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方二郎拿出自己从帮工时就开始记录的学习笔记,又将自己和别人手艺之中的异同讲述得明明白白;他还回顾了自己铺子里的每一项活计、每一次生意,他记得对应的每一块木料和相应的用处;他还将自家铺子的工具和自己的家什都敞开来让所有人看,他自己光棍一条,曾经也家徒四壁,他是怎么一步步积累起这些的,一桩桩一件件,他都说得出来历。
同行在众人的奚落之中落荒而逃。
读者在跟着方二郎回顾了一番他过去经历的起伏之后,也不禁为这个故事感叹再三,还不少读者去信询问,这位方二郎的铺子到底在什么地方,他们实在很想去光顾几次。
编辑部收到类似的信件太多,只好在下一期上加粗刊登了一条“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的声明。
但总有些读者特别执着,他们一致认定,即便没有这么一个方二郎,但是这故事里丰富详实的细节总不是假的,肯定有一个类似的原型,在某个地方默默努力,为自己的将来而奋斗。
在待贤坊带着小弟“默默努力”的庞二郎:……
“对,就是你!我们庞哥都说了不要来待贤坊找事,你莫非是聋了,怎么听不懂人话?!啊?!”
庞帆赶紧把过分积极地“为自己的将来而奋斗”的小弟拉回来。
被这个故事打动的,也不仅仅是一般的读书人,马球消息的读者群是很广泛的。
“这是为小民生计著书啊。”宋璟宋相公拍了拍桌上的报纸,对他对面的苏颋感叹。
苏颋苏相公摇了摇头,“前所未有,”他一顿,又道:“但确实可堪一睹、可堪一书。”
宋璟点头,“这说明,如今政治清明、民间渐渐富庶。否则,这样的故事写不出来,”他摇了摇头,“又或是写出来了,也无人相信。”
苏颋点点头,民间愿意相信踏实努力就一定会得到回报,这让他的心中也颇多感慨。
“是宋公和姚公的功劳,”他想了想,又说:“商税改革,是时候向长安之外的地方推广了。”
方才的故事对他们都有所触动,在不同于读书做官的另一种生活之中,他们同样看到了淳朴坚毅的品格。
商人奸猾,无益于民风淳化;商人不事生产,所以于国于民无利,这些观念早已经发生了动摇。
宋璟微微颔首,他察觉到自己心态的变化,他依然恪守大义,但也不是那么拘泥不化。
大唐的两位宰相就这件事又说了几句,苏颋便又提起了另一桩事。
“……据说,这次张嘉贞申请回朝,是在北面和张燕公吵起来了。”
张嘉贞曾经是并州长史,开元五年并州兵改了个名字,成了天兵军,于是他现在又是天兵军大使,眼下正在长安述职;而张说自从去了北面,当了检校幽州都督,就一直和并州兵紧挨着,据说他和张嘉贞时常意见不合,都不知道是不是故意对着干。
宋璟从鼻子里喷了一口气,他听说过这个传言,但那两位刺头,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他对苏颋摆了摆手,“不知道不知道,”他说,“只要他们不耽搁公事,我就什么都不知道。”
苏颋哭笑不得,他咳嗽一声,“咳咳!宋相不要逃避了,就是公事。”他等宋璟抬起头来,苏颋对宋璟点点头,才接着说道:“某接到张燕公的信函了,他说,这一次,是因为在朔方并州一线,架设轨道的事。”
宋璟一下子警醒:“张道济还没给中书上书吧?他肯定是想建的那一个。”
道济就是张说的字,宋璟和张说是老交情了,对他的性格和想法门儿清。
张说没给他写信,而是给苏颋写信说了这事,宋璟一下子就从中看出了对方的试探之意。张道济无非是觉得自己会和张嘉贞站在一边,反对他罢了。
但他这次,还真的想错了。
宋璟唇边浮起一丝笑意。
第82章 半年
开元六年八月初, 武惠妃生育的皇十二女夭折。
皇帝十分悲痛,追封为上仙公主。
恰在这段时间, 二娘永昌公主的母亲高婕妤顺利分娩,皇十三子降生。
皇后这次偏着武惠妃,将皇十三子诞生的相关庆贺都摁着没办。
宫里的氛围陡然诡异。
这时候, 李馥听说了一个消息。
“什么?找到了?”她惊喜地问陈延年。
陈延年对她点头,他也忍不住激动,这是他在为自己的义父感到高兴。
原来,就前些天, 高力士高阿翁在时隔数十年之后,再次见到了他的母亲麦氏。分别太久,母子二人相见, 都不敢相认,还是麦氏拿出了高力士年幼时佩戴过的双环,以及说出他胸口黑痣的形状,这才母子相认、抱头痛哭。
据陈延年说,当时在场的人都忍不住陪他们一起哭了。
李馥听着很感慨。
陈延年唏嘘之后,也替他义父对李馥说:“义父托我转告公主, 这件事也要多谢公主。”
李馥莫名其妙, 于是陈延年便解释道,数年前,他义父其实已经放弃了寻找家人,但是去年因为尹善的事,他又想起自己的家人, 于是托人在外留意,终于在播州找到了自称麦氏的人,将人接来京中之后,这才能母子团聚。
陈延年说的只是一部分真相。实际上,他并没有告知李馥的是,因为他不知道李馥已经托付了俞大娘在市井中慢慢寻找万安观中人的家人,所以,他虽然没有将李馥让万安观中人互相诉说身世的事告知圣人或是他义父,但是他却发动自己关系,托人给几位外省官人带话,让他们留意相似的人。
麦氏不是被高力士后来派去的人找到的,而是被他托付的人,在找别人的过程中意外发现的。
高力士将这件事的功劳记在李馥身上,就是因为他以为陈延年此举,是受了李馥授意和指点。而他自己多年以来徒劳无功,陈延年却一次就能找到,这也由不得他不将此事和别的什么因素联系起来……
就连陈延年自己,也觉得这件事和自己的关系不大,很可能就是因为他们万安观这个从天上掉下来的时候脑子着地的公主的功劳。
但李馥自己绝不知道当事人以及真正的功臣在想什么,她只是觉得高阿翁也未免太客气了吧?
“高阿翁太客气了,”李馥连连摆手,“这件事该谢很多人,也该谢谢老天,倒是不必谢我。”
陈延年若有所思地看着她。
李馥一脸莫名其妙。
陈延年不看了,“公主说的是,”他低头叉手,“奴这就回去转告义父。”
李馥更加莫名其妙。
武惠妃近一段时间瘦了一圈,她无力地躺在绛华殿里,听着贴身宫女给她讲宫里近来的传闻。
“……都说,是万安观里的那位指的地方,所以这次才能找到。”
以高力士的权位和品行,武惠妃不敢不信。
她接连失去两个孩子,哪怕她知道自己尚且年轻,皇帝对她的宠爱也没有消退,但她还是忍不住害怕。
她是不是养不住孩子?生一个死一个,老天爷是不是铁了心要折磨她?
不!她不相信!
武惠妃深吸一口气,缓缓从卧榻上直起了身子。
“我知道了,你是想劝我和那边走得近些。但你不要想错了,皇后无宠,她能让她有宠,但她不一样不能让她有孩子?”
武惠妃抹掉脸上的眼泪,她看上去已经完全摆脱了悲伤。
“
我不去害她,她也别想来害我。”
她转向自己的大宫女,“为我梳妆,今日之后,我不许圣人去绛华殿之外的地方。”她说。
这些宫中的是是非非,若非李馥还需要关心小伙伴们的安危,她是半点都不想关注的。
坐在二姐那里,李馥对一旁吐泡泡的十三弟比了个鬼脸。
“别逗他,你走了没人哄,他可就要闹了。”二姐冷酷无情地将李馥拖走了。
这天原本是他们圆桌会例会的日子,不过近来宫中气氛颇为紧张,他们不好频繁往来,例会便停了。李馥单独拜访二姐,从她这里得到了她想专心把四姐教好的消息。
说起四姐这个学渣,李馥就是一把辛酸泪,“二姐辛苦了,四姐能算清楚账就行了,也不需要她学多好。”
二姐看了她一眼,“不,她早就能算好数了,但现在她的问题是,她刚学会走呢,就觉得自己能飞了。”
李馥默默抹掉额头上的一滴冷汗。
二姐又和李馥说了几句四娘,也就是唐昌公主在学好数理化方面的问题,之后又说回了她自己,“其实呢,我自己还没学明白呢,我一边教一边学,倒是发现以往很多自己看书时囫囵吞枣的地方。”
李馥刚想说什么,二姐却又摇了摇头继续道:“所以,有些事还是要亲手做。把老四敲打好了之后,我就暂停一段时间的例会吧。我那天随手拿了我们殿里的赏赐记录和账册看了看,发现这里头问题还不少,最近一段时间,我准备先把我们殿里吃里扒外的人都打扫了,省得再出点人祸。”
相似小说推荐
-
沉香如血 完结+番外 (瓶子阿) 2019-12-28完结4250邓家有女,艳冠江左,不过那已经是八年前了,而今此女,二十有二,孀居于柴桑,为夫守节。诸侯赵翊一...
-
福孕娇妻 (皓月如妖) 2020-01-12完结99 987从人人瞧不起的降将之女混到无数人追捧的异姓王妃,陶杳堪称是把穿越女的光环发挥到了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