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和武侠主角同在 (风雨琉璃)



阿玉这般一说,那边张三丰的脸色也有些不好看,只是他什么都没有说,从他小时候开始,就受够了太多有关于武学壁垒的苦,若不是这样,他也不会努力用功,自创武学,最终有了武当,后来又有了太极拳,太极剑这样流传后世的武学了,他不赞同,却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待遇,再不忿,也能如常对待了,不过那一句少林不缺武功,让他心里有些丧气而已,武当,缺的太多了,千百年的传承和他们武当这百十年的根基差距还是很大的。

至于什么高僧大德,他更是不想去评价,如今的少林,习惯了高高在上,习惯了以势压人,确实已经失去了佛家弟子谦和慈善的那一面,至于峨眉,他更不想说什么,毕竟当年也是有渊源的门派,虽然如今关系有些不怎样,张三丰还是很厚道的不想和一群女人计较。

可是这一次的远行,也让张三丰彻底的下定了决心,要靠着自己,闯出一条新路来,免得以后,自己的徒子徒孙们还要再受一次自己这样的屈辱,这一次少林之行,让他倍感屈辱,自己已经是一派掌门,北尊少林,南尊武当,可不是说笑,可是自己在少林却不能得到相应的尊重,他们居然还把自己当成当初离开少林的小孩子,这样的屈辱,就是张三丰心胸再大,脾气再好,也有些忍不住了。就是再不成,就自己这个年岁,也比如今少林那些个长老们辈分高吧,他们当自己成什么人了?上门的乞丐吗?

脸色已经有些缓和的张无忌,听到了阿玉的话,脸色也有些黯淡,撅着嘴,忍不住轻声说道:

“都是因为我,让太师傅受了委屈了。”

他似乎什么都没说,可是却又什么都说了,阿玉一听这话,就明白张三丰在少林估计受了什么气,眼睛忍不住往张无忌的后面看了一眼,不想却看到了张三丰欣慰的眼神,心里也忍不住对张无忌这一句话的水平叫好。

怪不得这个孩子在长大后不住的犯错,这张三丰却对他一直很好,这孩子对于讨人欢心那是真的有点天赋啊!这么一个孩子,用这么一句话,就算是为张三丰抱屈了,还用自责把张三丰的尴尬待遇给递了一个台阶,让张三丰的这委屈有了出处,有了理由,不再是武当不如少林,被少林低看的问题,而是武当为了这个孩子治病,这才想要委曲求全,抬高了少林的地位,可惜少林不领情的事情了,一下子武当成了能去能伸的一方,而少林则是成了见死不救,不仁慈,不善良的代表,道德上把少林往污水里拉了一把。

阿玉忍不住想要感慨一下,这孩子在这个世界里不是给赵敏耍着玩,就是让朱元璋给逼着走,看似后来什么都没有得到,其实真要说起来,那是没有给这个放对了位置才会这样的,就这个性子,就这个说话的水平,怎么看怎么就是一个外交家的好苗子啊!

再想想明教,在他的手里,和武林六大派的关系一下缓解,让明教少了不少敌对关系,更促使了明教义军的大力发展,这样一看,还真是这样呢,在处理人际关系和派系上,这孩子就是有天分啊!对了,这个关系要摒除女人的因素,花心还是他比较顽固的病症,从朱九真开始,这孩子吃女人的亏就从没有断过,还是属于那种屡教不改的类型。

也许,阿玉想着,这张无忌不是作为明教教主,而是成为了明教的什么左右使之类的地位,然后当一个辅佐型人物更可能得到好发展,甚至成为什么开国功臣,享受一下高地位,高帅富的待遇。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阿玉自己随便想想而已,这个是不可能的,就是他自己不想往教主的位置上爬,他的外公,他的舅舅,甚至是那些受了他恩惠的人也会把他推上去,这个时候的人看的不是这人适不适合的问题,而是想着义气,想着报恩,甚至是利益,各方利益结合下才有了他成为明教教主的地位,这就是个死局,阿玉也没有办法解开,除非他自己上,不断的挖坑才有这个可能,不过阿玉会在乎这个教主的位置?

哎,注定了早死的人啊!求这么些个东西是没用的,所以唯一一个可能产生的变故也就不存在了,至于其他人,没有逆天的运气,没有强大的人脉,更没有了希望了。就是朱元璋,说白了也不过是用了计谋,然后钻了军权的空子,才把张无忌自己逼走的,若是张无忌不走,那朱元璋也一样没戏。

不说这些题外话,在阿玉和张三丰合力之下,张无忌这一次的发病好的很是快捷,脸色也不过是苍白了些,更别说那书里写的那种身上都布满寒霜什么的,对于张无忌来说,不过是身子发愣,骨头发寒而已,和最初比起来,真的是好了太多太多了,他看向张三丰和阿玉的眼神都都是带着浓浓的感激,特别是在阿玉说起他的新药的时候,更是一心以为这是八叔为了自己才专门研发的,甚至认为,八叔在没有到了能出山的时候,就冒险出来采药,制药,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病,心里更是感动的不行。

阿玉这么一个小小的动作,为了自保,不安之下做的准备,一下子就收拢了张三丰和张无忌两个人的感动,这绝对是阿玉没有想到的,当然他也不会傻的去解释,反正这对于自己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想来以后张三丰在教导自己上会更用心,而张无忌到了以后位高权重的时候,对于自己也只有更加恭敬的份。

而另一边的常遇春在张三丰收功,张无忌有所好转后,也好奇的打听了一下张无忌的病情,听到是朝廷的人干的,立马附和着大骂了一通朝廷,说起这蒙古人欺负汉人孩子,更是列举了无数的实例,说起这天下孤儿无数,说起被蒙古人随意践踏致死的孩童,立马引得众人都心里热血沸腾,忍不住想要找个蒙古人来砍上几刀才好。

也正是他这样的叙述,倒是让张三丰对于明教反抗元人多了几分赞赏,不论他心里对明教有多少隔阂,多少的避讳,从汉人的角度来说,他们能站出来杀蒙古人,给汉人百姓报仇,还是很赞赏的。这不但是要有勇气,更需要毅力,看如今天下到处起义不断,就知道明教在这方面付出了多少。

再加上阿玉先头说起的那一句汉人,那一句族人,张三丰对着常遇春也难得的和颜悦色起来,当然常遇春能对着张三丰和阿玉说这么多,也正是因为有了阿玉那一句族人的话,让他觉得自家和武当其实还是有沟通的可能的,武当比那些个假清高的人强了许多,至少人家分得清什么是自己人,这是他行走江湖以来难得遇上的,自然更想多得到些认同,说的也就更多了些,不然你看看原著,常遇春除了不愿听张三丰的劝,转投武当之外还说了什么?抱怨其他人的不理解?这是常事,谁处在他的位置上都会抱怨,可关键是他从没有说过自己为什么加入明教,也从没有说为什么而战。

任何人之间其实从陌生人到熟悉,到朋友,所白了就是一个沟通深浅的问题,常遇春觉得武当是属于能够沟通的,自然越说越多,而说的越多,交流的越是多,双方自然更加熟悉,亲近起来,在听到了张无忌的病情后,虽然常遇春已经不需要在去找胡青牛治病,可是这个时候却依然想起了这么一个人,也许能对武当有所帮助,也算是报答了武当收留周承志和救助自己的恩情。

当然这有阿玉在面前他也不好说什么胡青牛医术比阿玉好之类的话,毕竟阿玉的医术他也是亲身感受过的,就在刚才,不过是一盏茶的功夫,自己的伤势就好了大半,只要好好休养,说不得连个病根都不会留下。想想原著中常遇春因为张无忌没能及时得到治疗,最后在张无忌的试水中一下子减少了四十年的寿命和如今比起来,那才是真的赚到了,只是他自己不知道而已,不过他早亡也不是没有好处的,最起码没有了朱元璋后来的鸟尽弓藏下毒手的迫害,这要说起来,还真是不知道是好是坏了。

当然这样的事情,不是阿玉去考虑的,如今的常遇春不过是二十出头,距离朱元璋毒杀功臣不知道还有多少年呢,阿玉那个时候估计早死了,那里有这样的功夫去管这些事情。只是没有了常遇春以自身伤病不治交换张无忌治病这事儿估计也悬了,谁知道这个时候的胡青牛是怎么想的,万一耽搁了剧情,他以后可就没有了金手指的帮助了,好在阿玉也不是没有办法的,从一开始他就想好了对策,这个时候拿出来正是时候。

他不过是细细的想了想,当然这个想想也有些做戏的成分,转身拿了纸笔,把张无忌的病因,治疗的前后,方法,取得的效果都一一写了下来,甚至还写了一些自己对于这个病症的诸多想法,还有很多相关的可能,更少不了一些其他探讨性的询问和请教,然后对着常遇春说道:

“胡先生的大名我是早就知道的,只是因为胡先生的规矩,我也不好贸然上门求教,如今倒是个机会,无忌这个病症也算是奇特,没有什么彻底治愈的法子,所以我想请常大哥走上一趟,将我这治疗的过程给胡先生看看,请胡先生指点一下我这个后学的医术,麻烦你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