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答应一声,让人取出礼单给宫人,陆瑛的婚期定下来以后她和朱瑄就定下了贺礼。
宫人接过礼单,又道:“老娘娘还说殿下出阁的时候,陆老夫人是正宾,如今陆老夫人娶媳妇,殿下也该亲自上门道贺,老娘娘打算亲自去的,不过昨晚腿脚的老毛病又犯了,只能请殿下代她走一趟。”
金兰微微蹙眉,这事不好拒绝。
第104章 婚礼
嘉平帝一直病着,朝中的事全部交给司礼监和朱瑄代他打理。
他以前时常避居深宫,十天半个月不上朝,大臣见不着他的面,递的折子也都被司礼监扣下,朝臣和乾清宫之间消息阻隔。他不看折子,不见朝臣,自然也就无需为朝政上的事心烦。
因此虽然嘉平帝卧病不起,宫里宫外诸多事务仍然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六部官员早就习惯在没有皇帝亲笔批示的情况下处理各部庶务,司礼监也和以前一样代替批红,唯一的不同就是皇太子朱瑄会亲自翻阅奏本,他们不能像以前那样只手遮天,必须有所收敛。
朱瑄越来越忙碌,每天早出晚归。金兰和他说起去安远侯府赴宴的事,他一口否决:“让黄司正代你去就行了,多送些厚礼。”
金兰笑了笑,道:“那未免太怠慢陆老夫人了,太后不去,王皇后更不会去,我是太子妃,还是去的好。”
陆老夫人是她及笄礼上的正宾,她确实该出席陆瑛的婚宴。
金兰搂住朱瑄的胳膊轻轻晃动:“我知道你担心什么,我是女眷,看了撒帐就回来了,又不会去前面正厅,不会有事的。你把扫墨借给我,让他跟着我去陆府,有他在我身边照应,你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她觉得没什么好顾虑的,陆瑛都要娶亲了,还能怎么样?罗云瑾和朱瑄能认出她,那是因为他们朝夕相处过几年,陆瑛和她交情一般,说不定早就把她忘了,而且陆瑛还以为她是个太监,根本不可能认出她,顶多觉得她眼熟。再说还有陆老夫人在,陆家世代谨慎,陆瑛这些年就没做过出格的事,她不过是陆家内院吃杯酒罢了,不会出什么变故。
朱瑄还是不答应:“还有德王妃和庆王妃,让她们去。”
金兰笑着说:“她们本来就要去。”
朱瑄皱眉,外面内官进殿催促,内阁大臣急等着见他。
金兰赶紧推他出去:“好了好了,我们说好了,你快去忙正事吧,我正好出宫透透气,到时候还能顺便看看枝玉他们,天黑我就回宫。”
她这么说,朱瑄不好再拦她,眉头轻轻皱着,一边扣衣扣,一边出去,走了几步,转身叫住扫墨:“你陪着太子妃去陆家,别让外人冲撞太子妃,有什么不对劲立刻回宫。”
扫墨点头应是。
到了陆瑛娶亲的前一天,金兰先去仁寿宫给周太后请安。
周太后有风湿骨痛的老毛病,这两天发作得厉害了,下不了床,歪在罗汉床上看内官唱滑稽戏,薛娘娘、李选侍几人坐在一边相陪,还有几个唱北曲的教坊司伎人在外边廊下候着。
积雪未化,寒风刺骨,金兰看到那几个脸冻得直打哆嗦的伎人,随口问小满:“他们怎么不去茶房坐着等?”
小满小声回答:“他们是教坊司的,不敢进茶房,茶房的太监见了他们就喝骂。”
奴才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在主子跟前的脸的奴才会转过头欺压地位更低贱的奴才。周太后不宠信乐人,所以仁寿宫的宫人不怕教坊司的伎人。
金兰道:“让他们去避风的地方站着,总比站在风口好。”
小满应是,走过去吩咐几句,几名伎人已经冻得双腿麻木,僵硬地行了个礼,退到门前避风的地方站好。
周太后半靠在罗汉床上打瞌睡,金兰进去请安,说明来意。周太后睁开眼睛,眼神浑浊,嗯一声,让宫人取出她给新娘子的赏赐,嘱咐道:“好好看看新娘子,之前说了那么多家陆瑛都不答应,不知道这齐家的小姐怎么就让他点头了。”
金兰笑着应下。
周太后看了她一眼,慢悠悠地道:“这几天五哥忙里忙外,你也忙,你那里的人手够不够用?哀家看你身边没什么得用的女史,哀家拨两个人给你使唤,你这就带她们回去吧。”
薛娘娘和李选侍低头剥核桃,听了这话,手里的钳子没敢往下用力,唱滑稽戏的内官也停了下来。
金兰仍是微笑:“不敢劳皇祖母操心,皇祖母这里也少不了人使唤,之前孙媳妇仗着皇祖母慈爱,已经找皇祖母讨了胡女史和黄司正,实在不敢再厚着脸皮求皇祖母赏人,本应该是孙媳妇孝敬皇祖母才对!孙媳妇还想着年底事多,怕掌事姑姑照应不来,想着打发胡女史回来当差。”
周太后沉默了一会儿,面色微沉,挥挥手道:“胡广薇在你那里很好,不必打发她回来了。你去吧。”太子如今出息了,她拿捏不了东宫,太子妃瞧着绵软,拿定了主意和太子一样强硬,她暂时还不想和东宫撕破脸皮。
孙子到底不是儿子,儿子的身子一天不如一天,以后孙子继承皇位,她这个老婆子还得看孙子的脸色过活。
金兰告退出去。
薛娘娘找了个借口起身送她,一直送到长廊外,小声道:“我的小祖宗!你何必当面回绝老娘娘的好意!老娘娘给什么你接着就是了,反正太子爷会为你主张,老娘娘喜欢温顺的,你之前做得很好,照着从前那样不是挺好的吗?”
金兰轻笑,站在阶前,披上貂鼠风帽:“什么事都推给太子,他哪里忙得过来,这些事我自己推了就是了。”
薛娘娘一怔。
金兰完全可以躲在皇太子身后,继续当一个天真的太子妃,不管周太后怎么威逼暗示,她只需要泪盈盈地抬出皇太子,周太后也只能干瞪眼,但她没有这么做。
薛娘娘叹口气,拉着金兰的手,语重心长地道:“我知道你和太子感情好,你们新婚,自然如胶似漆,可是以后呢?你是堂堂太子妃,谁也动摇不了你的地位,别说是老娘娘送的两个宫人,就是太子真纳妾侍了,也不过是随你拿捏罢了。太子怎么任性是太子的事,你得把目光放长远一点,你若是跟着太子一起胡闹,失了贤良大度,落一个跋扈小性的坏名声,以后怎么办?”
女人还是得温顺贤良,倒不是要以此博得夫君的喜爱,而是为了在世间立身。现在太子和太子妃感情好,太子不愿纳妾侍,金兰只要不言不语就够了,不该当众表露出她的强势,现在太子喜欢她宠着她,她这么做太子不会生气,别人也无从置喙,但是以后呢?假如太子自己后悔了呢?
到那时,没人会怪太子喜新厌旧,他们只会把矛头对准金兰,金兰今天的得意风光就是日后别人嘲笑她的话柄,没了丈夫的宠爱,又没了贤惠的名声,她要怎么在深宫立足?
宫人撑起罗伞,金兰拢紧大红绒面鹤氅,莞尔:“薛娘娘最近还去跑马场骑马吗?”
薛娘娘心中一动,笑着摇摇头:“雪太大了,等开春再去西苑跑马。”她曾经因为自己像郑贵妃年轻的时候才能获得圣宠而心灰意冷,现在她想开了,她是她,郑贵妃是郑贵妃,她喜欢跑马。
金兰转过身,望着眼前纷纷扬扬的大雪,唇角一抹洒脱的笑,轻声道:“跋扈小性又怎样?那是我们夫妻间的事。”
朱瑄把她当妻子,她把他当丈夫,他为了他们之间的诺言得罪周太后,她不能躲在背后坐享其成,她应该和他站在一起,让世人知道她的态度。
假如哪天朱瑄不想信守诺言了,她放手就是,反正她是太子妃,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人心易变,他等了她六年,足够了。
第二天天公作美,云消雪霁,晴空万里,苍穹一片澄澈的瓦蓝,日光明媚,晒在身上暖洋洋的。
安远侯府张灯结彩,宾客盈门,宫中不断颁下赏赐,京中权贵世家俱都派人道贺。年底家家户户忙得热火朝天,陆家又向来低调,婚宴也不算十分隆重,亲自上门恭贺的大多是各家晚辈,三品以上的大臣中只有兵部尚书亲自上门贺喜。
金兰和德王妃几人直到中午才登门。
陆老夫人和院中女宾听到礼官传唱,一齐迎到门前。
金兰今天穿礼服,戴缀金珠宝凤冠,装束雍容华贵,四个宫人前前后后搀扶着她下轿辇,扫墨走在她身边,眸子鹰隼一般扫视左右。
陆老夫人看着气度端庄稳重的金兰,心里微叹,脸上自是不动声色,笑着迎她进屋。
在场女宾都是有品级的命妇,心眼活络,平时很少有机会见金兰,自然不愿放过机会,一拥而上,围着她奉承讨好。
德王妃、庆王妃自从出阁以来很少有机会参加婚宴,两人紧紧跟在金兰身边,见女眷们纷拥而上,怕挤坏了金兰,笑着打岔道:“新娘子接来了?老娘娘千叮咛万嘱咐,要我们好好看看新娘子,老夫人盼了这么多年,终于盼到了!”
众人大笑。
陆老夫人笑眯眯地道:“还没来呢,已经去齐家迎了,殿下先去厢房略坐坐。”
正院暖阁里烧了地龙,帘子掀开,一股暖香扑面而来,房中供了香橼、佛手,熏了沉水香,香气淡雅,榻上铺设软枕锦被,布置得富丽堂皇,这是专门为金兰一个人预备的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