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长歌瞬间明白过来,刑部尚书必定是知道青鸾与自己的关系,知道魏千珩会向他要人,可另一边的端王府与骊国公府,甚至是杨家又不准他放走青鸾的。所以刑部尚书特意避开魏千珩,去宫里请旨去了。
魏千珩也明白过来,顿时面如冰霜,冷然道:“既然尚未做最后的定罪,青鸾自是不必留在这里。来人。将青鸾姑娘带回燕王府!”
白夜得令,立刻上前扶起青鸾,带着她离开牢房。
长歌紧紧护在妹妹身边,摸着她冰凉的身子,轻声安慰道:“没事了,殿下来救你了。我们来带你回家……”
青鸾从小到大,在长歌与魏镜渊的呵护下,从来没有遭遇过这么大的挫折与磨难,整个人都有些懵傻住了,眼泪里含着泪,胆怯的握着姐姐的手,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那小牢吏们哪里敢拦魏千珩的道,只得一个个畏缩的退到一边,乖乖的让出道来。
可是,不等长歌她们走到牢房出口,迎面却是疾步走来一群人,挡住了她们的出路。
来人正是刑部的冯尚书。
猜到魏千珩会来刑部要人,冯尚书急冲冲的从宫里赶回来,额头上覆满了薄汗。
他昨晚得到几道密令,皆是让他务必要将端王府送来的女犯好好看押在刑部大牢。
而冯尚书在得知了青鸾的真正身份,也猜到太子会来向他要人。两方都得罪不起的冯尚书,只得一大早跑进宫里去请旨。
他想,只要圣旨一下,他按着圣旨办事,不但有了正当的理由,也不用得罪双方的势力了。
可是,虽然握了圣旨在手,冯尚书与浑身寒意凛然的魏千珩对上眼时,再看着他的强硬的架势,冯尚书还是胆怯害怕起来,他抹了把额头上潸潸而下的冷汗,胆怯道:“太子殿下容禀,皇上亲下圣旨判定了青鸾姑娘的罪责……判定她明年秋后处斩,而在这之前,要将她关押在刑部大牢……。”
闻言,长歌全身一颤,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整个人震惊住了。
魏千珩也是震惊意外,他没想到父皇明明知道青鸾是长歌的亲妹妹,为何还要这么重处她?!
他们哪里知道,叶贵妃向太后‘通风报信’后,太后担心皇上看在魏千珩与长歌的情面,轻处了青鸾,所以及时赶到了乾清宫,义正严词的让魏帝判了青鸾的斩首之刑。
她本来是想速战速决,年后就行刑,可魏帝顾念着端王大婚在即,不想在这个时候给端王府惹上太多的血腥,就判定明年的秋后处斩……
青鸾怔怔听着冯尚书的话,等听到‘秋后处斩’四个字时,再也承受不住打击与害怕,双腿一软,直直往地上软倒下去,被白夜一把扶住了。
瞬间,整个牢房里的气氛都凝固起来,魏千珩神情更是冷冽得瘆人,气势逼人,吓得那冯尚书连忙将手里的圣旨递到他手里,艰难道:“殿下,这是皇上亲下的圣旨,还请殿下过目……”
魏千珩却不看那圣旨,他看着长歌惨无血色的脸庞,对冯尚书冷冷道:“处决一事,本宫自会再去找父皇求情商议,但人今日本宫却是一定要带走的。若是父皇责罚下来,本宫一人一力担着,绝不牵累到冯大人和刑部上下。”
说罢,他不再迟疑,挥手让白夜抱起身子发软的青鸾往外走。
长歌心口慌乱如擂鼓,她看着冯尚书惶然捧在手里的圣旨,知道如今魏千珩执意带走青鸾的举动是在抗旨,可一想到妹妹的性命安危,她又无法劝魏千珩改变主意、将妹妹孤身留在这里凶险重重的大牢里。
所以,她咬牙护着妹妹一起往外走。
冯尚书万万没想到太子会直接抗旨,却又不敢再拦,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将人带走。
可是不等长歌一行带着青鸾离开,前路再次被人拦下了……
第129章 重翻当年旧案
拦住他们前路的不是别人,却是端王魏镜渊。
他负手拦住了长歌一众人的去路,眸光从惨白虚弱的青鸾脸上,滑向一脸担心惶然的长歌,最后冷冷落在同样冷若冰霜的魏千珩身上。
“太子这是要干什么?劫狱吗?”
魏镜渊冷冷启唇,看向青鸾的神情里没有半点怜悯,仿佛眼前这个关入大牢、秋后处斩的女子,不是他照养长大、陪着他在皇陵里度过最艰难岁月的亲人,而是一个他从不认识,也没有半点感情的陌生人。
可他憔悴的样子和消瘦的面容还是出卖了他假装的无情,魏千珩定定的看着他,心里疑云重重,面上冷冷问道:“端王殿下到底是何意?青鸾一案疑点重重,你为何不查清真相再做定断……”
“真相就是本宫的侧妃死了,而青鸾所说一切都是编造出来的谎言——事情清楚明白,无需再查!”
魏镜渊声音没有温度,眸光更是冰凉。他每说一句,青鸾的身子都忍不住战栗一下。
长歌忍无可忍,冲上前去对魏镜渊叱道:“什么清楚明白?青鸾不过是昨日从我这里得知,你的身边可能出现了内鬼,她担心你的安危,所以要回端王府帮你找出内鬼……”
“你与她一同在查那内鬼之时,什么线索都没有,等你被你家太夫人叫走,就有人透露消息给青鸾,说是那个叫得宝的小厮奉丹鹦之命给太子传的信。青鸾得到了这样的消息,自是要去找丹鹦问清楚明白……”
“而这个时候,又有消息传进她耳朵里,说是丹鹦要逃走,青鸾这才情急之下,顺手拿过桌上果盆里的刀,她本意只是想吓唬丹鹦,可她没想到丹鹦却自己捅伤自己,还不让府医给她包扎诊治……”
“王爷,我去到端王府时,丹鹦还没有咽气,可不论我怎么呼救,太夫人的人守着房门,不让我出去,也不给她叫府医,并明明白白的告诉我,只有丹氏落了气,才能放我出屋子……这么明显的陷害你难道看不出来吗?”
说得太急,长歌气都喘不过,这件事妹妹太过冤枉,若是她不能帮她澄清冤屈,妹妹真的要被活活冤枉死。
“而且我清楚的记得,当日在茶馆,你同我说,丹鹦命不久矣,要见我最后一面——所以,我是不是可以猜想,你们原就知道丹鹦命不久矣,故意拿一个将死之人的性命来陷害青鸾,就是要让我妹妹背上人命,好落到你们的手里,对吗?”
长歌越说越气恨,一想到妹妹被判秋后处斩,她恨得要咬出血来,心里更是悲痛伤心,不知道要怎么为妹妹澄清冤屈,救下她的性命?
魏镜渊冷脸听着她说了许多,却无动于衷,冷冷道:“不论怎么样,这是我们端王府的家事,请你们不要插手……”
“如今是我妹妹因为你们端王府的陷害,被皇上判了秋后处斩,我岂能坐视不管?!”
长歌从未像这一刻般痛恨过魏镜渊,那怕之前他抛弃陷害她,她心里都一直记着他的恩情,更是感念他将妹妹抚养长大,可没想到,到了今日,他竟是要因为一个赤裸裸的陷害,将妹妹推向死地……
听到皇上的裁决,魏镜渊眸光一震,惊疑的看向躲在一边的冯尚书。
冯尚书连忙将手听圣旨递过去,嗫嚅道:“王爷,皇上亲笔下的处决圣旨……”
魏镜渊看着明黄圣旨上所书的内容,脑子里轰的一声炸开了。
他万万没想到父皇竟是要砍青鸾的头,这却是与他和太夫人约定好的完全不同了。
脸色瞬间煞白,他慌乱的看向低头不愿意再看他的青鸾,拳头握得咯吱响。
下一刻,他咬牙道:“你们将她送回大牢,处刑一事,本王亲自同父皇去说!”
魏千珩看出他并不是真的想要青鸾的命,心里不由一松,道:“端王愿意亲自去求父皇收回成命自是好事。只是,这寒冬腊月天寒地冻,青鸾一个娇弱的姑娘家,如何在这里呆得下去?所以端王不如将她先关在王府,等裁定最后的结果再做处罚……”
魏千珩看出魏镜渊不是真的想要青鸾的命,所以他想,那怕让青鸾关在端王府里,也比关在刑部大牢里好。
因为关在王府里,虽然也要吃苦,但至少有魏镜渊护她周全。
可若是关在大牢里,莫说骊家与杨家,只怕叶贵妃一伙都不会放过她。
而就算有他护着,也是危险重重,稍不留意就要死在这些人的手里,实在太过凶险。
可没想到,他的提议却被魏镜渊一口否决了。
“本宫对她的最后处罚就是将她关进大牢,这是她应受的罪责!”
说罢,魏镜渊对冯尚书道:“冯尚书既已得到父皇的旨意,难道还要将人放出大牢吗?”
数九寒冬里,滴水成冰,可冯尚书却全身冷汗潸潸。
光是一个太子已让他招架不住,如今再来一个端王,态度比太子更加的强硬,却是让头皮都要麻了。
两尊大佛在他的小庙里针锋相对,剑拔弩张,他本应该凭势力站在太子这边的,可奈何皇上亲自下旨要处决女犯,他不敢不尊圣旨啊。
如此,冯尚书只得硬着头皮上前,对魏千珩抱拳道:“殿下明鉴,皇上亲自下旨扣押青鸾姑娘,还请殿下不要让下官难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