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之一梦一杀 (香溪河畔草)


  直到后来贾敏出嫁,贾母当然不会让媳妇拿自己女儿说嘴。
  贾敏出嫁嫁妆可谓十里红妆。包括公中份例,再有贾母嫁妆一半,贾母替贾敏自小积攒嫁妆。另外再有贾代善给女儿添妆。林家四万两银子聘礼,贾母悉数添在嫁妆里头。
  贾敏嫁妆拢十二万之多,生生又把王氏压一头。
  王氏从此不好意思再拿嫁妆银子说嘴了。心里却把贾敏嫉恨得半死。又怪贾母偏疼贵女,且不想想,这荣府原不是她的。
  张氏虽然瞧不上王氏张狂劲儿,也知道她有今日无明日,说不得那日就睡过去了。只是这些日子元春帮了张氏不少,能干又识大体。觉得有必要提醒元春防患未然。
  再者,如今两房并未分家,元春将来出嫁若有好歹,势必要张氏这个伯母出头说话。
  这日张氏携带元春敲定了贾珠婚宴席面单子,张氏顺口提点元春:李家还是很看重女儿,别瞧着这一回只有五千银子,只怕把李家一般家财都打进去了。须知李家书香门第,说的好听诗书传家,其实就是靠着土地过日子,能偶多少家底儿,可是比不得勋爵世家几辈子沉淀呢!
  元春十分聪明,很快听出张氏话外玄机。李家跟柳家情况何其相似,都是书香门第。李家嫁妆不能跟荣府匹配,只怕柳家聘礼也不能跟荣府三万对称。
  她虽然跟母亲一样倾向于嫁入世家名门,但是祖父祖母敲定婚事她也只有顺从。母亲今日这般议论李家,明日未必不嫌弃柳家,一旦外传,自己没过门就得罪婆婆,今后如何过日子呢!
  张氏这话提醒实在,这事儿不得不防!
  好在如今王氏病着,二房全靠元春张罗。
  自此,元春越发约束下人,着令婆子严守门户,凡是二房户下丫头婆子,不经允许,无事不许随便出入,尤其不许到大房乱逛。违命者有一个算一个,一律驱逐出府,永不续用。
  周瑞家里是王氏最得力陪房,如今王氏不成了,她岂敢惹祸,自然是谨遵元春之命,将二房上下收拾的铁桶一般。
  三月十八贾珠成了庶吉士,饮了琼林宴,隔日十九便做了新郎官儿。
  新娘子李纨虽不貌美如花,却是白白净净,规规矩矩,对贾母张氏都是恭恭敬敬。她身上既没有张氏恃才傲物,也没有王氏富贵张狂。
  贾母张氏都十分满意。
  接下来就是商议元春婚事。李莫愁意思让元春再带李纨一段时间,李纨那种资质有些小家子气,只怕对付王氏不够看。
  李莫愁把这话跟鸡爱母说了,贾母也舍不得元春,毕竟是自己亲手教导姑娘。故而,贾母吩咐张氏,透过官媒传话,能不能先过小定,婚期押后几年,毕竟姑娘十六岁也不算大。柳家也不缺主母主理中馈,柳家少爷正好趁此机会出门游学,增长见识。
  荣府贾珠只比自己儿子长一岁,人家便是耐着性子游学三年,果然一触而就。
  柳家一斟酌,这话有理,应了,安排儿子带着书童出门游学不提。
  正月出生元春婚事定了,只比元春小三个月贾琏亲事,也提上议事日程。
  按照张氏意思,贾琏也跟元春一样,媳妇人选往书香门第上头靠去。
  这事儿也很便宜,如今京中一般官宦家小姐丈母娘十分满意贾琏这个文武双全小女婿。
  张氏心中,更想把自己娘家侄女儿娶回家来做儿媳妇。
  老公爷代善也是此意,熟料一贯人云亦云的贾母反应激烈。


☆、第112章 番外之贾代善(六)

  
  贾母理由十分充分,合乎情理。李纨是二房媳妇,又是老公爷亲自敲定,贾母没法子反对,且她是二房媳妇,无需主理侯府中馈,小家子气些无所谓,贾母认了。
  但是,贾琏媳妇则是下一届侯府主母,哪能再找一个李纨这样小家子气书香门第?
  在贾母眼里,张氏固然能干,会算计过日子,会赚银子,不过,旬日铺排行事就太过简朴,常常因陋就简。
  一般人家理应如此,只是荣国府堂堂功勋府邸,簪缨世家,这般行事未免显得吝啬小气了。
  张氏这一个媳妇,常常满口仁义道德,跟这贾母谏来谏去,贾母已经很不耐烦了。想一想贾母也很不容易,好容易三十年媳妇熬成婆了,还不能顺心如意,却被一群小家气媳妇缠绕谏言,自己还活个什么劲儿啊!
  贾母气急了,遂跟老公爷代善嚷嚷上了:你瞧瞧珠儿媳妇,李祭酒门第算是不错了,但是他们是从耕读上来的新贵,这气韵,见识,底蕴,哪里能跟是世代名门相比?老公爷瞧着珠儿媳妇能够担当侯府中馈么?她阖家银子拢共起来还没有咱们一个姑娘嫁妆多呢?一个侯府交给她打理,她拧得清么?
  顶着贾代善枯树皮囊,李莫愁心里撇着粉嫩嘴唇:依你看,张氏王氏,哪个做主母更称职?
  贾母闻言涨红脸,也急了:张氏家世岂是一般书香门第比得?张家祖上往上数五代,辈辈有人科举入朝,亲家公又是帝师,那是真正的翰墨世家,这样底蕴岂有二家?如今这些号称书香门第人家,大半祖辈子没得半亩田,一两银子吃一年,不过偶尔撞了大运,拣个官儿,就敢自称书香门第,不怕风大闪了嘴!
  李莫愁也不甚懂这些,也不乐意费力思忖,故而懒得争辩,最坏情况不过依旧把彪悍凤姐娶了回来,她不相信这辈子贾琏有才有貌有亲生母亲坐镇,还压不住一个凤辣子,因此拂袖而去:看着办!
  贾琏目下虽然吃香,但是距离贾母要求差之甚远,既要家世雄厚,又要人品出众,还要温柔娴静。世上哪有这样双全之事?皇家公主只怕也不是个个如意了。
  贾母开始频频拜访自己那一帮子老姐妹儿,寻摸孙媳妇人选。
  张氏很快知道贾母轻视书香门第之言,心生不悦,自己都老了要做婆婆了,婆婆还在那儿唧唧歪挑刺。
  张氏心里甚是委屈,心思跟贾母相同,自她入门,妯娌挑剔,婆婆挑剔,老公不成器,她已经活得很累了。如今再来个挑剔媳妇,自己还活不活呢?难道自己就不能去个称心媳妇呢?
  张氏心里就跟婆婆镖上劲儿了,归宁回来娘家,跟母亲嫂嫂商议,贾琏媳妇人选。张氏说的很隐晦,希望是个书香世家出身,能干识大体,最好能够父兄帮衬,妆奁上头不挑剔。
  其实张氏话中之意,其实又试探母亲嫂嫂之意,能不能把侄女儿再嫁一个跟自己作伴。
  张老太太当初就很不乐意跟荣府做亲,贾母昂着脖子假笑面容她看着心里烦。
  她既心疼女儿不容易,也舍不得孙女儿再受罪,手心手背,甚是犹豫。
  张翰林夫人却是十分不乐意女儿入贾门,门第实在不匹配。外甥自小也跟张家不亲,外甥若是似姑爷,自己女儿岂不遭罪。眼巴巴瞅着婆婆,生怕婆婆心疼小姑拿自己女儿去填坑。
  张老太太瞅着媳妇背晦面色,最终直答应帮着女儿往三代朝上的书香门第打听。
  回头却说荣府,贾琏说亲消息一出,王氏这个欲死之人竟也活泛了。借口给贾母请安,跑来跟贾母推荐自己娘家侄女儿凤哥儿。
  凤辣子贾母见过,很伶俐很标致小姑娘,再有,王家财帛也很动人,五万银子,足够孙子重孙子过上富足日子。
  贾母有些意动,寻找张氏商议,张氏闻听王氏参合儿子婚事,心中直拱火,自己儿女不操心,却把手伸到自己锅里来搅马勺,好狗胆!
  张氏当即回绝了道:婆婆若是寻到名门贵女,媳妇没有二话。婆婆若无相称人选,儿媳妇已经替琏儿相看了书香贵女。
  贾母闻言眉毛直跳,又来一个张氏才女?规规矩矩,捏声捏气,自己还活不活!
  是故,贾母越发积极起来,频频出击。
  正在不可开交,北静老王妃到主动来做媒了,对方是宗亲辅国公之女。
  北静王妃有言在先,这个辅国公虽是宗室,跟当今皇帝已经血缘很远了。
  且老公爷已经辞世,老命妇虽在,公府已经是空架子了。儿子是宗族做主过继嗣子。
  老命妇怕嗣子胡乱许婚坑害女儿,这才求了北静老王妃,意在给女儿找个腰杆子硬气宝山,既能惊醒儿媳媳妇,也让姑娘在婆家有底气。毕竟姑娘没有亲兄弟。
  恰逢贾母钻天拱地寻找贵女,老命妇就动了心思。
  荣国公史老太君都是多年交情,想必会善待自己孤女。
  辅国公女儿再不济,出嫁时候皇上也会封赐爵位,至少也是乡君。宗室女若是受宠,也不会低嫁民爵。不过有了北静王妃保媒,贾琏算是跟北静王府搭上亲戚了。
  李莫愁知道北静王这人甚是圆滑,文武全才,虽然只是皇上堂兄弟,却深得皇帝宠爱。四王八公相继倒霉,北静王府却是圣宠优渥。
  荣国府便归入了北静王府,也算是找一条不沉大船。
  这事儿有利于自己寿终正寝。李莫愁欣然允了。
  张氏却有些顾虑,儿媳妇出身宗室,虽是旁枝,也不是一般人家可比。且是幺女,只怕不能担事儿。
  贾母至此也有些犹豫,王氏当初就是贾母相中,结果却是个半罐子,心气儿不小,本事不大,入府一来除了裹乱还是裹乱。贾母因此吃了老公爷不少挂落。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