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后,黄桃趴在床上,眼泪就哗哗地流了下来。以前有人传过赵大山受了伤,有问题,黄桃身在闺阁不知道,但是张小虎知道。
黄豆结婚的时候,张小虎还把这件事当笑话说给黄桃听过。当时的黄桃还说了这些传谣言的人真是太坏了。
怎么能说一个男人不行,这不是剥人面子的话,这简直是拿刀子捅人心呢。
如果赵大山真伤了命根子,黄德磊肯定知道。黄德磊知道会替他瞒着,却绝对不会同意黄豆嫁给他。
那么中间是什么地方出错了呢?黄桃决定去找黄德磊问问,这是关系到黄豆一辈子的大事。
心急火燎的黄桃翻身就准备去找黄德磊,她忘记她快足月了,还有几天就生了。
此刻,她心里满满都是怒火和对黄豆未来生活的担忧。
好吧,这一翻身翻猛了,黄桃肚子疼了。
黄桃肚子一疼,一叫唤,秦嫂子就听见了,连忙就把她扶上了床,又急急忙忙来找黄豆。
听说姐姐肚子疼,黄豆也不生病了,立刻从床上爬了起来,套上鞋就往黄桃家跑。边跑还不忘记吩咐秦嫂子去找稳婆,顺便通知张小虎。
稳婆到了的时候,黄豆正在厢房铺被单床罩,各种消毒过的物品准备好。
秦嫂子请的稳婆是黄桃和黄豆早就预订好的,她每个月会过来给黄桃查一次胎位,检查一下胎儿的情况。
可能是检查到位,或者是本身确实业务能力好,在她手里接生的产妇婴儿都能够平安生产。这个稳婆在东央郡那是最有名的,不提前预订都约不上。
稳婆洗净手换了衣物进了房间,看黄豆梳了一个妇人头,虽然年轻,却也不奇怪,也就没让她出去,而是让她在一边帮忙。
稳婆检查过后说,头胎,白天不一定能生得下来,得等,看她宫口开的情况再定。
说完,稳婆就不急不躁开始和黄桃聊天,吩咐她注意事项。
外面,张小虎也已经回来,秦嫂子听了黄豆吩咐去给黄桃做吃的,让她吃饱了好有力气生。
黄桃也是争气,又因为刚开始疼,阵痛半天才来一次,并不频繁也不觉得有多难以接受。在黄豆的服侍下,吃了满满一碗鸡汤面,加两个剥皮鸡蛋。
站在门外的张小虎看见黄豆端个空碗出来,还看了黄豆一眼,黄豆下意识地用手背抹了一下嘴才反应过来。
这是怀疑我偷吃啊,张小虎你个……,黄豆很想骂他两句,看他紧张的都快哆嗦了,心里也就原谅了他。
原谅他也得解释一句,黄豆把碗递到张小虎手里:“拿去,都被你媳妇吃光了,你就放心吧。”
“嗯嗯嗯……”张小虎点头如捣蒜,放心什么?放心小姨子没吃?还是放心媳妇吃饱了?
反正不知道,放心就是了!
黄桃是下午开始正式发作的,一阵痛过来,就差把黄豆手都抓青了。
到了下午,赵大山回来看见黄豆不在家,过来才知道黄桃要生了。屋也没进,就去告诉黄德磊夫妻,黄宝贵夫妻还有黄德落。
这可都是娘家人,张小虎昏了头忘记了,他可不能忘记。
黄德磊还奇怪呢,不是还有几天才到预产期吗?吴月娘抱着孩子过来就给他科普,生孩子有提前的,有退后的,不是固定的。
一行人匆匆忙忙跑到张小虎家,看见张小虎在院子里直转悠。黄德磊是过来人,一把把他拉住,让赵大山给搬个凳子来。
大冬天的,张小虎就在院子里靠着西屋的墙根坐着,一头的汗。
屋里黄豆也紧张,她没生过孩子,也没见人生过孩子。看稳婆一点不着急,她心都吊到嗓子眼了。
黄桃疼得是满头满脸都是汗珠往下滚,越是到最后越疼,疼的她整个人都快虚脱了。
黄豆看的眼泪哗啦啦就下来了,稳婆一看,这个小媳妇没用,帮不上忙不说,这还哭上了,不是添乱吗,给她赶出来,换秦嫂子进去。
黄豆一出来,扑赵大山怀里就哭起来。她是心疼姐姐,张小虎被她这一哭,吓得浑身直哆嗦,差点没吓背过气去。
还是吴月娘过来问黄豆,黄豆才擦了眼泪,说没事,稳婆说姐姐好着呢,快要生了。
张小虎这才觉得一身大汗,此刻又变得湿冷起来,心却缓缓放了下来。
黄昏时分,一声响亮的婴啼传到众人耳中。秦嫂子先走了出来,告诉大家母子平安,生了个小公子。
张小虎也不管小公子还是小公主,只要母子平安,他就觉得是菩萨保佑,是他平时积德行善的功劳,连忙跑到堂屋烧了香拜了又拜。
黄豆看着在堂屋烧香拜佛的张小虎只觉得好笑,没生的时候你不拜佛,现在生出来了,你拜那门子佛。
后来张小虎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善人,黄豆觉得就是黄桃这次生孩子把张小虎吓得。
第119章 爹娘来团年
生了个男孩子黄豆很高兴,她的高兴是多了个大外甥,男孩女孩都一样。像她现在天天带两小丫头逛街串门子,多好啊。
她不重男轻女,别人却未必。黄桃首先一颗心就放了下来,张小虎前面不算没养活的,就是三个姐姐,他可是独养儿子。
这第一胎男孩子,黄桃在张小虎家的半壁江山是算稳稳打下来了!
原本黄桃这个孩子应该回南山镇生的,还是黄豆在张小虎面前说,东央郡的条件要好过南山镇,稳婆什么的也多。又在张小虎身边,总比放那么远放心的多。
张小虎一听觉得有理,就带了信回去说黄桃不回去了,留在东央郡这边,过年也不回去了。这边生意忙,而且孩子小。至于满月酒,就等孩子一百天再回去办吧。
接到信的张伯老两口商量了一夜,最后决定,儿媳妇生产的时候张小虎娘和他大姐过来伺候。
张小虎娘和大姐行李刚收拾,就接到信,儿媳妇生了,生了个大胖小子。
原本腊月忙着杀猪卖肉狠赚一笔的张伯一听,生了个孙子,卖什么肉。收拾收拾东西,肉铺丢给三个女婿,撇下闺女,带着老伴直奔东央郡来。
走之前还不忘跑去告诉黄桃爹娘,我家儿媳妇也就是你家闺女生了,我们老两口要去抱孙子,你们老两口去不去。
黄三娘听到报喜,还在犹豫,黄老三直接拍板:“走,东央郡过年去,他去抱孙子,我们也去抱孙子。”
黄三娘一听,对呀,我孙子也在那边呢。我不但孙子在东央郡,儿子儿媳妇,闺女女婿,外孙都在东央郡呢。
黄桃腊月十七生了个儿子,张伯老两口和黄老三老两口,带着大包小包腊月二十二到了东央郡。
人多热闹的年气氛就起来了,不说张伯老两口,就是黄三娘,那简直是走路带风的那种。她生了两闺女两儿子,大儿子加两个闺女可都在东央郡买了房了,小儿子又在厚德书院读书。
这别说是在南山镇,就是襄阳府扒拉扒拉,也找不出来几个这么争气的人家了。
这个年,过得及其热闹。
如果,黄三娘不听了黄桃的话,找赵大山闹一场的话,简直堪称最好的春节了!
黄豆最喜欢的是小孩子,每天带着自己的两个小丫头先去张小虎家看看大外甥,然后再去黄德磊家看看大侄子。
大侄子已经五个多月了,正是咿咿呀呀会逗人的时候。黄豆每天都要研究这两个孩子像谁,你看你看平安的眼睛是不是像我啊?或者你看看我大外甥的嘴巴是不是像我。
看她这么说,吴月娘就笑眯了眼,用黄三娘的话说:“只听过外甥多像舅,侄女多像姑。没听说侄儿像姑姑,外甥像小姨的。”
好吧,感情都没她什么事情啊。黄豆去推吴月娘:“嫂子嫂子,你给我生个侄女,我给她买花戴。”
吴月娘也不害羞了,利利索索答了句:“好,等我给平安生了妹妹,就让三姑姑买花戴。不但买花,还要买衣服买吃的。”
她也和黄桃开过这样的玩笑,不过黄桃那神情,看的她有点摸不着头脑,这是啥眼神啊?大概是她姐不喜欢女孩子,就想生男孩吧。
搞不懂,男孩生那么多有什么好,还是闺女贴心小棉袄。
黄桃是因为黄豆说没圆房才提前发动,生了儿子。这件事情如鲠在喉,她是一直噎在心里呢。
她坐月子,黄德磊做哥的不适合进月子房探视,她又不能让张小虎去找她哥问。说到底,这是她娘家妹妹的私事,她不能让张小虎掺合进来。
思来想去,黄桃只能想到她亲娘,黄三娘。反正不管真假,亲娘总是亲娘,这件事情只有她去豆豆合适。
腊月二十九,黄德磊买了六条红鲤鱼,黄三娘一看,这么漂亮的鱼做元宝鱼那是再合适也没有的了。
兴冲冲提了两条给黄豆家,又提了两条给黄桃家,还特意叮嘱她们,这是做元宝鱼的。两条三十都煮了,一条三十团圆饭吃,一条供给灶王爷,得过完正月十五吃。
黄豆转手递给了孙武家的,嘱咐她不能忘记了。听说黄三娘要去黄桃家,她也不陪着去了。刚从那边晃回来,明天就年三十了,事情还多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