鸡块,萝卜肉丸子,鱼。
原本老叔还说加个红烧肉,黄豆拒绝了,成本太高,她定位的是薄利多销,不过红烧肉一个星期可以做一次,定时定量。
晚上,和早上没什么区别,包子馒头稀饭生煎包,不过有客人要炒菜也可以,单独点,没有中午的快餐。
黄豆才五岁,但是备不住她点子多。加上做菜手艺好的黄桃,勤快稳重的黄米,姐妹三人简直成了四婶的左膀右臂加一个大脑。
第一天,开业大吉,生意不错,得亏黄豆的宣传,她请老叔私塾里的同学给写了六十张广告单,代价就是一人两个生煎包。
二十张发给小镇附近的人家,二十张发给集市上的小摊贩,二十张发到了码头。
隔几家一张,图文并茂,不识字也能大致看明白。凭单子可以免费领一份生煎包,四个,任何日期都有效。
很想多发点,关键纸张太贵,真心宣传不起!
每次逢集的时候,黄家三个嫂嫂就轮换着,早早起来,赶去镇子上给老四家的帮忙。平时,就黄老四媳妇杜氏和仍然住西厢的张大嫂忙活。
房子买了,张大嫂也没搬走,每天给黄老四家的帮帮忙打打下手,房租免了,每个月还能得几个钱,都觉得划算,皆大欢喜。
四丫头黄梨也断了奶,和哥哥黄德礼都送回来给黄奶奶看管着。
黄德礼晚上和老叔睡一张床,第一晚就把老叔的半边床都给尿湿了,气得老叔黄宝贵一大早跑黄豆家,死活赖着不肯回家。
就这样,老叔住进了黄豆家,天天晚上和黄德磊挤一张床。
俩人虽然辈分不同,年龄却相仿,从小一起长大,黄德磊又大老叔一岁,自然是做什么都让着老叔。老叔住了几天,觉得乐不思蜀起来,索性把衣服铺盖都搬了过来。
而三岁的黄德礼却不能一个人睡,黄老汉和黄奶奶晚上带着一个刚断奶的小奶娃,又要顾着黄德礼。没两天,黄奶奶就觉得头晕目眩,病了!
黄老四听赶集的乡亲说娘病了,恼得直捶自己的头,都是他,两个孩子丢给娘看管,娘才累病倒了。
两口子慌慌张张赶回家,看见娘躺在床上,二嫂在边上伺候着。爹去地里了,两个孩子一个被大嫂带回了家,一个被三嫂抱走了。
黄老汉看见四儿子两口子丢下工作和铺子赶回来,就变脸了,也不留他们吃饭,催着他们赶紧回去。
“孩子们,你嫂子给领家去了,你三个嫂子说她们轮换着带,家里不要你们管,管好铺子上事情就行。”
老四两口子去大嫂家看看儿子,又去三嫂家抱抱闺女。原本还担心孩子哭闹着要爹娘,结果儿子想着跟哥哥们去河里抓鱼,根本没让抱,就被大哥黄德光抱着一溜烟跑了。
小闺女乖乖窝在三嫂怀里吃鸡蛋羹,十几天不见,小丫头断奶掉的奶膘又给养回来了,小脸粉嘟嘟,一笑露出两颗小白牙。杜氏只抱了一会,就扭着身子要三伯母抱。
回去的路上,杜氏边走边流泪,黄老四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只搓着手说:“你别哭,孩子小,不是不认你。等大一点了,我们抱回来,养几天就又亲了。”
杜氏抹了泪,白了黄老四一眼:“你个呆子,我是哭这个吗?我是觉得我命好,嫁进你黄家,爹娘讲理,兄嫂和睦。你看孩子们对我们不理不睬,觉得我委屈?你咋没觉得是因为嫂子们对孩子好,孩子才亲她们不亲我们。”
说着杜氏一把挽起黄老四的胳膊:“我们好好挣钱,以后一定要好好孝顺爹娘,对哥哥嫂子们好。”
黄老四看看媳妇,只憨憨地点头。他想起那时候刚说亲的时候,媒人给说了几户人家,媳妇虽然长的不错,但家境外貌都不算是最好的,爹娘却意见一致,选了杜氏。
娘说,杜氏爹娘兄嫂都是明事理得人,左邻右舍都没话说,这样人家教育出的闺女指定不会差。
不得不说爹娘眼光确实好,三个嫂子加上媳妇杜氏都选得好。
不能说没有缺点,但是大事小事上都不糊涂,不像同族十一叔家,娶了三个媳妇,天天为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闹得鸡飞狗跳。
别说大是大非上,就是做菜少拔颗葱,孩子多吃块鸡蛋都能吵的一个村子都知道。
十一叔家几个孙子辈,也没啥大出息,和家里几个侄子差不多,天天窝里横,人嫌狗厌的很。
一个好媳妇旺三代,古人诚不欺我!
第六章 抓麻雀吃肉
冬天,进入冬月就开始飘雪,到了腊月,雪已经封了道路。
家家户户几乎不在出门,一家老少都在屋里待着。就连在镇子上的黄老四两口子,也在腊月里关了门,回来等过年了。
黄豆也分不清版块区域,只能确定这不是东北,因为四季分明,而且没炕。
没炕,冬天家家点火盆子,屋里放个火盆,火盆里可以烤山芋,土豆,炸玉米粒,稻粒。
黄梨已经会走路了,摇摇晃晃,很容易就摔个跟头,没人拉半天起不来,穿的太多了!
从来了后,开始奶奶带了十几天,结果奶奶病了,黄梨就来了三伯家跟着黄桃黄豆姐俩。
黄豆属于喜欢孩子,又怕小孩子的类型,没事逗一会,闲着无聊抱一会都可以,要是一天让她带到晚娃娃,她就急了。
黄桃性子却好,黄豆黄梨基本都是黄桃带大的。穿衣梳头,吃饭洗澡……
“小黄豆,你说今天捉麻雀的呢?”门帘一掀,一股寒气冲了进来,跟着黄宝贵走了进来。
“太冷了,等雪化了点再说。”黄豆怕冷,天天不离火盆边。
“不行,你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等雪化,那要到春天了,没两三个月化不了。”全家谁都能糊弄,唯有老叔,糊弄不了。
小黄梨也在一边说:“吃肉……”
黄豆看看哥哥姐姐和老叔,又看了看口水流多长的黄梨,无奈站起身:“我再穿件袄。”
等黄豆又加了一件袄,戴上帽子,围上大围巾,整个人就像一只笨拙的小肥熊,估计摔倒了也会跟黄梨一样,没人估计就拉起不来。
黄豆指挥哥哥黄德磊去找一根木棍,一节绳子,指挥姐姐黄桃把小黄梨的摇窝给找出来。又指挥老叔,在院子外面扫出一块空地,撒上一小把稻谷。
四个人,把棍子上系上绳,竹筐用棍子支起来,罩在稻谷上,稻谷靠近竹筐里面。绳子另一头握在手中,四个人,躲到院子里,围墙后面。
不一会,飞来一群麻雀,左顾右盼,边吃边走,一会就有好几只走进了筐里。
黄宝贵心急,一拉绳子,结果麻雀没进到里面飞了大半,竹筐里只落了三只麻雀。
黄德磊看着有趣,要求下一把他试试,黄豆点头,按大小排,也该轮到哥哥了。
黄德磊胆大心细,等一群麻雀基本都进去了,一拉绳子,棍子一倒,竟然筐里扣了九只麻雀。
大家欢天喜地,一只只抓出来用细麻绳捆到一起。
轮到黄桃,黄桃有点心慌,用力过猛,把筐带着移了位置,麻雀一只没抓到,都吓跑了。
随着黄桃懊恼的声音响起,老叔原本不太开心的脸上竟然开心了起来,他不是最末一个,不管后面怎么样,好歹有个黄桃给他垫底了,心里好过多了。
黄豆抓了六只,她觉得麻雀有点惊觉了,都在筐外转,不往里面去了。
小黄梨也赋予了一次拉绳子的重任,在大家帮忙下,竟然也抓了两只,睁着懵懂的大眼睛看着老叔和哥哥姐姐们,她也不懂他们开心什么,这还是一个啥都不懂得娃娃呢。
奇怪的很,在雪地里跑来跑去,竟然不冷了,比坐在火盆前还暖和,大家额头都有了细细的汗水。
很快,抓麻雀队伍逐渐壮大,大伯二伯家的哥哥们也过来了,大家干脆走远点,去野地里张起了竹筐。
这样的竹筐几乎每家都有,孩子小的时候做摇篮,孩子大了做抱草筐,乡下麦地里的秸秆比较散乱,用竹筐一次抱满满一大筐送到灶房,也不会撒的满地都是,非常实用。
最后,全村孩子几乎都出来了,村前屋后,到处是一块一块扫出来的斑秃一样的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