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脆的声音响起,先是隔壁传来开门声,一个人头从屋里探了出来,扬声问道:“大海媳妇,家来坐坐?。”
“不了,四婶子,我找五婶有点事。”黄豆就站在赵大海媳妇的后面,不说话,也不出头。
隔壁的门还没关,茅草屋的门被推开,一个瘦小的身影在昏暗的油灯下走了出来:“谁呀?”
“五婶,我,大海家的,陪我家弟媳妇散步,刚好走到你家门口。”大海媳妇声音清脆,说话响亮。
瘦小的身影连忙三步并着两步走了过来:“哦哦哦,快,快,快进来,外面有风。”
隔壁原本想开门出来,看见赵五家的出来了,索性把门重重地关了起来,心里不痛快地“哼”了一声。
“谁又惹你来了?”她家汉子,正坐在桌子前就着花生米喝酒。
“喝喝喝,天天怎么不喝死你。今天你在那边还没喝好啊,他家两个媳妇可去了你兄弟家。”
这是赵家四婶,和赵五婶是亲妯娌,家里条件好,儿子都分出去住,打心里瞧不起赵五全家。
“去就去呗。你管那么多干嘛。”赵老四不当一回事地白了她一眼,继续眯着他的小酒。
虽然说今天在赵老汉葬礼上喝过了,回来他还是就着花生喝了二两。
外面。
篱笆院墙没有院门,就是两块半人高的板子挡着。五婶走过来,把上面的绳子解开,拉开板子:“进来吧。”
院子里朦朦胧胧看不清楚,不过地上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进了屋,应该是刚刚吃罢饭,全家都在堂屋坐着。看见黄豆和赵大海媳妇进来,两个二三十岁的年轻男子含糊地打了声招呼走了出去。
一个四五十岁的老头,在油灯下,只能看见他满脸的皱纹。
“五叔,吃饭呢。”赵大海媳妇进来屋挨个喊,个个都很熟络的样子。
黄豆只站在一边微笑着,并不说话。
她来的时候换了鞋,身上就是普通的衣服。除了孝服,换了孝鞋,头上也没什么别的东西,这样是可以随便进出的,也不会让人不高兴,忌讳。
“快坐,快坐,你看这地方小,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黄豆不是没有见过穷人家的样子,小时候,她在黄家湾,也有和这种生活状况差不多的人家。
这个本家五叔家确实穷,家里东西不多,却收拾的干干净净。黄豆刚才也留心过,几个孩子也收拾的干净,不是那种邋里邋遢的脏乱。两个小姑娘的小辫都梳得整整齐齐。
穷得让人心里不嫌弃。
五婶家两个媳妇都是憨厚老实的那种,看见黄豆妯娌俩进来,也不会说什么场面话,只拢着几个孩子让他们叫人,再出去玩。
一群五六个小萝卜头,大的十来岁,小的还在蹒跚学步,怯生生地看向黄豆,大点的低低叫了声:二妈三妈。”就赶紧抱着小的跑了出去。
看着忙乱的一家人,黄豆又有点后悔自己来的莽撞。
“五婶,别忙了,我们就是路过,刚好走到就来转转。”
“不忙不忙,家里刚起的花生,大媳妇,快去,炒一把过来,给你两个嫂子尝尝。”
二儿媳妇刚把桌子收了,五婶快手快脚就把桌子擦了,拖了两条凳子招呼两个侄媳妇坐,又吩咐大儿媳妇去煮花生。
赵大海媳妇连忙一把拽住准备去煮花生的老大媳妇:“别忙,刚吃完饭,我娘家还送了花生,五婶又不是没看见,我煮了一锅呢。”
“是啊,刚在二嫂那里吃过了,真吃不下了。我们就是来串门,你们这么客气,我们可坐不住了。”黄豆也连忙拦着。
看两个侄媳都拦着,五婶也不勉强吩咐大儿媳妇把花生收下去。儿媳妇端着篮子准备走的时候,还是使了个眼色,也不知道她明白没有。
果然还是不傻的,黄豆和赵大海媳妇坐了一会,和五婶五叔闲聊了几句,就准备起身走人。刚站起身,大儿媳妇端着一盆煮花生走了进来,后面跟着端了两碗茶的文媳妇。
“五婶,你这是干嘛。”赵大海媳妇祥装生气的说道。
“来,吃,家里新挖的,到你五叔家也没好吃的招待,家里地里长得,不是什么稀罕玩意。”五婶笑眯眯地招待两个侄媳。两个儿媳妇,也低眉顺眼地在一边坐下。
年轻的媳妇大概二十多岁,一眼一眼往黄豆的身上瞅。黄豆今天穿的也不是什么锦衣华服,是襄阳府买回来的花棉布,做了一件碎花褂子。
黄豆觉察到她的目光,抬头看去,她又慌乱地把眼光逼开。
她和大嫂的衣服明显是刚换的,却还是旧,一只手紧紧拉着左边的衣襟,那里补了两个非常显眼的补丁。
黄豆不由心里一酸,强撑着吃了几粒花生,就准备走。
五婶把煮花生倒进竹篮里,非要塞给她们带着回去吃。黄豆大着肚子,不敢往身边塞,就硬塞给赵大海媳妇,不拿都不行。
赵大海媳妇硬着头皮接了篮子往外走,心里寻思着回头送点什么来,这一小篮子花生,家里孩子得欢喜好几天。
走了几步,就看见赵家兄弟俩带着一群孩子在路上晃荡着。看着黄豆和赵大海媳妇走过来忙憨厚地笑了笑。
“过来,二妈给你们吃花生。”赵大海媳妇招呼着,伸手在一个孩子手里各抓了一把花生。又抓了一把往孩子们的口袋塞,一旁兄弟俩连忙喊:“够了够了,太多了。”
男人不像女人,碰见这种情况就有点不知所措。很快,赵大海媳妇就把篮子里的花生抓出去一大半。
看看篮子里不多的花生,笑着提着篮子拉着黄豆就走,扬声说道:“你们兄弟俩带孩子先回去吧,我们也回家了。”
村道不宽,妯娌俩个边走边说。走到家门口,篮底的几小把花生也被两个人给吃完了。
第197章 我们帮帮他家吧
屋外,昏暗的油灯下,赵大山正站在门口发呆。
看见妯娌俩远远走过来,忙迎上去:“这么晚,去哪了?”语气里都是浓浓的关切。
赵大海媳妇抿嘴一笑,转身往堂屋走去,边走边说:“我去看看孩子们睡了没。”
很快身影就进了屋,这是给赵大山两口子留下叙话的时间。
“我和二嫂去转了圈,还去了村东五婶家。”黄豆停下脚步,伸手扶着赵大山站着,走了一圈她已经有点觉得累了。
“村东五婶家?”赵大山想了想,恍然大悟:“哦,赵大林家,怎么想起去他家了。”
赵大林是五婶家的大儿子,也就比赵大山小一两岁,也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
“今天,我在那边给爷爷守灵,五婶来找我,大概是有事想找我们,被二婶拖走了。晚上听二嫂说,他家这几年很困难,给孩子治病花了不少钱。所以……”
说到这里黄豆犹豫了,赵大山在赵庄受过委屈受过苦,对二叔三叔家兄弟好,那是因为爷爷奶奶。别人,也不知道对他怎么样,自己冒冒失失去,会不会不太妥当。
“你呀。”赵大山扶着黄豆走到公场边,在一个石滚子上坐下,拍拍大腿:“累了吧,来,歇歇。”
此刻已经夜深,家家户户亮着微弱的灯光,小村庄都沉浸在安静的夜里。只有赵大山奶奶家的门口,因为逢丧,门口挂了两个气死风的白灯笼,还亮着光。
这个时候,大家伙都回了家,仔细的人家连油灯都舍不得点,怕费油,早早上了床。
黄豆看了一圈,才无所顾忌地坐到赵大山腿上,要是被庄上人看见,可是伤风败俗的。
赵大山小心翼翼地伸手从她腹部下绕了过来,托着她已经很大的肚子。
七个多月的肚子,已经明显出怀了。黄豆最近走路都有点像个笨重的大象,一步一步跺跺实实。
越是月份大,赵大山越紧张,天天不离眼地看着她,生怕她嗑了碰了摔了。
“五婶和五叔都是老实人,大林人也老实,那时候我爹刚死,二叔三叔闹着要分家,五叔还帮着说过话。”
赵大山仰头看向璀璨的星空,大概想起那段过往,轻轻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五叔家也不富裕,那时候能吃饱穿暖的就我家和族长家。我爹在世和五叔关系也不错,有时候进山得的东西多了,也会丢只鸡,或者送半只野兔过去。
后来,我们分家,我娘不会种地,我也就一个半大小子。第一年,是我几个本家叔叔婶婶抽空帮着种的,其中就有五叔五婶。
第二年,我娘觉得能行,我们自己娘四个下地,就连小雨都能提着小篮子拾草了。我们兄弟大了点,满满才好起来。
五婶经常给我家送菜,都是家里长得,教我娘腌菜过冬。有一次,大林抓了鱼,五婶煮好,让大林端一碗送给我们,了。结果路上大林摔了一跤,碗打了,鱼也撒了,被跟着的狗子给吃了。
大林捧着摔成两半的碗哭回家,还被五婶打了一顿。家里就那么几个碗,他打了一个,吃饭的时候五婶都要等他们吃完才能吃。
后来,我娘知道了这件事,等我打了猎物,非让我买两个大碗亲自送五婶家去。她说,鱼我没吃到,心意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