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太子妃她有点怂 [金推] (罗青梅)


  三姐没有哭他们分别的时间更长,相隔千里之遥,她嫁的又是皇家,贺家完全帮不上她的忙,她在宫里一定孤立无援,可她见了娘家人,眼圈都没红。
  也许皇太子对三姐太好了,所以三姐不惦记家人又或许三姐在贺家受了太多苦,所以根本不想提起爹爹和母亲 时至今日,贺枝堂仍然记得凤冠霞帔的金兰在宫人的搀扶中步入轿辇时那个回首的眼神。
  三姐和贺家当真是一刀两断了。
  她给枝玉姐姐写信,信里从来不问贺老爷和祝氏,只说些女儿家的私房话。
  还会问起他。
  贺枝玉每次收到东宫的信都会躲回房间里一个人看信,然后把信锁起来不给其他人看。贺枝堂有次和贺枝玉吵嘴,故意在她看信的时候去吓她,偶然瞥见信纸上婉丽挺秀的字迹,目光捕捉到自己的名字,怔了很久。
  宝哥近来可好
  三姐在信里也是唤他宝哥。
  东宫打发人给贺家送礼,他和枝玉的礼物格外丰厚。他不喜欢读书,东宫并没有专门送些文房四宝、书籍之类的东西劝他发奋读书,而是特意送些灵巧的玩意给他解闷。东宫还给他请了一位老师,老师开明豁达,谈吐风趣,知道他不会走科举之路,从不逼着他背四书五经,而是在潜移默化中教他人情世故,带他出门领略各地风土人情,亦师亦友,谆谆教导。他后来才知道老师是东宫幕僚,嘉平二十年的两榜进士。
  堂堂进士老爷居然有耐心教导他这么一个不成器的纨绔。
  那天是个大晴天,满屋细尘被从窗格子漫进里间的光束照得金光闪闪,贺枝堂站在书案前,看着纸上那一句“宝哥近来可好”,突然泪流满面。
  他仿佛能看到金兰伏案桌前写下那几个字时的样子,她提笔的时候一定嘴角含笑,她爱笑,不过很少在人前笑出声,因为祝氏不喜欢她太活泼。
  贺枝堂经常能看到金兰笑,每当他得了什么好宝贝拿出来炫耀的时候、或是他和丫鬟小厮玩得兴高采烈的时候、又或者是他文章写得好得到贺老爷夸奖的时候他洋洋得意,视线无意间扫过金兰,她总是坐在角落里,隔着层层簇拥的奴仆,含笑看着他。
  她从来没有走上前和他说话,但她永远都在那里。
  贺枝玉喜滋滋看完信,一回头,看到满脸是泪的贺枝堂,一头雾水,挥手赶他。
  贺枝堂愣了一下,猛然惊醒,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哭,忘了吓贺枝玉,掉头狼狈离开。
  当他得知贺枝玉留书出走去京师找金兰的时候,他鬼使神差地跟了上去。他娇生惯养,没吃过苦头,刚出门就丢了盘缠,但他没有回头,咬紧牙关紧紧盯住贺枝玉。后来他和仆从失散,流落街头,仍然不肯回头。他找到贺枝玉,死乞白赖要和她一起去京师,贺枝玉嫌他麻烦,偷偷丢下他走了,他厚着脸皮继续跟。
  他挨饿受冻,身上值钱的东西都卖光了,有时候夜里只能睡在人家房梁底下。一路跟到了京师,祝舅父找到他的时候,问他为什么非要跟进京城,他说他是为了和贺枝玉闹别扭,不好意思回家。
  其实他是为了见金兰。
  屋中暖洋洋的,炭火融融,暗香袭人,金兰和祝舅父拉扯家常,贺枝堂悄悄挺直脊背,握紧了拳头。


第98章 被抓
  祝舅父绞尽脑汁想了些家乡的趣事说给金兰听,说到后来,想起一事,笑眯眯地道:“剪春出阁了,嫁的是书香门第。那家公子是小儿子,上面有一个哥哥,家里有几百亩田地,姑爷是读书人,去岁中了秀才,在县里排甲等,听亲家公说姑爷不准备继续考了,就在家里教几个学生。姑爷老实忠厚,平时就喜欢读读书、和同窗对对诗,也能管得了账上和田地的事,依我看不进举也好,他家里不缺嚼用。”
  金兰听了,眼圈微微发红:“劳舅舅操心了。”
  祝舅父既认了剪春当干女儿,婚事自然料理得妥当。她进宫之前已经为剪春准备好了嫁妆,那时她就和祝舅父商量过,剪春出身低微,嫁去大户人家未必过得好,不如给她挑一门人口简单的殷实人家,她带着丰厚的嫁妆嫁过去,有祝家当靠山,又是曾经伺候过金兰的,夫家上上下下肯定得敬着她。
  “这是剪春亲手给殿下做的香包,几双鞋,还有帕子。”仆人递上一个大包袱,祝舅父接在手里,笑着道。
  宫人立刻上前,接过祝舅父手里的东西,送到金兰跟前,打开给她看。
  金兰又笑又叹,拿起香包和绣鞋细看,剪春的手艺算不上好,不过她从小穿戴剪春做的东西,感觉自然不一样。
  祝舅父站在案前,唏嘘不已。他隐晦地提起贺老爷和祝氏,金兰无动于衷,反应冷淡,反倒是听他提起一个丫鬟才有些动容。妹妹当年真是糊涂呀!
  他收起感慨,又道带了些老家的土产,不是什么值钱的好东西,就是北方难得有:晒的桂花、蜻蜓花、莲子、菱角,各样的腌菜干瓜干笋干,酱的豆豉咸菜疙瘩,松枝熏的腊鱼腊肉,还有家里田庄出的橘子、小枣、香菌、蕨菜、新鲜冬笋和家酿的桂花稠酒。
  金兰放下绣鞋,帕子擦了擦眼角,笑着说:“光是听着就觉得饿了。”
  侍立的宫人笑成一团。
  不一会儿,小满通禀说预备了席面:“南炉鸭已经买来了,千岁爷出宫的时候就吩咐了的。”
  金兰想起早上和朱瑄撒娇说想吃南炉鸭,心里一暖,让宫人准备摆席。
  祝舅父凑趣说:“今早就接到消息说殿下要出宫,枝堂还记得殿下爱吃的菜,特意嘱咐灶房蒸了珍珠糯米肉丸子和粉蒸沙肉,煨了大骨藕汤,炸了桂花茭白夹,灶房的厨子是家里带来的,都是家乡口味。”
  金兰一怔,看向贺枝堂。
  贺枝堂不妨祝舅父会说出这事,脸上登时涨得通红。他其实记不得金兰爱吃什么,但是在家的时候枝玉常常指着桌上的菜说姐姐爱吃这个,姐姐爱吃那个,姐姐在京师一定吃不着这些菜……枝玉念叨得多了,他自然有印象。
  金兰知道贺枝堂有些别扭,没说什么,收回视线,含笑道:“好久没吃家乡菜了。”
  几人起身,朱瑄的近侍从外面走进来,朝金兰行礼,笑着说:“殿下,刚才有人过来禀告事情,徐甫徐老先生有事和千岁爷商量,千岁爷过去了,千岁爷说他下午回来,殿下就不必等他吃饭了。”
  金兰失笑:她刚才说不许朱瑄过来打扰她,他好像有点不高兴,结果他出去了?
  出了厢房,院子里果然空空荡荡的。近侍说朱瑄半个时辰前就带着护卫出去了,他是骑马走的,怕打搅到她,没让宫人告诉她。
  祝舅父一头的冷汗,皇太子不会是生气了吧?
  近侍看祝舅父一眼,客气地道:“千岁爷说怠慢舅爷了,请舅爷和公子不必拘束。”
  祝舅父忙称不敢,小心翼翼地问:“不如再等等?”
  金兰摇摇头:“不碍事的。”
  钱兴沉寂以后,元辅郑茂老实了很多,徐甫渐渐能在内阁放开手脚做点正事。朱瑄现在领了治河的差事,免不了和阁臣来往,休沐的时候也经常有人递消息到东宫,他忙不过来的时候就让她自己吃饭。
  冷盘、茶果已经摆好了,宫人和贺家仆人鱼贯而入,捧来热汤热菜。
  金兰请祝舅父入座,祝舅父推辞了几番,正要坐,窗外忽然传来一声瓷碗落地碎裂的声响,接着响起几声诧异的惊呼。
  祝舅父吓了一跳。
  两名宫人飞快跑进屋,躬身道:“殿下恕罪,小丫鬟滑了一跤,不小心摔了汤碗。”
  祝舅父悄悄松口气。
  几人坐下吃饭。
  ……
  艳阳高照,城楼琉璃瓦上覆盖的积雪折射出道道金辉。
  商队集结在楼下城门前,摩肩接踵,挤得水泄不通,各家队首手里挥舞着文书,叫喊声、争执声响成一片。
  戍守的军士懒洋洋地坐在条桌前,一个挨一个检查商队的文书。正忙成一团,里头城门洞里忽然奔出一名士卒,凑到军士耳边,低语了几句。
  军士吓得一个打挺从椅子上蹦了起来,撒开正准备盖戳的文书,一边整理帽子衣襟一边飞快往前跑,急急忙忙迎到门洞前。城门前的守卫都挺直了腰板,握紧手中缨|枪,面容冷肃,和刚才嬉皮笑脸、拖拖拉拉朝商队勒索好处的样子判若两人。
  各家商队面面相觑,知道这是来大人物了,忙压低了声音,规规矩矩退到道路两旁。
  一时之间鸦雀无声。
  呼呼的风声中夹杂着衣袍猎猎的飒飒轻响和马蹄踏响雪地的吱嘎声响,几人几骑踏过,模糊的身影慢慢从幽暗的城门洞步入和煦的日光下,打头的男人头戴黑棕大帽,身穿蓝地妆花纱织金云肩仙鹤蟒衣,踏乌皮靴,面如冠玉,凤眸微张,眉宇之间带了几分阴鸷。身后缇骑簇拥,个个都穿着衣饰斑斓的飞鱼服。
  众人看男人显然身着太监服色,心中不屑,但不敢露出,齐齐低下了头。
  守卫在路边维持秩序,一眨眼间,刚才还挤得风雨不透的道路立刻清空。众人垂手站在道路两侧的雪地里,屏息凝神,不敢吭声。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