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她应下,沈致紧蹙的眉头松驰开来,起身朝长歌郑重拜道:“多谢娘娘成全。若是最后能玉成此事,沈某记着娘娘一辈子的恩情。”
长歌虚扶起他,笑道:“沈大哥说得太见外了,之前沈大哥帮我许多,要说还恩情,却是我欠着沈大哥的。再者,我也是真心实意的希望你能与如雪表妹佳偶天成,白头共首。”
如此,沈致心里松快了许多,神情也放松下来,同长歌聊起了煜炎的事来,长歌与初心听到他的话后,皆是眼睛一亮。
原来,煜炎与长歌联系不多,却与沈致来往密切,两人时常交流医术心得,沈致更是关心着他的腿伤,一直在与他商讨治腿伤的法子,隔三岔五就有书信往来。
“……我先前将祖传的一些治腿伤的药方和法子都告诉给了煜兄,煜兄不愧是鬼医圣手,他苦心钻研,在方子上做出调整与修改,再加上他那出神入法的银针术,短短半年光景,他失去知觉的双腿竟能感觉到一点冷热之感了——这是个极好的开端,只要继续服药,再施以针炙之术,想必再不用多久,煜兄的双腿就能康复,又能恢复如常了。”
闻言,长歌激动得全身一颤,差点打翻身边的茶杯。
这却是这些日子以来,她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了——煜炎的双腿能够复原,对她来说,也是一种救赎,至少她的内心不会那么愧疚难过了。
再者,若是煜炎伤腿能好,说不定就会接受妹妹青鸾了,而青鸾跟着他,也不用再吃苦,或许两人就能组建一个圆满幸福的家庭了。
想到这里,她恨不能立刻回去将这一个好消息告诉给青鸾。
初心也是欢喜不已,煜炎是她的救命恩人,也是与她和长歌相依为命多年的主子,她自是希望煜炎能恢复从前。
长歌由衷的激动着沈致,感激道:“沈大哥谢谢你,若是没有你的相助,煜大哥不会好得这么快……你放心,我必定竭尽全力促成你与如雪妹妹的这桩良缘,以感激你的大恩大德……”
有了她的这句话,沈致心头大石放下,起身告辞离开。
见他要走,初心忍不住追上去问他:“沈太医,公子与你通信时,可有百草大哥的消息?他跟着公子可一切安好?”
沈致笑道:“百草如今很不错了,听煜兄说,在他治腿伤的这些日子里,百草已能独当一面的出去看诊了。煜兄与我说,百草虽称不上天资卓然,但他贵在坚韧吃苦,而这段日子,也多亏他一直精心致至的照顾着煜兄,才让煜兄的腿康复得这么好,所以听煜兄的意思,有意收他为关门弟子,将一身的医术悉数传授给他——百草就是下一个鬼医了!”
听着沈致说着百草的好话,初心欢喜又卑怯。
她与百草年龄相仿,一起在药苑长大,可转眼,他们都长大成人了,她感觉自己还是那个大大咧咧啥都不会的鲁莽姑娘,可百草却成了公子的关门弟子,医术了得,俨然就会成为第二个公子了。
想到这里,初心越发的卑怯,她既为百草高兴,又觉得他离自己越来越远,自己再不能在他面前沾沾自喜,也越来越不如他。
所以,这才是他一直没有跟她写信联系的原因吗?
长歌早在初心害羞扭捏的向沈致打听百草的消息时,就察觉到了什么,如今再看到她高兴又黯然伤神的模样,大抵猜到了她的心思,不由心里一暖,等沈致走后,对她打趣道:“你在担心什么?怕百草成了鬼医传人后,不再替你抄医书熬药买果子给你吃吗?”
初心脸一红,继而想到当初在甘露村时,与百草长歌,还有公子在一起的幸福时光,不由红了眼睛,哽咽道:“姑娘,若是可以,我真的希望一直在甘露村,那怕被公子罚抄医书,天天煎药,我也是高兴的。”
长歌何尝不怀念那段时光,她按下心里的感伤对初心道:“若是你放不下百草,不如与他表明心迹,趁着你尚未回宫前与他定下亲事,这样,等你回宫后,也不用担心皇上再给你赐婚了。”
长歌亲眼目睹了端王与魏千珩被太后与皇上逼着娶妻纳妾的事,她不免担心,已到适婚年龄的初心,若是回归皇室后,魏帝会给她赐婚。
而初心的性子,又岂会愿意随魏帝的摆布,只怕到时会再次闹出风波来……
初心却羞得满脸通红,捂着脸躲回屋里去了……
赶在晚膳前,长歌带着两个孩子回到了燕王府。
青鸾却还没有回来,长歌正想着要不要等她回来一起用晚膳,心月从外面慌乱进来,颤声道:“娘娘,青鸾姑娘出事了……”
第125章 将死之人,其言也善
长歌带着两个孩子回到王府,天色已晚,却没有见到青鸾回来,正以为她是被端王留在了王府用膳时,心月却慌乱的从外面进来,告诉她青鸾出事了。
闻言,长歌惊得跳起,失声道:“她怎么了?”
心月脸色吓白了,哆嗦道:“娘娘,青鸾小姐没事……是、是她杀了端王府的侧妃娘娘……”
轰的一声,长歌脑子炸开了,不敢置信的看着心月,颤声道:“你说什么……青鸾怎么会?!”
谋杀官眷乃是大罪,何况那还是王府侧妃,是皇室的人!!
长歌脑子里一片空白,身子一个趔趄,重重朝后面跌去,被淡竹连忙伸手扶住了。
“娘娘小心!”
淡竹扶着长歌坐下,连忙倒了一杯茶喂她喝下,细心劝道:“娘娘不要慌,先问问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长歌心里凌乱成麻,捣鼓般的跳着,她攥紧手中的帕子,艰难开口问心月:“到底……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说清楚些……”
心月以前在县衙老爷家当过差,知道杀人是要偿命的,何况这杀的还是皇室贵眷,所以也彻底慌了,哆嗦道:“具体事情奴婢也不清楚,只是方才有一个端王府的小厮过来传话,说是青鸾姑娘杀了侧妃娘娘,让娘娘赶紧过去一趟。”
闻言,长歌连忙扶着淡竹的手起身,慌不择路的往外走去。
她之前还在担心青鸾性子急容易闯祸,想着新年后让她去寻煜炎,而今日又在沈致那里得知了煜炎的好消息,正准备回来告诉她,没想到去等到了这样的一个消息。
长歌脑子里一片凌乱,惟剩下一个念头,那就是无论如何,她都要保下妹妹,不让她受到伤害。
她跌跌撞撞的往外走,披风斗蓬都顾上戴上,心月一边让淡竹赶紧给她拿披风来,一边搀扶住长歌陪着她一起往外走,担心道:“娘娘,要不要派人去通知殿下……若是青鸾姑娘真的出事,或许太子殿下可以帮上忙的……”
长歌脚步猛然一滞。
对,若是妹妹真的犯下了重罪,她人微言轻,可魏千珩是太子,他定有办法保青鸾周全的。
想到这里,她迭声对心月道:“你赶紧派人去寻殿下,不论他在干什么,让他即刻赶往端王府救青鸾。”
心月不敢怠慢,连忙应下,淡竹抱了披风出来,给长歌穿上,陪着她一起急急出门去了。
马车冒着大风雪朝着端王府而去。
马车里,长歌捏紧手中的帕子,全身紧张的绷紧,止不住的颤抖着。
天黑路滑,马车走得很慢,长歌不禁着急了,催促马车再走快些。
心月与淡竹不禁劝道:“娘娘莫急,端王也是护着姑娘的,有他在,咱们姑娘一时半会不会有事的……”
长歌心里却剧烈不安着,她有许多疑惑,妹妹虽然容易冲动,却并不是一个心肠恶毒的人。之前虽然各种对付折磨丹鹦,那是因为她以为自己被丹鹦所害,死在了后宫里,她为了给自己出气报复,才会对丹鹦下手。
可自从回京城后,青鸾早已不再去寻那丹鹦的麻烦,怎么这一次会突然弄出人命来?
长歌直觉这当中有其他的缘由,甚至是阴谋,她总感觉妹妹是中了圈套。
想到这里,长歌片刻也不想耽搁,喝令马车停下,她跳上马车,让后面的随从让出一匹马来给她,不顾大风大雪,骑马朝着端王府急驶而去。
端王府在城南的方向,长歌之前从未来过,所幸路还是识得,半柱香后,她驾马停在了王府门口,却见王府大门紧闭,她上前叫了许久的门,也不见有人出来应门。
长歌心里越发的慌了,正心急如焚之时,一旁的旁门悄悄打开,出来一个五旬左右的老嬷嬷,细眼长脸,身后跟着两个提着风灯的丫鬟。
嬷嬷眸中精光四射,见到长歌徐徐一笑,一点都不意外道:“没想到侧妃娘娘这么快就到了,有失远迎,还望娘娘恕罪。”
长歌见她面生的很,从没有见过,还以为她是端王府里的嬷嬷,不由着急道:“敢问嬷嬷,端王何在?青鸾如今怎样了?”
那嬷嬷半垂着头轻笑道:“娘娘莫急,老奴这就带您过去。”
长歌求之不得,立刻跟在那嬷嬷后面朝着王府内急急走去。
路上,长歌来不及打量端王府内的情景,只是担心事情的始末,不由同她嬷嬷打听起来。
长脸嬷嬷口风严谨,对长歌道:“青姑娘与丹侧妃之事,老奴也不太清楚,毕竟老奴当时并不是屋内在场之人,既不是亲眼所见,所言也是道听途说,怕有所偏差误导了娘娘,娘娘呆会还是亲自去问青鸾姑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