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太子兵谏的谕令一到,他立即就会在庆州起兵,与长安相互接应,只待除铲秦王,就逼高祖退位。
若建成的筹划一切顺利,这次逼宫没准真就成了,毕竟高祖带到玉华山的兵马不过三千人。
可这世上的事,往往不能尽如人意,变故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李建成怎么也没想到,他千挑万选,选出来去给杨文信送信的尔朱焕和乔公山作中途反水。
这两人走到途中的时候,思及秦王的勇猛和手段,生怕兵变不成,最终事情败露,牵累自家满门,一番左思右想,决定改道玉华山,去仁智宫向李渊告密。
可怜的李建成就这样被信任的下属给卖了。
高祖接到密报,又惊又怒,立即派司农卿宇文颖去传召杨文干,因高祖这时候尚不信太子要兵变,召宇文颖的时候是密传。
李世民尚不知此事,不过他身边的都是能人,尔朱焕和乔公山来见李渊的时候被张公谨看见。
张公谨是个谨慎的人,虽不知道尔朱焕和乔公山来玉华山干什么,还是把这事和李世民说了。
李世民听了也觉得奇怪,尔朱焕和乔公山,一个是太子的身边的郎将,一个是校尉,以他们的身份,实没有理由这个时候往玉华山跑。
因觉得奇怪,李世民不自觉的就对高祖那边留心了几分,等他发现宇文颖似接了什么命令,连夜离开了玉华山的时候,神色不自觉的凝重起来,怕是京里发生什么变故了。
“观音婢,今日太子身边的郎将尔朱焕,校尉乔公山突然来到了玉华山密见父皇,再接着父皇就把宇文颖派出去了,我怕京里出了什么事,这两日你和孩子都不要出门。”当晚,李世民就一脸凝重的和妻子交待。
“不会吧??”长孙王妃大吃一惊。
“有备无患,小心总是无大错,我这就派人悄然潜回京去看看。”李世民道。
“我知道了,这两日我不会出门的,对了,那宇文颖似乎和四弟交情不错。”长孙王妃到底不是平常人,很快也清楚了事情的严重,点头的同时忍不住又道了一句。
“什么?宇文颖和四弟有交情?罢了,不管他了,这事既然被我察觉,即便真发生了什么变故,我也不会让他们得逞。”李世民听得眼一眯,随即又冷笑起来。
长孙没有再开口,他相信丈夫的本事。
三日后,杨文干在庆州起兵,很快攻陷宁州,李渊听闻消息后,立即拟诏派人去京都召太子。
李建成看到手诏,知道肯定是事情败露了,整个人不由吓得瘫在椅子上,不知所措。
在此紧要关头,太子舍人徐师谟极力主张他据城起兵。
刚得知这个消息的魏征、和太子府詹事主簿赵弘智则力主规劝太子,让他速赴仁智宫面见李渊请罪求恕。
“殿下,事情既然已经提前败露,以秦王和陛下的手段,单凭我们不可能斗得过他们,殿下亲去请罪,但不要认罪,一口认定杨文干之事与无干。”
“对此,殿下你最多承担一个识人不明的责任,至于告密之人,不是尔朱焕,就是乔公山,陛下若让他们出来作证,殿下大可推脱是他们诬陷,你若真和杨文干策划谋反,不可能派这么两个没什么份量,又担不住事的人做为信使......”魏征脑子飞速运转,一脸冷静的开口道。
“若是父皇不信我的辩解又当如何?”李建成道。
“即便不信,陛下也不会即刻处理你,只有给殿下时间,你这些年经营的人脉自然而然就会派上用场......”魏征拧眉道。
在魏征和赵弘智的再三劝导之下,李建成终于决定听从他们的谏言,只身前往仁智宫面见唐高祖。
他确实没有同时对付高祖和李世的把握。
太子一到仁智宫,高祖便将他一脚踢翻在地,并伸出手指,指着他的脸破口大骂:“逆子,我平日待你不薄吧?你竟敢趋着我出来避暑,勾结杨文干,起兵谋反,你......”
“父皇,儿臣冤枉,儿臣受诏之后,立即赶来见驾,尚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父皇突然将兵变这样的罪名安到儿臣身上,儿臣承受不住啊。”李建成以头叩地,放声痛哭。
第一百七十二章 仁智宫之变(下)
“好,很好,我看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陈山,你去把尔朱焕和乔公山召过来,我看这逆子还有什么话可狡辩。”高祖闻声愈发的愤怒,立即吩咐侍卫去传尔朱焕和乔公山。
尔朱焕和乔公山来到高祖御驾前,看到扑在地上痛哭不止的太子,心惊之余不由暗自庆幸不已,幸好没有一条道走到黑,这要真去了庆州......
这两人心念电转间,人已走到高祖面前见礼,唐高祖指着扑在地上的痛哭的太子开口:“你们两个,把事情的详细经过,当着太子的面再说一遍。”
尔朱焕和乔公山敛住心神,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李建成听得浑身冷汗直冒,好在来之前这种情况魏征已帮他做了推演分析,还算稳得住。
“父皇,儿臣冤枉啊,儿臣若真和杨文干勾结谋反,不可能派这么两个没什么份量,又担不住事的人做为信使啊,请父皇明鉴。”李建成不断的叩头喊冤。
“好,很好,你确实很善辩,来人,将太子带去,严加看管,等我处理杨文干之后,再来处置你。”唐高祖气得浑身发抖,他不想再听李建成胡说八道,直接让人将他带下关押。
等李建成被带走之后,又招来秦王和群臣:“世民,诸位爱卿,杨文干起兵谋叛,企图逼宫玉华山,你有何计策。”至于元吉,高祖大概知道他和太子的关系不一般,并未召他。
李渊到底对太子还有几分父子之情,并未当众说出太子与杨文干勾结一事,不过他即便不说,明眼人都知道了是什么回事。
那杨文干是太子的铁杆班底,杨文干起兵后,高祖又立即急诏太子入玉华山,事情是明摆着的,不过高祖不说,自然也不会有其它人蠢得去挑破。
“父皇,儿臣以为杨文干不过是个无能肖小,地方官兵即可擒拿,即便拿他不住,再派一员战将出去,自然能手到擒来。”高祖的话音落下之后,李世民接口道。
他心里其实是有几分遗憾的,自猜到京城有变后,就在暗布后手,等到杨文干反,他几乎已经断定这是太子一手策划的一次兵变,只不过还没开始就败露了。
他还以为事情败露之后,太子会挺而走险,直接起兵呢,若果真如此,他也不必再像现在这般束手束脚。
以前他顾及兄弟之情,确没有想过要取代太子,但自去年和太子彻底决裂之后,心事就逐渐变了,他自认不是个为了权势而六亲不认、不折手段的人。
但他也绝不是个愚忠愚孝,任人宰割之辈,父兄若肯善待他,他愿以同等的真诚回报,若对方只因他功劳大,忌惮他,就一门心事想铲除他,他也绝不会坐以待毙。
“臣等也认为秦王之言,不无道理,这杨文干成不了气候。”李世民的话音落下后,众臣也跟着附和。
“你们先下去,世民,你留一下。”高祖面色复杂的看了众臣一眼,挥退他们,却让李世民留了下来。
“世民,我也不瞒你,杨文干起兵并非是他一人之念,这事还涉及太子,你也知道,太子在朝野间的声望不错,事情牵扯到他,响应的人怕是不少。”
“所以,平定杨文干的事,还得你去趟,为父才能放心。”待臣子们都离开之后,李渊一脸语气深长的对李世民道。
“儿臣知道了。”李世民听完之后,沉默了片刻,没有再多问,便领旨谢恩离去。
他从高祖的宫中出来,去了一趟自己的院子,把这事和妻子说了,说完后又叮嘱了一句:“观音婢,我出征后,父皇不日估计就会回京,太子和四弟的势力不会就此善甘罢休,你一切小心。”
“我知道了,二郎,我会小心的,你也一切小心。”长孙听完之后,心头担忧,可她却什么都不能说,却能轻轻点了点头。
待李世民离开之后,长孙王妃一个人走到院中的桂树下,透过错路偶尔致的树叶,怔怔的望着头顶上的天空,心里无声开口道:平阳姐姐,你说二郎此次出去平叛,最终会面临什么局面?
“王妃,天气这么热,你别站在外面。”青岚看到长孙王圮在桂树上站了许多,直到太阳西移,她所有位置的树荫都移到了另一边,她都没有动弹一下,不由有些担忧的走了过来。
“哦,我没事,乾儿、泰儿、丽质他们都还好吧?”长孙王妃被青岚一唤,顿时回过神来,她将目光转到青岚身上,开口道。
“三位小主子都在午睡,王妃,天这么热,你也别站在这,赶紧进屋歇歇。”青岚道。
长孙甩开心事,随青岚一同进了屋,旁晚去给人皇帝、万贵妃请安的时候,接到通知,明日便返京。
不说长孙的心事,但说尹德妃,在秦王受命离开玉华山后,她便从裴寂口中得知太子兵变的事情败露的事,一时间不由惊惧交集,又羞又恼。
相似小说推荐
-
卿卿与我开太平 (大茶娓娓) 2019-04-24完结1740 6223世言,国有无双,谢有佳郎。谢家嫡系中,长女为后,二子为将,三子是个尚书郎。唯一幺女,玉石...
-
清宫宠妃 [金推] (小琉花) 晋江金牌推荐VIP2019-06-22正文完结4382 14369钮祜禄绣玥被送进宫,只封个七品的答应。她家道中落,相貌平平,唱...