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奉天九里 (奉小满)


  宁铮动用了几乎所有能动用的手段,对手则是顽强抵抗,两军对阵强攻强守,成就了一场经典战役。
  宁军这边分别使用了加农重炮、坦克、飞机等诸多手段,上中下三层战争同时并进,这种攻城手段也足以为人称道,按一般攻城战而言,宁军早已大获全胜。
  但涿州城极其特殊:涿州是北方有名的粮仓,城内存粮甚多;城池坚固,明朝末年李自成试图攻城即宣告失败;城内设有小型兵工厂,每日能造手榴弹二百余颗,弹药充裕;城西又有暗道可通紫金关、易州,对外联络未断,这些都造就了涿州城的利于坚守。
  战事久攻不下,宁铮也是忧心如焚,甚至亲自驾驶战机飞临涿州城上空视察战况。他注意到,涿州城东南隅有塔,高几十米,站在塔顶,城外数十里必定均可清晰可见。宁铮由此猜测,晋军的炮兵观测所一定设在塔上,回来后他查了地图,知道这塔是舍利塔,南塔下有寺庙曰智度,北塔下寺庙曰云居。
  迟疑片刻后,宁铮还是决定在离城不到两公里的西河村,调来两门加农炮两门,炮轰双塔塔顶;宁军士兵一看是佛寺,就不愿动手,但上命难违,没想到三发炮弹打过去,塔身居然还是安然无恙,宁军士兵普遍文化素质偏低,非常迷信,联想到附近老百姓说的涿州双塔总有灵异之事,不免觉得这舍利佛塔怕是有佛祖保佑,都不敢再去攻击,宁铮也只能无可奈何。
  此时战事已呈胶着态势,宁铮也算是招数用尽,奈何城内晋军实在顽强,即使城墙被轰开一个缺口,守城军也能随即加以修补。但随着粮食消耗殆尽,隆冬来临,拿下涿州已经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从十一月起,宁军停止地面进攻,准备在城北范家坡一带挖掘地道攻城。老帅一面命山西旅京同乡派代表到涿州城内招降,一面致电阎百川,表示决不侵犯山西,希望和平解决两军问题,未果。
  再说回阎百川这一路的战事:宁军首战失利后,马上经过整顿,逐渐将晋军南北两路大军分别击破,晋军主力军纷纷撤离京汉、京绥两铁路线。宁军失地复得,原本气势如虹出娘子关的阎百川只能仓皇逃进娘子关,乃至晋军司令部全部印信等,都被宁军所截获。现在只剩一个涿州未重新夺回。
  战事拖到十二月,天气愈发寒冷,此时城中晋军士兵补给早已供应不上,因一日三餐只能吃造酒用的酒糟,有的士兵手脚和头部浮肿,有的无法大小便,军队战斗力几乎丧失了十之八九;而普通涿州百姓更是早已断炊,饿死病死不可计数;街巷号哭之声日夜不绝。城中有一百多个老太太带着孩童,围着傅宜生的师司令部转圈儿,怏怏求饶,以头碰地,悲泣哀嚎,请求傅宜生不要再抵抗了。宁铮听说后,立即电告傅宜生,并派出北平红十字会人员入城接洽,放出奄奄一息的妇孺四百余人。
  --------------------------------------------------
  奉天这边,媚兰连月子都坐完了,吉松龄没有回来。
  奉九已经三个月没见到自己的丈夫了,她知道战事已经到了围城的最后阶段,现在就是意志力的消耗,傅宜生还没有接到阎百川的开门纳降命令,所以还在抵抗。
  她知道宁铮很安全,于是也就放心了。
  这一天,结束了考试周就等着放寒假,所以回到帅府的她正陪着造访帅府的不苦,还有不请自到的宁铮二嫂家的鸿允、雁英一起玩。
  不苦已经找了几位西席开蒙了,但上课不那么规律;奉灵夏天也要考大学了。
  奉九和不苦在玩成语接龙,只是,成语倒是成语,就是听起来不那么正经,经常跑偏,比如——
  “进思尽忠——”,不苦先说。
  “忠肝义胆——”奉九接着。
  “胆大包天——”不苦接得很快。
  “天津包子——”奉九也不慢。
  “子丑寅卯——”不苦不以为意还很顺溜地往下接。
  ……唔?一旁安静观战的小学究鸿允觉得不大对,虽然人家年纪比不苦小,但学识真不见得赶不上,他小麻雀一般黑亮的眼睛困惑地看向接龙接得兴高采烈,完全不觉得有何不妥的三婶儿和唐家小哥哥。
  回了一趟自己的住处找到几样玩具又回来的二嫂颜乐龄正好进来听到,不禁摇摇头笑了,“奉九,你又淘气。”
  二嫂非常喜欢奉九实诚又活泼的个性,所以只要奉九一回帅府,她必定带着孩子来玩儿。
  自从奉九上了大学,她变得太忙了,所以回来一趟也是不易。
  奉九一看被拆穿了,只好不好意思地嘿嘿笑着,接着脸一板,对着三个小童说:“孩儿们,天津包子可不是成语哈,姑姑,”她冲着不苦点点头,“也就是你们三婶儿——”她又转过身冲着鸿允和雁英点点头,“说得不对,你们不要学。”
  孩子们都表示肯定不学面前这个长辈没正行的样儿。
  正在这时,秋声在外面喊着奉九去接电话,颜乐龄把拿来的一堆玩具给三个孩子玩儿,奉九趁机出去接电话,没想到居然是老帅。
  电话里,老帅心平气和地询问奉九的大学生活,有没有不习惯,又夸奖了奉九得了头等奖学金的事儿,奉九腹诽昨天才出结果而已,您可真是什么都知道,接着老帅就轻声细语但语气坚定地要求奉九去涿州前线看望她自己的丈夫宁铮。
  奉九眨了眨眼,觉得自己没听错吧?她倒不是怕上前线,只是觉得,除了极其特殊的情况,不是自古以来都不让女眷随军的么?据说是怕染上晦气。
  奉九当然不觉得自己是那晦气,但这种根本不在她理解范围内的习俗,她还是非常尊重的。
  她很痛快地答应了,只不过顺便问了问老帅这样是否合规矩,会不会有人说闲话。
  老帅对奉九很满意,觉得唐家闺女果真是知书达理,于是很贴心地告诉她,这都不是事儿,放心去吧。
  奉九带上了知道了此事的媚兰立刻给吉松龄带的一堆物品,告别了帅府和唐家亲人,只身前往。她谁也没带:知道前线艰苦,就别多带一个人去遭罪了,坐上了宁家专列,直奔河北涿州——因为宁军已经把晋军打回老家,重夺铁路线控制权,所以奉九这一路畅通无阻,也很安全。
  此时已经到了阳历新年的一月六日,涿州城外普寿寺宁军临时军部内,宁铮不动如山,任凭身边的老臣子和少壮军官们吵成一团。
  傅宜生拒不投降,城内百姓,尤其老少妇孺只怕饿死冻死者众多。他并不愿无故造杀孽,但对于是否给城里运送给养,会不会让晋军浑水摸鱼,下属们也是迟迟无法达成一致,这都吵了快两天了。
  他有些烦闷,伸手摸兜儿想拿出根烟抽,一摸兜儿空空如也,这才想起来,又把手放下了;支长胜机灵地递过一支烟,宁铮一摆手,“算了。”
  离他最近的第一师师长李盛奇怪地看他一眼:“军座,真戒了?”
  宁铮“嗯”了一声。
  一旁英俊得像希腊雕像一般的副官柯卫礼不免一笑,自顾自地掏出一根烟点着,抽了起来。
  “厉害啊!属下佩服,佩服!”李盛只觉得这事儿挺突然,其他正吵嘴的也停了下来,莫名其妙地看着他们。
  大家一向都觉得少帅的烟瘾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以前如果身体偶有不适,咳嗽得厉害,在医生的告诫下,能坚持几天不抽就不错了,过后,还不是该抽就抽。
  可这一次,很多人都见证了,足有小半年没再抽烟了。
  其实自从宁铮娶了奉九,虽然她嘴上不说,但她对烟味儿是极敏感极厌恶的。
  从第一次亲吻她,他就发现了,她对于气味儿相当的敏感——
  讨厌酒味、烟味儿、刺鼻的香水味儿,鼻子之灵敏让人惊异。当然了,既然如此为什么她还能那么喜欢带臭味的食物,这一点也是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有一次在宁老夫人的院子里,巧心剥开一块下南洋的亲戚送的榴莲糖塞进嘴里,然后就出门了;隔了半个时辰,奉九进了屋,立刻耸耸鼻子问,刚才是有人吃了榴莲了么,让人惊异。
  她不喜欢浓重的香水味儿,要是出席西洋人主办的宴会,那种厚重的香料会让她头疼,所以能不去都是不去的。
  在家里喜欢的熏香也有限,不像两个妹妹,各种熏香都要试试。
  她喜欢的香气,就那么几种,都是淡淡的、薄薄的,尤其有些做香料的老铺子,自从学习了西洋人的香料制作工艺后,开始售卖一些异国风情的精油和熏香,奉九也只是喜欢佛手柑、香橙、柠檬香,偏重这种偏清新的果香味儿,偶尔喜欢用茉莉花窨制的绿茶的香气,也就足够了。
  宁铮自己只喜欢甘松香,虽说名字叫甘松,但实际上味儿却是清冽、微苦,奉九也是怪,她闻过一次,偏就喜欢上了。
  家里男人没有喜欢这种香气的,他们更喜欢传统华贵厚沉的檀香、龙涎香的气味儿。
  宁铮自己的衣服,除了军装,中式长衫和西式服饰,经常让下人们熏这种香。
  新婚不久,宁铮有一次随意把她抱在怀里,几乎是立刻地,他听到了细细的“咻咻”的鼻息声,低头一看,她挺秀的小鼻子耸了耸,接着嗅了一下,又嗅一下,然后眉头舒展,眼睛微闭,宁铮就知道,自己身上这熏香,对了她的脾气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