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唠叨,傅清宁也落得耳根清静。
第72章
很快又到了十八,诗会的日子到了。
一早姑娘们就陆陆续续地来了,傅清宁迎接她们进了暖坞,只见里头一切安排就绪,案上摆着文墨纸砚,几上各种零食点心,因为天冷,地上还摆了一个大铜盘,里面燃着炭火,又有一个红泥做的茶鼎安在盘内,里面煮着香茶,茶香袅袅,加之花坞里繁花似锦,众人倒似置身于暖春之中,一时间赞叹不已。
江宜男指着那炭盘上的茶鼎道:“这个主意很妙,既然取暖又能保持茶水不冷,一取两用,清宁是你想出来的吗?”
傅清宁笑道:“哪里是我的主意,是我花坞里的一个伙计教我的。”
众人便道:“听听,她这花坞的伙计都这么风雅。”
喝着茶又赏了一回花,姚心燕忽道:“咦,怎么唐姑娘还没来?”
等着一轮茶过,唐珧方才来了,“我才在路上遇到肖府的四姑娘和孟府的二姑娘,被她们拉住她们聊了好一会,她们听说我们在这里办诗会,都很有兴趣也说一会要来呢。”
姚采荷是个心直口快的,“肖四姑娘也就罢了,我就不喜欢孟二姑娘,一双眼睛都顶到天上去了。”
唐珧扑哧一笑,“人家老爹是四品官,傲气也是有的。”
姚采荷撇了撇嘴,“只是个四品官吧,朝中有的是一品二品的大员,也不见得眼睛都长到天上去的。”
“谁知道呢,官大一品压死人,一品二品那些大员咱们也没有机会接触,就咱们来说,四品官已经不小了。”
正说着,突见兰草提了一篮子樱桃过来,对傅清宁悄声道:“姑娘,这是有人刚刚送过来的。”
傅清宁疑道:“谁送的?”
兰草摇头,“是个陌生的伙计,我不认得。本来要问个明白,偏他放下篮子就走了,叫都叫不回。”
“平白无故送了篮樱桃,别是送错地万了吧。”
“没错,是指明了送姑娘你的。”
傅清宁也有些不明所以,让她将樱桃放下,与众人分吃。
众人看那樱桃颗颗滚圆,新鲜饱满,都是诧异之极,毕竟樱桃是罕见之物,京城并不出产,要从南彊运过来,所以就算是盛夏出产的季节,一般人家也是吃不上的。更别说在这寒冬腊月,那真是价比黄金。
唐珧先拣起一个笑道:“想不到咱们还有这个口福,这大冬天的,樱桃可是金贵物,听说有钱都买不到,全都贡上了,咱们也做一回宫里娘娘。”
江宜男灵机一动,“要不我们先以樱桃为题,做上几首诗吧。”
众女纷纷称妙。
当下点了甜香为限,众人自去构思。
香燃到一半,忽听外头园子里有人说话声,唐珧从窗里往外一瞧,笑着招呼:“孟姑娘,肖姑娘,这边来。”
肖静彤披着镶狐毛的斗篷先走了进来,笑道:“呀,你们这里头倒是暖和。”说着脱下了斗篷交给了身后的婢女,又招呼道:“琳姐姐,你怎么不进来。”
孟琳今年十七岁,比肖静彤要大一岁,但是论辈分,肖静彤却比孟琳还要大上一辈,她的姑母肖氏是孟琳的继祖母,按理孟琳该称她姑姑,不过那样实在太别扭了,所以平时两个人还是以姐妹相称为主。
孟琳披了件雪白的貂裘,首饰精巧,妆容细致,颇有几分京中名媛的风范。
她一进门,先扫视了众人一眼,目光落在傅清宁身上,突然脸色变了变,脱口道:“傅清宁,你怎么会在这里?”
她问得甚是无理,姚心燕对她一向看不顺眼,说道:“傅姐姐是这花坞的主人,她不在这里那要在哪里?”
孟琳脸上现出几分惊讶之色,倒没再说什么。
这时江宜男道:“这香快要燃尽了,不知各位的诗词都做得怎么样了?”
因为刚才一打岔,各位姑娘光顾着说话了,这回一看那香果然只剩一小截,纷纷叫苦,说道:“哎这不算,再点一只吧,肖姑娘孟姑娘两位也可以参加。”
唐珧笑道:“那可不行,肖姑娘和孟姑娘可以一会补上。”
众人纷纷苦思起来,孟琳眼看无人注意,便走到傅清宁身边,轻声问道:“这真是你的花坞?”
傅清宁道:“并不是,我只是替人打理。”
孟琳撇了撇嘴:”原来你是给人看铺子吗?别忘了你和孟家也是沾亲带故的,居然从事这种下贱人的行当。“
傅清宁冷冷道:“这个不关你的事吧,我姓傅,并不姓孟,我的事轮不到孟家来管。”
孟琳轻哼了一声,还要说些什么,只见肖静彤走了过来,笑道:“琳姐姐,原来你和傅姑娘两个认识啊。”
孟琳哼了一声,“谁认得她了。”说着,便转身走了。
肖静彤跟上来悄悄儿问道:“琳姐姐,你是不是和傅姑娘有什么过节啊?说来听听,我给你们搓和搓和。”
肖静彤是国公家的姑娘,身份高贵,也是难得能让孟琳高看一眼的。
在她的追问下,孟琳想了想还是说了实话,“搓和倒不用,她是我的一个远旁表姐,以前我去孟州做寿的时候遇到过她,就是不知道她怎么到京里来了。”
“哦,原来你们还是亲戚,琳姐姐,我和你说,你这位姐姐不简单呢,大冬天还能吃上樱桃,便是我家老封君也只能入宫尝一尝吧。我看她只怕和宫中有些干系。”
“不过是一篮樱桃吧,能和宫里扯上什么关系。”
肖静彤见她不信,便笑道:“等着瞧吧。”
一时姑娘们的诗写完,肖静彤和孟琳也补上了两首。
众人评判一阵,定了名次,分吃了樱桃,看着天色不早,便一一告辞了。
兰草帮着收拾残席,说道:“姑娘,我看琳姑娘脸色不好呢。别说是姑娘你丢了她的脸吧。”
傅清宁倒不是很在乎,“那就是她的事了。”
孟琳回到家,径自往孟二夫人房里去了,将遇到傅清宁的事说了一遍。
“娘,果然是乡下来的丫头,好歹也和咱孟家沾亲带故的,现在给人看铺子呢,你说丢不丢脸,我都快在一帮姑娘们面前抬不起头来了。”
孟二夫人比女儿要看开多了,“人家姓傅,咱们姓孟,究竟是隔了一层,很可以不用管这个闲事。”
“我是怕呆久了要闹出乱子呢,这京城那么容易留下来的,万一有事求到咱们家里来,你说帮不帮哪,我说,还是赶紧写封信去蓟阳,让傅家把她接回去吧。”
孟二夫人拍拍她的手,笑道:“好好,等你爹回来,我和他说吧。”
她突又想起一事,“你瑾姐姐要进京了。”
所有的姐妹中,孟琳最不喜欢的孟瑾,嫌她有事没事就爱拿大道理训人,闻言皱起了眉道:“她进京干什么?”
孟二夫人道:“她和衡之跟着柳大人一起上京的,柳大人的任期到了,要进京述职,只怕还要打点下关系,想留在京里。娘和你说,遇到你瑾姐姐你可要热情点。便是不看你瑾姐姐的面,也要看柳家的面子。”
孟琳不耐烦道:“知道了。”
到了月底柳大人一行便到京了。因为柳家在京里并没有屋舍,孟二夫人特地为他们准备了一处跨院,请他们暂时住下。
柳衡之是个个性活泼未语先笑的少年,孟瑾却是衣着素淡,脸不露笑,虽然年不过二十许,嘴角已有些下垂。看上去比她夫君老了五岁。
孟琳和这位恪守规礼的大姐一向无话可说,互相打了招呼,便没有言语了。
倒是她父亲孟言正与柳大人柳松实相谈甚欢。
柳松实年过五十,当年也是少年成名,二十出头就中了进士,后来一直在外任职,因为任内成绩不错,所以想趁着过年来京城活动一下,看能不能留下做个京官。
他到京之后,先去找了几个故交,对方虽收了名帖,言谈中却甚是冷谈。
孟言正倒是有心帮忙,打听了一下,虽有两个职位,都是清水衙门且无实权,还不如在外任职舒坦。柳大人也不甚满意。
因为这个缘故,连日来他的心情也不怎么好,这日他刚拿着名帖要出门,突见儿子柳衡之提着鞋跑了出来。
柳松石喝道:“把鞋穿上,这样冒冒失失的成何体统。”
柳衡之对父亲一向是有些敬畏的,连忙将鞋穿上,见他一副要出门的样子,便道:“今儿都二十了,父亲你还要出门啊。”
柳松石嗯了一声,说道:“你好好在家温书,我要去温府一趟。”
他出了门,只见外头彤云密布,阴寒逼人,已经飘起了雪花。
坐着轿子一路到了温府,温荣不在家,温泓倒是很客气,将他迎入内厅,奉上热茶,说道:“真是不巧了,大哥刚刚出门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柳大人不如先留下名帖,等大哥回来了我会转交他的。”
柳松石心下甚是失望,他本想着这快过年了总能碰上人,没想到还是扑了个空。
他等了半日,没见温荣回来,只得留下拜帖,起身作别。
因为年关将近,傅清宁也早早给花圃里的花匠和伙计放了假,包了红包让他们回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