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中莫要有负担,要知道这在官场上十分常见。这次是个好机会,你想成为侍读,若是没点功绩,为师也不好与皇上开口。”夏清坐在闵峰的对面,望着沉了脸色的闵峰,只得耐着性子又劝道。
“可这是顾诚玉作得,我怎占了别人的功劳,让人知道了,会不齿的。”闵峰刚才被夏清叫了过来,还以为是升官的事有了眉目,却没成想听了这么个消息。
他的确总和顾诚玉别苗头,可不论输赢都是各凭本事。如今拜了夏首辅为师,已然在官场上有了靠山,他有信心比顾诚玉走得更快。可是老师刚刚将序目的事儿与他一说,他的心中就有些愤怒。
他是个读书人,骨子里更有文人的清高和自傲。这样占别人功绩的事,让他十分不齿。
夏清一看,就知道闵峰钻了牛角尖。闵峰才刚入官场,还不知道官场的险恶,他不怪闵峰。等过上几年,闵峰就会知道,这样的事在官场上司空见惯。被别人夺了功劳,没有人脉,官场上谁又会替你出头?
遇上了这样的事,还不是哑巴是黄连,有苦说不出?只能自认倒霉。
他当年初入官场时,又何尝不是与闵峰一样心高气傲?可用不着几年,就吃足了苦头。那时他没有位高权重的老师做靠山,被别人当成了踏脚石。
最后,他才明白,什么清高自傲,都不如权势来得重要。闵峰却比他走运,拜了他为师,比他当初少走了多少弯路?可同时闵峰也是不幸的,当年他好歹还得了皇上的看重。
可如今,在皇上真正对他放心之前,怕是看不上闵峰了。不过,只要他在一日,作为他夏清的关门弟子,他自不会亏待了这个弟子才是。
“你年纪太轻了,又是初入官场,不知道这样的事儿屡见不鲜。为师奉劝你一句,那些读书人的清高自傲,给为师收起来。你自以为这么做被人知道后脸上无光,可其他人并不这么觉得。”
夏清抿了口茶水,见闵峰脸上的阴郁之色稍稍退却了点,又接着说道:“只要你能从别人手上抢夺功劳,那就是你的本事。等你登上高位,多的是阿谀奉承之人,谁还记得你的过往?”
就算记得,也不敢在你面前说。后头这句夏清也懒得说,他言尽于此,若是闵峰还是想不通,那他也没必要在闵峰身上寄予厚望。
他要的是一点就通,聪慧又知情识趣的佳徒。要是冥顽不灵,倔强不堪,他也没那兴致去给这徒弟掰性子。
闵峰还想说什么,抬眼就见夏清面色也沉了下来。他知道老师这么做也是因为他,再不识抬举,怕是要惹了老师不快。再说,这事儿已成定局,他也无力挽回。
这才勉强笑了笑,“那就依老师所言!多谢老师为学生着想,是学生先前想差了。”
第410章 两手准备
“哦?就连你也这么推举,那看来顾修撰确实十分有才干了。这样吧!编撰会典一事,顾修撰本来就要参与的,既然连你都这般夸赞了,那就让他此刻过来御书房,你们三人也好一起商讨会典一事。”
等传召的內侍走后,皇上就打算将顾诚玉也叫了来。
闵峰若真有才干,就算是夏清的弟子,皇上即便再不情愿,只要夏清来求,皇上也会答应。毕竟是首辅,他虽然想扶持另一人与夏清抗争,可他同样需要夏清来牵制别人。
再说,夏清也算是老臣了。内阁已经被夏清把持住,他做事多有不便。夏清若来服软,他也正好顺着台阶下了。
只是,这么容易叫闵峰得了侍读的位子,自然是不成的。
他必须扶持顾诚玉一把,至于顾诚玉能不能抓住机会,那就要看顾诚玉的本事了。
“德安,你叫小全子去翰林院请顾修撰来商讨会典一事。”皇上朝着德安吩咐道。
张亥见皇上吩咐时,脸上还带有一丝笑意。心中不由暗暗后悔,他终究是错了,皇上已经摆明了态度,这会儿竟然叫了顾诚玉过来。
从派去的內侍,就可以看出其中的差别。
等顾诚玉来了,若是发现他作得序目被别人占了,不管不顾地揭穿了他,那他岂不是犯了欺君之罪?
张亥心中思虑了一番,稳了稳心神,反正他一开始说是听下官说的,总能在皇上面前辩解一二。顾诚玉日后还要在翰林院任职,若是识相,应该不会拆穿他。
闵峰看着前面的御书房,不由得心潮澎湃。
闵峰跟着內侍进了御书房,也没敢看坐在御案前的皇上,连忙跪倒在地,口中高呼:“臣闵峰恭请皇上圣安!”
皇上看向面前跪着的闵峰不发一语,这是个弱冠之年的男子,能成为探花郎,自是长得不差的。
才干或许也不错,只可惜这么早就投在了夏清门下。凭这一点,就让皇上十分不喜了。
“平身吧!”半晌过后,皇上面色稍霁,和颜悦色地叫了起。
闵峰迟迟等不到皇上发话,心中更是紧张了起来。看来他和老师所料没错,皇上先入为主,对他存有偏见。
“谢皇上!”
顾诚玉当得知闵峰被皇上传召时,就知道是因为会典一事。任阁说去张亥处,张亥却不在。
张亥下晌出去了这么久没回来,肯定是拿着序目面圣,序目自然要呈给皇上看的。
皇上说不定就要召见他,可是还没等到內侍过来。皇上却先召见了闵峰。此事与闵峰并无关联,他也没听说闵峰做了什么功绩好被皇上召见的。
闵峰在翰林院有人照拂,不说无功,肯定是无过的。那皇上召见他,说不得就是为了会典序目一事。
顾诚玉想起了首辅夏清,张大人说下晌要去夏清处给他过目,而后再呈给皇上。
难道是夏清想将序目一事按在了闵峰头上?顾诚玉越想越觉得可能,这样摘桃子的事,官场上比比皆是。
那些下官的功劳被上峰占去,良心未泯的就给些补偿,给下官留一点汤。还有的则是一点不留,下官也是有口难言。
他翻了翻,从桌上一叠书籍中翻找着,他这人习惯做两手准备,自然是做了备份的,且这一份比那一份更为详细。是他留着日后编撰会典时,为了方便省事儿,从何处翻找都详细地记录了下来。
那一份还是从这一份上抄录下来的,这一份写得太详细,若是此事顺利,那顾诚玉就打算留着给自己用。
他写的是楷书,皇上可不一定会认识这字。再加上夏清他们既然有此打算,说不得就会另外抄录一份呈给皇上。因此,对笔迹,他也没有优势。
等闵峰得了功劳,他只是个从六品的官员,要想求见皇上也是不易的,除非是皇上主动召见。
等皇上再召见他,那岂不是黄花菜都凉了?再说,他去辩解,皇上也不一定会相信。
既然敢顶替,那就一定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没想到他刚到翰林院几日,就得挨一闷棍。
就算皇上不愿,可等夏清借着这样的由头去为闵峰求官职的时候,皇上权衡再三,还是会答应的。
毕竟是内阁首辅,在内阁的权柄不小。再说朝堂上还有许多夏清的党羽,皇上若再不给夏清面子,那皇上的日子也不见得好过。
更何况,夏清为皇上鞍前马后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皇上还是会念些旧情的。
顾诚玉这么一分析,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虽然他对这序目一事不太上心,也不觉得是多么了不得的功绩,可保不住人家还就看上了。
其实夏清也就是借着这个由头罢了!不然直接将爪子伸向侍读之位,吃相就显得太难看了些。
任阁正在一旁校勘圣训,眼角余光习惯地瞄了一眼顾诚玉。见顾诚玉自闵峰被召见后,就有些心神不宁,他不由得心中暗笑了一声。
终究是个少年郎,才入官场,还有些沉不住气。同时他心中有些嗤笑,纵使你是天之骄子,那也不能拦着皇上不召见同年吧?
朝中为官都是各凭本事,你有能耐,人家也不一定没有。
任阁摇了摇头,还是太年少了。不像他们这种熬了多年资历的老臣,这么想着,他无端端生出了一股优越质感。
随即低下头继续之前的事,这段时日还也要好好表现一番。若是能让张大人满意,那他升为翰林院侍读的机会就更多了些。
任阁家境一般,在朝中也没多少人脉,消息自是不灵通的。不管是夏清给吏部递了信儿,还是皇上让吏部留下侍读的官职,不露出风声来,任阁又岂会知晓?
更不要说顾诚玉制的会典序目一事,顾诚玉也没和任阁他们说过,张亥在皇上确定之前,更不可能往外说,所以任阁的优越感,简直来得可笑。
顾诚玉摩挲着册子的一角,随即又将册子放入了袖中。他要赌一把,赌皇上会同时召见他。
只要皇上不想让夏清又占了上风,那就得把他提溜出来,从其中分一杯羹,又或者正是考验他的时候到了。
不管怎么说,传召他简直是一举两得。
第411章 召见闵峰
夏清听闻此言,脸色终于缓和了下来。还算识趣,不是那等愚笨之人,只是年纪还太轻,一时转不过弯儿来罢了!日后他还得多提点提点才成!
相似小说推荐
-
爱妃她扶不上墙 (小蛮仙) 2019-10-26完结803 6417皇帝很想扶她上位慕长安自己也很想上位她的目标是十年内混上嫔位死后运气好的话说不...
-
宫女上位手册 完结+番外 (方之棉) 23019-11-6完结222 1652怂包宫女x造反新帝宋瓷教导手下宫女:这宫中每年得死多少人,我都见惯了,能不碰就不碰,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